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农村创业扶持政策

0 去试试创业网

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绥化市努力在增强脱贫群众发展信心、提升脱贫地区发展能力上下功夫,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据了解,2022年,绥化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达到5.89万人,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651元,较上年增长1927元,增幅14%。

绥化市深入实施“技能绥化”,采取送技能下乡、集中培训、线上培训等方式,开展大规模、多层次、有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全市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2.23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868人。实施“技能绥化”“创业孵化基地”等行动,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就业5.89万人。2022年“雨露计划”补助3651人次547.65万元、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助7356人364.8万元、生产奖补4487人351.4万元。

绥化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绥化就业大集”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积极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搭建对接平台。与宁波市建立“一对一”的劳务协作关系,与无锡、湛江、哈尔滨、大庆、大连等地4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提供用工岗位8232个。培育安达汽车维修与驾驶、望奎假发编织、海伦食用菌栽培等劳务品牌12个。

绥化市农村创业扶持政策

“马上就要返岗务工了从农村开始的创业生活小说,服务政策熟不熟?随身物品都带上了吧?”6日是农历正月十六,一大早,在绥棱县文化艺术中心,绥棱县农民劳务输出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正在叮嘱外出务工人员做好临行前的各项检查。这次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将在交警的护送下,“点对点”乘坐大巴专车前往江苏、河北、建三江等地,开启新一年的外出务工之旅。

明水县兴仁镇兴发村致富带头人吕兰双,牵头组建兴发笤帚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农户以地入股全程托管、农户分散经营订单回收、务工增收”三种帮扶模式,年均用工达1万余人次,发放工资220余万元。

绥化市全市现有乡村产业项目2185个,其中扶贫(衔接)资金建成项目1133个,在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青冈县围绕“玉米百亿”发展目标,建基地、育龙头、强加工、创品牌,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搭建了就业平台,2022年,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辐射带动21家加工企业长期或临时安置脱贫户、监测对象等就业4000余人,年收入3500万元。

兰西县长江乡长江村村民李文学,是该村的脱贫户。2022年,李文学将自家的五分地小园子利用了起来,一茬种大蒜,二茬种白菜。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小菜园给李文学带来了4000多元的收入。“小园早早就整完了地,打完了垄,就等雪开化了,好研究今年种点啥。”

在绥化市各县区乡村,脱贫户依托县里的产业、村里的扶贫车间、自家的庭院等拓宽增收渠道。绥化市以“兴产业、促就业”为目标,通过壮大主导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培养致富能人等举措,为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在望奎县厢白乡前惠五村,2017年投资120万元建成筋饼加工厂,生产“百年老镇”品牌手工筋饼,先后带动近50名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至5000元。

“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绥化市扎实推进稳岗就业,确保脱贫人口就业有岗位、培训有渠道、增收有延续,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的一年,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三村脱贫户初立忠有一笔不错的增收账。“去年,我和老伴在村上富林园成果蔬园区做樱桃树技术员,一年收入近3万元。还在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从事保洁员工作,日常为发电板清理积雪、处理杂草,一年能收入近5000元,家里种植的20多亩玉米去年收入了近5万元。”初立忠说,脱贫是稳稳当当,现在要争当致富户。

3.减少农民公共消费支出。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逐步推进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和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扩大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抚恤优待标准与物价挂钩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切实保障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权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

1.提高农民补贴收入。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生态补偿、粮食收储加工补贴、规模经营补贴、农机购置和深松整地补贴等政策。加大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牛羊养殖业等扶持力度低成本小生意创业理财项目,建立专项资金、小额信贷和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2017年底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晰农村土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让、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1.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自主流转承包地。引导村、组采用经济手段集中连片流转土地,通过自主经营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加快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规范社标准。鼓励支持种植合作社与农机合作社有效嫁接,发展联合社。鼓励和引导社会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到2020年,全市涉农企业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要增加300个以上,总数达到500个以上,每户企业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平均达到万亩以上。

3.支持自主创业。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深入实施“双带”工程,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创办商贸、物流、运输等实业,大力发展建筑、家政等服务组织,围绕城市建设和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开展专项服务。加快推进城镇就业制度改革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保护进城农民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2.扩大劳务输出。继续实施好“阳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能力。积极开拓劳务市场,鼓励支持发展中介组织,以商会、同乡会和经纪人为中介,加强劳务品牌宣传,促进劳动力高质量输出转移。加快目标输出地的劳务基地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基地吸纳能力和就业稳定性。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到2020年,实施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以上,每年输出劳动力40万人以上。

1.创造就业岗位。积极拓展社会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供给总量。坚持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紧紧围绕资源、区位、基础、市场、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兼顾发展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定社会就业。适时推进区域中心城市东部生态新城开发,加快县城、重点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城镇承载功能,繁荣发展城市经济,让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进入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创业就业和享受城市生活。

4.发展休闲农业。坚持差异化,体现独特性,突出原生态,深入挖掘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孕妈妈能做什么小生意呢,开发集住、吃、玩、游、乐于一体的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依托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建设一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休闲农业项目。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重点打造肇东松花江生态自然文化旅游、安达北湖湿地观光、兰西民俗游、青冈猛犸象远古文化遗迹、庆安柳河红色旅游和绥棱森林特色旅游等项目,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现代农业、养生养老、生态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场导向、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四化”联动,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新路径,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多元增长、持续增长,加快农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专题: 早教加盟   报纸加盟   鲜切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