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想创业的人叫啥

0 去试试创业网

舌尖上的百年传承——记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李云良

有了技术,接下来李云良就要用不能忘记的初心,接力好这份百年的传承,还要用一颗诚挚的匠心,打造自己心里那份完美的酥糖事业。身为继承者,他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所以从精选麦芽发酵到最后成糖,李云良在每道工序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拔糖、搓挺、上汽、上芝麻、撑圆、凉糖等,道道工序,行云流水。看似简单的十几道工序,时则需要极大的耐心、细心和韧性,光熬糖就需要3个小时,每一个芝麻酥糖掰开后都会呈现129个孔柱, 李云良说:“因古法制糖对环境要求严格,需户外冷,室内热,同时湿度还要大,因此芝麻酥糖多在冬季加工,才能保证每一个芝麻酥糖掰开后都呈现129个孔柱,用手一攥碎成碎渣,口感酥脆,甜而不腻,不粘牙,润喉沁肺。”

农业农村创业案例分享理想的风帆 如歌亦精彩——记黑龙江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刘洋

东北农村想创业的人叫啥

2007年刘洋被评为中共白泡子乡委员会旅游开发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鸡西市兴凯湖巧嫂厨艺大赛,金厨奖,2010年鸡西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中,刘洋又被评为鸡西市致富女能手称号,2014年获得鸡西市巧嫂联盟成员单位,2015年获得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香菇姐”脚下的致富路——记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李桂秋

而李桂秋无私的奉献精神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她本人多次获得“创业致富明星”、“五一劳动奖章”、“产业致富明星”、“优秀新型职业农民”、“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李桂秋经营的富源菌业年种植香菇规模200万袋,鲜品生产能力1500吨,年可实现纯收入达1000万元,其生产的香姑、平姑、秀珍菇. 、杏鲍菇在牡丹江市区及各市县生鲜超市,酒店都有销售,并出口俄罗斯等远东地区,公司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绿色健康产品单位”、“黑龙江省百姓口碑金奖单位”、“黑龙江省重点龙头企业”。

从“村小二”到电子商务师—一个东北乡村青年的创业致富经

“一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对田园生活很向往,但又没有时间或精力亲身体验,我就有了菜园‘私人订制’的想法”。依托所积累的客户资源,于秀伟在网上发布菜园“私人订制”广告:每年春季,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专属菜园并指定种植作物的品类,秋天便可收获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农产品。这样一来,顾客在远程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作物的附加值也随之提高。今年已有百余人在网上进行菜园“订制”,该项目每年可为于秀伟带来5万元左右的收入。

解决村民采购难问题的同时,于秀伟也在琢磨,如何将村里的东西卖出去。“村里几乎每家都种黄豆、玉米等,自家吃不完的蔬菜能晒成干菜,这些食品在网上很受欢迎。”于秀伟看准了网上客户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开起了网店。他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收购粮食和干菜,经过精挑细选和认真包装,不起眼的杂粮干菜就变成了“网红食品”。

东北“新农人”开启“冬忙”模式

守望北大荒 专注“宫之稻”—记黑龙江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宫照鑫

宫照鑫于2016年成立了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宫照鑫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编写宫之稻生态鸭稻技术汇编,社员内部开始传授。同年1月,广东卫视《我们的青春》栏目组导演马志丹还为宫照鑫拍摄了题为《宫之稻·稻之道·非常稻》的专题,大大增强了“宫之稻”稻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实宫照鑫种植有机“鸭稻”的源动力是他的儿女宫平,因为女儿自打在娘胎至今,吃的大米都是自家种的“宫之稻”。 2015年春天,为了让怀孕的妻子吃上无化肥无农药的有机大米,宫照鑫在自家8亩地尝试种了“鸭稻”,并给其取名“宫之稻”,由此唱响了“宫之稻”的四季之歌。

东北农村的创业机遇与新农人的努力

黄硕和王璟的创业经历: 黄硕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后,来到北京一家企业工作。而他的好友王璟则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审计事务所工作。尽管他们在一线城市有着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他们对农村的向往始终没有改变。一次春节假期返乡时,黄硕义务给当地的黑土地研究院维护大数据系统,这让他发现家乡的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决定回到家乡,为农村做点什么。于是,他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从事农业保险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不少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并发现了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与王璟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致力于整合各个合作社的资源,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化服务和农机具作业服务,与大型粮食企业合作,做订单农业。

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但农村人口老龄化,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农村创业。黄硕和王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看到了东北农村的机遇,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线城市的体面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其他年轻人的榜样。

如今,马冬冬的昌图合众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步入正轨,秸秆打包产业已成规模,打包范围也从昌图县扩大到吉林省,他的“秸秆包”更是远销内蒙等地。现在马冬冬已经是村儿里的治保主任,正带领乡亲们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奔跑!

