大学生白手起家回农村创业

1 去试试创业网

共同富裕是人们共同的期盼,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在践行乡村振兴中,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故乡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拼搏与奉献中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勃勃的青春力量。

“跳回农门”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慈溪市政府出台了农业创业大学生补助、创业贴息贷款、场地租金优惠等政策。坎墩街道“大学生农业众创园”占地3000多亩,由几个村的土地流转而成,政府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设施、技术保障、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入园创业者大部分毕业于国内高校,也有毕业于国外高校的留学生。目前,园内已建成19家大学生特色农场,亩均产值达到一般农田的9倍,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3亿元,这里已成为目前浙江省最大的樱桃番茄种植基地。

“跳回农门”的大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改变了农村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大学生农业众创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徐特佳运用大数据来统计分析,对市场需求作出精准预判,选择自己要种植的水果品种,获得很好的市场效益。园艺专业毕业的孙永涛来自河北,扎根慈溪钻研农业技术开发,已获多项奖励,被评为浙江省十佳创业新星。

大学生白手起家回农村创业

“跳回农门”的大学生,成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乡村振兴需要新时代青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尽己之力,让乡村振兴、变得富强。在慈溪市坎墩街道“大学生农业众创园”,胡晶金是“农二代”,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回乡开办玉兰果蔬农场,建大棚、引品种,种植小番茄等优质果蔬,实现了从露地、规模化种植模式向小而精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型。年轻人知识丰富,善于思考,很快在农产品市场闯出一片天。他不仅自己富了,还帮扶周边100多家农户走上致富之路,被评为宁波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慈溪市农业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当地有400多位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辐射带动6000多家农户共同致富。

以往,乡亲们总是把读书视为远离种田的途径,把年轻人考上大学叫作“跳出农门”。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跳回农门”,这是观念上的改变,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不错啊,农村得有牛鼻的年轻人,才能带领着家人亲戚老乡一起过好日子。

我们国家也要有政策扶持这些大学生,给他们足够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大展拳脚,用最先进的头脑包装传统的生意。或许,就会迸发出新的火花!再次创造,无数电商奇迹,商界传奇!

小时候,咱们经常听到一句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本宣科,而是为了与时代共振,创造出全新的辉煌。

郭忠良的父亲是卖板栗的,一生勤勤恳恳。可郭忠良的参与,彻底把当地的板栗生意给改变了。让乡村的特产嫁接上了时代的脉搏。在拼多多模式的重农电商平台帮助下,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郭忠良家乡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4000万株,常年产量3.5万吨,板栗产业已成为迁西农民富足腰包的“专属秘籍”。

互联网,成为了郭忠良看中的阵地。彼时,电商已经进入白热化平台,不是说谁都能进去分杯羹了。但是,拼多多的出现,给了郭忠良一个天赐良机!

“那种到处跑戏的漂泊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刘向前说,“我们回乡拍视频、做电商,听起来像小打小闹,但是能在家乡发展反而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现在,刘向前和他的同学,每天穿梭于山村的绿水青山间,拍视频,做直播。

今年7月第一次在网上试卖,就卖了近8000元。帮他在网上卖桃的,是刘俊伟的侄子和他的同学们。他的侄子名叫刘向前,今年23岁,7月份刚从浙江传媒大学毕业就回到了村,和他一齐来的,还有被他的两名同学,分别来自四川和湖南。三人一齐加盟了刘俊伟的创业团队。

“小乔子一直是传统农业村,一亩地一年赚不到1000元。”刘俊伟冥思苦想,不能再走寻常路,要给村子带来点变化。“村里有桃子100多亩,山区温差大,又是页岩地,结出来的桃子特别甜。大城市的人喜欢吃有特色的桃子,认品牌、认品质,我们要闯出个品牌来!”刘俊伟说。他决定采用有机种植、手工挑选、小份包装,走电商销售的路子,让小乔子村的桃子走得更远。

