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新洲农村 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微家的姐妹们出谋划策,共同努力,形成了三产融合的模式。同时开展线上宣传和销售,把线下游客往线上引流、把线上客户吸引到基地体验,增加客户黏度,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希望通过这样的全新模式来完成“古法复兴”。

在“妇女微家”,靖响林会定期组织开展种植采摘、技能培训、经验分享等,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结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妇女维权、关爱儿童等活动,举办婚姻家庭、心理疏导、防范校园欺凌等专题讲座,提升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用好妇女微家,为妇女提供更好的服务。

武汉 新洲农村 创业

“我不会讲大道理,但作为‘微家长’米芝莲奶茶加盟费多少,我会关心关爱厂里每一名员工,带着姐妹们一起致富,过上好日子,让微家成为深受妇女姐妹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靖响林期望着。

与此同时,点溪园古法红糖产业园还成了市民游客体验“红糖文化”的网红打卡地,开展梨子、杨梅、樱桃采摘等互动项目,打造成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吃、住、玩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今年端午假期,产业园里13间客房被预订一空,游客们一边采摘玫瑰花、制作做鲜花饼,一边体验传统手工紫砂壶工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靖响林笑着说,能够帮到乡亲们,如今每年都有很多团队来产业园里交流学习,自己愿意将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

“之前流转的60亩地一直闲置,也不知道该种些什么,烦恼了一段时间。”毛家冲村的村民程国才介绍,去年来基地看到田间种植了很多玫瑰花,不仅能观赏,还能出售,于是自己前来“取经”,从采购花苗、种植间隔、日常养护、采收等方面,靖响林提供“保姆式”的服务,还帮忙联系了销售渠道。目前60亩的玫瑰基地年产6000斤,年产值90万元。

靖响林引导农民种植玫瑰花,通过技术带、实地教等方式提供免费培训,解决农民种植难题。她带领种植户们下到玫瑰田间,操作示范食用玫瑰修剪要点,帮助农户们了解掌握日常修剪与冬季修剪的区别,进一步加强食用玫瑰植株管理技巧。

这些年,靖响林不断地研发创新,在古法红糖基础产品的开发上,还研制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比如“红糖麻花”“茉莉花红糖”“玫瑰红糖”“芝麻酥糖”等。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品质,茉莉花和玫瑰花都是在基地种植的。

“我希望和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遵循事物本性,深怀敬畏之心,熬制最纯正的红糖味道,传承传统手艺文化。”靖响林作为企业兴乡代表,多次为保护古法红糖熬制非遗文化进行演讲,成了产业发展“活招牌”。

今年40岁的赵霞是关圣村人,家里主要收入来源靠丈夫在外打零工,她就独自在家带孩子,几乎没有收入。2016年她加入靖响林的团队,从种植甘蔗、榨汁、熬制红糖,每一个环节都开始学习。如今赵霞熟悉红糖制作全工艺流程,还成长为一名车间负责人。

随着靖响林的红糖制作基地做得有声有色,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跟着靖响林一起干。“以前我们的田地都抛荒了,现在能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家庭,一年能赚1万多。”村民黄女士说,村里的老人能帮忙收甘蔗,年轻人也愿意回乡发展,村里现在热闹多了。

“种植甘蔗、制作糖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但也是一种传承。”靖响林将爷爷的手艺学下来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手艺。一开始,她就有意识将制糖手艺教给村里的妇女们。

种甘蔗、做古法红糖、帮妇女就业、组建巾帼队伍……回乡创业9年,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妇联执委、武汉点溪园生态景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点溪园古法红糖“女掌柜”靖响林,不仅成功制作出纯手工古法红糖,使当地中断了50年的传统工艺重新传承下去,还同时带动了村里的精准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与此同时,姜旭飞夫妻俩想办法补习农业知识,在增产增收上想办法。在街道帮助下,两人每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向授课老师请教,找产粮大户讨教,逐渐掌握种植技巧,他们还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提高产量的办法。如今,他们承租的土地规模从最初的30亩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700亩,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

2016年,姜旭飞夫妻俩承租乡邻闲置的土地,开发村里的撂荒地,共计30亩农田,全部种上粮食。经过一年的努力,亩产提升了,给了两人很大的信心,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姜旭飞夫妇两人都是80后,大学毕业后,在写字楼当过白领、做过生意,月入过万。后来因为父亲生病,2015年,两人从城市回到老家铁衖村,姜旭飞自此跟岳父学起了开农机。

农技人员还向郭芹详细讲解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农药使用方法,指导如何使用才能增强水稻抗逆性、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防早衰,同时提醒其用药时的安全事项和规范的操作行为,防止农药污染和人畜中毒等情况发生。

