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创新家庭事迹

1 去试试创业网

在“美丽幸福乡村”建设的道路上,施金仙一家经营着美丽幸福的婚姻家庭,家人相亲相爱、创业创新,始终立足“三农”、心怀群众,努力做推动乡村发展的引路人。

每当合作社社员遇到天灾人祸,施金仙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她积极参加“春蕾助学行动”,每年资助3名贫困生。村里修桥铺路、亮化绿化、居家养老,她也带头出资出力。每逢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户、敬老院从未间断。4年来,已累计捐款捐物近50万元。

合作社免费为社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统一销售毛鸡不赚差价,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养殖成本,受到了社员和农户的一致好评。现在,合作社有社员276 户零下五度加盟,带动周边饲养农户700多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金华澧浦苗木城连接种植基地9万亩,直接带动就业2000人,间接带动就业1.8万人。

辛勤汗水换来了10 多项荣誉。但夫妻俩无论多忙,心中总是牵挂着双方年迈的父母,逢年过节常去探望,聊聊天谈谈心,让双亲生活得健康、快乐,成了对方父母心目中的“好媳妇”“好女婿”。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夫妻俩既教孩子学知识,更教他学做人,积极鼓励儿子参军接受大溶炉的锤炼,退伍后 上大学深造成才。

农村创业创新家庭事迹

如今,施金仙担任苗木城副理事长,丈夫担任监事,妇唱夫随,携手创业,为打造投资更大、定位高端的金华花卉生态示范园而奋力拼搏。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对“非典”和“禽流感”等重大疫情,施金仙和丈夫施鸣田夫妻同心,互商互量,共渡难关。6年前,施金仙又与人合资创办了金华澧浦苗木城,坚持诚信经营,着力打响品牌,不断拓展升级,目前年交易额达 15 亿元,规模在华东地区名列第三。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10年前,施金仙创办了浙江和丰禽业专业合作社,历经风雨十六载,现有注册资金1000万元,年出栏肉鸡1200多万羽,年销售额达3.5亿元。

在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有一对夫妻,他们携手创业,历经风雨,从养鸡起步到创造“和丰模式”,造福一方百姓,儿子在父母的鼓励下,毅然参军,后又上大学深造。夫妻和睦、勤劳致富、乐于奉 献,这就是施金仙一家

编者按:每个家庭都有他的故事,那么,浙江2017年度百户“最美家庭”讲述了什么样的爱与幸福呢?日前,浙江日报政治纵深周刊撷取几户家庭,讲述最美故事,探寻幸福密码。网友们纷纷评论:“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家庭和睦才是幸福的来源”……幸福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在本端继续聆听他们的故事。

“我们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实践种植养殖的模式,将探索与生命意义融合的理念,让广大市民在不同体验功能中找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分享生命的喜悦。”李冬梅告诉记者,农场多次举办大中型的青少年实践活动,开展了“一粒米的前世今生”等实践主题课堂。去年10月和11月,农场共接待2万余名小学生,最多的一天达到4000人次。

2020年以来,冬梅农场主要致力于“亲农课堂”特色项目,以田间采摘、农事体验、农业科普、农耕文化等作为主题元素,开展中小学学生课外科普及研学实践活动。

“现在政府号召乡村振兴,提倡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李冬梅回忆,前几年,农场主要从事果蔬的种植、育苗、生产、开发和销售,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2019年起改变农场经营方针,走多元化农业开发路线,探索“旅游+农业”的转型融合,催生旅游新业态。

“以前人多力量大,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田头工人不多。”李冬梅说,通过机械播种,收割既省时省力又能增产,还能实现农业生产种植规模化、效益化。

2016年,李冬梅投入200万元资金,新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碾米机等数十台农用机械,结合原先的播种、育秧大棚,进一步加大农业“机器换人”力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和天气“赛跑”有了硬实力。

收入的大幅增加让李冬梅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也让她看到了奔小康的希望。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效率和用工等问题接踵而至。机械化是劳动力资源紧缺、成本高昂背景下,规模种植水稻的必然之路。

“有一年,农场里的水果刚刚有产出,但来了一场倒春寒,水果受到很大影响,基本没有收成,主要还是没经验,防护措施没做好。”李冬梅没有被暂时的困难吓倒,而是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村里其他果农遇到难题,她都毫不保留,耐心指导。

为了改善土质、提高果蔬品质和口感,李冬梅当起了搬运工,将一袋袋有机肥运送到农场。每天除了打理好农场外,还要研读专业书籍,查阅最新疫情和防治方法:如何给果蔬施肥、打药,如何给果蔬修剪、造型、嫁接……她都一一学和研究,经常向农技专家虚心请教,并亲身实践,很快就掌握了果蔬的栽培技术。

2012年7月,李冬梅在马岙村承包了23.33余公顷土地,种植时令果蔬,由女工人变成了农场主。西瓜、甜瓜、哈密瓜、草莓、玉米、水稻……她仔细规划着每一块土地,让这些作物在脚下落地生根。

“我以前在纺织厂工作,收入还算稳定,当看到政府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发展农业大有可为时,我便开始承包农田搞规模经营。 ”谈到自己的转型经历,李冬梅向记者打开了话闸子。

2012年,李冬梅与丈夫注册了冬梅农场,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建设成为集种植、生产、初加工、销售、技术推广、休闲采摘、单位团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等一体的绿色生态综合性农场。

在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村,冬梅家庭农场创始人李冬梅是一名有梦想、有担当的女性创业者。去年,冬梅农场被认定为定海区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近日,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的“浙江省百名最美巾帼新农人”名单中,李冬梅光荣上榜。

目前合作社的蘑菇已经销售到全区各大商超,“下一步农村机电创新创业项目名称,我们计划做深加工,建立自己的品牌,把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潘教粉展望道。(完)

夫妻俩的“蘑菇”事业发展迅速,2016年12月注册成立了菲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富不忘乡邻,他们合作社带动村里及周边村庄4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刚开始的时候,消费者没吃过咱的产品,就不好卖。我就挨家店铺去找,把产品拿到店里,让他们先试着卖。慢慢地销量就提上去了,现在都是别人联系咱要蘑菇了。”潘教粉开心地说。

2014年初,夫妻俩决定回乡创业,通过到各地参观学,最后选择了蘑菇种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系列的问题迎面而来。建设大棚需要土地、资金,当地相关部门及时帮忙协调、指导,解决了土地资金难题。

潘教粉和丈夫祝兴叶是一对“80后”农民夫妻。早些年夫妻俩在宁夏打工,虽然收入不少,但是离家太远,想家想孩子成了夫妻俩的“心病”年底农村严查5个小生意,能在家门口创业又能兼顾家庭成了他们的“梦想”。

“春节期间是蘑菇的生长旺期,也是出售的高峰期。我们的蘑菇色泽比较好,菌包经过高温灭菌,受到消费者的肯定。”潘教粉对记者说。

专题: 板厂加盟   重庆超市加盟   乐格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