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村创业思考与心得

0 去试试创业网

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基层创业服务平台5926个,覆盖全省96.5%,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开业指导、专家评析、创业孵化等服务。组建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组成的返乡创业专家服务队伍,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全省累计为3.82万名创业者提供了现场指导服务。统筹城乡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城镇63个创业实训基地全部向农村返乡创业者开放。

过去,王臣在外地做种子、化肥农药销售工作,2013年6月,经过调查研究,他回村成立了“双辽市兴隆镇老六专业合作社”,将村子里想外出务工和无劳动能力的村民的土地都流转下来种植农特产品,既解决了当地外出务工人员土地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又为村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和贾俊刚一样幸运的还有农民工返乡创业模范、双辽市兴隆镇义勇村的王臣。他逢人便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也是这片土地成就了我的创业梦,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吉林农村创业思考与心得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新格局。截至今年7月末互联网创业大赛致辞稿,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累计达到9.54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4.4%,直接带动就业40多万人。

如今,贾俊刚成立了灵芝专业种植合作社,还成立了吉林金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家灵芝种植过程中,累计招收了300多名当地农民及贫困农户,除了直接帮扶,贾俊刚还通过输出种植技术和灵芝菌段帮助周边村民致富。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省就业局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采取专家课堂教学和现场实地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仅让贾俊刚学到了食用菌种植技术,还获得了资助。

“最初创业的艰辛很难想象,当年因为不懂技术盲目扩大生产,结果20栋大棚的灵芝害了病全军覆没,连成本都没收回来。”提起创业初期贾俊刚至今难忘。

贾俊刚,蛟河市黄松甸镇农民。过去为了维持生计,种过树、下过工地、收过废品……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满足不了家中的开销。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家乡准备规划食用菌园区,于是决定回乡创业。

贾俊刚侍弄着大棚里的灵芝,乐得合不拢嘴:“我们这里是山区,土地贫瘠,过去大伙儿总为种啥犯愁。现在我们一年忙到头,收入可观,村民们生活也更加富裕了。”

丰收在即,50多台(套)的铁牛全部检修完毕,新进的玉米种子繁育设备严阵以待,满目金黄的田野里,陈艳红又在心里酝酿着下一个秋天……

每一个投身农业创业的人,背后都有一份农业情怀。在陈艳红的心里这份情怀就是根植厚土,回馈社会。她拿出几公顷地为县培智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基地,定期组织农耕文化实践研学活动,给自闭症儿童提供认知学习、就业的机会和场所,让这些孩子们在这原生态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了使当地彻底摆脱贫困,她和丈夫与贫困户结成“亲戚”,“志”“智”双扶,让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

“艳红是俺们这的致富带头人,还是县人大代表,团结乡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她的。”灶台上火烧正旺,张翠香正在给农场的工人准备晚饭。四年前,陈艳红帮助她改造水田,鼓励她养殖肉牛,如今,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收入翻了几番。受益的不仅仅是张翠香,农场解决周边常年或临时性就业上百余人,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奋斗目标。

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创造了三年地亩产水稻1万斤,年收入400万元的奇迹。此后,她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金灿灿的秋天。随着我省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她先后成立了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榆县团结乡铁牛农机合作社、绿野家庭农场。目前,绿野家庭农场有3个分场,累计开发水田面积5000亩,旱田面积3000亩,年产量稳步增长。

回想起开荒创业的那几年,陈艳红几度哽咽,虽然中间经历了众人嘲笑、资金困难、股东撤股等难题创业养殖小生意怎么做,但她仍旧眼神坚毅地告诉记者,“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只能进不能退!”

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加深了她对故乡热土的眷恋,一场意外车祸,更加坚定了她返乡创业的想法。在获得丈夫刘庆海的支持后,2012年9月,陈艳红和通榆县团结乡政府签下了300公顷的盐碱地承包合同,开启了让“瀚海变桑田”的传奇。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很多稻田户都把边边角角的零散地和地力不好的地块弃耕不种了,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儿啊,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她来说,这是块“宝地”。在6年的时间里,她陆续流转和租下了80公顷别人弃之不用的“烂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盐碱地改造成了最适合稻田生长的肥沃土壤。

从此,前郭尔罗斯红光二砖厂多了一位“女汉子”,家庭的负担和高强度的作业像两座大山压在她的肩上,为了留住这份工作,她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辛苦,砖厂解体后,她卖过布、打过工、开过店,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43岁的陈艳红从小生活在通榆县团结乡的一户贫困家庭里,17岁时三万元够投资什么小生意,父亲因意外彻底倒下,一夜之间,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不幸。望着瘫痪在床的父亲和瘦弱无助的母亲,刚刚参加完中考,正憧憬着高中校园生活的陈艳红,做出改变她一生的决定——辍学养家。

走进绿野家庭农场,农场主陈艳红热情地打着招呼,一头清爽利落的短发在夕阳的映衬下愈发干练,“姑娘,坐了一天的车累坏了吧,赶紧进屋歇歇。”没有想象中的距离和陌生,像是许久未回家的孩子被母亲迎进了家门。

从平凡无奇的打工妹到大名鼎鼎的农民企业家,她华丽转身,誓为家乡换新貌;从斑驳贫瘠的盐碱地到稻浪翻滚的米粮川,她笃定前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从伟大坚强的母亲到“培智”实践基地的校长,她心怀大爱,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孤独的灵魂……

专题: 鞋店加盟   科睿加盟   素吃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