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农村创业中心主任

0 去试试创业网

罗源县将对效益较好、具有可复制性、能带动当地村财收入或促进当地就业的项目,根据落地情况及盈利情况,给予单个项目最高65万元的奖补及相关优惠政策。

据介绍,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将得到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的“F5模式”指导,在资金、智库、社会资源、文化、政策5个方面获得支持,并由创业导师开展为期3年的一对一陪伴式指导。

获得一等奖的畲丽红茶酒乡村体验馆项目,对畲族传统制酒工艺进行创新,以罗源特有的七境茶入酒,依托南洋村畲族文化和旅游优势,打造以乡村酒文化为主题的体验馆。整个项目足足研发了三年。

经过激烈角逐,畲丽红茶酒乡村体验馆项目获一等奖,流蜞人工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菇姑农庄、畲家银壶3个项目获二等奖,以艾之名、浿溪菜园、吉壁“互联网+鲍鱼”农村电商、栖宿(浿溪山居)4个项目获三等奖,畲族技艺传习、“南山下”乡间民宿、罗源中艺漆艺产业园、贝溪绿化苗木、金蕊生态农业、畲草医特色康养基地6个项目获优胜奖,分别获得1万元~5万元奖金。

罗源县农村创业中心主任

决赛中深圳夫妻可以做什么小生意,14个团队按照“8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的形式,阐述项目方案、创新创意、商业模式等。评委们的犀利提问,让参赛者认真审视项目、完善不足。

这是一场充满“土味”的大赛,入围决赛的14个创业项目无一不聚焦乡土。畲族服饰、畲家银壶、畲乡黄酒,吉壁的鲍鱼、鉴江的流蜞、起步的秀珍菇,乡野的艾草、闲置的民房、散落的菜园……这些罗源乡村里“土”得不能再“土”的东西,经过青年创业团队的深入发掘、创新设计、创意“嫁接”,摇身一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点子”“金钥匙”。

福州新闻网3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杨莹 莫思予)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青年如何创新创业?为期3个多月的“青春筑梦·创响罗川”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昨日在罗源落幕。

记者从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了解到,福建青创将会对本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在资金、智库、社会资源、文化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罗源县也将对效益较好、具有可复制性、能带动当地村财收入增长或促进当地就业的项目,根据落地及盈利情况,给予单个项目最高65万元的奖补及相关优惠政策。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为罗源县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新动力。”大赛评委、福建省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郑景荣说,“此次大赛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考察项目的落地性,‘创业创新大赛+落地’,罗源县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将对乡村振兴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将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创新项目,加入乡村振兴。”

记者从罗源县了解到,畲丽红茶酒乡村体验馆项目、栖宿(浿溪山居)、以艾之名、菇姑农庄、流蜞人工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吉壁“互联网+鲍鱼”农村电商、中艺漆艺产业园等项目日前已陆续签约、落地。流蜞人工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吉壁“互联网+鲍鱼”农村电商等项目的带动增收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畲族服饰“罗源装”更是珍贵的文化之宝。依畲(福州)服饰文化有限公司的“畲族技艺传习”项目,以传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为主,研发畲族文创产品并进行线上和线下销售,将畲族非遗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在创业团队看来,散落乡野闲置的石头房子、木头房子也都是“宝”。“南山下”乡间民宿项目与“栖宿”项目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乡土体验,希望通过民宿改造,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游发展,让木头房、石头房变“金屋”。

“流蜞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堪称是‘江上的冬虫夏草’,野生流蜞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公司总经理周洪磊介绍,项目已经攻克了流蜞人工育苗技术难题,养殖后的产品可以将流蜞成虫直接销售,还可以将流蜞苗提供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开展流蜞增殖放流项目,亦可与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开发流蜞素饮片、口服片等新产品,拓宽流蜞的使用和适用范围。

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流蜞人工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项目,让“存在感”微弱的怪虫子“火”了一把。这种许多人都没见过的小虫,居然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给村民们带来财富的“虫宝贝”。

艾草看似普通,但在“以艾之名”项目团队看来,它浑身都是宝。项目负责人高浪钦介绍,艾草具有生命力强、收割简单、适合旱地、药用价值高等优势,他们与农民签订艾草种植包收购协议,加工销售艾草系列文创产品,建设艾草休闲养生基地,在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的同时,为乡村振兴解决土地撂荒、劳动力少的问题。

