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创业男青年占比

1 去试试创业网
任博士,王者回归!任博士什么时候直播呀?期待着

第五,重点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加大短期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企业短期融资渠道通畅。2020年的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中小企业带来短期巨大冲击,尽管经济快速恢复,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略好于2020年,但恢复情况不稳定,所以解决企业短期资金流动性问题、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对减轻中小企业的生存负担至关重要。启示:一是政府加大对短期融资困难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于受短期外部冲击而暂时失去收入的中小企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优先处理其短期贷款需求,精简审批手续;二是优化对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对拥有相关资质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三是对于无抵押资产行业的中小企业,建议金融机构参考其公司估价发放信用贷款,灵活企业短期融资渠道。

第三,优化农村创业制度环境,重点扶持农民返乡创新创业。问卷结果显示,农民创业群体占比达6.9%,引导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创业至关重要,特别提倡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创业,支持农民进城创业,有利于激发农民创业精神,充分释放农村创新创业潜力。建议:一是在政策上坚持普惠性与扶持性相结合,坚持盘活现有的农民创业企业与增加农民创业企业二者并举方法,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举措,实行城乡一体联动;二是政府健全基础设施,各级政府、高校都应加强服务平台设施建设,通过农民创业培训、成立农民创新创业中介机构,引导农民进行创新创业;三是通过免税、免房租或补贴房租的形式,调动农民创业积极性。

中国农村创业男青年占比

第二返乡创业补贴农村证明,拓宽初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渠道,解决初创企业招工难问题。问卷结果显示,创业者对于“当地获得人才资源的条件很便利”中“非常符合+符合”评价的占比仅51.5%,满意度较低,招工难问题在初创企业中普遍存在。从企业层面看,初创企业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且部分高新科技类企业对相关领域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导致招工数量、质量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从高校层面看,学校和毕业生面临就业信息差,难以实现人尽其才、专业对口,人才培养效率受损。启示:一是拓宽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渠道,建立健全校企对话机制,鼓励校企协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缩小就业摩擦,提升人才岗位匹配效率;二是鼓励企业向学校进行资金和技术渗透,设立实验室、研究所,储备科技创新人才,灵活变通人才输送模式,运用高校科研技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保就业压力突出,为进一步支持青年创业发展进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我们建议:

我们选取199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城市的创业发展指数对城市进行排名,评选出50座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我们从全国337座地级市中选取出199座城市,被剔除的城市均缺失5个以上指标数据,其中大多缺失新注册企业数和技术合同成交额指标。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76、62、46、15座城市进入考察范围。

城市层面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框架与全国一致,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2个三级指标进行了调整。1)部分地区未公布总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常住人口和城镇化率数据缺失,无法根据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推算,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2)每百万人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换为每百万人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因为科创板于2019年开市,该指标更能衡量当地科创企业的质量。其余指标不变。

3)创业结果由创业活力和创业质量2个二级指标构成,分别反映创业的质量和活力。其中,创业质量由每万人独角兽企业数、每百万人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构成,分别代表作为创新创业标杆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科创企业的质量;创业活力由人均技术合同交易额、每万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案例数构成,分别代表从研发到产业化、从创新到创业的转化效率、创新案例的数量。

2)企业家精神由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2个二级指标构成,分别反映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其中创新精神由全社会R&D经费支出/GDP、每万人R&D人员数、每万人商标注册数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构成;创业精神由每万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每万人新增市场主体构成。

1)创业环境由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2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了政策、中介服务、金融、人才等各类环境要素。其中,政策环境由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比、财政科技支出占比和地区教育公开支出占比构成,分别反映政府行政效率、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直接投入力度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市场环境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GDP、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等指标构成,分别代表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消费能力、专业服务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撑、金融发展水平、人才基础。

基于现有创业理论,参考国内外相关创新创业测度研究,结合中国青年创业实际,我们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结果三个角度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框架,共涉及17个具体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创业的测度研究较多,这些研究成果为创新创业发展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或缺乏对创业的单独衡量,或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不够,或不能反映中国不同城市创业发展的差异。鉴于以上情况,基于目的性、全面性、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我们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结果三个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框架,以形成可持续跟踪的创业测度体系。其中,创业环境是创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创业结果是创业发展的成果,由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的行为共同决定。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之一,辽中南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拥有3个区域类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数量占辽宁省50%。大连作为确定的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之一,叠加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力度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甘井子区获批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大连已拥有区域类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3个,数量占全省50%。

