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小伙回农村创业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不知不觉间,我已迈过了不惑之年,人到中年,方能读懂人生真相。永远不要向命运低头,不要向生活妥协,逆境是人生必经之路,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才会日渐茁壮。愿每一个人都能打破逆境,乘风破浪,越来越强大。

对农村的热爱,是源自骨子里对故乡的喜欢。但是要真的把家乡的产业搞好,光是投资是没有用的,需要的是更多的有理想的人回去。人是发展乡村产业的核心基础,毕竟在外面打拼多年的人思维模式,处事格局不一样。

如今乡村振兴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返乡创业的朋友越来越多,加上我们在网络上有太多的宣传资料,最近几年接待外地学习考察的朋友越来越多,我都会真诚地把经验分享给别人。

30岁小伙回农村创业创业

其实在回农村创业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别人眼红,故意为难外,还遇到过许多问题。曾经连续3年栽种西瓜都失败,第一年大旱,第二年到了西瓜成熟期间,高温天气边出太阳边下暴雨,导致西瓜爆裂。第三年遭遇水淹,亏的都是真金白银。

在2021年我被评为长沙首批100名高级职业农民,获得的奖励是10000元,据说是全国第一批由ZF认定的农民身份。成了高级职业农民,拿到证书的时候不由得感叹,三十年河东手工作坊创业项目 农村,三十年河西,那话说的不就是我嘛。曾花了12年时间去摆脱农民的身份,如今又以农民的身份取得成绩,人生真是妙不可言!

从2012年全部辞职回乡开农庄,到今年已经是整整10年了,也是我人生中最好的10年。在外人看来算是回乡创业成功的,从最初的一个农家院,发展成为一个有规模的中等农庄,赚到的钱全部用于再投资,自己个人也获得了一些社会荣誉。

为了解决困境,我和爱人去了农庄的发源地四川成都,花了一个多星期进行考察,觉得未来这种休闲的方式会很有市场。回来以后我就把城里的房子卖掉了,筹了差不多200万块钱,以老房子为基础建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农庄。

第一年,也算是给无知无畏的自己一个教训。要退出是不可能,投入这么多心血,何况房子都不是我的,不可能转让和变现,只能咬着牙往前走。

开农庄也算圆了自己一个世外桃源梦,花了20多万装修,2008年5月份山庄算是正式开业。但是干了一年算下来,根本没赚什么钱,我当时天真地认为赚个10多万没有问题,但真正迈进这个行业才知道这里面的困难。

当初离开家乡是迫不得已,但无论是烂漫的夏季,落日的余晖西垂的天幕,还是山间的野花,潺潺的小溪都不曾在我心里忘记。每当看到“故乡承载不了肉身,他乡安放不了灵魂”这句话的时候,总会热泪盈眶。

从内心上来讲,农村孩子,对农村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喧闹繁华的城市奔波数载,陶渊明描绘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一直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当然也包括我。

正好妻子的老家,长沙城郊望城县,有一处空闲的房子,周围有田。我们就想回去自己种蔬菜吃,这样也相对方便、安全一些。后来又想,自己有房、有人,索性就开个农庄吧!由老婆负责农庄的经营,只要开张了,赚点生活费还是没问题的,还能照顾年幼的孩子。

中间休息了一年多,转眼到了2008年,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我们在城里生活非常不方便,物价又疯长,再加上SL奶粉事件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彼时成为一名父亲的我,有了更深的感受,作为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都说地球是圆的,我们总会回到原点,心中的不甘,早已被年华冲淡的无影无踪,趋于平静。深情的目光回望依稀浮现自己18岁的模样,短暂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当命运奏出回家的天籁,我便站在了那里。

我进城的目的性很强,很明确。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没有放弃,用学习来加持自己,不断去超越自己。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收获,已经超过了金钱所带来的价值。

