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的博士创业故事

2 去试试创业网

通过园区推动,达川区成了四川省30个青花椒主要种植区域之一,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经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20余个乡镇都有青花椒种植。在西部片区的主产区,优势品种有九叶青、藤椒、天知椒等,主要以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进行种植,有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青花椒2600亩,从事青花椒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及大户达569户。

“我们镇的青花椒现代产业园区,始建于2015年,目前栽植面积1.5万亩,产值9000余万元。”刘治江介绍,在李洪权等一批技术骨干的指导和带领下,目前,该镇已布局了加工区、社会化服务区等功能板块,建成保鲜、烘干、储藏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和互联电商新零售平台,园区发展目标直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接下来,打算加大撂荒土地的利用。”李洪权说,当地不少村民外出务工,导致一些田地撂荒。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用好荒地,壮大特色产业,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来。

农村出身的博士创业故事

“花椒的枝条,每年都有人进村来收购。”管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政江告诉记者,当地的青花椒采用管网滴灌,肥料和水分,可通过管道输送精准送达;基地的其他管护设备,也实现了现代化,能够保证花椒的“生态”和“有机”特性。正是这个原因,当地的花椒枝条也有花椒的香味,经过二次加工打成粉末后,不仅可以作为家畜饲料原料,还能做成菌包,颇受市场欢迎。

“花椒树不能长太高,所以每年采摘的时候,工人们会把枝条剪掉。摘掉花椒后,枝条也能卖成钱,6角钱一斤。”管村镇党委书记刘治江和李洪权是老朋友,据他介绍,作为花椒基地的核心技术人员,李洪权懂得如何变废为宝,被当地村民称为“花椒博士”。

李洪权回乡创业后,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了回来家乡,先后流转土地1800亩,带动168户周边农户、735名农民脱贫致富,其中包含已脱贫户65户。“每年可以拿到一笔土地流转费,平时在花椒基地、养猪场打工,还有工资可以拿。”村民庞大姐说。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李洪权除了种青花椒、养猪,还在村里发展了400余亩水塘养鱼,种了200多亩果树。另外,李洪权还在村里建了一个酿酒厂,酒糟,也变成了猪和鱼的饲料。养殖业和种植业循环起来了,村民都给他竖起大拇指:“博士就是博士!”

“养猪是种了青花椒之后才干起来的,才两年时间。”李洪权说,上千亩的花椒基地,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搞养殖,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猪的尿液、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通过管网滴灌技术送到花椒基地,实现种养殖业良性发展。有机肥的废料,还可以在花椒基地里种草,既可以改善土质,也可以用来养草鱼。”

“父母年龄大了需要照顾,村里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回来……”在外打拼多年后,李洪权一直想回家发展。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决定投资青花椒产业:“种青花椒,一是有政府扶持,二是劳动力需求大,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当年,李洪权拿出自己的积蓄,与村民们一起成立了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200亩土地种上了青花椒。

“我小时候就想子承父业,当个农民。机缘巧合,我梦想成真了。”封面新闻记者见到李洪权时,他刚在养猪场内忙活完,接近中午1点还没吃午饭。李洪权说,他的父母养了几十年猪,2017年返乡后,他就接下了父辈的“接力棒”,成了“新农人”。

2017年,李洪权返乡创业,把“下海”积攒到的数百万元全部投了进去——养猪,养鱼,种花椒,还酿酒,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农学博士,最终回归干起了“老本行”。

出生于1985年李洪权,是管村镇庞家村走出的第一个博士,所学专业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2012年博士毕业后,李洪权进入湖北省农科院工作,但不到两年就瞒着家人辞职,到深圳与同学一起办起了服装厂。

2月15日,春日暖阳下,四川达州管村镇的青花椒基地,苗木抽出了新芽。这种嫩芽,是昆虫钟爱的美食。基地内的杀虫灯,可以吸引各种昆虫,利用高压电自动灭虫。这些设备,由当地的农学博士李洪权设置,替代了传统的农药杀虫技术。

