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创业梦是什么

0 去试试创业网

2020年,团省委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工作基础,联合湖南财信金控集团,搭建“双创”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双创”金融产品,为“双创”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融资支持,继续深化与湖南邮政、湖南苏宁的消费扶贫计划,为湖湘有志青年返乡提供从技能提升到创业孵化的全程服务。

“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自2014年起举办至今,累计吸引近5000余个项目、超过3万青年报名参赛,带动就业超过11万人,直接发放奖金1200余万元,已经成为宣传和服务我省青年创新创业者的重要平台和品牌项目。本次大赛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要求,在群团改革的新形势,新时代下,打造“创青春+”的赛事2.0新模式。通过与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办赛,广泛整合资源,形成全省支持青年创业的格局。参赛获奖项目可获得团省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在创业培训、培育孵化、金融扶持、导师辅导等方面同等政策扶持。

并为这届大赛三组获奖选手和优秀组织单位获表彰,命名了一批“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创业实训基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为吴金明、曾福生、陈志强等“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创业导师服务团首批导师颁发聘书。

今年以来烤鸡爪加盟加盟费多少钱,团省委联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6家单位联合实施“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扶助有志青年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项目,推动返乡创业有志青年参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农村创业梦是什么

王亮今年31岁,他告诉记者,他曾是一名大学老师,作为客家人的他从小吃螺长大,对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因种种原因决定返乡创业。2018年,王亮创立了阿螺哥哥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王亮便将田螺美食文化与客家文化相结合,打造以螺为主体的产业链,因每天和螺打交道,“阿螺哥哥”也从此成为他的另一个名字。“一颗小小的螺,一个大大的梦,”王亮的家在大围山脚下,是一个很贫穷也很偏僻的小山村,他小时候跟着父亲干农活的时候,都会提一个小木桶,在干农活之余捡满一小桶的田螺,然后带回家养在大水缸里面,经过三五天,田螺吐尽泥沙,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会做一份美味的嗦螺,而且因为小时候穷,没有肉吃,这份美味的嗦螺就是王亮家中唯一的荤菜。王亮说:“儿时的幸福记忆能成为现在努力和奋斗的方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据王亮介绍,传统嗦螺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湖区,螺体带有大量的寄生虫,清洗方式为手工清洗,小店加工,常温运输,导致大部分人不敢吃螺。而王亮的螺来自于稻田,用中央厨房加工,低温冷冻运输,这样的螺既干净又卫生,同时还能根据不同口味的人群生产出不同口味的嗦螺。并探索出三产融合,一产,稻螺共生,通过公司带动、贫困户参与进行精准扶贫,现公司已与当地21户贫困户签订产业扶贫协议;二产,农副产品加工,将田螺通过中央厨房加工成美味的嗦螺,将收割的稻谷加工成生态大米,并且注册了“嗍螺嗍螺”和“稻螺米”两个商标;三产,农旅结合,从产品的“点”到产业的“线”到园区的“面”,目前打造出了田螺小镇、田螺农园等一系列具有螺文化的设施。

“你吃过最好吃、最干净、最卫生的嗦螺吗?”来自浏阳的王亮凭《阿螺哥哥三产融合》获得此次大赛农业农村组二等奖,现场,随着他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他的创业历程,而“螺”便是这创业路上的“主角”。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6日讯(记者 刘镇东 黄京)扶助有志青年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2019年,全省共青团联动金融机构,为贫困县青年放贷项目221个,总金额9107万元,直接资助项目301个,直接资助金额1677.3万元……今天下午,财信金控杯第六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扶助有志青年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青创云∙小湘”发布仪式在中南大学科技园举行。

谭春良说,本地养殖的大多是青壳小龙虾,外壳比红壳小龙虾薄、肉质鲜嫩,每斤可以卖到25元,在当地市场上供不应求,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养殖小龙虾的信心。

今年29岁的谭春良,是千家峒大里源村人,在浙江宁波开了7年服装店,虽然收入比较可观,但在他心里,始终埋藏着一个回乡“创业梦”。

(通讯员 吴雨晴 雷慧琳)近日,在江永县潇铺镇层山村的皇城小龙虾养殖基地里,负责人谭春良正在自家池塘旁忙碌着,从网笼里将足斤两的小龙虾挑选出来,称重、装箱,准备给早早预定好的顾客送去。

最近,易润菊看到新闻上隔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农家乐搞得红火,便打算去十八洞村取取经。她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家乡的山水美景利用起来,与乡亲们一起实现致富梦,因为她的根在这。

生态鸡养起来了,王先智最近又打起了山塘的主意,他准备承包二伯的近10亩山塘,养殖生态鱼、鸭。王先智说:“我喜欢农村,想要在这里做一番事业,金山银山,最好的还是家里这片山。”

易润菊给记者算了笔账,创业一年多以来室内装修污染治理加盟,请当地工人干活,从修路、搭棚,到栽果、除草等等,共开了三十多万元的工钱,她说,能带动乡亲致富自己很乐意。

“可能是因为出生在乡村,我总想回到家乡做点事业。”易润菊说,在当地大山里种植火龙果,没有经验可循,只要成功就会把技术教授给乡亲们。

1990年出生的易润菊,在福建、广东等地做了8年“打工妹”。打工期间,易润菊时常留意着能够带回家乡的致富门路。2017年底,她正式决定回家创业,承包起土地,修建了30个火龙果大棚,还搭建竹屋办起了土家族农家乐。

碗米坡镇首八峒村与波溪村仅有一山之隔,同为返乡创业的易润菊正在大棚内检查火龙果的长势。“现在天气还是有点凉,长得慢了些。”持续的低温降雨天气让易润菊有些担忧。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像王先智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致富。据保靖县人社局介绍,当地每年约有近千名青年返乡创业。

由于悉心饲养,王先智的生态鸡品相好,在附近集市赶场总是销售一空,价格能卖到20多元一斤,算起账来,半年多能赚六七万元。王先智说,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土鸡市场越来越大,今后他打算扩大规模,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王先智个头不高,干劲却不小,他在山上散养起了主打生态、健康、绿色的土鸡。刚起步时,本钱少、技术缺乏,他就自己动手搭鸡棚、修鸡窝,向当地有养殖经验的农户请教。

24岁的王先智是村里的“红人”。本科毕业的他回到村里,立志要在大山中干出一番事业。刚回来时,乡亲们不理解,好不容易考出大山,为什么要回来?“面对质疑河南老年人的小生意怎么做,我用效益说话。”有些腼腆的王先智谈到自己回乡创业的决定时,神色坚定。

新华社长沙3月11日电(记者 万志云)春暖时节,处于群山之中的波溪村云雾缭绕。这座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普戎镇土家族村庄的宁静,被“9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先智“喔——喔——”的呼唤声打破,他在山上散养的生态土鸡闻声赶来,“咯”“咯”声阵阵。

专题: 品牌橱柜加盟   加盟项目   互联网医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