同样都是一起进城打工,我的方向一直很明确,我要脱贫,我要去做销售,怎么才能干好?那么我就要独立,我要成长,我要读书看报不断输入新思维,新观点。

人生的起跑处,我们都差不多,没有背景,没有世故,只有无边的梦想;我们要走的路很长,过程很艰辛,于是我们学会了圆滑,学会了逃避,很多人在仓皇奔跑之中,把梦想弄丢了,只捡到了平凡、平淡、平庸。梦想是不能丢的,你决心走哪条路,成为哪种人,坚守的 时间越长,你才会走得越远。

2006年心里和身体都有点疲惫,也算小富即安的心理。正好这时候和公司有点分歧和误会,我就不干了,之后把公司整体卖给了我的上游公司。

期间,我完成了终身大事,与爱人结婚。2005年,我挣到人生第一个100万。从下决心走出山村,实现脱贫花了12年时间。在湖南长沙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儿子也出生。用当时流行的话说叫五子登科,虽然算不上光宗耀祖,但对于我家乡的同龄人来说已经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那个时候真的很烦很烦,手底下的业务员经常会跟我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就逼着我不断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回想当时也算是一种锻炼。

印象最深是2003年初,对手居然举报说我非法经营,家被抄了,在没有物证的情况下,口头下架了我们在很多药店的货品。最后花了2个月时间,我们才处理好这个事情。

郑州的市场成熟之后,又转给当地代理商。2001年我被派到长沙,成为湖南省负责人。还是一个人,从零开始跑市场,但是毕竟有了2年的业务经验,发展还是蛮快的。从零到第1年20万业绩,做到第2年50万,第3年200万,第4年400万,我也从一个人变成了手下有10多个人的小老板。

2000年刚好需要开发河南市场,老板就把我派到了河南郑州,负责整个河南省。不过挣钱的方式变了,没有底薪,我拿着公司产品去铺货,卖出去以后挣差价。到年底我赚了第一笔巨款,10500元,过年回秭归的时候从武汉买了一台21寸的彩电带回去。

有前期送水的销售经验,再加上不断的看报纸和杂志学习,我的业绩一直不错。得到老板认可后,我提出要求不想再当武汉区域业务员,希望能够独立负责一个地区的销售。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靠自己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后来也渐渐明白,努力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父母努力靠双手辛勤耕耘,只要肯吃苦,日子就不会太难。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为了超过谁,而是对自己负责,给自己一个交代,给生活一个交代。

我那时一个人骑着二手自行车,穿梭在汉口各条街道,两轮承载着脱贫的梦想。跑药店、推销产品,工作起来非常卖力,亦如我读书时,只要认准了就会全力以赴,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跑坏一个自行车的外胎。

于是,1999年我成为Jissbon武汉市场第一批员工,跑药店、跑连锁医药公司。一个人既负责谈判、沟通,又负责送货、补货、结账。

后来才知道,这个岗位有很多人一听要推销安全套,都放弃了。实在是太想进医药公司,我思虑再三“脸面能当饭吃吗?”一咬牙,一跺脚就接受了这份工作。

后来他帮我介绍了一个刚开医药公司的朋友,正缺人手,我觉得机会来了。满怀期待地去应聘,没成想,到了那里一了解傻眼了,老板是个女的,主要业务是卖安全套。天爷耶!安全套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开口的,我这个连女朋友还没有的小伙子,听完当场就脸红到了脖子根。

1998年底,我认识了来纯净水公司上班的刚哥。他汉口本地人,因为混社会,打架斗殴坐过牢。出来后不好意思在汉口上班,就来了武昌。期间,给我讲了很多他的故事,说我有学历一定要走正道,千万不要干坏事,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从有了工资起,我一直有看报纸和杂志的习惯,2元一份的《中国经营报和销售与市场》每一期都会购买。知道自己的短板,进医药公司只能干销售。当时有关销售方面的知识,我总会特别留意,在推销水的时候,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业绩也比其他人要好。

早上7点起来,倒两班次公交车,到武昌亚贸附近的纯净水公司上班,推销纯净水。两份工作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块钱的收入,买了人生第一台数字传呼机。

