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伙放弃高薪回乡创业

1 去试试创业网

随着“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在国内创业也有了一定的优势,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创业的项目,并能够立足于市场,一定要慎重考虑,选择好项目,在进行投资,切莫盲目跟风上,盲目听信一些虚假宣传,而应当在立项目之前,进行充足的市场调研,多请教和听取一些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再作打算。每个创业成功者,创业路上都会经历一些坎坷,重要的是经历了坎坷能够迅速总结经验,快速地成长起来。

孟祥雨最成功的一点儿,应该是他的眼光,对市场供需的判断力。早期做野生农产品,那个时候,很多地方都提倡绿色环保食物,“野生”农产品无疑是不需要打标签的绿色环保食品,自然广受欢迎,其实他在二三线城市房价来看,十年前3000元左右,十年后已经买到一万二三甚至更高,房价翻了三四倍。看似孟祥雨从事了不少行业,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见之明”,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眼光,让他迅速崛起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现在也有一些人,惯于游弋在各种社交圈中,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阅历,认识一些新朋友,为自己积累一些人脉。这是创业者应该走的路,但是这种交际中,一定要避开那些“无用”社交圈,不仅浪费时间,对自己的发展毫无用处,而且还会陷入一种虚荣的氛围中,无力自拔。

农村小伙放弃高薪回乡创业

孟祥雨敢辞去月薪万元的工作,这需要不仅仅是胆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气魄。当然,能够让他毅然做出这个举动的原因,是他已经想好了退路,有了自己的打算,或许这之前他已经做过市场调研,或者听到过一些信息。这里不得不说,他之前经历把自己融入富人圈的举止,让他长大了很多知识,增加了很多见识。孟祥雨成功的第二点,就是出入一些有效的社交圈,在增长见识、积累人脉方面早做打算。

孟祥雨很幸运地遇到了周翔这样一个愿意帮助他的朋友,带他见了大世面,开阔了视野,改变了他生活的理念。试想如果孟祥雨一直老老实实呆在公司里,兢兢业业的工作,或许最后能够混到公司的副总,但成就远没有如今这么辉煌。单从这一点儿看,创业者要想成功,首先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借助他人的经验,可以让自己少走不少弯路。

一个山村走出来的富人,他的经历,与很多富起来的人一样,靠的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地经营,最后成功逆袭,他的经历很励志,对于一些依然在创业上路上前行的人来说,或许不可复制,但是借鉴还是可以。

想想这些年的经历,孟祥雨时常感慨,早年还一直向往进入富人圈,向往那种一掷千金的生活,而真正成为富人才明白,早年看到那些,也不是富人的全部生活。真正的富人,更懂得如何去花每一分钱和利用每一分钱创造价值,那些看似花钱十分大方的人,所花的钱要么不是自己的,要么他本身的不是一个富人,孟祥雨其实很反对那种所谓的富人生活。

孟祥雨靠着自己的努力,跻身富人圈,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富人后,平日也会参与一些“富人”的活动,除了寻找合作的商机外,他也会热心地帮助那些正在创业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不过,富起来的孟祥雨却十分低调,脸上总是洋溢着山村农民的那种朴实、敦厚的笑容,从衣着上,无论如何看不出他是有钱人,而且他给人一种感觉很亲切,待人热情,为家乡做了不少贡献,成为当地创业的典范。

有了资本后,孟祥雨又在几个发展的二三线城市投资房地产、在浙江开小商品批发公司、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开外贸公司……,这些年,在外人看来,孟祥雨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各行各业都想涉足,也从事了很多方面投资创业。好在孟祥雨的运气似乎一直不错,虽然偶有失败,但是总能抓住最好的机会,所以他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丰厚,个人资产早就过亿,还拥有几个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人,真正的跻身富人圈。

此后,孟祥雨将自己的一些积蓄,又借了一些钱,专门涉及这方面的生意。他带着人从竹溪、房县、保康等地大量收购野生农产品,然后拿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售卖,每一趟下来,都能挣几万甚至十几万元,收益非常可观,短短了几年间,孟祥雨挣得盆满钵满,成为家乡远近知名的“富人”。

