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创业种植香菇

1 去试试创业网

社员人数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了现在的60多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600多人,带领宝兴村2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帮助保兴村集体走上了脱贫的道路。每年与农民签订种植优质香菇10余亩,年产香菇250多吨。

2013年,梅河口市烨盛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承包200亩土地,投资1500万元建设厂房、温室大棚、购置设备、选用优质菌种、引进新技术。同年,绿色香菇在山城镇开业,产品供不应求,当年收益200万元。

经过五年的发展,寺院村香菇种植项目年销售额已达300余万元、利润100余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增加8万元集体收入。在寺院村的引领下,全乡8个村,村村建有香菇基地,香菇产业已经成为花果山乡发展引擎的领军产业。

农村致富创业种植香菇

为了种出优质香菇,他从早到晚钻进大棚仔细琢磨,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便查资料、找书籍以及找专家咨询,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技术。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种的第一批香菇就出棚了。如今,他们已熟练掌握了制棒、灭菌、接种、发菌、转色、脱袋、喷水等香菇种植的全套技术,已实现香菇产品精细化加工与销售。

2016年,花果山乡人民政府以科技扶贫项目为契机,以寺院村为试点,实施香菇种植项目。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宋卫星认为,多年来香菇价格一直保持在6元以上,升值空间很大,加上寺院村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很适合香菇种植,他便决定试一试。

“我现在拥有烘干机、注水机、冷库、锅炉等设备,又发展了4家种植户,建了8座香菇大棚,除无偿给他们传授种植技术外,还制作出售菌棒。制作菌棒是我的核心技术,是不能外传的。”马闯诙谐地说。

“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在,我更坚定了自己干事创业的信心。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乡邻共同致富。由于装袋是个技术活,我就雇了泌阳的几个师傅,其他的都是本村或附近村家境相对困难的村民,常年用工保持在20人左右。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带动了乡邻致富。”马闯说。

“种植香菇是有技巧的,我们每年农历十月开始种植,来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出菇,一直到次年农历三月结束,出菇期六个月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平舆、汝南、息县、驻马店市区等周边县市。”马闯介绍。

学成归来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于2018年建了两座香菇大棚,当年效益可观。2019年,他又建了12座大棚,2020年香菇大棚达20座。旺季时,他的菇棚每天出菇2000多公斤,每年纯收入4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1990年7月出生的马闯,15岁就外出打工,跑过运输、开过沙场、包过食堂,敢闯敢干。后来,感觉长时间在外打工不是长法,就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2017年,他到泌阳县高邑乡学香菇种植技术。通过半年的学,他掌握了一套香菇种植技术。

“眼下正是采摘香菇的旺季,我每天靠采摘香菇可以挣80元钱,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靠双手脱了贫。”日前,记者在新蔡县孙召乡宋桥村马庄村90后小伙马闯的香菇大棚内采访时,近50岁的采菇工曾小花兴奋地告诉记者。

香菇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受到市民的广泛亲睐。近几年,我国香菇的总产量、总销量都在大幅提升,目前,香菇产业还有不少潜力可以挖掘。

在离城市较近的地方,可以直接鲜销香菇,如果价格不理想,香菇也能烘干进行存放。华中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 王卓仁:“干香菇可以在冷库里放两三年,延长了销货的货架期,如果行情连续两三年都较好,种植量就会扩大,那么要适当控制下规模,不要种得太多。”

王老师表示,只要周围有林木资源,我省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香菇,由于香菇种植投入较高,算上各类设施成本,第一年一亩地的投入就接近4万元,通常一位普通的农户可以管理二亩地,共2万袋左右的香菇。“ 一棒能产两斤鲜菇,按照平均每斤四块钱来计算,就有八块钱产值,减去成本和人工费,还有三到四块钱的利润,虽说市场价格会有所波动,但幅度不大。”

王卓仁是湖北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告诉我们,2018年我省鲜菇总产量约为105万吨,香菇种植主要集中在随州以及十堰、恩施、宜昌等山区地带。

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人民政府镇长李婉莺:“ 目前参与香菇种植的农户仅贫困户就已经达到了500多户,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贫困户的增收是大幅度提高,基本上户平增收都能达到二万块钱以上。”

统一集中制袋、统一灭菌点种、统一搭建菇棚、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回收。不到三年时间,当地香菇产量从200多万袋已经突破到如今1000万袋。

选准香菇产业,主要这几个方面:有能人带动;依托资源优势,当地70%都是山林,发展香菇的资源比较充足;香菇产业市场发展较为稳定。

目前,我省的香菇种植以柜式种植模式为主,技术、人工以及成本要求较高。而严贤涛的“菇+菜”模式,更适合产鲜菇,成本也较低,普通种植户更容易掌握。这一技术,也被湖北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2017年,洛阳镇也确定了香菇产业为当地扶贫主打产业。

在华中农业大学和当地专家的指导下,严贤涛实验发现,香菇与玉米、花生、红薯黄豆等,都可以进行轮作种植。“ 通过这种轮作方式,感染率较少,存活率几乎达到99%,也解决了香菇产业基地可以持续发展的问题。”

研究出“菇+菜”模式的是湖北省劳动模范严贤涛,在20多年香菇种植中,他发现如果长时间种植香菇,一块地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病虫害比较多,而且筒子容易烂棒,通过轮作的方式,病虫害少、存活率高,种的菜长势好、产量高。”

您瞧,这一个红薯足足有6斤重,可谓是红薯中的巨无霸!据当地种植户金师傅介绍,这其实就是普通的红薯品种。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张畈村金家知:“我们把菌渣放在香菇棚里,进行翻地、打碎,然后铺上红薯梗,红薯又大又多。”

只要产品品质好,就不愁卖。商贩还告诉我们,近几年,消费者也是越来越喜欢吃鲜菇。“ 鲜菇以前比不上干香菇,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惯每个小菜里面放点香菇,也就好卖了。”

金师傅告诉我们,这一万袋香菇刚好是一亩地,平时都是他一个人管理,种植的主要成本在制袋上,每一袋香菇的产量可以到2斤左右。“ 每袋总投资在三块一毛左右,预计采完以后,每棒收益可以达到8块钱。”

金师傅家里有三亩多的地,以前都是种植水稻,去年在镇里的宣传帮扶下,他尝试种植了9000袋香菇。“ 去年纯利润是赚了两万元,今年有信心了,种了一万袋,预计采收完以后,纯利润要达到四万元。”

专题: 加盟小吃   创业加盟网   环保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