等过完年再去的时候,酒店已经倒闭关门了。自己在硚口找了一家KTV上班,6个月之后,在武昌石牌岭的纯净水公司又找了份工作。就这样我晚上在KTV工作到半夜1点,下班后骑30分钟自行车,过汉江到月湖堤的出租房住。

“生活就像一个欺软怕硬的小人,它总会在你狼狈不堪时,一次又一次给你最沉重的打击,尽管不致命,却总是让你倍受折磨。”这句话说得真对。

虽然很无助,但心里明白,这份工作只是我的落脚点,只有先站稳脚跟,才能去找第二份工作。空余时间休息的时候,我经常会买报纸看。《楚天都市报》和《武汉晚报》上面的招聘信息,每次都看了个遍,我一直想干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觉得做个医药代表,跑跑业务也不错。

夜晚,月光从窗户上透进来,正好照在白色的被子上,我直挺挺地躺在那里,恍惚间就好像躺在医院太平间的停尸房里。“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读了那么多书,吃了那么多苦,花了父母那么多钱,到头来却是端盘子,没人知晓我当时的孤独和无助。

最让我难受的地方是住宿问题,为了省钱我和四个同事,挤在汉阳月湖堤的城中村,只有16平米的单间里。因为来得晚,我没有分到床,只能在床铺中间的过道上打地铺,盖的被子是亲戚的朋友开诊所时剩下的白色床单。

失意的人最怕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我一起上班的小伙伴们跟我差不多大,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干活,社会阅历和适应性都比我好,当时我心里的落差和失落特别大。

在武汉的第一份工作是酒店服务员,包吃两餐不包住,我没有选择的机会。端盘子的工作对我来说虽不算辛苦,但是冬季有时热气往上一冒,整个眼镜就会覆盖一层白雾,看不清楚路的尴尬状况时有发生。

梦想碎了一地,但生活还得继续。戴着近视眼镜无法干农活,万般无奈下,我带着不甘和狼狈踏上了开往武汉客货混装的班车,第一次离开了家乡,去投奔那里打工的妹妹。那一天是1997年9月26日,永远被我记在脑海中。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来……”事到如今,每每想起这首歌,我还会眼眶发酸。

1997年,我毕业时正赶上“下岗再就业”这样一个词汇流行起来。一时间全国千千万万的人们都在下岗,我又怎么可能上岗。刘欢的一曲《从头再来》成为那个年代反复播放的歌曲:

尽快就业,成为了我们全家迫切想实现的梦想。但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本以为三年后会分到医院的药房工作,也算对得起这些年的付出。却没想到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1994年,在农村6000多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我虽然不知道父母是怎么借到的这笔钱,但想想也能猜到,一辈子要强的父母放下面子,低声下气的样子。虽没看见,却感同身受。

之所以进这个学校读中专,是听说毕业后,就能赶上最后一批分配工作的机会。父母凑了5000块钱,作为委培生的培养费,学费还要另1300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了提前保送一中的资格。欣喜之余难免有些顾虑。当时妹妹正上初一,如果我继续按部就班地上高中、上大学,对家里来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学校特批我回家商量一下,父母虽没有反对,但从话语中还是听出了端倪,懂事的我放弃了这次机会。

逃离山村,或许代表着脱离了贫困。不想被人瞧不起,或者也可以说攀比心作祟,总之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发狠地读书。每天晚上下了自习以后,我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继续看书,那时基本上三天换一次电池。

初三时,亲戚的一番话,让我离开大山的想法越来越强烈。那年比我大四岁的堂哥,从县三中毕业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还办了一场风光的升学宴,亲戚说:“你如果不努力读书的话,以后这山包包上就只有你自己种地啦。”

小学毕业成了一个分水岭,入学名额有限加上学费又太高。差不多让70%的人没有继续读初中,很早就开始种地谋生。初中我的成绩还算好,但是不拔尖。

四季轮回,晨暮交替。在山野间总会看见一群孩子迎着朝霞,日暮追逐打闹的场景,还有一位父亲在雨中、在湍流间奋力背着孩子艰难前行的画面。

上学放学,需要步行2个多小时。下一次山,趟过两条河,再翻过一座小山,然后再爬一次山,才能到达建在半山腰的学校。那时,最怕的季节就是雨季。雨后常常是大雾弥漫,四周合围的山谷,好似把对山外的希望全部堵死,令人绝望。