回老家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父亲患病,需要照顾,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妹妹要么在外地工作,要么有读书,全部指望不上;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看到了家乡野生农产品的商机。在那个时候,就拿山里极为普通的葛根、山菌,在老家几乎不值钱,可到了上海却倍受欢迎,价格能翻好几倍。

那个时候,孟祥雨的工资待遇,已经是每个月上万元了,年薪20万元,比起在老家种地不知道强多少倍。孟祥雨放弃高薪工作,曾一度让很多人不理解,就连他所在公司的一名有实权的副总,都认可了他的能力,对他多次挽留,但孟祥雨还是义无反顾回到老家。

那段时间,为了相亲作准备,他的日子却变得十分高端,高级会馆,高端菜肴、网红茶屋……各种奢华的场面充满他的生活,不少同事对他刮目相看。但孟祥雨的心中却是肉痛不已,白花花的钱就是这样浪费掉了,家人还要生活、弟弟妹妹还要读书,他甚至有种罪恶感。好在孟祥雨也是一个非常善于调节自己情形的人,他在饱尝相亲失败的打击后,也决定脚踏实地做一番事业。

孟祥雨在相亲中节节溃败,周翔却安慰他说,相亲也讲究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孟祥雨嘴上同意周翔的说法,可内心却苦不堪言。如果他有周翔那样的帅气,或许还有机会,以他个人的条件,在那些“精英”女子面前,实在没有自信。

当然,在相亲中,不是没有人看中孟祥雨,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大妈,对他有点儿意思。不过,看到对方体型,孟祥雨顿时没有了兴趣。尽管孟祥雨知道,对方丈夫去世,留给了他一笔遗产,如果跟着对方足够他少奋斗很多年,可对方一开口就问,“你那方面壮不壮?”对于还是一个童子的孟祥雨,差点让他喷出一口老血。

有一个女人甚至当面指责孟祥雨,“这样的相亲活动,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的集会,你那样条件,还是回老家找吧!”望着女子高傲的神情,孟祥雨意识到,自己和那些人真的有差距。

几次相亲活动中,孟祥雨被鄙视得体无完肤,那些女人的眼光都很好。当然,她们大多数个人的条件不错,要么长相出众,要么其他条件优越,孟祥雨只是一个长相普通大男孩,工资待遇不高,要想在众多“有钱”人中脱颖而出,的确很困难。

当然,彻底改变孟祥雨人生的,还是他参加了几次相亲活动之后。孟祥雨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周翔处于好心,带他去参加一些“高档”的相亲活动。尽管那些年孟祥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某部门的负责人,拿着每月8000多元的工资,这个条件如果放在老家,恐怕有不少女孩都会想着嫁给他,但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他的条件还真不够看。

孟祥雨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但他的渴望却不盲目,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然,对于他一个从山区走出的农村人来说,认识自然不会那么深刻,这得益夜校老师周翔的经常提醒和指点。周翔比孟祥雨大十余岁,在上海生活多年,见识比他多,认识比他深,又把孟祥雨当成朋友,也会不遗余力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受益匪浅。

这种日子持续了两年多,要说收获,也不是没有,孟祥雨的确长了不少见识,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只是口袋里辛辛苦苦挣的钱所剩无几。对于这种状况,孟祥雨也渐渐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融于那种圈子,首先要有自己的产业,哪怕是和那些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一样,在圈子里寻得一丝商机,否则,单纯加入其中,除了能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之外,恐怕也只是让自己的欲望无限放大,最终在这种圈子中迷失自我。

为了能够进入富人圈的活动,孟祥雨还是提前进行了一些准备,至少衣着服饰上,穿着不能太随便,更不能太寒酸。在周翔的参谋下,孟祥雨花了两万多元,为自己购置了一套行头,这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

孟祥雨知道,自己长相不帅,家庭条件又差,文化又低,想复制周翔的历程,恐怕不容易。但是,由周翔带着进入富人圈还是有可能的。周翔对于孟祥雨还是不错的,也愿意推介他进入富人圈,寻求机遇。

交流中,孟祥雨渐渐地知道周翔发迹的历程。周翔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最初混得并不如意,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妻子,妻子家里条件很好,也是本地人,周翔攀上了高枝,从此一飞冲天,过上穿名牌、戴名表、拿名包的富人生活。平日随妻子出入高档会所,参加各种高规格酒会,也认识了不少上层社会的人,生活的质量大为改观。