长沙是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青年创业集聚地,三地占全省青年创业企业总量的53.8%。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中心城市,因经济发展迅猛、房价控制极佳,是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批青年创业者,2019年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青年创业企业占全省青年创业企业总量的53.8%。

为青年人才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活动平台载体。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成都利用全国第五科教资源密集区优势,重点布局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目前在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包括天府实验室和西部科学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方面,成都正在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心将打造信息与交易平台、国际协同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国际人才平台、创新孵化平台5大平台,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命科学、高技术服务、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建立国内外技术与市场的对接通道。创新活动平台载体方面,成都形成了以“菁蓉汇”“蓉漂杯”“创交会”“金熊猫”等为特色的创新创业赛会体系,每年举办赛事超200场,加速了人才、项目、资本链接融合,为“蓉漂”青年在成都提供尽展其才、梦想成真的发展机会。

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让青年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人才总量达556万。“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为成都冲刺世界城市储备战略资源,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

成都作为西南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305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以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为支撑,世界500强企业达305家,创新指数、金融中心指数分别排名全球第39位和第35位,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截至2021年8月,累计培育新经济企业45.8万户,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5%,新经济活力指数居全国第三,11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数量居西部第一。

在选择调研城市时,我们综合考量以下三点:(1)城市行政等级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范畴;(2)覆盖我国不同地区;(3)经济总量、营商环境、人才环境、高校资源、产业基础情况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最终,我们选择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成都、长沙、大连作为重点调研城市,成都作为西南中心城市,从创业环境、经济总量到产业类型均不落后于一线城市;长沙在中部地区稳居第二,拥有广电传媒、食品加工、信息软件等特色产业;大连经济体量在东北四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在东北地区发展活力较强,是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融资渠道、人才资源获取和政府处理事务效率具有较大改善空间。在青年创业者对于创业环境各要素的评价中,“当地创业者很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当地获得人才资源的条件很便利”、“当地创业者的融资成本很合理”、“申请的政府创业支持总是能很顺利地通过”四项评分最低,其“非常符合+符合”评价的占比分别为51.1%、51.5%、52.0%、54.2%。这表明当地融资渠道受限和融资成本偏高,从而不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随着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创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目前当地人才输送模式效率不高,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推行力度,并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是超六成青年创业者的主要诉求。创业税费减免或补贴是最主要诉求,占比33.4%,同样反映出创业者亟需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诉求为简化政府行政审批流程的占比27.9%,行政审批和创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简化审批程序主要服务于创业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诉求为创业场地支持的占比17.7%,创业场地的支持能够节省企业的租金开支,还能形成聚集效应。

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困难。41.7%的受访者认为青年创业最大困难依旧是资金问题,青年创业者对于融资难问题的呼声相比往年进一步高涨。这是因为参与调研的创业者有56.6%是在校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自身资金积累微薄。此外,大部分青年创业的行业不受风险资本的青睐。根据科技部发布的报告,2019年仅1.1%的创业投资金额投入到农林牧渔行业。风险资本更青睐半导体、医疗、新能源等赛道,因此大部分青年创业者难以通过吸引投资来解决资金问题。24.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社会资源和人脉弱,19.8%认为最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数据反映出青年创业者除资金问题之外,在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从创业企业规模与人力看,过半创业企业在初期实现规模显著扩大,多数创业企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创业规模方面,创业初期规模显著扩大的创业企业占比53.0%,市场份额与产品种类也随着规模显著扩大而提高,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大幅提高的创业企业占比分别为52.7%、56.1%;从创业人力看,创业以来人员较为稳定的创业企业占比59.0%,26.5%的创业企业存在人员数量稳定但变动较大或人员数量不稳定的情况,反映出部分初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困难。

从盈利状态看,近半数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在三年内实现盈利。盈亏方面,46.7%的创业者处于盈亏不稳定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接近两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开始盈利时间方面,七成创业者在三年内实现盈利,其中创办一年以内、两年以内、三年以内开始盈利占比分别为39.8%、20.0%、10.8%,呈现递减态势,三年以上开始盈利的创业者仅占5.5%,说明大部分创业者能够在创业早期实现盈利。