3块钱的学费,足以成为很多人家里一笔不小的负担, 但父母还是坚持让我去上学。多年后我才理解父母为什么支持我读书,读书是他们对子女的希望寄托,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给未来铺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勤劳,生活过得还算可以。记忆中天还未完全大亮,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早饭多数和午饭一起吃,接近30度的山坡上,总有他们挥洒汗水,早出晚归的身影。

97年,我成为村里的笑柄,还让父母欠下巨债,一身狼狈离开了家乡。应聘40多家公司被拒后,豁出脸面卖起了安全套,终在26岁那年出人头地,成为百万富翁,摆脱农民的身份在城里安家。事业巅峰时,我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不解的决定,30岁卖掉房子回家当农民。

“如果有人来找我去做宣传,我也会去。”黄家敏说如果去做宣传,他肯定是免费做。他不是很喜欢现在有些网红不管做什么都要收钱的做法,但是他也管不了他们,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他回乡创业后,虽然确实挺累的,但收入比以前在外卖艺略强,他挺满意的。

现在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关键词“助农”,能找到不少博主,他们分布全国各地,采取自己的方式来振兴乡村。有的像黄家敏一样收购农产品进行销售。有的给农户做免费宣传,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来给农户增加曝光量。更有甚者,搭建了完善的线上销售平台,直接将村民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有一次,黄家敏去一户老人家里收栗子,老人高高兴兴称了满满一篮栗子给他。还有一次,他去一户老人家收土鸡蛋和红薯,打算凑整给老人家50元,老人家说什么都要把多的5元钱找给他。

再后来,他想回乡了。“在家乡素材会更多,环境也更合适。”就这样,他回到了家乡,致力于帮助乡亲们。他说,因为接受过别人的善意,所以想把这份善意传达下去。

纵使遭遇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黄家敏在外讨生活的时候,也碰到了许多好人。“我初中那年就出去唱歌了。那时候感觉这个世界上好人特别多,很多人都支持我。还有很多同病相怜的人,有比我好的,也有比我更惨的,他们都不会去抱怨,后来我也就慢慢坚强起来,没有想其他的东西了。”

回想起这段,黄家敏仍然会心生埋怨,“他们怎么会这么做呢?”但时至今日,他已经看开了很多,也试着替当年的父母找理由:“可能他们也担心把我带出去,被人家看到了不好。”

而这些缺失的温暖,黄家敏并没有从家庭方面获得弥补。他家兄弟三人,从小他父母就在外工作。黄家敏记得有一年暑假,妈妈把另外两个孩子带出去了,独独把他留在家里。

除了收购农产品,黄家敏自己也会出去挖一些药材。前段时间他挖了不少五指毛桃。挖五指毛桃的时候,黄家敏背着竹筐在山坡上连走带爬,跳过小溪,其中艰险比普通人难许多。

比如他收了农户家当季的农产品,就会直接销售。以现在的经验来说,他的销售范围大都集中在同城。“谁说哪里要什么,我们开车下去的时候就顺带带过去,省点邮费。”

回到家乡后,黄家敏开始收购村里的农产品。因为现在村子农产品散、少,黄家敏没有办法将其形成规模批量化销售,只能收多少卖多少,甚至收到什么就卖什么。

在黄家敏的印象中,家乡有很多农产品,比如土鸡蛋、栗子、五指毛桃等。“现在种的人少了,因为种了也没人帮他们卖,村民就不种了。”

村子里老人和小孩居多,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去了。但好在,他不是第一批回来的人。村子也一直跟随着时代的步伐,直播、短视频等在当地虽少见但不算新鲜。

