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创业事迹姓谭

0 去试试创业网

谭志详脚踏实地,用真诚的品格为自己的事业一点点聚沙成塔,并不懈帮助别人。如果说诚实守信是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那么他一定是一位富有的人。

“我是一名残疾人,所以我能深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也正因为如此,我把扶贫车间里的每一位残疾人都当成了我的亲人。接下来我想多招一些有生产能力的老人、残疾人,有孩子不能外出务工的妇女,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大家的生活都变好、变富,让我的乡亲再也没有贫困户。” 谭志祥说。

农村残疾人创业事迹姓谭

2016年鄄城县在各个村庄建起了扶贫车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谭志祥的厂子迁入扶贫车间,扩大了生产规模。事业蒸蒸日上之际,谭志详没有忘记那些和自己一样身有残疾的人。他深知作为一名残疾人外出打工的心酸,所以尽量安排残疾人到车间工作,并承诺:“只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到我这里来干,共同脱贫致富。”还在招工简章中特别申明了“残疾人优先录用”这一条。有些残疾人行动困难,不能到车间去,谭志详就把缝纫设备送到他们家里,让他们在家里工作。聘请残疾人就业,不仅仅是给他们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使他们过上自强自立自尊的生活。

谭志祥,男,汉族,1978年10出生,群众,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高屯村村民。谭志祥因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萎缩,但他一直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作为箕山镇高屯村“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的负责人,他坚持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实实在在经营,始终以诚待客户、用心系村民,在兴家立业、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同致富的同时,竭诚发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2017年7月3日,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在高屯村扶贫车间调研时,给予他高度评价。曾被省残联评为“致富能手”,获“全市残疾人电子商务致富能手”“全市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去年看着易俗河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谭大嘴,感觉就比较玄农村小伙回四川创业电视剧,步子迈太大了

短短半年时间,“津叠卤·酱板鸭”项目在2020年第四届“中国创翼”县赛中荣获第一名。谭志丹重拾信心,决定继续在曾经受挫的湘菜领域再打“谭大嘴”品牌。“人要输得起,过去的已成为故事,但‘谭大嘴’还在继续。”他相信,尽管创业道路上一波三折,但只要耐得烦、霸得蛮、吃得苦、不服输,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那时,我每天都质疑自己,甚至还会害怕、恐惧,反复思考自己到底还能不能走得下去……”但说到“谭大嘴”这三个字,他又坚信,“我不能停下来,我还有未完成的梦想,‘谭大嘴’这个品牌是我用祖辈的名字命名的,就是要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

2019年下半年,由于湘潭两个分店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成任务,公司按照薪资体系发放法定工资和已完成目标部分的工资,没完成的部分顺延至次月,结果一位店长对外造谣,称老板要跑路了,夫妻离婚财产被转移等等,唆使本店员工和另一家未完成任务的员工一起罢工吵闹。这一系列操作突然间使得企业声誉及经营受到了极大冲击。

为有效发挥各门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员工创收积极性,谭志丹创新薪酬PK模式,同时将每个门店分区划块,厨房命名为生产部,前厅为销售部,以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分配模式,将员工薪资分成国家法定工资+补助工资+激励奖金三个部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套体系因一个“有异心”的高管而成为了企业最大的隐患。

这次成功使得谭志丹更加自信,他成立了餐饮管理公司,开始逐步扩展自己的餐饮布局。这样的发展态势对于年仅三十出头、身有残疾的谭志丹来说,就像做梦一样。

2016年4月,谭志丹在湘潭县金霞山下重新树起了“谭大嘴”的招牌,生意立刻红火起来。不到4年时间,他相继在湘潭、长沙、广东开了11家店,生意规模越做越大,年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带动就业几百余人。

这是谭志丹第一次创业失败,也让他在精神上、意志上遭受了巨大挫折。但谭志丹身上有一种湘潭人耐得烦、霸得蛮、吃得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特质。他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寓意从头再来。

然而,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谭志丹感到前途一片大好之时,“谭大嘴”一号店因与房东存在租赁纠纷被迫关张,这次创业失败亏损110万元,打官司赔掉了近10万元。