从创业形式看,接近九成创业者选择个人独资、合伙创业形式,家庭创业占比较小。以个人独资和合伙创业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接近九成,其中半数以上为个人独资,占比51.6%,合伙创业占比36.1%。这两种创业形式与创业企业特征较为吻合: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收益权高度统一,企业盈亏与债务为无限责任,因此创业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营企业。而家庭创业在人才引进、企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因而较为小众,通过家庭创业的创业者占比仅12.3%。

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33岁及以上创业者超50%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从总量上看,首次创业人数占比74.3%,多次创业人数占比25.7%;从年龄结构看,有多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所占比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其中33岁为重要节点,多次创业者占比超过50%,且三次和四次创业者占比达到25.8%。这现象表明,多数首次创业者因年龄小,缺乏实际创业经验,一般首次创业成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这既与创业经验与资源增加有关,也与创业动机更强创业者的“幸存者偏差”有关,因此多次创业者可能创业质量更高、创业前景更好。此外,新冠疫情影响下,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也促使更多青年进行创业。

创业融资方式方面,八成以上的创业者通过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的方式融资,选择抵押担保等方式融资的创业者较少。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是创业者融资的主要方式,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的创业者占比近五成达48.2%,通过合作入股的创业者占比34.8%,而典当抵押和贷款担保两种方式占比合计9.8%,这与创业者初期缺乏可以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资产的现象较为吻合。

创业启动资金来源方面,九成以上来自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创投公司及其他渠道占比较少,整体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为创业启动资金两大重要来源,74.6%的创业者利用个人或家庭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通过亲友借贷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15.8%,而借助创投公司和其他渠道资金启动创业的群体不足10%,说明创业启动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创业启动资金缺口方面,近六成创业者资金缺口在5万元以内,资金缺口高于5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不足10%。创业者的启动资金缺口集中于20万元以下的区间,其中又以资金缺口低于5万元的创业者为主,占比达到58.3%。资金缺口高于20万元的不到2成,高于50万元的不足10%。整体看创业启动资金缺口以小额为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初期资金获取难,大部分初创者对创业过程中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经验不足、对融资的方法和经验掌握不够等问题。

创业启动资金方面,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较2020年有所增长,超九成创业者启动资金不足50万元。创业者启动资金普遍较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70.7%;低于5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91.2%,低于100万元的占比95.2%。启动资金金额与选择创业的行业有关,批发零售等行业进入壁垒不高,创业初期所需资金较少,启动资金低于5万元的创业者中有38.2%从事批发零售、教育文化行业。

从创业行业看,51.6%的创业企业集中在农林牧渔、批发零售和教育文化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占比20.8%,批发零售占比15.9%,反映出青年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技术和资金门槛不高的行业进行创业,这也符合大多数青年创业者缺乏资金和社会资源的现状。教育文化占比14.9%,去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线上教育迅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去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0.2%,对吸引青年创业者进入教育文化行业起到积极作用。而今年“双减”政策出台,教育市场规模缩减,该行业创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从学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达86%。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分别为33.7%、14.8%、15.1%。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创业者数量随着学历上升呈现倒 U 型分布,其中初中及以下占比仅3.6%,高中/中专 10.3%、大专 27.7%、本科 56.1%、硕士及以上2.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总占比达到86.1%,反映出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自我国2015年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以来,“双创”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了6年,青年创业群体也逐年扩大。他们的基础特征有哪些?创业资金情况如何?创业动机是什么?创业现状如何?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创业孵化载体较为集中,占全国总数过半。分省来看,2019年广东孵化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1013家;江苏第二,孵化器数量达到832家。从都市圈来看,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创业孵化载体分布最密集,2019年分别有1370、1013、462家,合计占全国总数的55%。

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流向IT、生物技术/医疗科技、互联网及半导体电子设备,北上粤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投资最活跃。从行业分布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IT行业一骑绝尘,投资项目达到1845项,占比24%。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以及半导体电子设备四大行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与其他行业显著拉开差距,集中度分别达到70%、64%,科技、医疗、消费等重点赛道的大体方向并未改变。值得注意的是,IT和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减少14.7%、20.3%,而生物技术和半导体电子设备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19.7%、42.0%;从地域分布看,2020年投资案例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五地合计占全国83%。

科创板企业情况可以表征国内创业企业质量。科创板主要面向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成长型企业,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创业市场活力的指标。2020年,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145家,市值由2019年底的0.87万亿增至2020年底的3.7万亿元。总体看科创板企业走出了疫情的阴霾,实现盈利的企业占比从年中的86.0%升至年末的92.1%。我们认为,科创板的良好表现得益于疫情影响的消退、科技企业获得政策力挺以及企业高质量的研发创新。

