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创业项目推荐人

0 去试试创业网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这句话陈林根一直在身体力行。联中通过统一提供基质料(培养料)、统一生产模式、统一技术指导,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形成了“三五牌”产业化联合体,即“投入500万元,产出500万元,净收入50万元”,构建了绿色循环发展、合作社联农带农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三赢”新模式。

2017年,团队正式开始选育双孢菇新品种K6,经过5年的反复试验、测验,目前该品种品性稳定,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专家预测新品种诞生将有望改变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菌种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解决我国双孢菇产业品种瓶颈问题。

上海农村创业项目推荐人

由于目前国内工厂化双孢菇生产菌种全部依赖进口,国内蘑菇产业很难突出重围。在解决了蘑菇生产硬件条件的同时,陈林根早在2014年就开始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黄建春研究团队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联中工厂化生产模式还做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合作社培养料来源于回收的“水稻秸秆”和“鸡粪”的再加工,而生产蘑菇后废弃的培养料还可以作为农业肥料还田。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稻草收购量每年达到20万亩左右,生产后可利用的有机肥年产12万吨左右。

在廊下镇的大力支持下绵阳火车站小生意招聘,2014年,联中斥资2亿元打造双孢蘑菇工厂化种植,占地面积110亩,亩产值高达200万元,年产量是传统种植的30倍。2020年陈林根又投资1.6亿元开发二期项目,今年将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年产三次发酵培养料8万余吨,预计合作社年销售额约2.5亿元。

转机发生在2012年,陈林根受邀去北京参加一个食用菌论坛,见识到了荷兰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他决定一定要转型。在上海农科院的带领下去荷兰考察时,荷兰专家说:“你们姗姗来迟了十年啊!”这句话更是让他下定决心,把最先进的工厂化种植模式搬回家。

陈林根是浙江嘉善姚庄人。2010年,他看中金山的农业发展前景,来到廊下镇中联村,创建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传统蘑菇种植。但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他渐渐发现传统的种植方式一年只能种2茬,效益比较低下。

陈林根被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等荣誉,也是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联中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工厂化双孢蘑菇种植基地,更是带动周边一大批传统菇农走上转型升级的致富道路。

为改善人才空心化问题,倪林娟建立了“享农田间学校”,邀请各条线专家教授培训专业知识,实行农业人才储备,其中农残检测员还未毕业就有周边合作社提前过来招聘。几年来,倪林娟的田间学校帮助了15名大学生创业,培训了220名新型农民,176名农残检测员,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女性,全都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她还带动了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到目前为止,吸纳了69名劳动合同工(其中48名是女性),186名劳务工(其中112名是女性),带动了19个农民合作社、5个村经济合作社及1086个农户增收创收3480万元,为推进合作社内全面现代化、智慧化以及订单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倪林娟自建育苗基地,一方面保护“活化石”级的传统种子;另一方面尝试研发新奇特农产品,创建了“倪林娟巾帼工作室”,与上海市农科院联合研发了一系列新奇特的新品种,并在2018年成功自主研发“枝青一号”黄瓜,这是一个自有黄瓜抗病毒的新品种,获得了专利和国家农业部的新品种认定(登记编号:GPD黄瓜310035)。

2010年倪林娟返乡创业组建“享农”合作社,这十余年里带着全体享农人让企业发展成集农产品产销为一体的订单农业、创意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体验农业、爱心农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享农模式”,还创建了“倪林娟智慧农业巾帼工作室”,并同高校合作组建了自己的博士团队。当经营中遇到问题,倪林娟喜欢研究问题、勇于破题,例如研究怎样让传统农业在市场增加竞争优势?怎样让农业人才不再空心化?传统农业怎样向现代农业转型?怎样增加竞争力?

2010年因为乡愁回崇创办了“享农”,占地1000亩,秉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为广大农村妇女的创业就业作出了突出奉献。曾获2013年上海市创业就业优秀个人、2015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2016年第十届全国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2017年上海市创业之星、2017年全国农业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2019年上海市十大公益达人、2020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最美奋斗者、2021年全国百名优秀扶贫先锋等荣誉。

倪林娟,女,1979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现任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任上海农民田间学校校长、上海创业就业指导专家、上海市公益宣讲师、全国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

为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激励更多妇女返乡入乡创业,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近期,全国妇联与农业农村部联合推介分享了99个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鲁瀛相信,只要自己一如既往地努力坚守,就一定能够带领大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住乡愁、守住美丽、创造传奇。

西来农庄党支部主动扛起乡村振兴大旗,引领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柑橘、翠冠梨等特色农产品,同时通过志愿化业务指导培训地摊小生意项目大全玩的,帮助周边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积极吸纳本镇劳动力参与农庄旅游餐饮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片广阔的舞台,那么张鲁瀛一定是那个穿着红色舞蹈鞋伴着党建引领“主旋律”昂扬奋进的狂舞者。如今的西来农庄在张鲁瀛的带领下,已然成为崇明西部生态新文旅产业发展的标杆典范。

为支持党建综合体做大做强,张鲁瀛主动向咫尺之隔的桃源水乡大酒店投递橄榄枝,共同架起一座方便两家客流互通交往的“连心桥”,昔日“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一起将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在张鲁瀛的建言献策下,绿华镇于2020年牵头成立绿港湾党建综合体,整合域内旅游景点、民宿、农庄、农家乐等100多家“两新”组织抱团发展,并通过修路搭桥、拆除围栏等方式进行串联打通,连点成线。同时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有偿收费等三张清单进行梳理,织就集“畅食、畅游、畅行”于一体的绿华特色旅游网。

除斥资建造农耕馆、蟋蟀文化基地外,张鲁瀛力推改造现有的玫瑰园、采摘园,并做好客房升级及周边景观提升,积极承办中国上海绿华蟋蟀团体邀请赛、中国崇明老白酒文化节西来玫瑰节、橘黄蟹肥旅游吃蟹季、“春来瀛洲WOMEN前行”女性健康徒步行等文体旅大型节庆活动,西来农庄也从曾经的“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跃成为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博览会评出的“我喜爱的旅游景点”,为崇西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扬名气、聚人气、生财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西来农庄雏形初现。深谙管理之道的张鲁瀛明白,要想做大做强“乡村宾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仅靠单一化食宿餐饮是不够的,要想办法将民宿餐饮与活动体验相结合,为乡村旅游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于是,她又把发展目光聚焦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绿华国际马拉松特色小镇建设上,聚力打造“农旅文化品牌”。

坚定了自己的归乡决心后,很快有朋友找张鲁瀛合作——去绿华镇西沙明珠湖地区发展旅游度假产业。就这样,47岁的张鲁瀛“一切归零”扎进了旅游业。虽然有着丰富的人事管理经验,但面对陌生的领域张鲁瀛只能从查资料、做调研、访农户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自学起交通、旅游、税务、工商等业务知识。

2005年10月利润有50%的小生意,在墨西哥“年兴维多利亚”纺织公司做了7年管理工作的张鲁瀛回乡探亲后,就再也不想离开这块饱含乡愁深情的土地——崇明岛。

置身“白墙黑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的西来农庄度假村,游客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寻觅到了书中所谓的“诗意栖居”。这里欧式风情的玫瑰园、海岛风韵的农耕馆、崇明风味的美食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专题: 足疗加盟   加盟月子中心   草坪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