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10年回农村创业

1 去试试创业网

这几年大家都说实体工厂不好做,很多关门或者面临倒闭的边缘,在我看来,不管大的经济环境怎么样,我们做企业一定要坚持不断创新,避免用以前的老办法来应付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我们要创新我们的思维,时刻保持警觉的头脑,去做符合趋势的事情;同时我们怀有一颗善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要积善行德,这样的你的人缘也好,有那么多关心和支持你的人,再大的困难都能扛过来,因为大家都希望你好。

还帮助春生大哥的儿子安排进了特殊学校,给他们父子租好房子,并替他交了半年的房租,希望他的儿子能够正常成长,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今年上半年,我协助海哥协调了春生大哥一家和邝大哥一家的矛盾,让他们两个家庭能够平安生活,把日子过好。还资助了李二哥家装修房子的家具,并把李二哥夫妇安排到我的工厂上班,并帮助他们在工厂周围租好房子,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创造幸福的家庭生活。

打工10年回农村创业

我本来是一个农村家庭成长起来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点自己的事业,在我做事业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到做成一件事真的不容易,也遇到了很多帮助我的人。我想在自己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也去帮助别人,特别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是有温暖的,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不是独行者,有很多关心和帮助你的人。也鼓励他们,不管自己有没有文化,有没有背景,只要努力,敢于拼搏,同样能把日子过好。我帮不到所有人,但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我遇到的有缘人。

今年因为天气的原因,海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赣州这边拍摄,所以海哥每次拍摄的时候,他都会叫上我,这就是我经常出现在海哥视频的原因。

2021年年底的时候,我与我的朋友聊起海哥,我的朋友说他认识海哥,所以就这样误打误撞两个人就结识了。第一次跟海哥见面后,我们聊了很久,发现我们很多价值观是一致的,并且我们的人生经历,包括之前的创业失败,都有很多共同的话语,于是我们就成了朋友。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舅舅,因为他,让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他当时给我钱的时候,没有半点犹豫,没有问我什么时候还,也不怕能不能还得上。就是因为他慷慨无私的帮助,才有了我的今天。

2019年年底,我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在后面短短的半年时间,我连续成立了四家工厂,一直发展至今,目前拥有了六家工厂和一家电商公司。

当时自己没有工厂,别人下了单,我就跑到别人的工厂拿货发货。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17年,我做到线上餐品类类第一,2018年我做到了平台实木沙发第一。2019年,我做到了平台软体家具top商家。

但一出银行门口,我手上就只有2万了,因为我要还以前欠的各种账单。后面我就带了这两万元,自己一个人来到江西赣州的南康,花四百元租了两房一厅,一个人一台电脑开始了我的线上卖家具之路。

我舅舅当时的行为非常令我感动,他就让我第二天到银行门口等他。第二天他就拿了一张银行存折给我,说想取多少钱自己跟工作人员说,当时我自己也不敢多拿,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创业能不能成功,我就跟我舅说先拿4万。

我舅舅开着他的皮卡把我带去乡下,在车上我舅舅问我以后有什么规划,我就把我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说我想自己创业,在线上平台做销售,我舅舅就问我要多少启动资金,我说几万块吧。

当时全家也不支持我再次创业,因为我已经失败过一次了,我想从家里借点钱,我爸爸也不同意,就和我爸爸争吵起来,我爸就给我两巴掌。当时心里非常的落寞,感觉到自己就是废人,我爸爸就叫来我舅舅来开导我。

那是2016年,尽管自己有很好的想法,但自己身上没有一分钱,当时回家的路上发现自己的欠费手机停机了,搜遍全身,连50元充话费的钱也没有。

一开始因为没有资金,就面试进了一家家具公司做家具电商。凭着自己以前积累的电商经验,从这家公司的网上店铺注册开始,到第三个月就实现了400多万的业绩。后面有个想法想与老板合作,拿着自己的方案与老板去谈,但老板没有同意,就选择辞职不做了,想自己创业。