靠着这样子的方式,黄家敏辗转于广东各个城市,靠卖唱讨生活。今年5月份,30岁出头的黄家敏回到了老家,广东河源市的一个村子,通过他的镜头,将家乡的产品带出去。

因小腿患有先天性残疾,黄家敏没有站起来过。“从一岁到十岁,都是在地上爬。”后来,他自己找到了合适的行动方式——把鞋子套在膝盖上,用膝盖来走路。

不过,再回去上班也不现实,现在的收入,再不济也是比上班要好的。当我有回乡下的想法后,我想了很多很坏的结果,反而没有想过好结果。其实“想回乡下”的想法,不是决定你去做这个事情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想怎么生活。如果你想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去改变自己的状态,其实是比较难的。换了一个环境,你这个人还是不会改变的。

但回来让我烦恼的是,要忍受孤独的状态。在乡下,晚上8点天黑后路上就没有人了,很多我认识的同龄人都是在县城里生活,我日常能够接触到的同龄人非常少,接触最多的就是我爸、我妈、快递员。认识不了有共同话题的同龄人,爸妈催婚又催得紧,我们经常会因为这个吵架。

在老家睡觉也睡得很香,身体很轻松,不会觉得好像有很多东西压在心里。之前在大城市上班的时候,总觉得睡不够,即使是中午能睡午觉,也觉得不够睡。

直播带货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做直播的时候,我非常不好意思,要是有认识的朋友进来看我直播,我会马上把直播关了,不知道怎么解说了。直播间人多的时候,我也会非常紧张。但现在做久了,我已经能自如地聊天了。

当时做决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我的副业收入超过了主业,当时每个月副业收入过万了。回老家以后,依托原产地的优势,我爸制茶,我在网上直播、销售,每个月的收入有两三万。

我当时特地回家考察过,回乡下生活成本不高,回到原产地,还能更好的做产品的推销,对副业有帮助。想到在大城市,工资不高,通勤时间长,也存不到钱,我就下定决心回来了。

我老家是白茶的原产地。2020年,我开始在网上做副业,卖老家的茶叶,赶上直播带货火了,副业有了起色,我就动了想要回农村的想法。

我老家是福建的。2016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广州工作,做广告文案。第一份工作月薪4500元,经常要加班,甚至是通宵加班,半年后我就感觉身体不舒服,得了胃炎。后来工资最高的一份工作,税后到手是9000元,但我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存下一两千元。

我考虑过回城市,但不是大城市。我可能会去云南、贵州看看,也可能在杭州附近的新区、郊区生活,原则是想要偏僻一点,和农村和田野接近一些,不再卷进城市的中心了。

这次回家,短视频对农村的渗透率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网络、短视频只是给城市带来噪音,没想到现在很多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也是快手抖音。

我回来之后跟父母谈了心,把我的理由、计划都跟他们说了,也强调了一下外面竞争多激烈,压力多大。这些也不是夸大,只是他们可能是真的不了解,我有必要坦诚相待。

但是,在外面待得越久,心里越不踏实。离开杭州不是突然的决定,空气、交通、“网红之都”的浮躁气息等时常让我感到焦虑。这些在外人看来不痛不痒的东西,其实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患上了鼻炎,已经严重到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今年6月,我从工作生活了6年的杭州回到农村老家。在外人眼里,我那几年算是顺利,2016年重点大学毕业,在华为工作两年,又在金融行业工作了三年,去年自主创业,人生就按照这个路线走下去大概率也不会出错。

盘点自己的技能,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避免被网络上那些号称突然裸辞回农村的故事诱导。哪有突然的决定呢?大家肯定都是做足了准备,你看到的就是最后那临门一脚。

到底有多少钱才能回农村,我认为是丰俭由人。农村的生活开销少,这是肯定的。其他就要看你究竟为了什么回到农村,如果是为了创业,那和在城里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就是换个赛道,还是一样卷。但我们家首先是为了生活,比起金钱上的准备,技能和心态更重要。就像我在农场种东西一样,因为我以前在成都开花店的时候帮客户设计过花房,再加上小时候刻在骨子里的“务农基因”,我可以让这个农场一直都有果实收。

