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夫妻回农村创业项目

1 去试试创业网

下一步,姜旭飞夫妇计划成立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再成立粮食加工厂,进一步实现创收。铁衖村村支书姜雄杰说,村里正在积极为姜旭飞夫妇申办合作社。

57岁的高国萍也拿出了一部分土地交给姜旭飞耕种,“他们种的部分比我们自己种的产量高,他们是大学生,科学种植,要是每个村里都有一个‘旭飞’就好了,那我们的地都盘活了。”高国萍笑呵呵地说道。

姜旭飞夫妇的勤奋和踏实肯干,姜上湾村民都看在眼里。村民姜国林将自家的10余亩地交给了姜旭飞打理,姜国林说,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外面,逢年过节才会回来村里住,地一直闲着,当初姜旭飞向他们提出想把他们家的闲置地种起来,他立马就答应。“种田又累又辛苦,投入多产量低收益也低,我们都选择外出打工,旭飞两口子把闲置田盘活了,是件大好事。”姜国林说,姜旭飞夫妇也十分有心,到了过年会送他们一些口粮。随后,姜国林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家田地前,指着金灿灿的稻田,发出由衷感叹:“他们把田种得多好,地也不会闲置,产量也提高了,这是双赢。”

大学夫妻回农村创业项目

说起小夫妻的努力,宋样姣眼圈红了。今年6月的一天,姜旭飞说好回家吃午饭,当天天气炎热,已到了下午1时,他还未回家,宋样姣担心不已,便出门寻找,发现姜旭飞蹲在田埂里埋头修理收割机,头顶烈日炎炎,这一幕让她心酸不已,背过身悄悄抹了一把眼泪,才转身喊姜旭飞回家吃饭。“每天天不亮他们就要出门了,一直在各个田里打转,看着他们这么努力,我很心疼。”

如今,他们承租的土地规模从最初的30亩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700亩,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业余时间能干什么小生意,加上开农机,扣除各项投入,一年下来有30万元左右收入。

与此同时,两人想办法补农业知识,在增产增收上想办法。在邾城街道帮助下,两人每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向授课教授请教问题,找其他产粮大户讨教经验,两人逐渐掌握了种植技巧,还根据自家情况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提高产量的办法。

2016年,姜旭飞夫妻俩决定扩大规模试一试,于是他们承租乡邻闲置的土地,开发村里的撂荒地,共计30亩农田,全部种上粮食。经过一年的努力,亩产提升了,给了两人很大的信心,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仅仅靠开农机并不能维持生活,姜旭飞和郭芹家里有9亩地,已经十几年没有耕种了。夫妻俩准备把地种起来,试种的第一年,在父母的指导下,他们跟着村里人学着种田,从撒秧苗、施肥、收割等学起,但第一年收成并不理想,亩产只有700斤。

“农户都是一大早叫他去干活,每天4时就要起来,中午不能休息,晚上9时、10时才能回家,我从来没有听到他有一句抱怨,而且干得越来越好,找他的人也多了。”说起女婿的表现,郭福泉忍不住称赞道。

姜旭飞和郭芹两人分工,姜旭飞主外,跟着岳父从开农机学起,郭芹主内,照顾好家庭。郭福泉介绍,他是为数不多家里购置了农机设备的,当时村里有农机的很少,到了生产季节,农机需求量较大,几乎是排队等着。他手把手教姜旭飞开拖拉机等机械,再带他到田里实际操作,渐渐地姜旭飞能独当一面。后来,姜旭飞贷款购买了农机设备单干。

郭福泉是一位农机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他告诉记者,得知两人的决定后,他就提醒了他们,务农要吃劳作的苦。姜旭飞夫妇向双方父母承诺,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就会坚持下去。

思来想去,两人觉得在大城市奔波“心”更疲惫,他们更向往自由的生活,而且可以就近照顾家人。夫妻俩商议后决定回到姜旭飞的老家铁衖村。“城市高楼大厦也能过,农村乡土生活也可以过,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农村怎么不能开辟事业呢?”姜旭飞和郭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打定主意后,2015年7月,两人回到新洲老家。

2012年,姜旭飞从江汉大学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后,前往上海找到一份月薪1万多元的工作。2013年,郭芹从武汉文理学院毕业后留在武汉上班。2014年两人结婚了,很快有了爱情的结晶,为了结束异地生活,姜旭飞从上海回到了武汉。该做点什么养活自己的小家庭呢?起初两人在武汉上班,后转行做起了服装生意,生意刚刚有了一点起色,姜旭飞的父亲病了,差点中风瘫痪。