孟祥雨凭着自己会说的优势,加上从山区来,身上保留着山村人的质朴,也很快吸引了周翔的注意。而且作为一名学生,孟祥雨不着痕迹地找到一个些话题与周老师套近乎,找到共同话题,还是很便利的。周翔也很快对这个爱学的同学,产生了一丝兴趣,一来二去,两人也从师生关系,变成了朋友。

在培训期间,孟祥雨认识到一个叫周翔的老师,长相帅气,能说会道,从他的衣着装扮到手表、钱包、无不透出奢华,任何一个物件的价格,足够孟祥雨奋斗一年甚至几年的,这让孟祥雨对他羡慕不已。他也迅速锁定这个优质的目标,想让他把自己带走富人圈,去见见有钱人的生活。

在见识大都市人们的生活之后,孟祥雨的心理上就有些不平衡起来,他认为同样长着一个脑袋、两只手,为何有些人能混迹高层社会,而自己只能在底层生活?不甘平庸的孟祥雨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跻身富人圈,来改变自己的地位。

18岁那年,孟祥雨离开了房县,前往上海打工,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专长,但是孟祥雨靠着自己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也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

孟祥雨打小就不是一个甘于过穷苦日子的人,辍学后,他并没有像父母那样守着几亩田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日子,而是走出了山村,来到房县打工。尽管年龄尚小,他却表现出比同龄人更成熟的一面,而且因为性格外向会说话,让他走到哪里都会成中心人物。

孟祥雨出生在湖北房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有兄弟姐妹5人,在家排行老人,早年因为家庭条件差,孟祥雨只是读完了初中,就被迫辍学,回家帮父母支撑那个家。

来自湖北山区的男子孟祥雨,一直不甘心过着穷日子。为了跻身富人圈,可谓煞费苦心,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时,才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终究只是虚伪的外表,有钱人的圈子一切还得靠实力说话。

但是张辉却并没有后悔,张辉表示:“反正我迟早都要回来,虽然现在生意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深圳张辉和妻子一个月加起来有1.6万元的收入,而如今在家里开店,每天营收不到800元,利润不到200,遇到下雨天生意不好,一天营收不到400元。

张辉和妻子从早上4点忙到晚上9点,晚上还要照顾孩子,一天只能睡五个小时,很是辛苦,接手了这家早餐店之后,张辉才明白创业开店的艰辛。

本以为这种创新的包子口味会受到食客们的喜爱,但是没想到却不好卖,不少顾客听说后都直摇头,大家还是更愿意选择酸菜包子,麻辣粉丝包,肉包子,而不是牛肉咖喱包子。

张辉毕竟是第一次开餐馆做小吃,做包子还不是特别熟练,幸好有一定的天赋,为了让门店显得更有特色,张辉将在深圳吃过的牛肉咖喱包子研发了出来。

为了能够把握住品质,张辉把县城会做油条的门店都吃了一个遍,最终才选择了一家负责配送,卖油条这些第三方配送的小吃根本就没有利润,只是为了丰富门店的小吃种类,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两个人打理一个早餐小吃店还是很辛苦的,品类太多的话,完全做不过来,于是张辉将油条烧麦等小吃都改为了第三方配送,不需要自己制作,这样便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店里的小吃品类。

整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但制作和蒸煮加起来也需要半个小时,将豆浆做好之后,妻子开始准备做粉丝需要的食材,猪肉,酸菜,辣椒等。

张辉负责包包子,妻子则负责制作豆浆,将晚上泡发好的黄豆,放入机器中,打碎成黄豆汁,用过滤布将黄豆汁过滤掉豆渣,然后放入锅中煮开,最后装入开水瓶和保温桶里,现磨豆浆才做好了。

早上4点天未亮,两个人就要起来忙活,天气很冷,路上结冰,又下着大雨,从家里到店里骑电动车要半个小时,开车的话门店附近又不方便停车。

甘愿放弃了在深圳的一万月薪,花了3万元接手了街边的一家小吃店,张辉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回家开店的事情,没想到却遭遇到了网友们的冷嘲热讽,有网友劝阻道:“你会后悔的,你这个操作十有八九是会后悔的!但愿我这话说错了。”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打工人都思考过,最近湖南小伙张辉,却选择了放弃在深圳的一万月薪工作,回到老家湖南郴州市的桂阳县开小吃店。

