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在农村创业补贴

1 去试试创业网

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利用现有创业园区(创业基地),为毕业3年内返乡入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场所、办公设施、网络开通等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后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按照每人1万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园区一次性创业服务补贴;对稳定经营12个月以上的,一次性创业服务补贴提高到每人3万元。所需资金从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加大对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就业见基地认定力度,鼓励支持乡村振兴领域相关行业的乡镇村单位申报就业见基地,开发就业见岗位;对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被认定为就业见基地的单位,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为见人员的,省级就业见补贴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执行;对见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单位,补贴标准再提高500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各县(市、区)在开发的城镇公益性岗位中,可专项设置一批促进乡村振兴岗位,除按规定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外,财力允许的地方可结合当地实际给予一定金额促进乡村振兴补贴,重点安置一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上岗就业。

大专生在农村创业补贴

通过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办领办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实施联农带农富农产业项目,带动脱贫人口增收。

鼓励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到云南省县(市、区)以下中小微企业就业,对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且签订劳动合同1年以上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中小微企业,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对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创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按规定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高校毕业生在乡村振兴领域创业并从事过桥米线、云南小吃、生态茶叶、生态咖啡等省内相对成熟劳务品牌行业的,直接按3万元的补贴上限给予奖补。所需资金从省级创业资金中列支.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对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学生在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创业的,可按规定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各级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奖补支持。

对毕业3年内有意愿到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各类职业培训的,参照脱贫劳动力培训补贴标准予以职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即在现行补贴标准基础上上浮20%(不重复上浮),所需资金按规定列支。

对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云南省辖区内乡镇村企业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基层服务期满6个月的(从2022年1月1日起计算),给予个人5000元的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对毕业3年内有意愿到乡村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安排参加专项人才提升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的,培训补贴标准在现有基础上上浮20%;提升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能力。

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县(市、区)以下中小微企业,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云南网讯(记者 杨萍)9月5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在昆召开,会上介绍,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凸显,省人社厅通过组合拳进一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创业就业、服务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

对评选为省级优秀项目的,省财政给予2万元至15万元的项目补助;对评选为市、县级优秀项目的,项目补助标准由当地人社、财政部门确定,最高不超过10万元。

据了解,河南每年从各地推荐的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离岗创业人员及失业人员创办的大众创业项目中评选一批优秀项目。

对大中专学生等创办的实体在创业孵化基地发生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3年内给予不超过当月实际费用50%的运营补贴,年补贴最高限额1万元。

政策中明确指出,河南对大中专学生(含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及在校学生,毕业5年内留学回国人员)等首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开业补贴。

近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河南省财政厅、省税务局近日联合印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财税政策》,提出了“一揽子”财税政策。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法人代表大学毕业证(全日制)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开户行许可证复印件;商事主体年度报告信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或经村(居)委员会备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等复印件;从事畜禽养殖的应提交有效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复印件,种畜禽场生产经营商品种苗的还应提交有效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其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情况有关材料。

5.社会信誉:无违法记录、无生产(质量)安全事故、无政府部门和行业通报批评以及媒体曝光等不良记录,企业未被商事登记机关载入“经营异常名录”;

3.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或《农业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设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家庭农场须有较为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按《厦门市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实施办法》的要求在“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如实公示企业运营情况;

全日制大学生(含大专),在厦首次实际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且法人代表为大学生本人,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同一人兴办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仅按一家进行申报;同一经营场所同时存在不同的经营主体,仅按一家进行申报。

如今的町町家庭农场,农作物每季亩均产量增加18%至25%。谈及未来,他说,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水平,运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走一条产量效益双提升的绿色发展之路。

当上农民以来,许丁上不断“充电”,主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大专学历农业院校学历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建立科学种田模式。”他特别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的引进、应用和示范。

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许丁上还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以胡萝卜为主的蔬菜清洗、加工、冷藏设施。许丁上高兴地说道,今年2月底以来,每天约有40吨胡萝卜出口,远销俄罗斯、东南亚国家。

“通过节水设施改造,胡萝卜、小葱等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亩年均产值从原来的6000多元提高到约18000元。”戴着眼镜的许丁上成了农民眼中的种田能手。在町町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下,上塘村及邻近村庄的2000多亩种植基地也跟着安装节水喷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

内厝镇素有“风头水尾”之称,历来以种植甘薯、花生等耐旱作物为主,效益低下。2009年,许丁上结束城里的工作,回乡种田。他通过土地流转向当地村民租用耕地100余亩,投资上百万元建设安装节水喷灌设施,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收益。

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放弃城市里“坐办公室”的工作,回乡当农民,对普通人来说,这似乎很难理解。但梁金杰却乐在其中。2018年他获评翔安区农村新型实用人才,“从事农业创业实属不易,投入大、风险高,但是只要多学、多动脑、多务实,看准市场,及时转型也能保证稳定收益。大学生回乡创业,既可以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又可以陪伴父母子女,还能自己打出一片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尝到农业种植的甜头后,梁金杰在销售过程中,还拓展销售模式,积极发展社区团购,单位内购等,带动了小区居民利用闲余时间一起卖花。他说,“把鲜花直接从田间送到花瓶,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的损耗,发展了很多忠实粉丝。”

种姜小有成就后,梁金杰继续“跨界”的创业之路,种起了厦门少见的洋桔梗。“洋桔梗种植难度大,种植面积相对小,价格相对稳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方考察,2016年,他从昆明引进5亩洋桔梗种苗,没想到,洋桔梗受到市场的欢迎,5亩洋桔梗鲜切花销售总额达到30多万元,每亩纯利润3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

11年前,他从互联网企业辞职,“跨界”跟着岳父种植反季节仔姜。他向有经验的姜农讨教种姜技术,并购置相关书籍作为参考,还上网学种植技巧。很快,他的反季节仔姜受到市场欢迎,好的年份每亩年纯收益达到了1.5万元左右。

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成片的洋桔梗花型华丽、颜色丰富。每天一早,翔安区香山脚下的洋桔梗大棚里出现“80后”梁金杰忙碌的身影。“在厦门,洋桔梗种植不多,所以这些花都很畅销。”晒得黝黑的梁金杰笑着说道,小心地查看着花的长势。

多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每年组织各区开展高校毕业生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工作,最终确定扶持对象。截至2021年,全市共扶持大学生创业者35名,下达扶持资金总计920万元。

扶持高校毕业生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市鼓励大学生返乡下乡,到农村创业创新的务实之举。2018年,我市制定出台《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大学生返乡下乡在农业领域创业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在厦门首次兴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学生注意了,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涉农创业扶持项目开始申报了。一旦申报通过,大学生创业者可享受每年10万元的奖励,最长不超过三年。市农业农村局提醒,此次申报时间截至7月30日,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赶紧主动申报。

专题: 创业项目加盟   素吃加盟   蛋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