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后面知道自己有朋友在线上做家具电商,做得也不错,就产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就从广州回到江西赣州南康发展。

到了2019年,我有了一些积蓄,与人合伙开了一个制鞋厂,通过线上销售,前几年业绩还好,但后面因为自己的原因,经营不善,2015年工厂关闭,那时清算所有事务,还欠下200万元的外债。

那时我虽然是一个穷小子,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任劳任怨,老板分配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也不挑剔,有时候同事嫌麻烦不做的扔给我做,我也不拒绝。而且一干起活来也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也不计较报酬多少。由于我认真做事,努力付出,赢得了老板的肯定,不断给我升职和加薪。

来到广州后,因为没有学历,只能从最基层的岗位杂工做起,记得当时我的工资是400元。日子也过得很辛苦,吃住都在厂里,睡的是上下铺的铁皮床,吃的是大食堂,可能是长身体的年纪,吃饭的时候,我会把我的饭碗装得满满的。也不舍得随意买东西,我一双拖鞋穿得后面鞋跟都没有了也舍不得扔,我去车间经常要经过老板的办公室,有次老板看到我的拖鞋实在太破烂了,就给了我20元钱,让我自己去买新的。

当时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要去哪里,所以来到当地火车站的时候,售票员问我要去哪里,我都不知道,然后售票员问我是不是要去广东,我说嗯,售票员问我去广东哪里,我又不啃声,然后售票说是不是去广州,我又嗯了一声,这样我就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广州,如果当时售票员问我是不是去北京,说不定我就成了北漂一族了!

但年少的我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十四、五岁的时候,正值我叛逆期,我不想读书,想出去打工。没有路费,家里也没有钱,我瞒着父母跟一个在镇上开超市的亲戚借了300元钱,说是报考费,就去了火车站。

我出生在江西省上犹县社溪镇的普通家庭,小时候记得家里条件相当的不好,爸爸从爷爷那里分家时只分得一间瓦房和一些碗筷,家里没有厨房,平时就在屋檐下支个锅做饭。一家四口挤在一张床上,直到我读小学四年级,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那时爸爸靠给别人修鞋修伞配钥匙,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一家人。正是这样,父亲希望我能够努力读书,有个好工作,走出去这个山村,有所出息,不要像他一样那么苦。

如今,电子线束不仅成为安康新社区工厂的重点产业链之一,还被列入安康“十四五”布局的11条重点产业链。按照安康市规划的“总部园区+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党信朋所在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总部搬进安康高新区的工业园区,4家新社区工厂搬进政府建设的社区标准化厂房。

安康市按照“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模式发展新社区工厂。图为汉滨区五里工业园区,这里聚集了很多新社区工厂的企业总部。安康市汉滨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党信朋所在公司的上游原材料、下游市场都受到不小影响。2020年初,湖北电子线束产能紧缺,党信朋危中寻机,向安康市政府建议积极承接电子线束产业,他所在公司也接到了大订单。

如果说当初返乡创业,党信朋是为了安放自己的梦想,那么现在,这份事业已经承载了更多人的生计和期望。公司的员工中,有大约一半是返乡就业,还有个别青年因为残疾找工作四处碰壁,在这里端稳了“饭碗”。

“前些年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回趟家。现在不用出远门了,方便照顾老人,也能陪伴孩子。”和记者交谈间,蔡加秀一刻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眉眼间满是笑意。

2018年,她发现社区开了工厂,赶忙报了名。现在,她干的是检验产品外观的工作,按件计酬,每月能挣2000多元,走路上下班不过四五分钟。

9月27日,谭坝镇松坝社区。在安康欧利科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社区工厂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着电子线束生产流程的各项工作,随处可见红绿黄黑各种颜色的电子线束。随着检测设备显示“良品”,一根根连接合格的电子线束“奔”向下一道工序。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新社区工厂的支持政策接踵而至,包括房租优惠、水电费减免、技能培训补贴等。渐渐地,党信朋的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到目前已有150多名员工,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15名。

