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村创业养殖

0 去试试创业网
乡村振兴很关键,不然谁还回农村,其实农村大有可为

瓜鸭、茭龟、猪鱼形成了具有湖区特色的良性互动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2020年,区域内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面积11.91万亩,农田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实现了整体增收两至三番。

2017年农村创业养殖

粪便和尿液先集中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农村创业年收入50万,保障整个猪场的用电;剩下的沼液经过爆氧,就成了能滋养水草生长的氨氮肥。丰富的水草都是鱼儿的美食。

屈原管理区兴旺养殖场负责人李兴旺所说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秘籍就在这个养猪场,1万多头猪每年可产生一万多吨的粪便和一万多吨尿液。

夏秋季节,甲鱼最活跃,此时的茭白正好处于成长期,有了甲鱼在身旁守护,福寿螺、蚜虫等被消灭得一干二净。11月以后,茭白被收割上市,正好不影响深泥里冬眠的甲鱼,二者形成了时空上的互补。

2017年,吴吉大学毕业后开始返乡创业养殖甲鱼。一开始靠纯投食养殖,食物单一、生长慢,还容易出现水体发臭变脏的局面。去年起,他开始采用茭白套种的方法。

央视网消息:咱们先来说说湖南的义南村,它所在的屈原管理区是2020年批准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而义南村在绿色发展方面也是走在前列的。那里的农业绿色发展如何?赶紧让艳君带咱们进村看看。

“养猪是一件互惠互利、共同致富的事情。”刘龙告诉记者,今年他打算根据市场情况,再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引进先进的养殖理念,预计至少增加200头。“既然做了,就要努力把事业做好,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现在,合作社采取“社带户养”模式,带动周边35户贫困户养猪,统一技术培训、防疫指导和销售。同时,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每户至少输转1名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去年,合作社共出栏500余头育肥猪,200余头仔猪,收益200万元左右。

可是好景不长,2018年底非洲猪瘟流行,猪舍里200多头商品猪无法销售流通,资金链断裂。刘龙心急如焚,“前期投入这么大,我不能随便就放弃啊。”经过协调,他向村上申请了帮扶资金2万元,顺利渡过难关。

2017年5月,华池县龙福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建设育肥舍和保育舍各1座,存栏220头猪,当年出栏260余头,收益达15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刘龙信心大增。

前些年为了生计,刘龙一直在异乡漂泊,四处务工,无法照顾家人,让他十分无奈。一次回家看望父母时,刘龙注意到,家乡的牛羊产业发展得很好,但大规模养猪的合作社和农户并不多,散户经营市场风险大,收入也不稳定。这让刘龙看到了不错的发展前景,他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前往白银、兰州等地学科学养猪技术,并着手成立合作社。

“今年的猪肉价格升高,市场供不应求,行情非常不错。”看着自己尽心竭力办起来的合作社,刘龙满怀信心地说,“选择返乡创业,我真是走对了路。”

日前,记者走进华池县乔河乡齐庄子村,华池县龙福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龙身着防护服,忙着检查猪舍的卫生情况。“猪舍的消杀工作非常重要,每天早上要先打扫卫生并消毒,再喂食。”刘龙对记者说。

据了解,鄢帮能现在旗下拥有三家生猪养殖场,其中现有的两处养殖场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新厂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三个厂总占地面积13000多㎡,年饲养生猪量预计在15000头以上。除自繁自养外,2017年,鄢帮能还申报审批了生猪人工授精站关庙分站,开展配种工作。5年过去了,厂里从3头种公猪发展到15头,包括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种公猪三个品系,配种服务辐射周边地区,年配种量7000头左右。

厂区内,工人们正在分拣饲料,这批饲料根据硒含量划分为不同类型,用来实验饲养富硒猪。据鄢帮能介绍,通过不同含量的含硒饲料饲养2017农村创业培训,记录下相关数据,再通过检测机构的认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来确定富硒猪的饲养要求。

“从2008年到现在,15年来,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我们厂先后经历了5次大的风险和两次疫情压力,但我都挺过来了。养猪首先技术要够硬,市、区政府经常组织教授专家给我们做技术培训,平常我们也通过视频、书籍自学。”鄢帮能告诉记者。

尽管遭遇不顺,鄢帮能依然选择坚持养殖这一行业,为了弥补亏损,他不得不一边销售电器一边管理养殖场。鄢帮能讲:“猪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离不开粮食猪肉的,市场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是有前景的,但是农业这一行投资大、见效慢,干这一行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坚持,还要有魄力去应对风险。”

2008年,鄢帮能在看准机遇后选择和妻子放手一搏,投资15万元开办养殖场饲养生猪。然而,第一年的饲养成果却给鄢帮能泼了一盆冷水。他笑着回忆道:“当时啥都不懂,养的一塌糊涂,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饲养技术。尤其是引种,哪里的便宜在哪买,品种不行,一年下来一只都养不到200斤农村创业没有收入怎么办,最后只挣了9万元,夫妻俩彻底白干了一年。”

10月15日,记者来到鄢帮能的红专畜牧养殖场,在经历了多重严格的消毒工序后,实地走进养猪场进行了探访。据了解,今年40岁的鄢帮能是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人,在那个年代,农村出身的他早早的奔赴广东在一家电子厂打工,日复一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薪资也是寥寥无几,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4年过去了,鄢帮能深感到生活的压力,决心回到家乡安康创业。他回忆道:“我回到安康是2000年,创业最主要的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当时也尝试过很多产业项目,包括电器销售、商品批发、船舶运输等等,但最终都没形成气候。”

“农业这一行投资大、见效慢,干这一行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坚持。”回忆起十多年的创业经历,鄢帮能说道。曾经和妻子15万元起家的他,如今旗下已经开办了三家养殖场,总占地面积13000多㎡,其中仅现有的两个厂,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500万元。“做农业要担起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坚持、细心、肯干,这就是成功的法宝。”鄢帮能感慨道。

专题: 加盟柯达   网卡加盟   集成墙板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