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房子做个小生意可以吗

1 去试试创业网

第二、选择城市有时候不是为自己更多的是为以后的子女。中国式家长考虑问题多数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一个在小城市成长的孩子跟在大城市成长的孩子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别的不说,仅仅从教育资源的分配角度就差距巨大,要知道绝大多数的有点知名度的全国性名校(大学)都是集中在二线及以上城市。相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中学教育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的。

第一、四五线小城市未来多数概率是要发展为一个养老或者度假的城市,选择创业的项目或者生意本身就是有限的。这样的城市也就意味着不会有过多的先进产业布局,也不会有大量的资本看中。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生存或者挣钱才是根本出路,也就是说这样的小城市未来的年轻人还是要持续流出的,一个以中老年人为主流的消费城市,说句实在话可选择的创业项目或者生意本身就是有限的。

第二、多数突然有钱的朋友做生意或者创业,失败赔钱的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创业或者做什么生意。在拿钱去试水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要赔钱的,尤其是对于没有做过生意的朋友来说。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创业者只有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才是正确的。这句话很值得大家回味。一二线城市挣钱,三四线消费或会加快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升级

卖掉房子做个小生意可以吗

第一、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生意的,这点大家要记得。我之前在我的文章中分享过我身边几个朋友做生意的经历,一个是凑集了20多万做了个餐饮,半年之后赔的底掉;一个是本身从事熟悉的行业,半年之后生意步入正规,但是天天累的跟孙子似的;就拿我家楼下小区的一个简单的便利店来说,在开店初期到现在也是夫妻两口持续营业到凌晨才维持运营。总结一下,做生意并没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生意。

二线城市的一套住宅卖个200多万,在如今四线城市几千元的房价来说,购置一套房产或者商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如果想做随时都可以,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四线城市做什么生意?这点才是值得考虑的。

相信有不少在二线城市生活的朋友或多或少会有过想要回归老家定居生活的打算,毕竟如今在二线城市的每一天都是需要消费的。用一个朋友的一句话来形容如今的一二线城市生活:就算是呼吸口空气也是需要钱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卖掉二线城市的房产,去四线城市置换一套商铺或者住宅,然后做点生意可行吗?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这种资源陷阱,通常会让创业者产生思维惰性,操之过急或任性挥霍。后果就是将创业的选择空间拱手让出,在风险发生时只能坐以待毙。

比如樊登刚创业时,曾开饭馆。当时他手里有商铺,不用交房租,成本上占有很大优势,于是将饭馆直接开在了自己的商铺里。结果因为选址客流量低、物业纠纷不断等问题将启动资金全部赔进去。

这种能力陷阱严重束缚了创业者的想象力,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权。比如不会追赶移动互联网的脚步,不会做电子商务或其他业务,不从社会问题出发考虑解决方式,而是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固步自封。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律师出生的创业者,开了一个又一个律师事务所;很多会计创业就开一个又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厨师创业就会开一家又一家饭店,更有甚者,川菜厨师开得永远是川菜馆,碰也不碰其他菜系……

反脆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构思,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当然,不同体量的公司,能够承担的风险不同,重要的是让自己处于反脆弱边界之内,确保选择权。

从人性的根本去解释:那些让周围的人变得焦躁的人,多半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创业者不可能真正关心客户,不会想着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不会拥有更强的反脆弱能力。

“拖着全世界陪你创业”的结果就是,员工危机意识严重,“骑驴找马”随时到你的竞争对手那去上班;供应商和经销商被一拖再拖无法兑付的账期消磨掉耐心和信任,也随时弃你而去。

千万别忘记,反脆弱的核心前提是黑天鹅事件必然会发生。你能赌得起,你的员工、你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赌不起,创业不能反人性。

现在创业圈流行一种说法,叫“All in”,意为压上自己的全部筹码,有些创业者好赌甚至卖房创业,这其实与反脆弱的精神背道而驰。

创业者朋友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扩大自己生意的选择空间,让自己在风险发生时可以选择杠铃的另一端,从而活得更好。