“养猪、养鱼、青花椒这几大板块目前投资共计约1500万元。”谈到合作社之后的规划,李洪权希望这几大板块能良性循环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户和年轻人参与进来,让更多村民看到农村发展的希望。“下一步,我们准备结合村里的情况,打造一个集休闲、科普基地等一二三产业集合的农业综合体项目,降低村里的抛荒率,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李洪权以循环农业为基础,零排放、零污染为指导思想,养猪场通过干湿分离,干粪和尿液分别发酵回到花椒树基地进行灌溉,作为有机肥料,土壤得到改良之后,花椒树下面又进行鱼草种植,这样便减少了养鱼过程中饲料的投放。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小型酒厂,酒厂的酒糟和鱼草通过发酵去喂鱼,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循环达到零排放。

此外,合作社还带动新修毛坯公路8公里,其中硬化3.5公里,大力改善了乡里的基础设施条件。李洪权获得了2020年达州市脱贫攻坚“优秀返乡人才”等荣誉称号,合作社获得了2020年“四川名优农产品”和“绿色生态种养殖优秀示范合作社”称号,并申请国家专利一项。

“树高千尺不忘根”。近年来,李洪权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了管村镇,目前,合作社在当地先后流转土地近2000亩,带动168户周边农户、735名农民脱贫致富,其中包含已脱贫户65户。当地的村民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笔土地流转费,平时还可以在花椒基地、养猪场打工赚取工资。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洪权陷入了迷茫,但他不断给自己打气,“只要熬过这段时间,产业就可以活下来。”在他的坚持下,2022年,一切都迎来转机。年初,3000余头生猪出栏,6月,50万斤青花椒即将上市,今年所有产业的销售额预计在3000万元左右,局面逐渐向好。

成功之路总是充满坎坷,困难重重。2021年,是李洪权最难熬的一年。鱼苗、生猪、青花椒达不到上市的标准,导致1000余万元的投资难以回转。

“和村民打交道没那么容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真诚。”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李洪权用行动说话,让村民看到实际的收益,真诚地去说服每一户村民,让他们能够放心地将土地交到他手中。

“我们最终还是把主业放到了青花椒、淡水养殖和生猪养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李洪权又遇到了其他问题。“土地、资金,还有村民的不配合。”为了解决问题,他不断联系当地政府进行协调,同时改变思路,重新规划,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采取经济入股、贷款等方式缓解经济压力,让资金快速回笼。

作为产值较高的农作物,一亩魔芋的效益可达5000元,因此,李洪权在创业初期曾想过通过种植魔芋快速获得收益。一开始,魔芋苗的育种、发酵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但到了6月,酷热的天气就把他之前辛苦培育的魔芋苗全部“热死了”。经过不断的摸索后,李洪权发现了原因:当地海拔不够、夏季温度太高。这两点足以让大规模种植魔芋的计划搁浅。

在外人看来,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农学博士回乡种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这几年算是把酸甜苦辣都尝遍了。”李洪权苦笑道,一个小小的魔芋,便给了他“当头一棒”。

可近年来,随着政策的调整,青花椒的市场售价受到了影响。为了让资金更快地流转起来,2019年,李洪权和村民们开始挖鱼塘,培育了80万株鱼苗。2020年,李洪权又建起了年出栏规模5000头的现代化养猪场。就这样,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三驾马车”初具模型,齐头并进。

2018年,李洪权把攒下来的所有积蓄投入了农业生产中,和村民们一起成立了鼎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达州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青花椒一直是当地农户青睐的种植物,李洪权和当地农民一起逐步种植了2000余亩青花椒。

经过市场调查,李洪权首先把“宝”押在了青花椒上。“种青花椒,一是有政府扶持,再一个就是劳动力需求大,可以带动更多村民就业。”

然而,2017年,李洪权的母亲发生车祸,这件事让他陷入无尽的自责中,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发生意外,自己却因为在大城市打拼,不能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经过再三考虑,李洪权决定放弃“老板”的身份,回到家乡达川区管村镇创业。“一方面是想照顾父母;一方面从近年发展来看,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村的发展机会是很大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是视障人士,李洪权从小就十分懂事、勤奋好学。2004年,他考入华中农业大学设施农业专业,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再读博士。2012年,李洪权博士毕业进入湖北省农科院工作,后又辞职到广东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成为了一个制衣厂老板。“李洪权”这个名字是村里人教育孩子的榜样。