从行业分布来看,中国独角兽企业以互联网、科技为主。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依靠平台“共享”,互联网独角兽主要产生于汽车交通、文娱媒体、电子商务等行业,代表企业包括字节跳动、快手、货拉拉等。高新科技独角兽主要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代表企业包括主营区块链的比特大陆、主营柔性屏幕的柔宇科技、主营人工智能的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主营机器人的优必选等。

独角兽公司代表了新经济业态,引领着社会创新。部分独角兽一旦成行业巨头,必然使得一个行业的经济以及发展潜力大大增强,往往会引领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因此独角兽企业情况可以表征创业质量。国际对独角兽企业的定义是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生态公司,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活力的指标。

根据全球创业研究机构StartupBlink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10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4位,位居亚洲第一,超过新加坡(第16)、韩国(第19)、日本(第21)和印度(第23)。2020年,中国6座城市进入全球前50,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位列全球城市排名的第6位和第10位。根据USNEWS网站公布的最新的全球调查,在“2020年全球最佳创业国度”中,中国排名第3位。通过上述国际机构的研究发现,近年中国的整体创业生态较好。

为全面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推进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课题组于2021年9月对成都、长沙、大连进行实地调研。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结果三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以分析中国整体和主要城市创业情况,形成《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1)》。

国家针对创新创业的主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陆续推出了许多税费优惠政策措施,其中企业初创期,除了普惠式税收优惠,符合条件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特殊创业群体或者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企业享受特殊税费优惠。同时,国家对扶持企业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就业平台,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给予税收优惠,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给予企业金融支持。

2010年后,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下行压力突出,迫切需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提升质量的重要作用,加大力度以创新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带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发展。其中,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大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是关键。为此,我们需要全面了解青年创新创业难点和需求,营造优质的人才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

启示: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同机制,统筹创新创业政策;二是拓宽初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渠道,解决初创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优化农村创业制度环境,重点扶持农民返乡创新创业;四是加大政府资金投资创业企业力度,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战略性产业的招商引资;五是重点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加大短期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企业短期融资渠道通畅;六是完善创业培训体系,规范青年创业培训内容,建设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青年创业就业理念,引导青年走出家门,投入实践;七是精简创业企业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八是提高针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比例,培育更多耐心资本和硬科技风投,营造最优硬科技创新生态。

基于2021年8月组织的8319份调查问卷,我们从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五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超85%;(2)超九成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创业者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合伙入股方式融资;(3)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33岁及以上人群超50%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4)创业形式以个人独资、合伙创业为主,70%的创业者在三年内开始盈利,过半创业企业在初期实现规模显著扩大;(5)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不足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困难。

中国创业情况整体蓬勃发展,不仅创业数量大、创投活跃,而且创业质量、创业生态也逐步向好。(1)创业数量:2020年新设市场主体超850万,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2)创业质量:2020年中国独角兽数量世界第二,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增107%;(3)创投机构:2019年创投机构资本近1万亿元,风险投资规模高于美国;(4)创服机构:2019年孵化载体超1.3万家,广东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5)疫情冲击: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国经济逐渐恢复,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略好于去年,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7.2,高于去年同期的85.5,但对比一季度的87.5有所下滑。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

卢小开通过参加捐资助学、扶贫产业等多种形式帮助困难群众。这次看到老家河南省发生特大灾害,他在感到心痛的同时,及时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向灾区捐款6.5万元,随后,又向灾区捐赠60吨大米,这些大米将被运送到河南省新乡市,支援灾区群众,用实际行动为支援灾区奉献一份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2021年河南省的特大暴雨灾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饶河县青年网红卢小开在得知河南省灾情后,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为驰援河南省防汛救灾贡献力量。

黑龙江省饶河县的卢小开摸爬滚打了三年,从平台规则还没搞懂的电商小白,到年销售额破亿。他用三年时间在直播平台的粉丝突破600万,借助互联网带动家乡百姓增收致富,把家乡的绿色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带领乡亲们唱响“乡村振兴”歌。

三农电商达人代表人物,黑龙江省饶河卢小开用网络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是很多人学的榜样,在电商这条道路上取得了好成绩。

