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农村创业经验交流

0 去试试创业网

张中华只是万源市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其中一员。近年来,万源市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致力于培养乡土人才、致富带头能人、乡村能人巧匠等人才,带动乡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发海、冯津榕)

逐渐富起来的张中华也不忘带领父老乡亲们增收致富,不但无偿提供饲料喂养、疾病防治等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还无条件地帮助养殖户解决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带动当地20余户脱贫户实现脱贫致富。“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张中华笑着说。

今年,张中华夫妻俩种了8亩玉米、5亩水稻、2亩油菜。到了农忙的时候,他们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忙活,赶在日上三竿前多抢收一些庄稼,然后带到乡镇上售卖。张中华同时担任着村里护林员一职,每天要花3个小时骑摩托车巡山看护三四千亩林区。往年,即便是农闲的时候,张中华还会跑遍十里八乡,收购其他养殖户的生猪,然后转卖给下游收购商,挣一笔辛苦钱。

由于猪肉市场波动,张中华的养殖场去年亏了30万元。与2014年最大的不同是,那时遭遇一点小风小浪就仿佛要把这个家打翻,而现在张中华无比坚信,亏掉的30万元他一定会再赚回来。“国家支持勤奋的人,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一定会变好。”张中华说。

万源农村创业经验交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中华推倒了家中的一间老屋,在原址上起了一座3层小楼,同时还把另一间老屋进行了改造,重新修缮了屋顶。新家有200多平方米,建房连带装修花了30多万元,共有6个房间淮安做点什么小生意好挣钱,全家4口一人住一间都还有剩余。

2017年,张中华的生猪养殖第一次扩大规模,一下扩大到200多头,不仅住满了原本的圈舍,新修的圈舍也挤了个满满当当。200多头生猪出栏后,为张中华带来了约10万元的纯利润。再加上2018年相关部门还针对脱贫养殖户出台了专项扶持措施,张中华拿到了1万多元的补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不脱政策,张中华这些已经摘帽的脱贫户仍然可以享受各项政策保障。依靠着政策福利和自身勤奋,张中华一家的日子继续大踏步向前走着。

此后的两三年,张中华的生猪养殖一直维持在这个规模,每年都能稳定收入好几万元。为了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每年镇上组织养殖培训班他都会去。“免费的培训班不仅按天补贴50元差旅费,还让我们把养殖的困惑解了、技术学了,这样的好事真是没想到!”张中华说。

也就是在申请“摘帽”的那2个月,张中华找亲戚朋友借了2万元钱,在镇、村的帮助下,和妻子赵贤秀搞起了生猪养殖,一上来就养了五六十头。等到第二年把猪卖出去,他不仅还掉了欠债,还赚了2万多元。

不过,到了2014年年底,靠着那年庄稼丰收,家中的情况稍稍有了起色,张中华就趁着村上要划定一批脱贫户的时机,主动找到村上要求“摘帽”,成了村里首批摘帽的乡亲之一。“最难的时候缓过来了,我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张中华说。

那时,张中华的父亲刚去世不久,老人生前治病不仅掏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外债。加之母亲长期患病,日常的药费、检查费等虽然不多却没有尽头,儿子还在读书每月的开支也不少,虽然贫困户的帽子戴着不舒服,但在现实面前,张中华不得不暂时低了头。

2014年6月,43岁的张中华被识别为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帽子虽能带来不少优惠政策,但他发自内心不愿戴这顶“帽子”,从此感觉矮人一头。

从被识别为贫困户心头满载贫穷焦虑,到家庭资产超过百万脸上洋溢幸福笑脸……时至今日,张中华已是董家梁村家喻户晓的致富标杆,成为全村甚至全镇学习的榜样。

通过这次合作,黎明敏也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我想做服务,为地方政府、为老百姓、为其他企业、为同行,我喜欢积极正向、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竞争环境。”最近,黎明敏在北京的办事处正式成立,在文化政治、金融发展大融合的首都,为北斗搭建更大的交流平台,及时接触到国家政策信息,结识更多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宽渠道,为公司今后的转型发展扎实基础。