建农场花了58万元,我们现在的房子也经历了一番改造,基本都是自己动手,包括去买木材、做门、拆墙安窗户等等,算下来只花了2万元。农场种的东西足够我们家一年四季的吃食,大规模种植的有10种水果。

现在,他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他放学之后,我们会一起种花、种树,改造他的卧室也会邀请他自己动手。这个过程并不是所谓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而是自然发生的,想带他玩,就让他加入了,没有那么多功利性的想法。

唯一感受到变化的,可能是我家小孩。他是在城市里出生的,我们回农村之前,他还读了两年国际幼儿园。为了让他更好地完成这个过渡,我们尽量周末开车带他去城里,逛逛图书馆、博物馆,感受一下大城市的氛围。乡下的教育条件也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他之前刚来乡下上幼儿园,校车和城市里的一模一样。

仔细想想,来到农村,或者说回到农村,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一方面,我遇到了这块小农场,自然地安了家。另一方面,我本来就是在农村长大的,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跟着爷爷在农村种地,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觉得是回到了自己原本属于的地方。

在北京那段时间,我压力大到精神性脱发,一度是个光头。回成都生完小孩,我又做了两年传媒工作,压力也很大,脱发又犯了,我就选择了辞职,在附近的小区开了花店。2019年,我又跟朋友合伙开西餐厅,厨师说希望有能够溯源的食材,我们就去农村签了一块地做农场。西餐厅开垮了,但农场保留下来了,我们一家也干脆租了一个老乡的宅基地,搬到了农场旁边。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和我公公婆婆都住在乡下,我爱人是程序员,他每天开车去成都上班,我和公婆打理农场生意。

对于想从大城市回到农村生活的人,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如果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便利,接受不了比如卫生间条件不太好,没有外卖送上门,取暖设施不太完善,会出现类似停水停电等问题的人,那就不太适合回来。

去年有公司以比较优厚的待遇邀请我回去上班,我没有接受。我对回来以后的生活非常满意,未来我不会考虑回到一线城市了,如果有离开的想法,我可能最多去成都。

不方便的地方也有。比如我距离村里最近的邻居也有1公里远,村里没有卖菜的,我需要开车40分钟去镇上买,取快递也是去镇里。这边时不时会停电停水,之前停水了我都是去山上的河里取水。另外,在我装修好民宿之前,上厕所、洗澡等也不太方便,但这些我觉得都能克服。

我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日常的生活点滴、风景,在大城市里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说我过的就是他们向往的“诗和远方”。我觉得很多人内心都有这样的回归自然的情结。

我特别喜欢雪山,看到雪山整个人都静下来了。坐在院子里喝个茶,看看书,我有时候就坐着观察天上云朵的变化,观察一些昆虫、花草。没有太多的欲望,不用处理社会关系,生活特别简单。

回到这边之前我没有做太多的攒钱规划,就想按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来生活,不过回来之后确实一直在花我的积蓄。我选的这个地方,风景特别好,背山面水,绿草鲜花,在院子里、房间里,都能看到雪山。附近还有很大的一个牧场,可以骑马。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餐厅没有继续运营,2020年左右我直接来藏区做了支教老师。同时我在附近的村里找到了一个很古老的房子,租了20年,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改造。一直到今年夏天,我的民宿正式开业,名字叫不一不异·牧野星居。

回农村之前我在北京工作了九年,做到了企业中层。在大城市时工作忙,压力也大,兼顾不过来我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一直以来我就很喜欢安静的地方,逐步就有了回到农村生活的想法。

但也是这次思考让我觉得,去体验哪些生活很重要,而能把自己的创造和价值发挥出来,留下来一些对其他人有积极影响的东西可能更重要。因为前面是你在不断汲取和成长,而后面你的沉淀或许才是自己终极价值的体现。

另外,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生时期的观念里,我长大之后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小村子的,要去看更大的世界,体会大城市的繁华。毕业的这几年里,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

如果说唯一的出入,就是回家之前计划做一点小的公益,给村里的孩子们放电影,弄个小小的图书馆,然而试了几次发现行不通。电影和短视频、手游相比,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有限。