黝黑的脸颊,布满老茧的双手,风吹日晒雨淋在田间劳作,让姜旭飞早早褪去了青涩的模样。姜旭飞和郭芹是高中校友,上大学后,两人互生情愫成为了情侣。

“村里年轻人都是往城市跑,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回来种田,他们可以说是‘另类’,但他们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盘活了村里的撂荒地。”铁衖村村支书姜雄杰说。

今年33岁的姜旭飞和郭芹是校友,两人大学毕业后,在写字楼当过白领,又做过生意……一路摸爬滚打之后,两人最终选择返乡创业从事农业。夫妻俩承租乡邻土地,盘活撂荒地种粮食,铁衖村以及附近3个村湾均有他们承租的土地,打理着700亩农田,加上开农机,除去各种成本,年收入30万元左右。

走进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铁衖村姜上湾,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把穗秆都压弯了腰。8月29日上午,姜旭飞和妻子郭芹穿梭在谷地,如往常一样查看稻谷生长情况。秋风拂过,稻浪滚滚。

魏阿玲用创业实践深刻诠释了“知农而后爱农”的内涵,秉持“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长大精神,她心怀热爱,在婺源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绽放着亮丽的青春之花。长江大学也将继续聚焦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型人才培养,乘时代长风,担强国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长大力量”!

乡村振兴大幕的开启,像晨光照亮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最近,魏阿玲又开始筹办婺源县大学生返乡创业联盟,她希望通过以联盟的形式,把婺源本土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开展创业培训,分享创业心得,做到优势互补,尽量让后来者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创业风险。

在魏阿玲的带领下,公司2021年跻身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行列,“婺康源有机皇菊基地”也被上饶市妇联认定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同年,魏阿玲当选婺源县第十二届农业界政协委员。在政府各部门的帮助下,婺康源已成为婺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范。

把一朵皇菊做成了650多万元的产业,魏阿玲感到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她担任婺源县农技推广服务皇菊产业特聘农技员后,成了婺源、德兴等地区皇菊产业农技服务推广大使。同时,她与丈夫一起受到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镇郑家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邀请,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019年3月,魏阿玲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办的茶叶美食博览会。她积极发挥自己的英语专长洽谈业务,达成了20万朵皇菊的出口协议,至此,“婺康源”有机皇菊在国际市场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2020年12月,在第二届江西“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博览会上,“婺康源”有机皇菊获得金奖。

公司在原有种植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基地总面积扩大到了135亩,解决了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魏阿玲还在公司电商直播中心的背景墙上,亮出“返乡创业、扶贫助农,我们在行动”的标语,表现出谋划发展的信心和勇气,这些成了她创业的体悟和不断前行的力量。

随着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的销售,以及产品在香港茶叶食品展销会、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上的亮相,“婺康源”有机皇菊开始打响品牌,公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魏阿玲并没有让公司的发展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她把理想和抱负主动融入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2016年,经过市场研究,魏阿玲与丈夫选择了婺源县宝珠坑20亩荒田进行流转,开始以有机标准种植婺源皇菊。2018年,种植基地通过了专业机构有机产品认证。同一年,魏阿玲负责的“婺康源”有机皇菊种植加工项目荣获了江西省第二届妇女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

魏阿玲和丈夫江致富都毕业于长江大学,在广东中山一起打工的经历,促使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14年,看到婺源乡村旅游的兴起,江致富心中不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而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妻子的赞许。于是,这对“80后”夫妇毅然从广东中山回到了江西婺源,注册了江西省婺康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魏阿玲为法人代表,并开办香茗茶庄,开始线上、线下销售茶叶。

江西婺源有两朵“金花”,一朵是“油菜花”,另一朵是“皇菊”。秋日正是婺源皇菊开的时节,漫山遍野的菊花让人流连忘返,而在婺源县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少不了皇菊的芬芳。作为全国第一家出口欧盟市场的皇菊品牌,江西省婺康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皇菊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拥有不错的口碑,美誉度不断提升。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司创始人、长江大学材料工程专业2002级校友魏阿玲的故事。

近年来,克东县出台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的系列政策和文件,为创业人员协调厂房、土地等基础设施,还给予创业补助、奖励性补贴等。“截至目前,全县共吸引返乡创业人才142名,他们将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村,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克东县委书记李传柱说。

