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女孩创业致富路透

0 去试试创业网

事业蒸蒸日上,婚姻美满幸福。化妆品种类的开发、经营范围的扩大,2017年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实现了年入千万的目标。如今,小冉生下儿子,在迪拜买了200多平米的别墅,她希望给儿子一个好的环境,希望一家三口过得幸福和乐。“虽然挣钱重要,但是我想把一些时间留给孩子,陪他长大。”小冉说。

相处两年后开始谈婚论嫁,丹尼史问小冉结婚彩礼时,小冉回答“50万” 。丹尼史考虑了几天觉得自己给不了便提出分手,并希望小冉遇到一个经济实力比自己好的人。50万对于小冉来说并不重要,只是为了让父母放心,小冉是真心想和丹尼史在一起,便自己给了娘家50万。去年5月两人先在中国办了酒席又去丹尼史的印度老家举办了婚礼。

小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她的野心更大了。毕业后的她拿着15万的积蓄来到杭州,她想成立自己的品牌,成立自己的化妆品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小冉与一家经营规范、质量可靠的化妆品生产厂家达成合作,并利用自己经营多年的人脉募集投资成立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在苦心经营下,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一直单身的小冉在这时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农村女孩创业致富路透

大学时期小冉已经做过很多份工作,但还是没有攒下任何积蓄,她明白要想赚大钱、要想让父母早点过上好日子,靠打工很难实现。毕业那年,小冉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卖化妆品,产品性能、顾客需求、大众观念、售后服务,小冉认真努力的研究怎样将产品更好的售出,每天工作很久,经常熬夜到两三点才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安做什么小生意比较好,小冉一年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还没毕业的她一年赚了15万元。

小冉出生于贵州铜仁的小山村里,今年26岁。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父母坚持把小冉送进大学的校门,让她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小冉从小就是一个机灵活泼的孩子,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上大学期间,除了努力学习,小冉还经常打工赚自己的生活费,小时工、话务员、代理、发传单等等她都一一尝试过。

3月23日,浙江杭州,出生于农村的小冉和丈夫幸福的看着可爱的儿子。小冉年轻漂亮、聪明能干,拥有自己的化妆品公司,年收入上千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偶然间与印度男友丹尼史相识,两人一见钟情,相恋两年决定结婚。结婚时由于丹尼史没钱,出不起彩礼,于是小冉自己倒贴50万给娘家,将男友“娶”回。爱情事业双丰收,婚后生下孩子后小冉想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便在迪拜买了别墅,和家人一起创造更多的幸福。

目前,约1200户3500名贫困群众在赵海伶公司的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连续几年,赵海伶都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赵海伶始终怀念着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绿水青山间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光,看到现在农村日渐萧条,年轻人也大多外出务工,为了能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她也在努力着。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为了能让产品有更好的销路,赵海伶的同事们也会经常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在一些平台上科普关于农产品的小知识,比如如何更好地挑选蜂蜜,蜂蜜什么时候会结晶,这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观光”。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每到收获的时候,赵海伶便会和几名同事开着车,奔走在青川的大山深处。为了收集到好的农产品,他们经常在山里一走就是六七个小时。赵海伶的团队里年轻人居多,而且大部分都是“90后”。像赵海伶一样,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外读书之后又返回家乡创业。受访者供图

杨鸣将养蜂技术传授给村民们,赵海伶的公司则负责回收蜂蜜,让蜂蜜的生产更加规范化。杨鸣和其他养蜂人每年取蜂蜜的时候,赵海伶和团队的同事也都会全程参与。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这其中,杨鸣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他发动周边十几户村民加入到养蜂的队伍,还一起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从一人致富到一起致富。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想让蜂蜜销量提升,只依靠自己零售是远远不够的。2010年,杨鸣成为赵海伶公司合作的首批“供应商”。搭上电商的便车后,杨鸣养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20箱蜂箱,发展到如今400多箱,现在每年至少可以产出2000多斤土蜂蜜,养蜂一年可收入达10万元左右。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养蜂人杨鸣,是赵海伶多年的合作伙伴,有着十多年的养蜂经验。以前,杨鸣家每年可以产出500多斤蜂蜜,随着蜂箱的数量逐步增加,蜂蜜的产量随之上升,但销路没有打开,每年养蜂的收入也只有一两万元。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入冬,青川县马鹿乡的村民忙着制作羊肚菌菌种准备撒种播种。这其中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每年11月到来年1月,菌种可以收入五十元左右。等到五月份,便可以采收羊肚菌。农户为公司提供优质的货源,公司则使农户的生产更加规范,并帮助他们把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地方。“我们与农户之间不仅是产品的交易,而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情感的积累。”赵海伶说。受访者供图