2018年12月,党信朋一行5人从江浙企业结束学返回,驾车走到河南、湖北交界处时,天空突然下起鹅毛大雪。路面打滑,车身也结了冰,一阵酸楚涌上党信朋的心头。

面对山区专业人才招募困难,党信朋带领员工走出去学。2018年至2019年他先后带领5批次员工到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大型电子企业,学技术、学工艺、学品质管理……

党信朋一边积极拜访本地和周边地区同行洽谈合作,采取设备共享、技术互助等方式,减少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带来的生产障碍;一边钻研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模具和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技术多面手。

当时电子产品在安康尚属新生事物,原材料以及生产中用到的模具等产业链配套几乎一片空白,加上新社区工厂的员工刚由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不但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产品质量欠佳。

线束被认为是各类电子产品的“神经网络”和“动脉血管”,使用场景多,需求量大。小到家用电表、智能门锁、摄像头,大到电脑、汽车、飞机内部的电控系统,都要用到线束。

之所以选择开电子线束工厂,党信朋一方面希望发挥过去自己在电子厂工作积累的技术、管理和资源优势,一方面考虑到线束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安康发展产业的现实情况。

9月27日,走进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工厂二楼宽敞明亮的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电子线束生产流程的各项工作。记者 周恒宇摄

借着政策的东风,2018年8月,党信朋在汉滨区创立安康欧利科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足50平方米的屋子,20多名员工,一家生产电子线束的新社区工厂就这样开工了。

从2011年开始,安康启动以避灾搬迁、生态搬迁为主的易地搬迁。为了让搬迁群众不仅“搬得出”,还“稳得住”“能致富”,安康市支持白河、平利等县试点探索,按照“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方式,有计划、按步骤地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脱贫攻坚工作中,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社区工厂,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2018年,安康制定《新社区工厂地方标准》。

有时是在颠簸的列车上。每年春运,车内空间局促,幸运的时候他能在座位下方找到“空位”,头朝里脚朝外躺着休息,更多的时候只能在人和人的夹缝中蜷缩着。他心想:“要是在家乡就有活儿干该多好!”

日子一天天流淌,党信朋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普工。他挤时间上培训班,下功夫钻研机械设计绘图软件,学电子产品专业知识。不久后他跳槽,辗转广东、福建等地。从绘图员做起,他一步步成长为产品开发工程师,又干到企业的区域销售经理。工资涨了、职务升了,他在安康市区买了房,把父母接到了城里。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制造业基地。党信朋被分到一家外资企业的光盘厂。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热火朝天地赶制订单。下线的一张张光盘,被运往世界各地。

跨越1000多公里,党信朋到达昆山。尽管空气中多了几分冷冽,但党信朋心里却热乎乎的。在家乡,乡亲们世世代代以种庄稼为生,而眼前,则是他从未见过的新奇世界。

那几年,安康外出务工的队伍浩浩荡荡,主要前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服装厂、玩具厂、电子厂等。2003年9月,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3月,安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实施意见》。

从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简陋车间,到4家电子线束新社区工厂,党信朋编织着一个“家门口”就业的梦。这梦里,有自己不再漂泊的身影,有乡亲们乐业安居的笑脸,也有陕西乡村振兴的景象。

交谈声、欢笑声渐渐远去。望着她们的背影,站在生产车间门外,党信朋觉得很欣慰。他也曾像这些人一样,在工厂流水线上忙碌。不同的是,如今,乡亲们可以不再远离家乡。

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说,明年他准备建一个育种孵化场,还要在孟塬一带扩大规模,力争在华阴形成集蚕种制造、蚕种生产、蚕茧收购、缫丝加工、丝绸织造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别小看小小蚕茧,它孕育着致富大希望!”