“创业艰难路坎坷,回乡务农有几多。夫妻共筑田园梦,苦尽甘来结硕果。”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挂着一首小诗。现如今,董传宗和王艳秋夫妇已成为克东县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

王艳秋从县里请来的大厨,设计了30多道新菜,主打食材就是食用菌。“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每天都能订出去至少四五桌,开张5个月收入近20万元。”王艳秋一脸欣喜。

随着合作社逐步走上正轨,夫妻俩有了新想法。2021年7月底,在县里支持下,宏升村走上了农旅融合之路。道路一旁,数十个大棚吸引游客前来采摘;另一旁,一个农家饭店开张了。

增收的群众,不止罗彦珍一个。目前,合作社共有固定员工50人,灵活用工15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乡里的原建档立卡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加工厂房制菌车间里,入锅灭菌、冷却、菌种培养、接种入袋、上架发酵,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62岁的脱贫户罗彦珍正忙着装袋套袋制作菌棒,“老伴过世多年,我又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可以有效避开市场的行情波动,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董传宗说,合作社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纯利润近90万元。

好不容易打开了销售渠道,可食用菌鲜品价格仍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2018年,县里通过产业扶贫投资360多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食用菌腌制品加工车间和一座240平方米的冷库。

对方见他架副眼镜,文文弱弱,不免犯嘀咕。待打开包装箱,只见平菇肉质肥厚,滑子菇开伞均匀;再细看,货品没有掺水,不带其他杂质。商户心中疑虑一扫而光,顺利达成供货协议。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销售又成了问题。“大部分食用菌的保鲜期最多只有3天,赶在6到10月集中上市时,本地市场难以消化,价格跌到过几毛钱一斤。”董传宗苦笑。

进入采摘期,俩人更加忙得不可开交。“深夜一两点钟起床采摘,骑上电动车到20公里外的县城赶早市。”王艳秋说,“白天回来还要忙着管护,累得站着都能睡着。”

“食用菌种植对温湿度、通风、光照都有很高要求。”那几年,小两口很少能睡个整觉,“晚上给手机定上闹钟,几个小时就要起来查看一次。”

种好食用菌,难题不少。为过技术关,2015年春天,董传宗多方联系,找到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一名种植大户,上门拜师学艺。回乡后,他买来7万支菌棒,悉心照料。

“没成想,等到蔬果上市,不仅产量低,而且品相不好,一个个长得不太匀称。”王艳秋说,当时绿色有机的理念在当地也不太受认可,蔬果优质却卖不上好价钱,头两年赔了四五万元。

老旧的大棚已经用了15年了。董传宗和王艳秋拿出10多万元积蓄修整打理,种下西红柿、黄瓜、豆角,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关于农村大学生毕业创业,一心追求绿色有机。

想了许久,父亲叹了口气:“家里有些大棚,交给你俩打理。”在他看来,年轻人没有长性,吃过苦头自然知难而退。立下字据,写下大棚的欠条,董传宗也长舒一口气,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模样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光要‘吃得饱’,更加注重‘吃得好’。咱这黑土地自然条件好,发展绿色农业大有可为……”王艳秋在一旁帮腔,还没说完,就被董玉良瞪了一眼。

几杯酒下肚,借着酒劲,董传宗嗫嚅着跟父亲道出实情,夫妻二人已从城里辞职,准备回家种菜谋生。“国家重视‘三农’工作,对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也多,找对路子准能干出点名堂。”

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沈阳生活了两年的董传宗和王艳秋,没打招呼就回了老家。父亲董玉良以为小两口在搞意外惊喜,乐滋滋地下厨张罗了一桌好菜。

这里是克东县北辰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传宗、王艳秋夫妇俩都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怀着田园梦,俩人从城市回到农村,直面过挫折,也拥抱过惊喜。多年来,他们在探索一二三产融合的道路上,步伐愈加笃定。

来到黑龙江省克东县乾丰镇宏升村,不远处,连成排的保温大棚和彩钢加工厂房分外醒目,工人们在加工厂门口进进出出,忙着推车运送制菌原料。

从有机蔬菜到食用菌,北辰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董传宗、王艳秋夫妇多年间不懈探索,打通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链条。在此基础上,他们开拓三产,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亲增收的创业路。

董传宗和王艳秋夫妇今年能出去创业吗农村,黑龙江省克东县人,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沈阳工作,2013年回到克东县乾丰镇宏升村创办北辰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他们从蔬菜种植转向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并尝试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专题: 互联网创业励志   卤菜加盟   互联网创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