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人创业致富经过

2 去试试创业网

张守英介绍,村里还打算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国企+公司”的方式,建设一处菌棒厂生产香菇菌棒,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600万元,带动300户村民致富增收。

今年春节,全村都吃到了她亲手种出来的香菇,香菇种植产业也获得了全村的认可。今年5月,14个香菇专业种植大棚在村里拔地而起,村民争相承包。

“我们的香菇大棚建好以后,优先租给村民,只有没人愿意租的时候,才允许村干部接手。”张守英说,红泥崖村地处山区,地薄、水少,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的林果业和现代农业。去年正月初三,她了解到香菇种植项目投资少、见效快,第二天便去考察。当她满怀信心地向老百姓介绍时,从未接触过香菇种植的村民和村干部并不认同。在质疑声中,她率先在丈夫经营的苗圃中腾出一个大棚搞起了香菇种植试验,其间她还组织大家到外地考察香菇种植产业。

农村女人创业致富经过

9月29日这天,离开幸福院,张守英又来到村里的食用菌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查看大棚建设进度和一期项目的香菇生长情况。“这是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的香菇种植基地,项目由村集体出资建设,村民自愿承包经营,合作社为村民提供菌棒采购、技术支持、兜底收购等服务。”张守英边说边带领记者来到已经投入使用的大棚,清一色的钢架制成的菌床上,密密麻麻地铺着长满香菇的菌棒。在此打工的村民小心翼翼地割下朵大肉厚的香菇放入筐中,不一会儿就收获了满满一筐。

2011年,张守英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通过盘活资源抓发展、乡村治理换新貌、互助养老促脱贫,红泥崖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村集体收入连年增加,老人养老也有了依靠。张守英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此时的红泥崖村,仍是这样一番景象:长期以来,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干群关系紧张,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民渴望能有一个好当家人带领全村过上好日子。

2000年,张守英担任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她发现村里闲散妇女较多,便萌生了带领贫困妇女创业致富的念头。2005年,她筹资15万元,租下3间民房创办家纺加工车间,招收12名家庭贫困的妇女,生产加工床上用品。凭着诚实守信的好口碑,张守英的生意越做越大,带动300多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街面上,凡是遇到出门的老人,张守英总是笑着前去攀谈几句,老人们也都会亲切地叫她“闺女”。“叫咱一声‘闺女’,说明拿咱当自己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张守英说。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张守英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天早上工作的第一站,便是去村里幸福院的食堂“打卡”。这里的幸福食堂每天中午为全村80多名7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一份“一元午餐”。老人每天的就餐标准是5元,其中3元由县镇财政出,剩下2元由村集体和老人的子女平分。既解决了老人就餐的难题,又营造了孝老爱亲的氛围。

9月29日早上5点,党的二十大代表,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守英像往常一样,先把早饭做好,再照顾年过九旬的婆婆穿衣起床,然后喂饭。收拾停当后,她自己简单吃上几口,便在村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一个白手起家的女性,从几十亩地到几百亩地,从拜师学艺到自己嫁接新品种,这个土生土长的浙江农民,拧着一股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诉说着当代女性创业创新的别样故事。(完)

在帮扶家乡青年的同时,她还将技术和爱心传到了四川、贵州等地区。2001年,陈海珍向四川、贵州免费提供几十万株梨树苗,帮助当地青年致富。

一有新技术,陈海珍便热心传授给周边的种植户,尤其是受她影响加入创业队伍的女性农户。从最初的套袋、嫁接,到现在的三层覆膜、田间管理等各种技术,陈海珍手把手教学,帮助她们更好地提升技能,完成创业。

陈海珍表示,阳光玫瑰葡萄是这几年最畅销的葡萄品种之一,经济效益高,她看准了市场,陆续淘汰梨树和其它葡萄品种,“目前,果园都种上了阳光玫瑰葡萄。”

随着培育技术越来越成熟,陈海珍逐步扩大了自己的事业,在江北、鄞州以及舟山等地承包果园,有葡萄、蜜梨10余个品种,主要销售到宁波本地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各大超市、水果连锁店。