“每当在确认销售某种产品之前,我总会设身处地地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产品,自己是否会购买?如果自己都不买,客人怎么会购买呢?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断优化产品、优化服务,让北斗做得更好。”这样认真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也使得北斗商贸获得了各方合作伙伴的信任。前不久,经过资格严格审查,华润集团与北斗商贸签署了内部供应的集采方案,将长期为华润万家提供农产品,这也是一份实属少有的央企与民营企业的合作。

“在集散中心,我们首先奉行的是普惠,对于百货区的商品,只要不亏损,我就尽量使售卖商品的价格比超市再低一点点,为的就是给无论是游客、外出务工还是回家探亲的人们提供一个能落脚休息的地方。在当地特产方面呢,我们联合深加工企业,把不方便食用的农产品加工成开袋即食的餐食或零食,以便游客带上火车食用;或是把万源的土特产集合成大礼包作为伴手礼售卖,并通过合作的快递公司直接发货,为客人节约时间和精力的成本。”

不久前,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市政府在万源市火车站对面建造了旅游集散中心,展出、售卖当地特产的干菌、腊肉、富硒茶、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而具体运营事务则是交给北斗商贸全权负责。

对于未来的发展,黎明敏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随着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兴旺,国家相应政策或有所调整,那么扶贫型企业也要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扶贫政策结束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将特色农产品与地方旅游业有机结合,融合多产业共同发展是黎明敏最近在思考的方向。

2020下半年,国家消费扶贫的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实施,北斗商贸站在政策的角度开始对接有关的扶贫农产品销售工作。在国家政策红利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仅半年的时间,一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小微企业成功实现盈利,成为了一般纳税人。在今年,北斗商贸又升级为A级纳税人。“做企业,就要干干净净,北斗商贸从成立以来,不曾有过任何行政处罚。升级为A级纳税人后,我们专门返聘了两位实战经验丰富的专职会计,成立了财务部门,做好缴税等工作,我希望我的企业和我本人一样,永远保持干干净净。”

“当时万源市也有确诊病例,全市封城、封山、封村、封路,保供给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我这几年做农产品贸易也积累整合了一些渠道、资源,还加入了重庆市西部地区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的蔬菜会员单位,在万源市商务局的担保下,我组建的保供给车队成为唯一一批可以自由通行川渝两地的运输车队。”黎明敏说,保供给是为万源市的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蔬菜售卖的价格也只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上了运输、人工所需的费用,这两个月实打实的工作得到了万源市商务局的认可。

有以无人机为基础的智慧农业支撑和多年经销优质农资的优势,秦凯决心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转型升级上走出一条新路。2020年开始,他与当地农业投资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对产业园区进行托管运营。公司首先选择从有规模、有产业基础的樱桃西红柿入手,让其“增值”,采用自然农法、有机农业等友好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合理安排休耕、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节水减药,以精细、生态、科学的生产过程强化樱桃西红柿的绿色和安全,做到纯天然、高品质。“现在的市场越来越挑剔,只有绿色的种植方式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质量可靠、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秦凯说。

在给种植户提供农资的过程中,秦凯还发现当地虽然优质农产品较多,但是种植标准不统一、品种更新慢、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很多优质农产品无法实现优价,在产品销售环节仍然依赖于农村经纪人上门收购,流通体系仍然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节点,小而散的农民缺乏分级分选、产地预冷、包装加工等环节的产后商品化处理的意识,也欠缺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的能力,有些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少人问津,损害了优质农产品的形象。

“这个黑鸡和其他鸡不一样,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第一,它会飞会游泳。不是滑翔,而是直接弹跳式起飞,可攀岩可上树,肌肉非常紧实。第二,它很有野性,好斗。不同于其他鸡,旧院黑鸡看见蛇不但不躲,反而去吃蛇,从一定程度上讲,甚至可以帮助山区农户养殖的其他家畜、家禽避免天敌危害。第三,它耐粗耐寒。身体素质好,几乎不生病,特别好养活。这种鸡常年生长在山上、树上,吃野草虫子、药材等,抗病力非常强。”另外,旧院黑鸡虽然黑入骨髓,但它的蛋却是五颜六色而且个头很大,深受消费者喜爱。黎明敏打算用当地的旧院黑鸡苗搏一搏这个看似已经结束的竞标机会。