如今,农村市场已广泛进入大众的视线,在事态发展与政策扶持下,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涉及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领域,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调研组还建议,要加快推进各种文体类、创业类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村企联建共建力度,不仅在资金赞助、场地支持、资源共享上持续发力,更要在文化活动设计和组织参与中大有作为,增加企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覆盖面、参与度。要激发学校参与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基层党政机关、团委要主动对接各类学校的党委团委、高校涉农研究机构,积极为学校组织的青年下乡活动提供帮助。

其次,要加强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内引外联,发挥好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注重分类设计青年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和活动项目,在青年中培养打造一批文化组织领导者、文化活动带头人、文化活动参与者与支持者。面向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青年,实施专项支持计划。用好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青年网红人才加大培养和引导力度。在青年中广泛宣传非遗传所、展示馆、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并借助这些项目培养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

在文化振兴方面,首先要发挥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动性。围绕乡土乡风乡情,打好“情感牌”“文化牌”,突出乡村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运用,积极引导带动青年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内在文化底蕴的生命力和活跃度,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调研组还建议,要发挥组织优势,凝聚服务创业青年。加强县域团属青年创业组织建设,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村创业青年争取入驻现代化小型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畅通党政部门、团组织、创业青年沟通渠道,让青年掌握一手政策信息。要加大高校、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依托高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加深他们对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理解,为返乡创业打好基础。要优化电商服务平台,吸纳农村电商入驻,形成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要用好用活“银团合作”项目,为创业青年建立贷款绿色通道。

其次,要打造创业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必须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使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逐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持续推动“青马工程”农村班标准化建设,发挥青马学员示范引领作用,展现责任担当,形成倍增效应。要持续开展好“三下乡”“返家乡”活动,鼓励广大高校学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实施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构建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燕归巢”工程,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要用好“挑战杯”、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大赛等平台,促进创业青年成长成才。

在青年创业方面,首先要聚焦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青年创业环境。要加强对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依托“一专一站两联”等机制和“青年之家”等阵地,发挥创业政策宣传“通信站”作用。积极争取党政部门支持,从基础保障、公共服务、政策资源等方面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

对此,调研组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寻找以青年为主要行动者的传统文化“破圈”之路。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应重视多元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神墨绘画加盟,持续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活化”。

近年来,各地政府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振兴行动,逐步打造成当地的网红项目,更是赢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同。如福建省福州市在古厝集中片区推出三坊七巷、上下杭等17个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古厝+非遗”实现文旅、商业融合发展,让古厝“活起来”,提升对青年的吸引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镇大堡村成立农民书画院、田师付民俗博物馆,组织青年参与举办民俗文化节、书画比赛,对铁刹山文化古迹进行清理保护。

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这迫切需要一批有思想、有活力、有担当的青年参与。

这些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的创业青年,引入了农村产业生产经营的新手段。有效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是创业青年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者的一大优势与特点。青年创业者将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科学技术和优质生产要素引进农业经营体系,特别是无人机飞防、植保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加快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调研显示,青年创业领域为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占31.65%,制造和加工业等第二产业的占9.68%,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占58.68%。在第三产业中,从事“互联网+”“文创旅游”和“服务行业”等网红产业的企业占比近五成。即使在第一产业,绝大多数也选择高附加值行业,如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设施农业等。创业青年正逐步推动传统种养殖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农业价值,拓宽农村产业门类,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村产业业态类型,为农村创新创业、产业振兴探索了新的发展道路。

同时,他们有比以往更高的创业追求,近六成受访青年谈起回乡原因,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想追求更高的价值与更大的成就。仅16.81%的创业青年回乡创业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双创”政策支持下农村妇女创业贷款能贷几次,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能力、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他们通过在外学和工作,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积累了经验,拓宽了视野。相比传统农村青年,他们更加了解外部的市场、需求、技术、机制等信息,拥有更为深厚的农村创业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调研显示,在创业青年中,创业前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军人等的比例为61.68%,仅有11.19%为传统农民;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81.31%;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占73.66%。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国家先后出台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农业、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引导下,选择在农村创业的青年日益增多,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团中央农村专委会围绕“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创业青年参与”和“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农村青年参与”两个课题,在山西、黑龙江、河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新疆等省份的县、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同各级党政领导、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300余人开展座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1.6万余份,了解各地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情况,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

专题: 栖巢加盟   网络创业项目   加盟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