1992年,彼时20岁的陈海珍放弃保送成为一名教师的机会,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自费到浙江农业大学的园艺系果树专业学果树的育苗、嫁接、授粉等技术。

凭着一双手辛勤劳作,凭着头脑中对科学技术的应用,陈海珍闯出了女性务农的新路径。近日,她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业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不要气馁,只要肯花功夫,就能获得肯定。”

中新网宁波10月8日电(林波 方舟 范文颖)将种植新技术传授给周边农村女性同胞,带动她们增收致富;向四川、贵州免费提供几十万株梨树苗,帮助当地青年创业创新;把葡萄种植事业拓宽到海南,开发新市场……这是浙江新农人陈海珍近30年来的农业“淘金”故事。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今年村集体的苹果是初挂果,明年产量会增加,但已经让村民看到了发展,得到了认可,很多人也有意愿种苹果,这也一步步,我们村的整体情况都会变得更好。”张小玉说,下一步,她将让村民自己栽种,实现个人发展,她会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服务,让大家更快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次我去村里同龄人家里窜门,发现他家吃的咸菜、蒸馍,感觉这种生活是七八十年代,这让已经我有点心酸,我就想着把我发展致富的经验带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张小玉说,在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她通过村委会流转了250余亩村民土地,将自己栽种苹果的成功经验带给村上,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村委会的集体经济产业已经开始初见成效,这也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发展前景,也愿意发展苹果种植。

张小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2018年村干部换届时,她被村民党员推选为村上的党支部书记。这时,她觉得自己富不算富,要带着村民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张小玉笑着告诉华商报记者,她已经初步实现了财富自由,现如今的她,改善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实现了致富的目标,也实现了“手握方向盘,手机有电、卡里有钱”的小目标。

“我栽的树今年算是第二年挂果,产量还是可以的,我对果子的品质要求比较高,预计今年一个苹果能卖1块多钱,产值就在50万元左右。”张小玉说,为了能种出更高品质的苹果,她通过邀请专家指导、培训学等多种途径,不断的让自己学。她已经从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基本解决栽种苹果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市场考察、种植培训等,张小玉发现,他们村镇栽种的苹果树时间较久,且品种单一,已经和不断发展的市场及消费者的选择距离越来越大了。她在一边改善土壤土质的同时,一边探索新品种的苹果栽种。当年,她就栽种了320亩的矮化苹果,品种也是引进了其他新品种。

经过几年与苹果行业的接触,张小玉发现苹果种植、销售的前景还是十分好的,在2015年,她经过土地流转,一次性承包了320亩地,准备栽种苹果。

“我想着苹果包装如果能在本地做的话,客商也就不用浪费过多的时间从外地订购包装,当时我就开了一家包装公司,专门为客商包装苹果,赚取差价。”张小玉说,很快,她成立的第一家包装公司就在本地出了名,也为她回乡创业奠定了基础。

这一次,回到旬邑老家的她没有再选择外出打工,她留在家乡期间发现,当地的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好,而当时他们本地又赶上了苹果销售的旺季,有很多外地客商前来订购苹果,但苹果包装却是从外地运输过来。

2001年,她回到了旬邑老家生孩子,在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她再次踏上了外出打工路。随着孩子的成长,常年在外打工的张小玉觉得亏欠孩子和家人,她也想着是时候回家了。在2013年元月分,趁着过年,她毅然的选择了回家,准备在家乡发展。

“为了能改变我贫穷的家境,即便是再累,我也觉得无所谓。”张小玉说,经过多年的辛勤付出,也让她积攒了一些积蓄,家里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在广东一家鞋厂,工作赚的钱多,但也是十分累人的,当时很多男的都不会选择这个岗位,但我觉得我还是想试试,结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张小玉说。

“当时我们结婚时,我老公的衣服都是借别人的,家里穷的很。”张小玉提起当初结婚时的场景,泪水悄然湿了眼眶。见到此状,从小性格要强的她在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刚过,就踏上了去广州的列车,想通过外出打工赚钱,改变贫困的家庭情况。