如果农户不愿种植木耳,也可以到园区务工,每天至少也可以挣到80元左右。木耳种植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解决当地不少农户,包括附近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就业问题。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赵海伶牵头成立基地,和周围的农户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合作供销关系。在青川县板桥乡红旗现代农业园区木耳种植基地,农户投入耳棒,公司将政府给予的每根木耳棒1.5元的补贴转交给老百姓,农户将收获的木耳卖给赵海伶的公司,一亩地可获利1.5万元左右。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赵海伶最初的经营模式,就是从农民手里收货,然后在网上出售,但挨家挨户收集山货效率很低,无法扩大规模,而且蜂蜜、木耳等山货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很大,货源能否保证充足也成了一个问题。受访者供图

如今,每年赵海伶的公司能收购8000斤蜂蜜,6000斤椴木黑木耳,1000斤竹荪……各种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了青川县,进入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受访者供图

优质的货品,良好的信誉让赵海伶的网店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客户的认可,2010年9月,她被阿里巴巴评为“年度十佳网商”。2011年,赵海伶开设了实体店铺,开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道路,供货的农户也由起初的200多户发展到了2000多户。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苍翠的大山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也带来很多难题:交通不便、物流受阻。在创业之初,青川没有快递,赵海伶只能在每天早上6点去赶第一趟大巴车,把货放在大巴车上带到成都,然后委托成都的快递公司再送出去。而处于灾后重建时期的青川县还经常断水断电,在创业的第一年,赵海伶住在简单加固的房子里适合国外创业的小生意,连电脑都没有,只能从县委党校政府临时驻地借了一台电脑,每天也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大学时,赵海伶就曾在网上销售产品进行创业。这次她把目标放了在家乡的土特产上,为何不把青川特产通过网络销售出去呢?于是在2010年,赵海伶成立了网店,以公司和农户匹配的形式来销售青川山货。赵海伶走进大山,向农户挨家挨户收购蜂蜜、竹荪、木耳等土特产,然后通过在淘宝上的网店出售这些山货。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1988年出生的赵海伶在青川县经营着一家土特产销售公司, 她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在网上销售家乡土特产。黑木耳、香菇、竹荪、蜂蜜、天麻……这些来自青川的土特产正在通过网络走出四川,销往全国。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市青川县,以“其水清美”而始名于唐代。这里群山环抱,山水相连,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造就丰富的物产,青川县拥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农特产,也成为了青川的一张名片。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创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对于一个25岁的女孩来说,这种艰辛令人难以想像,但从她坚定的眼神中,让大家感受到了坚韧的毅力。“只有坚持,才能让乡亲们通过电商发展,从农产品种植中获得更高的收益。”魏菲利说。如今,土蜂蜜的销售稳步增长,核桃、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的销量也不断增加,仅2019年她的销售额就达了114万元。在网上销售农产品,魏菲利总是把更多的利润让给农户在庆阳做什么小生意赚钱,给他们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都比同类品种高出20%。她说:“当我看见那些贫困户的生存状况,一种使命感由然而生,用电商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成为了我的坚定信念。”

为了把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为了让更多乡亲们通过电商增收致富。从事电商之初,她一趟趟地翻山越岭,一次次的顶风冒雨,走村入户收购农产品。她的网店特产琳琅满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她发现网店的知名度并不高。 在不断总结经验后,她认为必须从某一个单品入手,成县土蜂蜜的品质和口碑在当地小有名气,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所以她的目光锁定在土蜂蜜销售上。每天天刚亮,魏菲利就与同伴们背着背篓,爬到高高的山上,走进散落在一座座山岭上的农家,收购当地的土特产品,再将一篓篓的土蜂蜜和核桃等农产品艰难地背下山,进行分类打包。晚上,她继续打开电脑,开始推销这些高山上的原生态农特产品,推销中她把白天收购农产品的图片和视频向客户进行展示,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网店的土蜂蜜在整个西北地区销量时常排名第一。

“ 电商不仅让我们陇南的农特产品走俏全国各地,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电商人的命运 。”谈及自己发展电商的心路历程,成县“95后”女孩魏菲利有着说不完的话。从“陇南土蜂妹”网店店主到陇南市电商扶贫讲师,再到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商务学院实训导师、陇南市电商培训中心讲师、成县电子商务协会理事……一路走来,这个被大家称为“土蜂妹”的农村女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角色转变。

专题: 旋转小火锅加盟   互联网创业励志   成都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