除此之外,申涛还为村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当地种植的水果、老百姓散养的鸡蛋,园区为当地村民免费提供销售场地。每年“七一”、中秋、春节,园区与当地社区居民良好互动,给70岁以上老人庆生,慰问困难低保户村民,给困难户送去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品及食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申涛说,申家大院从2015年开园到2021年7月20日之前,园区不断融合一、二、三产业,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几年来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99人,其中农民60人,包括果蔬种植人员3人,餐饮服务人员75人,客房服务人员5人,后勤人员6人,管理人员10人。

“刚开始非常难,但只要方向对,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申涛说,申家大院于2015年5月正式开业,因其便捷的区位交通、浓郁的农业特色、完善的配套功能、新鲜多样的活动,细致贴心的服务,吸引了省内外老中青少年儿童客户前来参观、体验、玩乐、培训、采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成为郑州近郊游一张亮丽的名片。

申涛说,他家祖上就有磨豆腐的传统,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申涛决定把豆腐做为特色,打造传统的石磨豆腐。如今,市民来这里休闲、吃饭,还可以欣赏到城市里看不到的毛驴拉磨。传统石磨磨出的豆腐,别具一格。如今,申家大院仅与豆腐有关的菜肴就研发了70多道。申家大院的石磨豆腐也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涛觉得申河村位于郑州西南林区的覆盖区,林密景优,简直像郑州的后花园,应该发展农家乐,为郑州市民提供娱乐休闲好去处。选好地址,他请了南京城市规划院做设计规划,单是设计稿,申涛就推翻了8次。亭台楼阁,水榭芳洲,申涛把这里建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景区,却起了一个含蓄低调的名字:申家大院。

2014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看到这些新闻时,申涛的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一直不也是自己想要创建的事业么?在国家的政策前,申涛似乎看到了申河村的未来,于是,他做出了令身边人都诧异的举动:放弃稳定的高薪,选择在一片未知的领域创业。

拿着别人羡慕的高薪,申涛却一直想回到家乡。申河村属于郑州的郊区,沟壑纵横,风景优美。“这么美的地方,如果不干点事业,总觉得对不起家乡,也对不起自己的青春。”

申涛,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申河村人,2003年,申涛大学毕业后,做过媒体人,征战过生意场。和别人合伙开过公司,赔过钱。摸爬滚打多年后,他成为一家装饰公司的总经理,年薪40万元。

2021年过去了,2022年来到了。过去的一年,申涛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也经历了大水冲掉一切的痛苦。然而,回想自己一路走的风雨历程,他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

他曾经是一家装饰公司的总经理,年薪40万元,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事业有成。但他却甘愿放弃高薪返乡创业,在自己的家乡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申河村,办起了农家乐。他的农家乐年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带动了村里百名农民就业。他也因此被评为返乡创业模范、二七区十大杰出青年,申家大院的石磨豆腐也被评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7月份的洪水把他的农家乐冲得干干净净,他没有倒下,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顽强地站了起来,经过155天的重建修复,他的农家乐重新开张,继续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编者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驻村帮扶干部、科技特派员……在中原大地上,有一批拥有新知识、掌握新计划、带来新思路的新农人,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逐梦田园。2022年河南两会,映象网将推出《我是新农人》系列稿件,看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新力量,探访如今乡村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政府领导和各级相关部门、以及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给予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也让我们可以大胆搞经营,带领乡亲们致富。”向学明说,现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他也希望用自己所学所能,带领乡亲们致富,振兴家乡。

今年,向学明还上马了新项目,食品加工厂也将在11月动工,主要加工猪肉和牛肉产品。为方便乡亲出行,打通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确保物流到户,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修路,初步测算将修建5公里,目前挖掘机已进场。

随着水果示范基地规模的扩大,四十多户农民每年都有了固定分红,并实现在家乡就业。向学明保守估计,今年项目产值将达到1100万元左右,整体带动三四百户农民增收。

同时,他还将水果种植基地升级做乡村旅游。为此,他花15万元请来专业团队操刀设计。向学明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能带来稳定客源,在吃上旅游饭的同时,同样能带动农产品线下销售,一举两得。