黎明敏介绍道,万源市旧院镇主产一种鸡,名为旧院黑鸡,被称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旧院黑鸡肉和蛋的硒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当地土鸡和良种鸡,曾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

“当时荣昌区正好有一个项目,就是当地的青商会、红十字会,还有管委会等企业和商人出资,给荣昌区本区的农户免费发放鸡苗和鸭苗。”可机会不是等来的,越是困难时,越要迎难而上,正面突击,才能为自己创造机会以打破僵局。

黎明敏常说,在加入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后,公司即将停摆的局面才出现了转机。在重庆周转的这段时间,黎明敏加入了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并通过协会的平台结识了不少同行企业家,在沟通交流中,黎明敏向同行学习成功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不足,在协会会员的帮助下,黎明敏暂时在重庆市荣昌区“落了脚”。

当时的北斗商贸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只有三个员工,都是刚毕业就跟着黎明敏的年轻人。“这几个员工刚从学校出来,找个工作也不容易,除了对我的公司有所了解以外,出去到社会上还是白纸一张,我不忍心辞退他们。我向他们承诺,工资照常发,税正常报,有活动也要正常参加,公司没钱,我想办法,我回重庆找资金。”

“咱们国家的消费扶贫政策是2018年底的时候出的,当时公司还花了不少钱请人做了几个网上销售的App和各个平台的小程序,但使用效果不佳。创业的第二年,公司不仅赔光了第一年挣的80万元,还倒欠50万元,没过多久,公司就基本上转不动了。”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操着一口正宗重庆话的外乡人,在略有排外意识的县城里获得认可、做成生意并非易事。“我当时就想了个思路,用‘怀柔政策’。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开车在整个万源市里转,河道、山崖、树林我都走过,转遍了万源220个乡镇村,把这里了解了个底儿朝天。”看见村民的电器、机械坏了,黎明敏免费帮忙修,作为做自动化编程出身的工程师,维修电子、机械设备对他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了;路上遇到有人需要搭车,不管认不认识,黎明敏都可以帮忙送;重庆人喜欢美食,喜欢做饭,他还经常和当地人切磋厨艺。一来二去,黎明敏就慢慢地和当地人成了朋友。有时,帮个忙的时间黎明敏还会向当地农民讲讲有机肥的原理,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黎明敏的生意也慢慢开始有了起色,万源市北斗商贸有限公司也开始“招兵买马”,逐渐步入了正轨。

“刚到万源的时候,我并不是做农产品销售,而是主要做是农资,农用物资。”初到万源市对接工作时,黎明敏发现普通的化肥和农药是当地农民的刚需。所有的土地都用化学农药,包括除草剂,见效很快。但他明白,化学农药对大自然的破坏很严重,是绝不能长期使用的。“当时咱们国家农业部门正在全国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就是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渠道,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有机肥增量、化肥减施、品质提升、土壤培肥的目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我就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售卖农资产品,售卖有机肥和农机设备。”黎明敏说。

“当时汽车行业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我想出去试一试。”综合考量后,黎明敏选择离开国企,考进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同样是做电气自动化、机器人编程等工程师的工作。两年后,正值北京现代在重庆建设工厂,从开山破土基建到建设、制造、安装加生产一条龙。从零开始建厂,是黎明敏没有经历过的,他知道,如果想要学到新本领,就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在黎明敏看来,万源是片山环水绕、自然风光极美的好地方,即使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站在万源的八台山顶上,还是会有冻耳朵的感觉,那里的环境确实是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所向往的。

20世纪60年代末,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黎明敏的父亲从重庆来到四川省万源市,一个建在大巴山腹地的边陲小县城。这里是革命老区,当年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发生了颇为惨烈的万源战役,如今万源战役纪念馆已成为川东北地区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黎明敏就生长在这个素有“万宝之源”美誉的地方。多年后,一家人虽随着父亲返城回到重庆,但童年的记忆却化为情怀的种子,种在了黎明敏的心中。