2019年9月,一年的付出终于迎来了回报,昌图合众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00平的厂房,5辆打包机,15名员工,马冬冬从一个饭店老板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公司老板。

刚开始尝试的时候,马冬冬受到了很多人质疑与嘲讽,好好的生活不过,非得回到农村吃苦,这不是傻吗?这是很多家乡人对他的看法,但是他并没有这么想,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个项目可以做,可以为家乡谋福利。于是,从一开始的一个人,一辆车,到处打包、到处找买家,到后来,一*人,几辆车......秸秆打包队伍规模越来越大。

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店,而且生意很好,这对于很多人来讲,也许这就是他们追求的终点,但是对于一个拥有着梦想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冬冬接触到了秸秆打包出售项目,想到家乡田野里丰富的秸秆资源500个农村创业项目标准,他动心了,但是放弃一个原本熟悉且发展很好的行业,从头再来,对于马冬冬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难的决定。

1996年出生的马冬冬,走出校门后并没有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和大多数农村年轻人一样选择了外出打工,在外打拼的那些年他干了很多行业,吃了很多苦,经过多年奋斗,他终于在沈阳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烧烤店。

东北,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四季分明,春种秋收是这片大地上永不变更的旋律。而冬季是丰收之后享受的季节,人们嗑着瓜子,听着小曲,享受着一年来的喜悦。但有一个人却没有闲着,因为冬季是他最为繁忙的季节,他就是——太平镇长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马冬冬。

谈到未来,王娇说道:“公司将依托全国重点乡镇——鹿乡这一区域优势,打造鹿产品品牌,使产品在品质、工艺升级的过程当中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与此同时,她想把吉林省的农产品与电商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吉商品牌建设与产品销售。继续开阔关于鹿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眼界,对照吉林省深厚的梅花鹿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现状,把握机遇,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提振梅花鹿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省梅花鹿产业的繁荣创新发展。”

伴随着长春双阳鹿乡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王娇也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不仅向当地妇联申请成立鹿乡巾帼电商协会,给当地的百姓做公益电商辅导,并兼任村上监委会主任,申请了亚洲鹿业协会和亚洲绿色农产品协会,并认购版权。整合了当地各色农产品资源,专业做扶贫助农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获得了各大网络平台的流量支持,帮助当地农民把农产品做精做强,并且义务给东北地区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带货,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巾帼电商协会长效发展。

目前王娇的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基地*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总营业额已达到9千万辐射带动周边30多户,增加农民收入30多万元,并整合万良及白山地区资源,带动当地8家企业发展,实现增收50多万元。她还不忘为社会贡献力量,经常以公司或者个人名义帮助一些贫困儿童、聋哑儿童、自闭症儿童等,为他们捐款捐物。

由于王娇的父母都是从养鹿开始做鹿产品生意的人,这对她的人生职业生涯选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013年,还是大学生的她就创办了长春市吉晟鹿业有限公司玉晟分公司,让家里的鹿产品实现了自产自销。2014年,她从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开始在长春市工作。可是,一颗发展鹿产,回到家乡创业的心却促使她很快辞去职务。2015年,她加入大学生返乡创业联盟,成为14位发起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员,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出生在中国梅花鹿之乡——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的王娇,从小受家庭影响对梅花鹿有着特殊的情结。大学毕业后,回到鹿乡,创办公司,利用自身所学,为家乡的梅花鹿产业开辟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今年才29岁的王娇,却在创业路上走了整整8年的时间农村创业风险的特征有,成为吉林省有名的乡村旅游代言人和双阳十大鹿姐之一。并获得了“长春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诸多荣誉称号。

专题: 会农村创业   农村初创业   农村式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