回顾过去三个月的生活,和我的预期没有太大出入:物质生活差距比较大,再也不能随手叫一杯奶茶,但精神生活其实跟以前一样,看书看剧,而且时间更多了,看的内容也更丰富了。

现在我已经在农村生活3个月了,一边远程办公,一边也着手准备读书的计划,报考雅思、查找心仪学校、准备文书材料等等。来自农村的小孩,总想看看自己还能走出去多远,还能体验什么样的生活。

谈离职时,因为各种原因,我跟老板协商好即使回到老家也继续远程办公一段时间。一开始,朋友、家人都觉得这种工作模式挺好,既陪着家人,工作也不间断,而且是在农村拿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建议我要不然就这样继续下去也挺好。但我从提出离职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目的不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工作、投机取巧怎么样收入最大化,而是思考并走出一条让人生意义最大化的道路。

今年5月,我跟老板提出了辞职。当时,我自己可支配的资金有20万左右,就算回村生活一年完全不工作也没问题。在上海每个月支出至少6000块,但回村后,吃住都在家里,一个月估计都用不了1000块。我的计划是,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回村生活,洋气点就是把这次农村生活作为Gap Year ,用这一年思考及行动,接下来的人生怎么走。

虽然有巨大落差,但是更让我惊讶的是,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可以接受。按下暂停键之前,我觉得自己是个疯狂旋转的陀螺,用娱乐麻痹每一次想暂停下来的心。而现在,旋转的陀螺终于能停下来了。

前两年在上海,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快乐生活。工作占据生活的80%,于是剩余的20%也会安排得很满,有点报复性娱乐。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打扮得光鲜亮丽,白天看展、逛街、拍照,打卡各色网红景点,晚上就跟朋友们到酒吧喝酒蹦迪,有时候蹦到天亮才回家,对我来说,这是社畜最快乐的健身活动。

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另一方面是家里亲人因病去世,让我意识到陪伴家人的重要性,以及重新思考:人生短短几十年,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思且值得过的。

直到今年上半年,我在上海经历了将近两个月的居家办公。这期间贵州大方做什么小生意赚钱,我有了更多时间来重新思考个人发展,最终下定决心,先回村生活过渡一段时间。

2017年研究生毕业一年后,我来到上海,进入了一家教育相关的公司。过去五年里,在这家公司,我从普通的文案专员成长为了内容运营总监,但是走到这一步,就很难再往上了,最重要的是,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感也逐渐下降,于是有了离职念头。

有人选择再也不走了,有人选择做“候鸟”,有人还没想好。30来岁,他们离开大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听起来梦幻、惬意,但他们也想说,农村不是世外桃源。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回到农村的生活,就更相像了。他们丢下鼠标键盘,走进田地种水果、栽玉米,还能直播带货家乡特产。一年四季的吃食自给自足,每月的花销也比在大城市锐减,生活规律以后,鼻炎、失眠、脱发这些“城市病”也消失了。当然,农村也有另一面,没有外卖送上门,取快递不方便,取暖设施不太完善,找不到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

他们回农村的理由差不多。他们大都曾在大公司打拼过,有人还创过业,职场战绩赫赫,但也牺牲了快乐与健康。回农村的决定也并不突然,收拾行李的那一刻在外人看来是疯狂的,但他们早已准备好。

对于农村生活,她乐在其中。深燃和5位从大城市离开,回到农村老家的人聊了聊,他们也同样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在这些故事里,他们并不是在大城市打了一场败仗,没得选才回到农村,而是因为他们来自乡野,骨子里保留着对黄土地的眷恋和向往,才会在倦怠的时候,首先想到回家。

几天前,“女子北漂16年,月薪涨60倍存40万回农村”一事引发热议。据当事人分享,自己北漂多年,从保姆、服务员到会计、设计师,北漂第一个月赚600元,后面涨到两万。但是,最后她和爱人一起存了40万块钱农村电商创业的问题及对策,回到农村生活。

专题: 熟食加盟   小吃加盟   互联网创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