樊登读书的“杠铃式配置”,体现在内容承载平台有很大的选择空间——App是樊登读书现在最主要的对外输出方式,如果有一天遇到了 “黑天鹅”,比如被 iOS平台下架,他们可以将内容卖给平台企业,说不定活得比现在更好。一方面是销量可能出现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能够压缩现有的团队,降低成本。

所谓“杠铃式”配置,指创业者要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两头都有储备,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沃尔顿某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大家都鼓励别人创业时一定要义无反顾,但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都是“脚踩两只船”一边上学一边搞创业。因为好的企业家都不是善于冒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你只有在一个领域内感到安全,才能在另外一个领域充分创新。

当人生窄化到一个方向时,你就会变成一个标签,反之,你是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意见不确定的事情发生时学到东西,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创业思路。

很多学员曾问樊登:“老师,你现在是商人还是知识分子?”他通常会回答:“为什么非要界定自己是商人还是知识分子?当我给自己一个明显界定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单向度的人,就意味着衡量我的成功标准只有一个。”

只有做一个有情怀追求的创业者,才更容易成功,更能抵御不确定的风险。因为情怀具有明显反脆弱色彩,你的使命、个性和气质会让你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探索精神。

创业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只把事业当作谋生工具,无法享受创业给你带来的快乐,因为你满脑子想的都是“我的产品卖不掉怎么办”“员工不听话怎么办”“原材料怎么又涨价了”……你就会觉得自己特别脆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美国要将硅谷售出,某国胜利购得,那是否意味着某国就拥有了世界最精尖的技术产业区?肯定不是。没有人才、没有科技、没有创新、没有知识产权的硅谷,一文不值。

一旦认清这种非对称性,你就能有更大的选择权,有更多发挥反脆弱性的空间。创业过程中可以不断试错,不断地调整,以期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认清自己的损失底线在哪里,就是典型的非对称交易。刚做樊登读书时,樊登最大的损失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就是学校觉得他工作不认真,不能评教授。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购房零首付,去银行贷款,再以租养贷,多买几套房子也都没问题。要房子租不出去,真换不上月供,大不了让银行收走房子拍卖,反正首付也没掏,从头至尾没有多大损失。

这个世界不是线性的,是曲线的,曲线带来的是大量的不对称性。其中蕴含一种思维方式,叫作“非对称交易”——损失和收益并不完全对应。

设计反脆弱的商业结构,目的就是将失败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不断放大收益的上限。这样,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就会极大地增强,有充分的转圜余地,可以自由选择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从表面上看,麦当劳是连锁餐饮行业,最初遵循传统的创业模式,赚到钱就开分店。但后来,它转变了商业结构,做知识产权生意,高度标准化的店铺就是IP。打破收益的“天花板”,而成本却由加盟商自己买单。

餐饮行业就是典型的脆弱模式,“四高一低”:税费高、房租高、原材料成本高、人力成本高、利润低。对黑天鹅事件的抵御能力很差,一旦门口修路或者隔壁装修,生意就会大幅度下滑,甚至天天亏钱。因为你的人力费、房租和税费还得正常支出。不会控制成本的饭馆,很容易倒闭。

一个具备反脆弱能力的创业项目,最重要的设计特征是成本有底线,但收益却没有上限。即就算你一直亏本,最多到达成本的底线,而不会无休止地亏损下去,但可以不停地赚钱,不会出现明显的“天花板”。

人体就是反脆弱的典型代表。人如果得了重感冒,就会发高烧。高烧的目的其实是杀死感冒病毒,而感冒痊愈后,人体对同种感冒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增强。

它和坚强又不同。坚强只能保证创业者在不确定中维持原状,不受伤,却没有办法更进一步、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反脆弱的能力,不仅能在风险发生时自保,还能借助这个风险反弹,变得更好、更有力量。

人们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黑天鹅事件出现一次就足以颠覆一切。比如,如日中天的诺基亚,一直坚信手机就要像电脑一样带有键盘,永远想不到有一天智能手机让自己彻底沦落;又比如滴滴打车的异军突起,也颠覆了传统出租车行业。

