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情况

0 去试试创业网

“我们优化农技人才技术服务模式,以结果运用激发农技人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激励农技人才下沉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创新创业。对于组织发动好、实施效果佳、群众评价高、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设置先进个人及先进人才团队在先进表彰、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年度评先选优等方面的结果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农技人才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全区通过‘揭榜挂帅’行动,为全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技术和人才保障。”陈琴说。

“从选种、耕种、田间管护到丰收测产,农技人员也积极将高产高效、绿色防控、农业机械化、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陈琴介绍,为了让农技人才服务更优,更接地气,各农技人员坚持从实际出发,精选全区优势产业,围绕产业提供关键性技术服务,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发出“揭榜挂帅”榜单进行产业技术服务,完成榜单目标。根据平坝区农业发展特色特点,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将以水稻、蔬菜、茶叶、水果、畜禽养殖、辣椒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重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任务式标榜。截至目前,全区“四个100万亩”高产领办示范责任项目任务23890亩,通过创新创业行动技术指导服务覆盖23890亩,完成区级“揭榜挂帅”测产验收3个。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和人才。新时代新征程,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一个个科技小院,背靠广袤的田野,凝聚着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蓬勃力量,孕育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服务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情况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住在村里、“自找苦吃”、接足“地气”,农民们遇到的问题,书本上有的就去书本上找答案,书本上没有的就转化成课题来解决。实践证明,做好一个科技小院,能改变一个产业,服务一大片农村,造福一大群农民。它不仅走出了一条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路,也为科技人才培育带来了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科技小院硕果累累, 成功的秘诀何在?扎根一线、贴近生产、服务群众。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小院虽小,却在实践中成为创新的大平台,做出了“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大文章。

学校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在村庄规划、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方面为地方提供实质性帮助。出台乡村振兴校企协作科技攻关专项管理办法,与农业服务、农业科技、新媒体等不同类别企业,以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国土测绘院等院所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拓宽产科教融合新路径,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

学校拥有黄河流域耐盐碱植物全产业链绿色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园艺作物高效栽培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产品采后品质控制与精深加工特色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等,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学报开设“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工程技术”“乡村振兴研究”等特色栏目,为推动理论运用和科技创新奠定有力基础;在30余个不同类型乡镇、村庄、园区开展乡村振兴基础问题研究;通过成立县域产业研究院农业产业专委会,举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环泰山产业圈半月论坛、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讨会等方式,实现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强农兴农·师生同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组建“九曲永流”黄河生态保护团队等180余支乡村振兴实践团队21个互联网零成本创业项目,开展健康公益服务、专业技术指导、乡村产业及乡村文化调研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拓宽“第二课堂”育人路径,组织学生深入乡村治理、乡村规划设计、产业研发基地等一线参加实习实训,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并屡获佳绩,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依托学校建立的山东农村改革发展博物馆和校史馆,培育“大学生农业创意设计大赛”等“一院一品”项目。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三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原有特色专业基础上成功获批土地整治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农工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理论宣讲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入领会“三农”工作的科学内涵,学会思维方法、学出扎实本领、学强使命担当,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践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题: 蚊香加盟   零食店加盟   熏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