“‘茶酒’采用了畲族传统制酒工艺,创新性地在酿酒原料中加入茶青直酿。这样的酒带茶香,并富含茶多酚,成为功能性黄酒。”项目负责人、畲酒非遗传承人吴在千说,“茶酒”在2018年研发成功,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专利申请。“茶酒”将以罗源特有的七境茶作为原料入酒,同时带动七境茶的产销,提升知名度。“之所以来参加创业创新大赛,就是想借助南洋村整体畲族文化和旅游优势,建立畲丽红茶酒乡村体验馆,建设线上线下买酒、喝酒、存酒为一体的乡村酒文化体验馆,打造以茶酒为主题的网红新地标。”

返乡创业青年来了。“南山下”乡村民宿项目负责人林情,此前在设计院工作。“我原本就从事建筑设计,一直想‘打造美好空间与大家共享’。”在团队成功打造并运营两家乡村民宿后,林情把目光投向家乡罗源,“想以大赛为契机,在家乡开始新的创业,打造多个民宿点,形成旅游环线”。

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学弟学妹来了。闽江学院毕业生林亚凯这次参赛的项目是“畲家银壶”,他本人也是一名畲银煅制技艺传承人,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陵祥。他告诉记者:“畲银煅制技艺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至今,这项技艺已历经8代传承。”畲家银壶项目计划在白塔乡南洋村投建畲族银器制作文化馆,在文创开发的同时,培养畲银技艺传承人,并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入围文化和旅游部扶持计划的双创人才来了。带着“中艺漆艺产业园项目”参赛的许国发,身上充满创业激情。他说,年轻人往往是一个念想造就一个产业。“我们发现罗源的乡村有天然漆树,决定发挥我们的文创特长,以漆树种植培育为基础,打造国家级漆艺文化产业基地。”为了把创业项目打磨得更加完善,他在把脚印留遍乡间阡陌的同时,还拉来旅游规划专业的博士加入团队,发挥团队艺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文化创意导入传统农业。

大赛以“青春筑梦·创响罗川”为主题,年轻人成为参赛的主力军,其中不乏青年双创人才、跃跃欲试的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等,有外地团队农村创业失恋家人的歌,也有本土青年。他们一头扎进罗源的乡村“寻宝”,为“土味”罗源带来了青春脉动。

这是一场充满“土味”的大赛,入围决赛的14个创业项目无一不聚焦乡土。畲族服饰、畲家银壶、畲乡黄酒,吉壁的鲍鱼、鉴江的流蜞、起步的秀珍菇,乡野的艾草、闲置的民房、散落的菜园……这些罗源乡村里“土”得不能再“土”的东西,经过青年创业团队的深入发掘、创新设计、创意“嫁接”,摇身一变,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点子”“金钥匙”。

入围决赛的14个项目中,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模式占大部分,且预期效益客观。“互联网+吉壁鲍鱼”农村电商项目预计一年可为鲍鱼养殖户增收3850万元以上;中艺漆艺产业园项目种植的300亩漆树林预计每年可收益100万元以上……这些项目落地都将给罗源乡村发展带来新契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青年力量。

决赛前夕,罗源县组织创业青年赴白塔乡南洋村、塔里村开展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并赴福州参加2018年中国福建人才创业周乡村振兴人才与服务发布专场活动。作为活动承办方之一的白塔乡也积极发动乡贤和优秀青年参加赛事,并开发利用闲置资源和土地,以更好的条件承接项目落地生根。

去年12月,罗源县以“青春筑梦·创响罗川”为主题举办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首次尝试在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搭建桥梁。项目启动后共收到包括覆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服务等四大泛农业领域96项参赛项目。经过网上评审和现场评审两轮筛选,最终14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决赛。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3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这个项目的核心元素是什么?采用什么材料搭建?”“你的项目与同类型项目相比,优势在哪里?”……今天,经过激烈的思想火花碰撞,历时三个多月的罗源“青春筑梦·创响罗川”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落下帷幕。“畲丽红乡村体验馆”“畲家银壶”“‘互联网+吉壁鲍鱼’农村电商”等8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一百个人能做什么小生意,这些获奖项目也将成为福建青年创业促进会“F5”模式成员,在资金、智库、社会资源、文化、政策等方面享受相应的扶持。

专题: 互联网餐饮创业   男尚加盟   女人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