在费县石井镇小乔子自然村,有4名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大学的大学生,有的走出山村又回到家乡,有的从都市走进山村。他们扛起锄头、做起电商、拍起视频……像扎根在沂蒙峭壁上的松柏顽强的生长,书写着“新农人”的勇气与执着。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要植根人民、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立足广大农村,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培养本土种植养殖能手、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技能人才队伍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流砥柱,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赵昭满怀憧憬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赵昭的目标是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乡邻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她通过实行“公司+农户+金融+农业保险”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5000至8000头的繁殖母牛;实施“政府投资、村集体建厂、企业租赁”的发展模式,雅民公司与太山庙乡冯庄村、梁沟村签订标准化牛舍的租赁协议,每个村村集体收益年均增收35万元。每年保护价收储周边群众小麦秸秆1万余吨,全株玉米2万余吨,黄储玉米8000吨,使农户增收80余万元,真正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村集体收入可观、老百姓生活富裕”。

赵昭牢记人大代表的职责,立足“三农”,扎根农村,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发挥代表作用,提高参政议政水平。2018年,她提出了“关于继续加大力度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建议;2019年提出了“关于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规范”的建议;2020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人才制度创新以促进产业振兴”等建议,得到了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年多来,雅民公司作为南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赵昭创新实施“大规模,小群体”模式,通过山繁川育、分散饲养、集中配送、半舍饲半放养、种养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面临的疫情风险增大、环保问题突出等。2020年9月,雅民循环农业发展项目荣获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初创组一等奖;2020年10月荣获汉江流域创客英雄会“创客英雄奖”和“最具成长奖”。2018年2月,赵昭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牛粪便,既污染环境又占用空间,如何变废为宝,探索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通过查阅大量书籍、咨询农业专家、大胆细心实践,她用牛粪作双孢菇的基料,最后变成有机熟料,再利用有机熟料养殖蚯蚓和作为有机肥种植秸秆,秸秆又加工成牛饲料,探索出了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如今雅民公司经营范围涉及肉牛养殖、饲草种植、粮油作物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秸秆收储及综合利用、农机服务、双孢菇种植、沼气利用等领域,赵昭成为新时代乡村“职业农民”。

2020年4月,雅民公司与河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德南牛的培育与推广项目,通过科学选种、遗传家系统计、生产性能测定等,构建德南牛新品系核心群,建立标准化养殖规程,推进品牌化发展。同时,探讨肉牛养殖机械化和智能化,打造新一代高端“南阳黄牛”肉牛品牌。

目前,雅民公司养殖规模为同期存栏2000头,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饲草;发展专业农机团队到周边县市干秸秆收储工作,2021年小麦秸秆收储面积达10万亩;利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养蚯蚓;把蚯蚓土量身打造为高端果园的“肥宝宝”。雅民公司形成循环产业链条:饲草种植——秸秆收储——肉牛养殖——粪污利用——有机肥还田。

赵昭是一位“80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人。2008年,赵昭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白领生活,她顶着各种误解、偏见和压力,决定回家养牛,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没有资金,赵昭和丈夫向亲朋好友借钱;没有技术,赵昭就从零学起,虚心向村里的“牛把式”请教,抱着专业书籍啃“硬骨头”,从最初的50头牛起步,成为闻名遐迩的最美“牛倌”。

晚上11点,月如玉盘,夜风清冷。沿着巨型的青储池边,她和丈夫张华查看堆积如山的青储饲草,边走边反复核算当天收运的青储饲草数量。丈夫向她简要讲述汇总数据,“今天,我们农机团7个收割机手、30多个人,分布到南阳市内8个县区,一共收割800多亩饲草玉米,运回62车,大约400吨玉米饲草。”

这几天赵昭忙着从周边县市进行秸秆收储工作,她的专业农技团队辐射到南阳市近10个县市区。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赵昭风尘仆仆赶回到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民公司)养殖基地青储池边,青储池边的拉运玉米饲料的运输车辆排成长龙,蜿蜒1公里之长。压草师傅开着铲车卸车、压草、修边。赵昭一边告诉运输司机师傅要注意交通安全,一边嘱咐压草师傅要均匀铺草、碾压。

9月19日,在方城县一片茂密的饲料玉米地旁,赵昭正在指挥着收割全株饲草玉米,一辆大型青储收割机正在缓慢前行收割全株饲料玉米,一辆大货车并排前行,青储收割机高高扬起的壁筒里滚滚流出粉碎的玉米饲草。伴随着阵阵轰鸣,青草的香味扑鼻而来,翠绿的玉米秸秆被收割后直接切割变成2厘米左右的优质饲草。

专题: 卤菜加盟   加盟陪练   卫康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