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路径

0 去试试创业网

无论是从微商代购中发现市场,还是跑去山东边做销售,边考察市场,积累客户资源,张志远创业的每一步,都不是一时兴起。他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先解决终端销售,再学习种植技术,最后才开始投资创业。这种反向操作的创业模式,不仅为他的创业之路扫清了障碍,提高了成功率,也希望能给正在踌躇之中的创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记者 万前进 李皓)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在采访张志远返乡创业故事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河北经贸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背景,以及在矿泉水这类快消品企业做销售经历,让他有着非常敏锐的市场意识。

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路径

创业8年,张志远一直在自己的花棚里忙碌,春节期间他难得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看着衣着鲜亮、在城市买房安家的同学们,张志远明显感觉到了自己与城市、与时尚生活的脱节。“但是我不后悔,他们在城里只是干工作,我回来以后,还能给村里人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是在干事业。”

面对市场的变化做小生意算是什么职务,张志远开始琢磨着转型,增加普通多肉的附加值。“像这种小苗子,一棚能种50万株,就跟农民种小麦一样。现在我们把十几种搭配在一起,增加设计感,就把小麦变成了盆景,这就是市场观念的转变。”

同行的竞争不只来自村里,近年来,大规模的多肉种植基地在全国越来越多,多肉的价格也一路走低,原来几十元一颗的品种,现在降到了几块钱。

经过几年的发展,张志远已经建起了5个花棚,种植了产自世界各地的70多个品种、200多万株多肉,每年往山东、江苏、云南等各地发货100多万株,年收入五六十万元。不仅自己挣了钱,每年他还会雇佣十几名当地村民来花棚打工,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也有了种多肉创业的打算。

虽然风险不小,可他还是咬着牙,开了一批又一批的盲盒。因为只要买到一株稀缺品种,他就可以用一片叶子,培育出一大批种苗,卖成市场上的抢手货。

2016年,张志远回到鹿泉老家,投资二十万元建起了自己的两个多肉大棚。“在山东租棚每年就四万多,两年的租金就够建一个棚了。”回家创业降低了成本,但为了抢占高端市场,张志远开始大着胆子从韩国进货,“我们打十万块钱过去,人家给我们发来一堆箱子,就跟开盲盒一样,贵的、便宜的,什么品种都有,没有一点自主选择权。”

“每次去农户的花棚里,他们问我哪种多肉卖得好,我就问他们这个多肉怎么种?就这样用市场信息换种植技术,一家学一点。”一年多的时间,张志远不仅积累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资源,还把多肉的种植技术吃透了。

很快,张志远就辞职去了山东青州,在当时北方最大的多肉集散地,给当地一百多家花农做起了销售。每天带着全国各地的客商挨家挨户选品下单的同时,他还在当地租下一个花棚,根据客商的喜好种起了多肉。

因为工作时间自由,张志远开始跟着做微商的朋友,在网上帮人代购多肉。“一颗多肉根据品种不同,代购费是5毛到一块钱。”本来是打算赚点零花钱,可一种叫“广寒宫”的多肉突然爆火,让张志远的手机被两千多个订单“轰炸”了整整一夜。

2014年,张志远从河北经贸大学毕业,在石家庄一家矿泉水企业做起了销售。那时多肉刚从韩国引进,迅速在一线城市蹿红。一些稀有品种,甚至涨到了上千元一株的高价。

1989年出生,今年刚34岁的张志远,手掌宽厚略显粗糙,脸上晒出了小麦色,从他身上看不到年轻人的精致,只有淡淡的几分乡土味儿。可一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那厚厚的嘴唇却迸发出反差极大的活力,干脆利落的话语,不由得让人感慨:大学生就是不一样!

“我们这个拼盆叫蓝孔雀,里面有十几个品种,售价在100多块钱。”2月4日,村里的年味儿还没散去,张志远就跑到花棚里忙碌起来,随手端起一个花盆,向记者展示着自己设计的多肉盆景。

粉嫩嫩、肉嘟嘟,这就是多肉,在北上广是都市白领竞相追捧的桌面萌宠,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一棚多肉满地金,成了张志远返乡创业的致富法宝。

采访临近结束,刘蒙利还向我们展示了上一茬烘干后的羊肚菌,笑着说道:“就是这么一个个小小的羊肚菌,撑起了我们的‘致富伞’呢!”

菌种培育成功,让刘蒙利看到了希望。胡陈村又利用专项资金,对村里的两栋连体大棚进行了改建,科学掌控温、湿度。之后,刘蒙利种植的羊肚菌顺利“破土而出”,迎来喜人的采收期。

“创业就是在选赛道,选对了是第一步,跑到终点才是王道。”刘蒙利回忆,去年秋天,他从外地引进羊肚菌菌种进行培育互联网 创业和传统创业,结果被泼了一头冷水。

去年初,他利用半年时间外出考察学习,最终决定放弃平菇种植,改种珍稀名贵食用菌羊肚菌。羊肚菌虽然名贵,但要想把它种好、种出“名堂”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当地村民也没有种植羊肚菌的经验,这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说话容易,干活难。一开始,刘蒙利利用村里的大棚,选择种植平菇,经过近一年的摸爬滚打,平菇算是生产出来了。但由于贮存期短,平菇大量上市时市场难以完全“消化”,结果一年下来,投入几十万元的他并没有赚到钱。

“我大学毕业后先去苏州工作了几年,干的是土木工程相关的工作,但我一直想做个创业追梦人。”刘蒙利说,大学期间他便有了创业的想法,但苦于资金问题,就决定先在苏州工作,积攒创业启动资金。2019年底,他跟发小范喜一拍即合,两人带着近40万元资金决定回乡创业。

“营养袋要放好,不然羊肚菌不好吸收啊......再看看土质湿度咋样,水分不能过高啊......这边温度不够啊,供暖设备要跟上......”大棚内,一个皮肤黝黑,穿着一件灰色羽绒外套和一双沾满泥土的白色球鞋的年轻人,正一边用手机放大镜查看羊肚菌的生长情况,一边不忘叮嘱着大家。

棚外是皖北平原地区惯有的灰色与静寂,寒气未消,棚内却是一派生机。80多亩羊肚菌播种早已结束,一株株上棕下白、神似羊肚的菌菇男子做什么小生意赚钱,在营养袋的滋养下努力向外冒头。

在今天的乡村振兴中,返乡大学生已经成为一支生力军。回到家乡的大学毕业生,既会感受到乡亲的情谊,也会体会到传统人情社会与现代市场经济在一些方面的不适应、不匹配。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人情,发挥其对沟通、理解、共情的正面作用,积极恢复和拓展社会关系,为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应对“遇事看亲疏”等负面作用保持清醒,守住市场规则,坚持依法办事、守法经营,在创业经营中彰显科学经营和现代管理的价值。

专题: 派乐汉堡加盟   美容店加盟   互联网创业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