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创业者简介怎么写

1 去试试创业网

采访组深入高陵龙羽合作社菌菇培植基地,重点围绕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销售、高质量农产品品牌打造等进行座谈、交流,并深入菌菇培植基地对周铁良的创业事迹、菌菇技术管理和种植情况进行实地采录,引导更多高素质农民服务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全社会关心支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挥高陵区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按照西安市高陵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的安排,高陵区农广校与高陵天天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发现高陵全媒体平台联合,于2022年4月10日启动高陵区2022高素质农民创业事迹宣传工作。计划对高陵区选拔推荐的部分高素质农民创业典型事迹进行采访录制,通过发现高陵全媒体平台《创·高陵,高素质农民在行动》栏目陆续进行宣传报道,强化示范带动,引领更多的农民创业展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周铁良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充分利用科技知识和勤劳的双手,牢牢的把握住机遇与市场,严把质量关,并时刻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才能致富增收,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创出一番自己的天地。而他也不满于现在的成绩,下一步合作社将加快龙羽菌菇培植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提高菌菇的产能,在巩固好现有品种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并引进新的食用菌品种和技术,同时积极探索其他品种的种植,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周边高素质农民致富增收,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

农村青年创业者简介怎么写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周边的村民看到周铁良种植食用菌有了盼头,纷纷主动向他请教菌菇种植技术,他手把手教农户从堆料、翻堆、上菇床、菇床管理、光照、棚内温湿度等一整套培植技术,并无偿提供菌种给生活困难的农户,帮助他们种植食用菌。在他种植食用菌成功后,慕名前来学的人络绎不绝,在他的带动下,附近村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合作社常年当地雇工16人,平日生产旺季雇佣周边剩余劳动力10人次,让合作社及周边农户均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2022年3月以来,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生活物资匮乏,龙羽合作社按疫情防控需求筹集,组织安排运输冷链车辆,一周内驰援上海菌菇等农产品26000余框,以实际行动履行高素质农民责任担当,共同筑牢上海物资保障“生命线”。

2020年以来,我国突然爆发了大面积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决心下,我们新时代的高素质职业农民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成为抗疫战线中的践行者。西安市中级职业农民、高陵区优秀高素质农民周铁良就多次捐款、捐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高素质职业农民“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

收获第一桶金的他看到了菌菇培植的农村致富商机,于是他开始流转土地,认真培育菌种,测量温度、查湿度,仔细观察菌菇生长形态,加强菇棚田间管理等;为了做大做强菌菇产业,他注册了高陵区龙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高陵区淑兰家庭农场,聘请菌菇行业专家来高陵传经送宝,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规模也由原来3亩扩种到目前的58亩,做到产、供、销一条龙,菌菇产品远销至成都、武汉、上海等南方城市。

2018年10月始,周铁良经过多方走访学,加入到高陵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队伍,精明能干的他通过外出参观学的机会,接触到了菌菇种植产业,返乡后,逐步开始筹划在自家流转的土地内种植起了菌菇,平日也注意收集食用菌市场信息,通过广交良师益友、认真学,向行家请教,和自己不断的实践,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所种植的菌菇喜获丰收,由于技术成熟,品质高,在市场供不应求。

在高陵,说起高陵区鹿苑街道张家村十组的菌菇种菇人周铁良,当地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靠菌菇培植走上致富路,成了遐迩闻名的“菌菇大王”,同时也还不吝向周边村民传授菌菇培育技术,带动一方群众依靠菌菇科学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田地里,几名工人正在切种,播种施肥覆膜一体机正在作业,春的气息蓬勃涌动,见证着景钦鹏怀揣梦想,致力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的日日夜夜。

作为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经理,景钦鹏表示自己身上还要扛起一些责任,继续带领乡邻们致富。他说,“今年,我们联合社种植面积7500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主要以青薯9号为主,该品种在我们海子沟乡淀粉含量高、薯型好,很受市场欢迎。同时,我们联合社在撂荒地整治这一块,整治撂荒地2000多亩,主要种植燕麦等饲草作物。”对于合作联社的一切情况,他如数家珍。

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刘延魁说,“今年,我们联合社增加种植面积2000多亩,种植地点从湟中延伸到了大通,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300多人,我们联合社现在拥有中大型拖拉机、联合整地机械20多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