事实也印证了他的分析。经过培育和养殖,陈永江发现,在家乡产出的蚕茧十分优质,最优的蚕茧丝长达千米,这也是提高丝绸产品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在南方,人常说要‘东桑西移’,这不仅仅是把种桑养蚕转移到西部来,最重要的是把东部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移到西部。”陈永江说,随着“东桑西移”的逐步推进,今后会形成一个东部巩固、中部提升、西部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扩大种国丝绸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今年8月,他将养蚕技术拍成抖音,短短一个月已有上千名粉丝。“科学养蚕能致富。”在他抖音列表里一咸阳兴平人这样评论。今年年初,这名抖音粉丝驱车几小时,专程到华阴来请教学,陈永江倾囊相授,如今已经并发展成合作伙伴。

如今,在他的厂房里,还存放着不少准备出售的蚕茧。陈永江他算了一笔账:从小蚕到卖出蚕茧20天周期,目前保底收购价20元一斤,一年最少可以养6批蚕,收入大约十万元。如今提倡密集养殖,利润更可观,去年一年他带动村里10多人有活干有钱赚。

得益于认真学了养蚕技术,加上耐心和用心,他的第一批蚕养殖很成功,当年10月吐丝结茧,陈永江笑着坦言,第一次很成功,产出的蚕茧很快就卖了出去。后来,他又扩大规模,今年他总共养了4批蚕,总数约80万条。

等生长到五龄蚕后,一张蚕一天吃300斤桑叶,陈永江每天都要不停地采摘桑叶。他说:“累是次要的,让它们统一吃睡可是技术活。”

“蚕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它的生长期只有一个月,吃三天、睡一天、褪一次皮,这样循环四次后,成为五龄蚕,便不眠不休吃桑叶,直到吐丝结茧。”说起养蚕,陈永江就像提起自己的“孩子”那般熟悉。

2021年3月,陈永江栽下了16亩桑树,趁着桑树生长的空闲,他又将自家的老房子拆掉,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去年9月6日,他开始养第一批桑蚕,虽然只有5张A4纸般大小的蚕种,但孵化出来的总数就有10余万条。

回到家乡的陈永江首先要解决的,是蚕宝宝们的“口粮”问题。而养蚕,就离不开桑树,要种树得先有地。如何拿到地?“村里地多是种植传统农作物,一家只有几亩,而且很分散。他找来了村里威望高的能人,挨家挨户做工作,很快流转到了20多亩地。

他的勤奋和努力,也让对方看在眼里,并表示愿意与他合作。“好好干,抓住机遇,等发展规模大了,将生产线建过去。”2020年陈永江离开时,公司经理这样表态。

“种桑养蚕说到底也是技术活,是技术就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现场学经验开拓思路。”在丝绸厂工作不到半年,陈永江提议要去大型养蚕基地学,整整两个月,从桑树种植到养蚕加工装备技术、从现场管理到每一道工序,他都认认真真学。

2019年,陈永江进入江苏明赫丝绸厂,成为生产线上一名普通员工。在工作中,他了解到一个个蚕如何抽丝剥茧,也看到了一根根蚕丝织成漂亮的衣物,这更让他坚定了回家养蚕致富的决心。

“我打工那会儿发现,南方人把养蚕当成产业来做,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在养蚕挣钱。”陈永江说,当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气候、日照等条件得天独厚,桑树生长期长,技术得当的话,一年可养7到10批蚕,还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陈永江是华阴人,年轻时他就开始南下打工,先后辗转多个城市学技术、讨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一边考虑自己的未来,一边也在为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明天做打算。

对于未来他说,想办一个育种孵化场,还要在孟塬一带扩大规模,力争在华阴形成集蚕种制造、蚕种生产、蚕茧收购、缫丝加工、丝绸织造为一体的完成产业链。

提起养蚕,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儿时养过的一种“宠物”。但对40岁的华阴人陈永江来说,蚕则意味着创造财富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机遇,多年打工后他选择学养蚕技术,然后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如今他的桑蚕养殖已经带动了不少村民加入。

专题: 加盟小吃   互联网新创业   加盟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