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扶贫记录内容

0 去试试创业网

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海伶山珍荣获了四川省电子商务创新型示范企业称号。赵海伶个人也先后荣获“全球十佳网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201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活动,乘坐“乡村振兴”号彩车接受检阅,2020年5月获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10月17日,赵海伶在北京参加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例报告会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赵海伶也出名了,但她的想法还跟创业之初一样朴实。她说,成功不是你有了多少豪车洋房,而是你帮助过多少人,有多少人在这一路上和你一起实现了梦想。

每当进入蜂蜜收获季节,赵海伶和他的几名同事就会开着皮卡车,奔走在青川的大山深处收集蜂蜜,有的时候每天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青川的大山深处,没有工业污染,所产的蜂蜜也是纯天然的,但产量、销路都走的是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效益很难提升。青川西阳沟自然保护区附近农户杨鸣夫妇,养蜂约20年,一直苦于愁销路,在与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后,公司给予一定技术资金补助,杨鸣夫妇扩大了养蜂规模,每年至少可以产出2000多斤土蜂蜜,而赵海伶给予了40至50元左右一斤的价格全部回收,杨鸣夫妇养蜂一年可收入达10万元左右。杨鸣夫妇成功后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养蜂,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电商成功让大山珍宝转换成财富。

从事电子商务之初,横在赵海伶面前的有三座大山:物流效率低成本高、零散收货难成规模、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为解决物流问题,她主动上门沟通,成功引入圆通、韵达等快递入驻青川,使青川快递物流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为要稳定货源、保障质量,她开创了“联结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涵盖生产、加工、销售,整合线下营销、合同订购、线上网售”的农村电商助推脱贫攻坚的“青川模式”,带动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走上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收益的康庄大道。

2009年,21岁的赵海伶从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在那个没有创业园、没有孵化器的时代,她凭借一腔热情和超越同龄人的勇气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生活,选择了回到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创业,成立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开始了农村电子商务实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这样的信念她在大山里扎下了根来农村煤改气项目创业补贴,但是守着这青山绿水,要怎么吃好、怎么吃透、怎么吃得长久才是问题的关键。怎样才让青川木耳、竹荪、香菇、核桃这些宝贝走出大山、走进市场、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农村创业扶贫记录内容

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唐云高,尽管在创业道路上坎坷不平,但他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硬是凭着自己辛勤劳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业脱贫。接下来他还将增加优质鸡苗进行养殖,并带领本组村民将20多亩旱田开发出来种植水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鼓舞着同村贫困户,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贫困,脱贫致富的信心越增越强,幸福的道路越拓越宽。

得知了唐云高的情况后,驻村队员们第一时间赶到了他家进行调查,随后决定将他家确定为重点养殖大户帮扶对象,给予了2万元扶贫资金扶持,镇政府给予3万元资金补贴。原本对养殖再不抱希望的唐云高在大家的耐心劝导及帮助下,又重拾了生活信心,坚定了勤劳致富的理念。他重新扛起锄头,从此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吃住都在田间地头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

2019年仲夏,猪瘟蔓延,贫困户唐云高站在山头上,眼看着家中猪栏内40多头肥猪一头头地死去,心如刀割,欲哭无泪。这可是从朋友、亲戚东凑西拼借来的20多万血本,父亲病重在床,妻子无业在家,还有三个尚未成年在校读书的小孩,生活本就十分拮据,此时的他更加情绪低落,不知前途在哪。

商报消息(通讯员 肖勤 曾晓姣)"鸭司令,你快出来看看,我给你带人来啦。"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七里山村驻村队员肖勤大声笑着走进棚房。屋内正一筹莫展的唐云高看到肖勤带了几位生鲜配送员过来了,他的心里蓦然就觉得暖烘烘的,眼角浮现了欣慰又感动的泪花。

“找见明白人,进行启蒙和赋能的孵化,让他们精耕小产品,做出大文章,从而优化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是深度贫困县青年创业和扶智扶志有机融合的最现实路径。”孟利说。

以“甜蜜网事”为例,在扶贫工作队孵化下,不仅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还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通过引进善农“蜂农工匠”,带动全县发展养蜂户244户,发展蜂群1.4万箱,产量达168万斤,在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签订了2000万元订单。