“说到公司经营哪些产品,这正是我们公司与多数农业行业企业所不同的一点。作为万源市、达州市、四川省乃至832平台的扶贫型企业,我们的产品种类很多,不仅有米面油粮,还有万源当地特产的干货,干菌子、干菜、腊肉制品、土鸡、土蜂蜜茶叶等等,只要是当地的刚需农产品,我们几乎都有涉及。但在我看来,这不是种类杂,而是产品的大综合,因为我们会根据客户需求,为他们精准提供扶贫产品。”

一个口音纯正的重庆人、全校前三的优等生、捧着国企铁饭碗的工程师,却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跳出舒适圈,只身驱车几百公里奔赴四川最东北的万源市,只为在这个万顷池和诸水源头处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他紧跟国家政策的脚步,抓准时机抓住机会,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

“目前,我在35亩多的果园里已种了2000多棵梨树、200多棵青脆李、100多棵板栗。同时,我准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到2018年,争取养上100头猪、1000只鸡。那个时候,估计能够年产7、8万斤梨和7、8千斤青脆李,光种植一项就可以带来十多万元的净收入,养殖估计也能达到十来万元的收入,一年净收入二十多万元估计也就能顺利实现了!”畅想着未来,王代军腼腆地笑了,脸上充溢着满满的自信。(图由本文作者提供)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2015年和2016年做小生意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王代军果园里200多棵梨树都挂上了沉甸甸的果实,两万多斤梨、40余头肥猪、170余只鸡的销售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首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让王代军泄气。而政府多次派出种植、养殖技术员到王代军家悉心指导相关技术,无疑再次激起了王代军一家人继续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但是命运却又在这个时候给王代军家开了一个玩笑。眼见800只鸡都快要出栏了,却全部感染了疫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万余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王代军一家子欲哭无泪,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创业之路的艰辛。深埋了800只鸡后,王代军专程前往请教万源市畜牧局的专家,得知这次鸡染上疫病的原因是疫苗没有预先接种好。这个时候,王代军开始深深自责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去重视掌握相关种养殖技术的大意和落后了。

自2006年受伤后,王代军便在心中构思起倚靠家乡山和水发家致富的创业蓝图。他一边带领家人开荒种果树,一边发展起养殖,并逐年扩大着规模。到2013年,他的果园已经初具规模了,养殖场里的20头猪和800只鸡更是承载着一年的致富希望。

好不容易熬到儿子大一些了,二儿子也勉强能够帮助家里干些不太重的活儿,并能给家里人想出些新鲜的点子了。偏偏天有不测风云,一家的顶梁柱——王代军却在这个时候遭受了致命的伤残。那是2006年的一天,王代军带着家人一起修连到他们家的公路,在砍一棵树时,悲剧发生了。那棵树在被砍倒后,砸向了王代军,造成了腰椎骨折和大腿骨折。经过治疗后,恢复得极不理想,就这样,王代军从此落下了残疾,再也下不了重体力了。

王代军的两个儿子自幼先天性肢体残疾,小时候的日子都在夫妻俩轮流背着四下里长年累月寻医问药中度过。一家人的生计一直靠夫妻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庄稼,以及王代军在当地煤窑里当挖煤工挣些微薄的收入过日子。

尽管如此,在这个家庭里,却时时充盈着欢声笑语。他们一家子总是能够热爱生活,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里的一切得失,并执著追求创业梦想,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毫不气馁,制造出了一个又能一个专属于他们温暖小家庭的惊喜。

在小河口村杨耳厂坪组,王代军家是唯一一个全家老小都留在家中创业的特殊家庭。家中的三个残疾人,一个是他,一个是他的大儿子王永富,一个是他的二儿子王闰月。大儿子什么都干不了,连吃饭也要人端到手上,整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他和二儿子的身上。可偏偏二儿子和他都肢体残疾、下不了重体力。

四川新闻网达州2月27日讯(马发海)“我们村里大多数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互联网创业月入过万的几个思路,但我不行,家里有3个残疾人,实在是走不了。这些年,我就带着一家人坚守家乡的山和水,追求家庭的创业致富梦想,现在正是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了。”谈起自己的创业故事,现年47岁的万源市沙滩镇小河口村村民王代军坚毅的目光中隐隐透露出几分伤感。

专题: 中药互联网创业   网络创业项目   品牌橱柜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