今年46岁的张小玉是旬邑县土桥镇丈八寺村的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而在20多年前,她还是当地众多在外打工人员中的一份子。现如今,她通过回乡创业,已经承包了320余亩土地,栽种了苹果,发展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户、致富带头人了。

9月23日,作为职业农民代表的张小玉登上了咸阳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咸阳马栏红苹果节的启动仪式舞台,代表广大农民朋友发表了讲话。而她,也是旬邑县当地一个回乡创业、从外出打工者转变为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

刚结婚不到一年就外出打工挣钱,在外拼搏奋斗10多年后,回到旬邑老家,寻得商机后自主创业,她独自承包320亩土地栽种苹果,获得成功后,如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小玉,又带着全体村民种苹果、谋发展。

结语:成功需要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变化思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用资源再生资源,才会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体化的生产规模。

在通过线上营销的这段时间,还跟一些经销商进行了合作,不止跟商家进行合作,连个人也可以跟他们进行合作,实现了集批发与零售一体的线上营销模式。随着规模的不断发展,周女士承包的山地面积也越来越多,加上农户种植的土地,算下来差不多有两万多亩,实现了年营业额7000多万的业绩,成功带领3000多户村民致富。

面对线下实体销售的压力,周女士打算跟随时代的潮流,把线下销路搬到线上来进行销售,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的方式来进行带货。果然,线上的销路非常好,她也鼓励加工厂的员工参与到直播当中来,一下子就解决了销路的这个问题。

泡菜对于四川人来说,那是必备的生活技能,到四川旅游也是随处可见,所以对于川妹子周女士来说,做泡菜当然也不在话下。然而,泡菜做出来,销路却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创业的知道,技术和市场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现在虽然能种植出来青菜,加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销售的这个环节,还真的是很让人头疼的,毕竟打开销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在2014年的中旬,周女士和同学就在当地租了几百亩的山地用来种植蔬菜,主要是种植从外国引进的高山白菜和茄子。她把种子发给农户,鼓励更多的人去进行种植。接下来,要实现产业的一体化,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加工厂,在经过不断的协商之后,她向银行贷款两百万创办了一个蔬菜加工基地,而加工的正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泡菜。

在经过认真地思考之后,周女士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做成农业一体化,进行产品的深加工,从种植到销售都实现一条产业链,农户们负责种植,由她进行收购、加工,然后再销售出去。

但是很快她们就发现,在村里种植蔬菜,首先运输方面就是一个问题,村里的道路窄,而且离批发市场距离也比较远,这里成本就去了很大的一笔开支,再加上生鲜蔬菜的批发价格不是很稳定,没办法保证稳定的收入,而且遇到不好的天气,那就损失更是严重,毕竟天气是谁也无法保证的。

然而,她心中却一直有一个农业梦,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从事农业这个行业,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所以,在2014年的时候,她毅然地选择辞职,放弃年薪百万的高薪工作,回到四川老家广元。刚好这一年,镇里面开辟创业田,向社会招纳贤才,周女士感觉自己一直等的机会来了。于是,立马就召集了几个大学同学,打算创办一个农业蔬菜实验园。

周女士是地道的川妹子,出生于四川广元,大学就读于西南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但是毕业后她并没有从事跟农业相关的工作,而是一个人来到了广东,选择了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打拼,自己辛苦努力地付出,五六年的时间,在广州也实现了年入上百万的目标,总算是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如果把青菜制作成酸菜进行销售,售价可以达到6000到7000元一吨,出口的话售价就更高,甚至可以达到8000元一吨的价格。川妹子凭借这一致富方法,成功带领全村几千户人家奔小康,实现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那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青菜的生长周期大概三个月,一亩地的利润有两千多块钱,但也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种植青菜的,这种青菜只有在冬天的时候种植出来,被霜冻之后口感才会更好,生长得也才会更茂盛。

专题: 冷门创业项目   华莱士加盟   旋转小火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