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创业在农村

0 去试试创业网

90后张硕颖毕业于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后学墙面绘画与平面设计,和丈夫常孟庆一起回到老家宿迁,成为“乡村墙绘师”。他们扎实的画工让一幅幅墙画点缀了乡村,墙画既有当地特色,又有时尚元素。张硕颖说自己见证了乡村振兴,希望用画笔把美丽乡村建设得更美好。

越来越多的实例在像我们证明,刻板、机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印象,是时候改改了。目前,农民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与传统农民早已大不相同。如大棚种植、食用菌培养、奶牛养殖、乡村旅游、电商农业、乡村非遗等等,都是农民的工作范围,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90后夫妻创业在农村

时代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商业的时空界限,让农户和农企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接广域大市场,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更多的增量价值创造出来,地方上有了自己的特色产品,有了农产品品牌。

现如今,瞬息万变的短视频海洋,时常会沉淀着故乡的味道。高速发展的中国,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更高品质、情感体验、新兴概念的追求更加迫切。

在村里农村创业做什么项目好代理,60多岁的大爷大妈叫邓小燕“小燕姐”。在“小燕姐”的公司里都是“90后”年轻人,邓小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

深思熟虑之后,邓小燕重拾信心,四处求学考察。她走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沟通,也走到农科院学种植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渐渐地,她由“都市白领”进化成了一位地道的“新农人”。

从小没种过庄稼,分不清小麦和韭菜的邓小燕,这条创业路走得既艰难又心酸。2015年,邓小燕引种越年再生稻100亩试种失败,全部亏损。她几度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再艰难,就算跪着,也要走完。”

她成立了一家公司,用“一根电线+一台电脑”,打造“互联网+产业振兴”的运营模式,试图把家乡好品质的贡米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

返乡创业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何孝霞呼吁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勇气、有担当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铺路搭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经过多年发展,她的基地种植规模达25万株,种植欧洲月季品种达300余个,培育欧洲月季苗200余万株,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成功注册了自有品牌带动村民就业,年为村民增收10万元。

2018年,何孝霞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欧洲月季花期长、花型大、颜色多、品种全、一年能多次开花、四季均可种植,在城市园林绿化、家庭、新建小区、美好乡村建设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她的带领下,大市村的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并于2016年成为咸宁市首批成功出列的贫困村之一。截至目前,村里共发展8个产业基地、5个小微企业和1个小康车间,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就近工作,部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村里。

路通了是第一步,村里发展什么产业好呢?通过请教专家,程桔决定依托村里的自然条件农村66岁大叔创业节目,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引进小龙虾养殖基地以及发展油茶等特色农业。

2014年10月,24岁的程桔辞掉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并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把在写字楼里撰写项目方案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到接地气的乡村工作上。虚心请教村里的老干部后,她为村里设定了“基础设施—产业—旅游”的整体发展规划。

冯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对农民有固有偏见,觉得农民就是种田或放牧的,农民现在其实很懂自媒体营销,也很懂怎么推广自己的产品。因为资讯现在已经没有不平等的问题,我们在农村也能收到一手资讯跟在城市里是一样的,所以我相信,国家乡村振兴政策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我也确实感受到这种变化这种机会。”

据了解,冯先生和妻子此前在杭州做女装生意。同时,他们二人的另一个身份是旅行博主,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找到一处舒心之所,与他们的三个孩子继续生活。

在回答大家,两人会不会后悔的这个问题上,十三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可以在内蒙古住半年,在杭州住半年,或者去往别的城市居住。”

对十三来说,这次的受众度是她没有意料到的,在面对网友对孩子的教育农村媳妇创业做什么的,以及将来的归宿的问题的时候,她表示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将来他们可以自行选择。

其一,他告知大家整个家庭都很喜欢这里的异域风情,而且这里很空旷,二人还在物色适合的地方,因为他们的愿望就是后期可以买下一片农场。

几天后,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十三只是用相机抓拍这难得的瞬间,然后配文:“有一天傍晚,太阳落在山头,那是在这一趟旅行中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日落。”

专题: 创业项目推荐   加盟建厂   零食店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