“在外面闯真的太难了,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残疾人。”2008年,谭志丹回到家乡。在亲友的支持和政府的关心下,他在湘潭市区吉安路开了一间约40平方米的粉店。后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又开了一家200平方米的“新农村土菜馆”。扩大到500平方米的“一日三餐粗菜馆”后,2015年他注册了“谭大嘴”商标,并将原来的“一日三餐”店更名为“谭大嘴”一号店。他的店子越开越大,越做越好,生意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谭志丹1985年出生在湘潭县中路铺镇太平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幼年时由于一场意外落下了终身残疾。上学时谭志丹常被小伙伴们嘲笑,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相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口气。

“我是残疾人,出生在农村,从小没少吃苦受罪,现在也想为弱势群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欢迎残疾朋友加入到我的团队中来。”谭志丹说。

湘潭在线11月3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涛)11月2日,位于岳塘区汽车东站茶花路的“谭大嘴·腊鲢鱼”饭店门前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老板谭志丹正给前来的残疾朋友、环卫工发放小礼品。

2018年7月,在昭通市供销社的扶持和帮助下,谭德才以永兴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分别在永善、鲁甸、昭阳3县(区)成立志和、玖昱、天翔、新立德富4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抱团成立了富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谭德才担任联合社理事长,计划打造3000亩党参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山区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8000亩,带动1000多户山区贫困群众脱贫。

2018年,合作社种植中药材1200多亩,建起党参初级加工厂一座,实现年收入700多万元,解决全村350多人的就业,其中,大部分是妇女、老人和残疾人。

当年,合作社种植党参600余亩,亩产400公斤至450公斤,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左右,比传统种植提高了好几倍。为延长产业链条,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2017年,合作社又修建了规模达1000头的乌金猪养殖场,利用废弃的党参枝叶进行饲养。

2014年,由谭德才发起的永善县茂林镇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他把村里的致富能人召集到一起,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首批80多户群众采取土地入股、投资入股等方式筹资340余万元,加入合作社发展中药材。

“我还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事?”这时患严重鼻炎、腿脚不便,已经在家安享晚年的谭德才仍在苦苦思索。为找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他拖着四级伤残的左腿先后到甘肃省和丽江市等地考察中药材种植,并在谭家营成功试种了200余亩党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给谭德才留下终身残疾。2003年10月15日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因素,谭德才和村会计骑摩托车到镇上的途中遭遇车祸,左腿5处骨折。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治疗,腿虽然保住了,谭德才却落下了终生残疾。

甘杉村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下辖马家营、谭家营等11个村民小组,是永善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谭德才上任后,带领群众开展玉米营养钵栽种、荞子拉线点播、洋芋高厢垄作等农业科技,两年时间就解决村民长年缺粮难题,甘杉村从此告别了吃回销粮和“空仓粮”的历史。

在谭德才的带领下,谭家营从距公路1公里外的地方整体搬迁到公路旁,家家建起了钢混结构砖房,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通了自来水,青壮年人人拥有一辆自行车。社里还用积累的2万元钱翻修了谭家营小学。这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通过几年的持续造林,谭家营周围3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乡亲们的收入,1992年谭德才又带领谭家营造林队到邻乡的莲峰林场承包荒山造林,一干就是5年,累计造林3万多亩,队伍由原来的30人壮大到60人,收入由6万多元增加到20多万元。除造林队外,谭家营还组建了建筑队,兴办养鸡场、砂石厂。

“谭家营要想有发展,必须先种树。”回乡后的谭德才把谭家营的劳力抽出一半成立“合心致富组”,由他带着绿化荒山,外出找活干,剩下的劳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乡亲们不管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跟他外出干活,所有人都按工时记分,年底根据工分多少进行统一分配。

可是圆了“老板梦”的谭德才却高兴不起来:昭通城郊新民镇群众晚上可收看电视,而自己家乡的夜晚到处黑黢黢的。作为群众推选出来的生产合作社社长,他陷入了思考:这样继续干下去,自己一年挣个四五万元不成问题,可乡亲们还吃不饱饭农村人买小货车创业贷款,用不上电灯,看不上电视。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对得起乡亲的信任。

合作社从1个发展到5个,种植区域从1县发展到3县区、面积从600亩发展到8000多亩,带动群众从45户170多人到1200多户5000多人常年就业,其中带动残疾人家庭就业从17户68人发展到 450户1800人……永善县茂林镇甘杉村谭家营的谭德才就是在左腿残疾的情况下,依旧奔走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今年10月,谭德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专题: 快餐店加盟   奶茶店加盟   致富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