他的水果示范基地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650亩左右,目前已召开了农户沟通会,除原有青脆李、百香果外,他新增了四季香椿、八月瓜等品种,新品一上市就成为爆品,供不应求。

向学明持续看好直播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去年参加完央视直播后,他聘请了村里一名年轻主播,每天坚持在拼多多做直播。“现在我想招收五六个员工,将直播团队固定下来,有专业的直播带货人,时间允许,我也会出镜直播带货。”向学明计划依托拼多多,将家乡搞成电商直播村,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商家慕名找来,希望能通过向学明的电商销售渠道,把农产品卖出去。他的家乡双会村,正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小山村不断向电商村蝶变,村里的炒花生、土鸡蛋、红薯淀粉等传统产品,不断飞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向学明介绍,他在拼多多的店铺主要以豆干、炒花生、萝卜等农产品为主,自开店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他估计,今年拼多多单店的销售额将增长30%左右,到年底全年销售额将达到近600万元。

2020年,他登上央视联合拼多多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庆丰收,为老乡拼一单”活动,作为拼多多新农人西南地区两位代言人之一,他身穿土家族民族服装,为家乡代言。在央视直播和拼多多对优质农产品“双保险”的推动下,当天“庆丰收 为老乡拼一单”活动共吸引400万网友围观,成交额达1.97亿元。

“从2018年开始,我的4家店铺主要订单都来自拼多多。”向学明说,最早就入驻拼多多是多方考察的结果。在众多与重庆合作的头部电商企业中,拼多多侧重市场消费需求领域,通过分布式AI的技术沉淀,与重庆在政企合作直播助农、云农业、新制造等方面紧密合作,取得较好示范作用。拼多多让广大地处大山里的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向学明说,这正是地处山区的家乡急需的。

2017年初,向学明拿出15万元积蓄,在政府和县商务委的帮助下,成立了大歇镇第一个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一个集农产品仓储加工、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物流配送、培训孵化、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双会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并组织全村农户开展产业发展沟通会,查看网上热销农产品,结合销售数据“以销定产”,引导他们发展黑花生、小米花生、糯玉米等特色经济作物,电商服务站则辅助收购、分装、销售。通过有计划的种植、收购,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村民增收逐显成效。

第一次创业,并不容易。村民没有统一的培训和学,所种的农作物质量达不到标准。物流不便,也没有一个专门给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的基地,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的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让家乡走上致富路?如何让乡亲增收?那段时间,向学明纠结于这些问题。一日,向学明在村邻家做客。香喷喷的花生、脆生生的胡豆……村邻把自家种的农作物都拿出来招待他,“那么好的土特产变不了钱,着实可惜”。向学明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原生态、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便是当下最热门的绿色食品,为何不拥抱电商潮流,让田间地头的好货行销全国?

但家乡没变,依旧贫穷。梯田还在,但大面积荒芜,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缺失青壮年的照顾。家乡土地出产的农产品卖不掉,人吃、喂猪,实在吃不完,就任其烂在地里。向学明看着都揪心。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帮助村民们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妻子也转变了态度,支持他。

虽然拿着高薪,但向学明却从来没忘记家乡,心里一直有回乡创业的想法,但将想法提出后,就遭妻子拒绝:“孩子上学怎么办?农村的教育能跟城里比?你自己回去吧,我是不会回去的。”

向学明介绍说,十多年前,家里条件比较困难,他就跟村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南下打工。由于头脑灵活,勤奋刻苦,他从一名普工做到了一家台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月薪过万。

向学明表示,能获评重庆劳模是莫大的鼓舞,接下来将在党和政府乡村振兴大战略的感召下,持续利用好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扶农助农优势,为乡亲们增收创富。

向学明2017年入选国家农业部“益农信息社”百家案例之一;2019年荣获“重庆市农村电商扶贫带头人”称号;2020年荣获“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称号。2020年9月,他还登上央视联合拼多多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直播活动,为家乡代言。

10月9日,身着鲜艳的土家族服饰,站在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向学明感慨万千。这位来自重庆石柱县大歇镇的土家族汉子,2016年放弃月薪过万的高管工作回乡创业,成为电商“新农人”,利用拼多多等平台把家乡农副土特产,卖向全国各地,造福乡邻。

专题: 互联网上创业   早教加盟   名创优品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