据说发现黑天鹅之前,欧洲人一直认为天鹅是白色的。随着第一只黑天鹅出现,欧洲人根据几百万只白天鹅得出的结论被彻底推翻。所谓黑天鹅事件,指的是重大稀有事件,它虽然不可预测,却一定会发生。

很多创业者了解了MVP后,都将重点放在了“最小化”上,而忽略了 “可行性”部分,以至于他们的产品很难用,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非常不稳定,从而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

在这一部分,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融资要有度,钱并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二次创业,很多人拿到大量融资后,心态出现明显的膨胀,变得激进。因为人们很容易选择最令自己舒服的路。

能不花钱最好就不花钱,能花1万搞定的事情就别花5万。如果花了20万还没有实现前期定下的市场目标,那就赶紧撤手。那些“锲而不舍”的传说实际上是创业者的毒药。

刚创办樊登读书时,樊登一分钱都没投,他就在家楼下的咖啡馆办公,每次花 20 多块钱,水电费都不用交。他的原则是尽量不花或少花钱,所以用发的方式来验证替别人读书这件事是否可行。

最小化,就是前期控制成本,将转弯的成本最小化,从而将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公司体量小,决策成本低,创业者做出改变的方式相对比较轻松。

埃里克·莱斯曾提出过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概念,翻译过来叫“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也就是,在开始尝试你的想法时,最初不要投入太多钱,而是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然后通过测试,不断迭代。

利用5年时间,成功裂变出10多家子公司,在全球创办3000多家分会,实现1600万+用户增长的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首次在《低风险创业》中公开了他的创业心法,这些方法也帮助过很多人成功创业。

首先,做一个普通人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人生所要面临的困难都差不多,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要真遇到事情,肯定无法应付,再加上这个时代个体崛起,每个人都要懂创业思维。

很多人被“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句话给耽误了,于是面对创业的态度,衍生出两拨人群:一波是害怕风险不敢创业,所有的资产都放进银行做定期存款,可惜通货膨胀会吞噬这些人大半辈子的劳动成果;另一波是因为这句话,认定风险和利润成正比,不惜All in创业,冒险赌一把。

“大家说我投资房地产是冒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我早几年就开始研究那些标的了,我心里很清楚它值多少钱。所以只是等一个最好的价格而已,怎么会是冒险呢?产业配置也是一样,风险只会越来越小嘛!”

用李嘉诚先生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创业,没有冒过一点儿风险。一开始做塑料花,我在别人工厂里干过。这种花怎么生产的,怎么卖掉的,能赚多少钱,清清楚楚,我请的生产和销售都比我过去工厂里的还要好,怎么可能不赚钱呢?”

说起李嘉诚,众所周知,从创办长江塑料厂推出热销塑料花开始创业,他其后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被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如果你卖房手上真的有了一大笔钱在做创业,不到这个钱花光,你都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过多的钱会掩盖错误,这是我们说的风险创业的基本逻辑。而如果你手上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历史上你去看人类历史,各式各样的东西,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一件事,叫做约束条件,只要这个条件足够的约束,你就能迸发出新的想法,因为穷则思变。

推荐大家一本书叫做《离经叛道》,离经叛道是亚当格兰特写的,他是沃顿商学院的一个教授,美国十大思想家之一,亚当格兰特说创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脚踩两只船。为什么呢?比尔盖茨这样成功的。比尔盖茨如果拿到IBM的订单就干微软,如果没拿到就接着上学。Facebook也是,如果融到资就干,如果融不到资就读博士去了。他一定都有条后路。为什么有后路很重要,就是当你有后路的时候,你的公司搞砸了,你依然能生活的很好,你才敢做真正创新的事。

青年创业者几大坑,咖啡店、花店、烘培店、民宿,先把一个大摊子支起来,然后开一家公司,高大尚的写字楼租起来CEO自封起来,员工招起来,威风凛凛。然后呢,然后挂了,再然后呢,再然后你还要回家卖房继续创业,用一个错误去拯救另外一个错误的结果就是换来了一个更严重的错误。

专题: 互联网创业感想   草坪加盟   鸭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