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回农村创业养牛

0 去试试创业网

“现在规模有了,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向科技要效益。”刘晗炜说。这两年,刘晗炜和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研究攻关,发现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西门塔尔或安格斯的前几代和当地优质黄牛杂交,从肉质、出肉率都能达到最好效益。“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致富,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培育好良种肉牛,打出西海固肉牛品牌,带动更多农户增加收益。”刘晗炜充满信心地说。

胡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起色,当地政府也加大了支持力度,近年来先后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00万元和壮大村集体经济10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金,每年能收益分红24万元;此外还引领村集体流转土地种植青贮玉米350亩,作为合作社饲草基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目前,合作社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现有牛存栏1200多头,总资产达3000万元,预计年收入将达800万元。

除了养牛,合作社还与农户订立了青贮玉米和玉米秸秆收购合同,确保应收尽收。“以前这些秸秆都卖不了钱,秋收后被焚烧了,现在合作社全部收购,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刘晗炜说。

“养得好是根本,卖得好是关键,让农民收益是最终目标。”在刘晗炜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肉牛品质良好,销售覆盖周边地区,还远销四川、云南等地。

90后回农村创业养牛

近年来,海原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专门成立了肉牛研究院,邀请北京和银川的专家对海原肉牛产业把脉问诊并开展技能培训。智通合作社也为当地养殖农户提供饲养和防疫技术,给贫困户赊销基础母牛、赊销公牛犊育肥增加收入。短短几年,合作社带动了全村人投身肉牛养殖产业中,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赊销华润基础母牛84头。50岁的村民陈柱说:“现在养牛和以前不一样了,对于要生产的牛,就像对人一样需要精心照料,确保优生优育。”自从合作社成立,陈柱就一天也没离开过这里。在智通合作社,和陈柱一起干活的有20多个村民,他们都是胡湾村脱了贫的农民,一年下来每人能拿到4万多元的工资。

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刘晗炜家里关闭了经营16年的砖厂,转型从事肉牛养殖。之前在海原肉牛研究院工作、专门研究肉牛养殖技术的刘晗炜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组建了智通养殖合作社,投身精准扶贫事业。他除了处理合作社在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全面参与肉牛销售。

“真正要增加老百姓收益,就要在品种改良上下功夫,我的梦想是让优良品种的肉牛走进千家万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26岁的刘晗炜一直没闲着。他在合作社的1000多头肉牛里精挑细选出10多头优质种牛,准备和本地黄牛杂交,培育适宜当地养殖的高品质肉牛。

如果你不了解养牛这个行业,也没有深研究过,那么你将面临着被不靠谱的牛经济薅一把羊毛,被卖饲料的、卖草的、卖假药的、卖添加剂的挨个薅一把羊毛,如果管理不得当,再出现伤亡。到时候一定让你知道养牛有多难?周期长风险大还不一定有收益,只有养过的人才知道里面的艰辛,投资大、操心大挣着微薄的收入。

有很多人问我,我在外面打工,手里面存了十万块钱,我想回去养牛可以吗?老婆孩子在家,我一个人在外面挣钱,我不愿意和媳妇儿两地分居了,我想和你一样回家养牛。

从留学生到打工仔,再到“养牛大王”,两年来,王柏强用坚守与不懈努力书写了自己创业人生,如今,他不仅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想做点小生意时间短的说说,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前不久,王柏强卖掉了牛场里的130头育肥牛,收入近40万元。眼下,牛舍里还有55头繁殖母牛即将进行繁育。“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养牛场地,预计在未来的五年,繁殖母牛能达到300头,育肥牛达到200头。”王柏强说。

2019年,他投资40万元兴建牛舍,花了3万元买了3头牛,开始探索怎么养牛。此前,王柏强并没有接触过养殖行业,养起牛来才发现,牛舍的建造、牛的营养、牛的疾病防治样样都很专业复杂。那段时间,王柏强天天牛舍、图书城的跑。图书城里跟养牛相关的书,他一摞一摞往家里带,白天养牛,晚上看书,一来二去,摸索出了一套养牛的技术方案。现如今,他的公司渐渐步入了正轨,当初父母的误解消除了,乡亲们的质疑也不在了。

90后王柏强曾是一名留学生。毕业回国之后,他放弃大城市的打拼,回到家乡调兵山市晓明镇创办了辽宁兴瑞畜牧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养牛的创业生活。

专题: 大学生创业项目   德克士加盟   互联网创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