“目前,花椒已进入了展叶、花蕾抽序的花果管理的重要时期。此时,倒春寒影响也尤为严重,为保障花椒产量,各管理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好时节。在达州市达川区管村镇庞家村,李洪权每天都要到花椒地里查看花椒的长势。

李洪权是谁?他是来自达州,一名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农民,是一名具备丰富农业知识的农学博士,是村民眼中“有出息”的孩子。博士毕业后,李洪权顺利进入了湖南农科院,端起了“铁饭碗”,2012年,又在电商的热潮下迅速“下海”,在深圳开展自己的电商外贸事业,年入百万。

“好不容易读了博士,在大城市里当了老板,却要回来和我们一起刨泥巴……”2017年,“85后”农学博士李洪权放弃收入颇丰的事业回乡创业时,村里人都嘲笑他是个“怪人”;几年过去,他在村里建起了2000余亩青花椒基地、现代化生猪养殖场、400亩鱼塘……

这就是有才有责任有担当,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中国的农业虽然落后,但是潜力巨大。这是一个值得热爱,值得奉献的行业。”他说,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多一些关心中国农业的人,我们将距离美好的未来近些、更近些。”

我国就应骇有这这样人才为我国的农牧业发展

邵根伙曾说,在校读书时受益母校培养,公司的创业历程中也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捐赠回馈母校,支持母校教育设施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学科发展。

大力发展三农建设,培养三农建设人才。

而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捐赠——1995年大北农设立励志助学金持续资助农大学子;2011年个人出资在母校设立“大北农教育基金”;2015年又捐资支持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发展;学校110周年之际,邵根伙又向母校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时至今日,杨胜先生和中国农业大学在他心中的分量仍那样沉甸甸。

′英雄不问出处,是金子必然发光。

“大北农集团的创立离不开杨胜先生的积极倡导和鼎力支持。”杨胜楼开工仪式上,邵根伙说,“有幸在杨胜先生的教导下学,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更学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方法、谦虚的处事态度和俭朴的生活作风。”

′英雄不问出处,是金子必然发光。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115周年校庆日前夕,邵根伙为母校建设涵盖了学生住宿、专家接待、学术活动、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的杨胜楼。

有句老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如今,大北农投资60亿元,正在北京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建设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这是大北农全球总部,力求打造具有全国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抢占全球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这些农业人要一起努力,共同携手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做一点贡献,这就是当代农业企业的使命。”邵根伙说。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邵根伙明白,在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势在必行。他带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形成国内一流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核心竞争力。拥有4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北京市首家民营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分站,还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物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

公司成立初期,邵根伙把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乳猪料配方、乳猪料生产上。他懂得知识与专业的重要性,专门从母校中国农业大学邀请了十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和青年知识分子成立大北农技术委员会,并成功研制出“大北农牌”乳猪料551。趁势而上,大北农又在北京怀柔建立生产基地,在全国展开企业合作,“大北农发展模式”受到行业肯定,逐渐成为当地的标杆企业。2010年4月9日,大北农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外企为什么能生产出这么好的饲料?国内有这么多人才,就不信做不出来!”创业之初,他就赋予大北农“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带领大北农创业者们不分昼夜,初心如磐。

邵根伙找准时机,“抓住了饲料热的尾巴”。辞职后,他和搭档筹借了2万元,在北京西郊租了两间小屋,以“两个人、两万元、两间房”成立了“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1993年,他不顾别人的疑惑,干了件“疯狂”的事——放弃安逸,递交辞呈,毅然下海。那时,他的想法清晰而坚定:“教书育人固然是好,可以把我的农业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我要怎么把这个优势发展得更加好呢?”

然而那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牧业刚起步,科研、产业、人才等都处于待兴状态。邵根伙敏锐地看到这些,心中“兴农”梦想的火苗燃烧愈发炽烈。

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农村家庭的邵根伙,从小对于土地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梦,一个兴农报国的梦。1986年,邵根伙如愿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杨胜教授门下硕博连读,成为全国第一位猪营养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农学院任教。

他身为农民的儿子,学农更爱农。他以“两个人、两万元、两间房”起家,誓以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成功创办了大北农;他自己不穿名牌,却已先后个人出资向中国农业大学捐赠2.22亿元,用于支持母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根伙。

专题: 互联网微创业   女装加盟   早教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