据介绍,像“一碗粥道”一样,团中央扶贫工作队围绕石楼农村创业青年普遍存在缺技能、缺资金、缺平台、缺渠道等困境,争取到中国创业就业基金会100万元支持,以石楼团县委为实施主体,培育和挖掘了20个农村青年创业重点项目,直接资助帮扶,石楼县涌现出了花椒女等一批以创业引领带动乡亲们脱贫的青年才俊和“一碗粥道”“甜蜜网事”等线上品牌。仅此一项,就撬动2000多万元社会资本投资,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超过300人。

“保守估计,未来青创公司可消化优质小杂粮300万斤。”孟利说,这意味着,在扶贫工作队的孵化下,山西杂粮产业从原粮到餐桌的破题之作,又多了一个新品类,品牌引擎石楼县杂粮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现在进行时。

46岁的裴沟乡杨家坡村民靳凤明负责从农户手中收购杂粮杂豆,他再也不用为收上杂粮如何往外运输发愁了。像靳凤明这样为青创公司做服务的农民有16名。

扶贫工作队队员胡志中介绍说,现在收购贫困户的杂粮,每斤比市场价格贵一毛钱。去年下半年,张云的加工厂“吃”掉了当地34万斤小杂粮,拉动了当地杂粮种植业的发展。

“工作队的初衷很简单,为深度贫困县留住一个明白人,从各方面培育、扶持他的创业项目,让他成为县域‘不走的人才’,引领带动一批群众脱贫致富,是实现小康和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孟利谈起自己多次寻找张云,并一步步助力他起跑时说。

“除了直播带货,我去年还上了综艺节目,现在每天都能接到上百个订单。”在扶贫队的孵化下,张云的市场营销能力越来越强。半年多时间,“一碗粥道”的产值和品牌价值均突破500万元,解决20余人就业,带动贫困户200余户。

2019年,“一碗粥道”成为吕梁市十大名特优功能产品。三款拳头产品,一天可以生产2000多盒,一盒在市场上可卖到三四十元。

这一模式,为企业撬动了700多万元的各类社会投资月入五位数的小生意有哪些,公司主打的产品,逐渐聚焦到核桃芝麻黑豆粉、红枣小米粉、红豆薏米粉三款方便粥品。

2019年1月,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张云成立了山西青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创公司”),组建了金禾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研制配方,注册了品牌“一碗粥道”,按照“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建立起企业与贫困户、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开发一款消费者可简便易食的杂粮产品,农户生产原粮,企业搞深加工,做长产业链,做出品牌,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沿着这一规划路径,“代餐粥”在孟利和张云的思维碰撞下脱颖而出。

“我在超市站了两个钟头,发现谷类精细深加工产品有9个人过来买,一买就是几百块,我想入这行。”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打开思路的张云向孟利表达了自己改变经营方向的想法。

张云原先只打算做点红枣收购和碾米加工,现在他终于明白,太原的老板撤资、融资不顺利,以及他办厂陷入困境,不是因为位置偏僻,真正的原因是项目没有盈利预期。

鞭炮也放了,秧歌也唱了,周围的人都知道老张家的孩子回来建厂了。2017年6月,张云硬着头皮,用自己攒下的和找别人借来的钱,开始在裴沟乡桥子头村的一个小山沟里建厂。

“条件实在简陋,别的不说,光说交通,石楼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从县城到市区几十公里平顶山烧烤团购小生意,开车要两个多小时。”张云说,换作是自己,也不会往这么个陌生的山沟沟里投钱。

“服务青年创业,让星星之火燎原,成为脱贫奔小康的熊熊烈火,才能培育出深度贫困县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团中央驻石楼扶贫队队长孟利说。近年来,团中央驻石楼县扶贫队着力培育农村青年创业,为创业项目的成长提供全面指导、支持,一批青年创业带头人脱颖而出,“一碗粥道”“甜蜜网事”等品牌成功开辟市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为石楼县的长远发展留住了人才,提供不竭动力。

专题: 成都创业项目   适合创业项目   奶茶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