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中,该联合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2022年流转撂荒土地2000多亩,将老百姓闲置零散的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抱团发展。通过选择市场前景好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转变传统产业发展观念,老百姓不仅有土地流转费收入,还能到地里务工,每个月有几千元的工资收入。

近年来,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参与湟中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膜覆盖栽培、良种补贴等项目,通过选用优质马铃薯种薯,采取全膜覆盖栽培、有机肥替代化肥及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了基地年产值650万元,净利润125万元。在创收致富的同时,景钦鹏也没有忘记帮助身边的村民。

合作社成立后,他便成了田地里的常客,经常在田里查看土地种植的情况,还会学理论知识。通过6年的发展,合作联社目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为做大做强湟中区海子沟乡马铃薯产业品牌,合作社联合本乡五家合作社成立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积极创新创优创立自己的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完成“海子沟金土豆”品牌商标注册。

1991年出生的景钦鹏是湟中区海子沟乡古城沟村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外打工,但随着他的父母年龄增长,身边需要人照顾,自己又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在2016 年前,他响应政府“返乡创业”政策的号召回到了家乡,回到家乡创业却没那么容易,创业方向怎么选?具体怎么做?这些都是他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细心的他通过实地调研,把目光放在了田地里,田地里的马铃薯是他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品质好,味道佳,他确定了创业的方向和内容:种植马铃薯、油菜、燕麦等农作物种植以及销售工作。于是他和亲戚组建了合作社——湟中怡之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初见景钦鹏时,他便在田间给人热情地介绍他的马铃薯,他拍了拍裤腿上的土,指着一大片马铃薯地,骄傲地说,“这是我的绿色梦想,绿色追求。”说完后,他爽朗地大笑,脸上抑制不住地开心。

青海在线网 (文图/米海莲 俞惠珍)春耕如诗,大地如画,春天,正是播种希望的时候。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海子沟乡古城沟村田间地头,机械轰鸣,一幅幅春耕画卷徐徐展开。走近一看,村民们正在播种马铃薯,青海薯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马铃薯种植地里,几名工人正在切种,播种施肥覆膜一体机正在作业。几台播种机在田里穿梭,一位黝黑结实的青年正在埋头苦干,时不时跟身边的人交流两句后,便又蹲在地里忙碌着。这就是“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一位优秀的农村创业青年景钦鹏。

2020年被西陈宋村两委发展为后备干部,2021年被西陈宋村党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雷军锋同志在党的培养下,在人民群众的期盼下,在自己不断努力提升的情况下,一定会成为人民迫切需要的“新型干部”,也一定会释放出为人民服务的最大能量来!

在2021年8月份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雷军锋又带头捐赠价值300元的物资送往执勤岗点,而且非常低调不让村委会宣传,不让拍照,不让登记造册。处处事事都不去炫耀自己,只想做一个简单快乐,乐于助人的普通人。

在疫情防控期间雷军锋更能够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有吃亏奉献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有担当包容的责任,从不计较名利得失。在2020年疫情突发之时,雷军锋立马组织人员制作一个值班小岗亭亲自用车拉到村口捐给村委会做值班用房,材料费人工费他全出,只为了让值班人员减轻值班受冻的痛苦,随后又主动组织人员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彻底做到并带动其他群众和干部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群防群治效果。

雷军锋在村里为人很低调,很随和,从不因为自己现在有钱而财大气粗,在村里能够团结乡邻,乐善好施,平时他的多半时间都是漂流在工地上,村里每逢婚嫁丧娶的应酬,他都安排老父亲前去捧场添礼,他的老父亲是原洛宁县建筑公司的退休工人,也是一个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的大好人,村里的应酬老父亲也是盯得很紧,生怕给儿子“丢窟窿”。

雷军锋早年到北京打工,由于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诚信厚道的雷军锋从一个打工仔逐渐演变成一个小包工头,这些年在北京、上海、常州、郑州、三门峡等地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工地。自创业以来,给村里解决就业岗位近百名,为村里助学救灾基金会连年捐款献爱心,为村里的百姓大舞台筹建而积极捐款,为村里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融资保本分红超过伍万元收入的重大贡献。

专题: 炸鸡店加盟   互联网轻创业   聪嫂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