眼下,正是中、晚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害虫多发,邾城街还为他们送来了可供1000余亩农田全面施药一次的6箱约7000元的农药,助力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在您们的帮助下,烘干设备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再也不用将粮食运到别的地方烘干了,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延伸了产业链,也增强了我们返乡创业的信心。”在新建的粮食烘干车间里,郭芹高兴地说:“今年,我们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多亩。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在外漂泊的年轻大学生返回家乡创业,扎根家乡,一起努力发展家乡,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这样的生活更有意义。”

2020年,二人再次流转当地200余亩土地,开起了家庭农场,种植梨子、桑葚、水蜜桃、冬枣等水果以及胡萝卜、土豆、莴苣、竹笋等时令蔬菜。将养鸡产生的粪便,就地变“废”为肥,还田用于种植蔬果,同时将种植的农作物反哺养殖业,成为土鸡的“绿色口粮”。

近年来,刘水兵还不断创新,开始尝试电商销售,以“线上+线下”模式销售“种养循环”的鸡蛋和果蔬农产品。他通过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引流,同时与我家的地、东方神农、汇君科技和斗笠哥等电商平台合作销售,年销售额超5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相继获得新洲区青年致富带头人、新洲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2021年,刘水兵荣获新洲区“问津英才·乡土人才”称号。

“在刘水兵的带动下,我养鸡已经三年了,年收入大约在15万元。刘水兵帮着我进鸡苗,做发酵饲料,再来销售。”克昌湾村村民余继前介绍,下一步,自己准备扩大养殖量,争取养到四到五千只鸡,共同致富。

目前,合作社带动了周边村湾15户发展林下生态养鸡2万羽,每年支付土地租金20万余元,劳务用工工资70万余元,常年带动120余户农户就业,合作社产值500多万元。

据了解,一亩田合作社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与当地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建立了稳定的土鸡、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既确保了原料稳定供给,又减少了原料采购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

“经过14年的摸索,我们就给自己定位了,做一个无抗生素土鸡的目标。我们就利用徐古这边的优质的廉价资源,像鱼皮、鱼骨头,还有我们种的桑葚,蔬菜叶子辞职回到农村怎么创业,把这些所有的廉价资源把它做成生物饲料,用来喂鸡,减少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我们鸡肉和鸡蛋的品质,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满意。这几年我们的客户群体是越来越多,现在抖音里面累积的粉丝也有十多万了。”刘水兵告诉记者。

2013年,刘水兵、余林夫妇集中流转200多亩闲置土地,投资100万元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养殖“无抗”土鸡。依托大别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逐步建立起“鸡—果、蔬菜、稻—鸡”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坡地、山地用来发展林下养鸡,鸡粪还田种果桑、水稻、蔬菜,桑叶、菜叶喂鸡,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水土保持,并采用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在种养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激素、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物品,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无抗’土鸡蛋比起普通的鸡蛋,具有低胆固醇、低脂肪,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特点,在养殖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抗生素,很受市场欢迎。”妻子余林告诉记者。

有了创业的想法后,刘水兵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学起了养鸡技术、微生物使用、中草药知识等。2009年,他在徐古街克昌湾村老家的茶树林、板栗林下,分别散养了2000只、3000只土鸡,用传统饲料和蘑菇边角料分开喂养。经过试验,吃蘑菇的鸡免疫力更好,很少得病。他又在蘑菇里添加鱼头、鱼骨,为鸡补钙,接着又尝试在鸡饲料里添加中草药、微生物,并在江苏寻找专家提供饲用中草药技术支持,在江西挑选了一家饲用微生物供应商,调配出了更营养更健康的饲料,土鸡和鸡蛋的品质也越来越好。

谈起为何选择回乡创业,刘水兵表示,2008年,儿子不幸遭遇车祸,为了更好照顾儿子,夫妻俩不得不返回家乡,因儿子调养身体需补充营养,于是就想自己养殖“无抗土鸡”。

9月11日一大早,徐古街克昌湾村的余林家庭农场内一片繁忙景象河南哪里适合做小生意的人,刘水兵和村民们在新种的有机胡萝卜地里锄草,不远处果林下养殖的上万只“无抗土鸡”穿梭觅食,活力十足,这是刘水兵在家乡徐古街建立的“种养循环”生态农场。

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地处大别山南麓余脉,坐落于新洲、麻城、团风三县交界处,是武汉市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且昼夜温差大,适宜养殖种植。新农人刘水兵、余林夫妇种养结合,十余年间,他们夫妻两人蹚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专题: 重庆超市加盟   火锅店加盟   电动车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