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农村贫困户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今年48岁的刘公平是王召乡南住村村民。几年前,因妻子去世,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生活一度陷入窘境,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6月,乡里和扶贫办争取到省里的缝纫加工扶贫项目,村里向刘公平推荐了这个项目。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筹集资金,他在2017年底成立了益民鞋帮加工车间。

近年来,我市按照“一乡一产业、一村两项目”的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特色种植”、“缝纫加工产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村的发展活力,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如今六七月份适合做的小生意,袁兴珍的草编加工厂已是济宁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优秀基地。“修建厂房、扩大规模,搞产品创新……”袁兴珍给自己的未来规划了蓝图。“一个人富不算富,我现在有条件了,就该竭尽全力带领村民就业致富,回馈父老乡亲。”

48岁农村贫困户创业

相对轻松,时间、地点自由的工作受到了不少当地村民的欢迎。 随着加工规模的扩大,袁兴珍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草编加工,尤其是村里的中年妇女。“我们这里不规定必须几点上班,时间比较自由,中年妇女可以接送孩子。”袁兴珍说,到目前为止,一共有30多人在厂房内固定做工,40多人平时在家做工,“他们来我这拿原料,回家制作为成品,再交给我,按件计算工资。”

也正因为曾饱尝疾病痛苦,袁兴珍深知创业的艰辛,暗下决心:“我要带动更多乡亲就业致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追梦路上,我们一起走。”如今,眼看着有了新的加工厂,还带动了大量村民就业,他感到很欣慰。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吃多少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一路走来我觉得创业最重要就是吃苦和坚持。”对袁兴珍来说,挣多少钱并不重要,他更看重的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2015年,袁兴珍的手工艺品加工迎来了转机。这一年,袁兴珍接到的订单一波接一波,他便租借了村委一处约300平米的闲置用房,扩大厂房规模的同时也吸纳了更多村民在此就业。“租借村委闲置用房既可以为村委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厂房问题,一举两得。”为了留住客户,袁兴珍力争把产品做到精益求精,稍微不满意的草编挂件就拆了重新做。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兴珍的加工厂渐渐红火起来,在业内也有了名气,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当时的创业,袁兴珍满是感慨,最大的困难就是工厂无法拿到稳定的、长期的加工项目。“最难熬的时候,一年只有一笔3万的订单,十几位工人们只忙活了两个月,就没活了。”为了生存,袁兴珍还接了一笔耳机加工的订单,但是由于科技含量高,工人制作出来的成品没有达到客户预期,那批订单一下子损失两三万元。虽然订单做砸了,但他还是给工人们支付了工资。“宁愿我自己吃亏,也不能亏待了跟着我干的工人。”

坚定了要创业的决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也并不容易。连着寻了数月,袁兴珍决定做手工艺品加工厂,原因是投资少,工序相对简单。说干就干,他骑着摩托车四处向人拜师学艺、跑工厂拉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兴珍最终熟练掌握了这门手艺,还成功拉到了一笔订单。

在创办工艺品加工厂之前,袁兴珍一边种地,一边趁着农闲时开拖拉机给人拉石头打打零工。由于从小家庭条件一般,袁兴珍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2001年,家里突逢变故,妻子的去世让袁兴珍一下子泄了力。可生活总得继续过下去,他没有消沉太久,就开始四处打工撑起这个家。

“年轻的时候好一些,脚跟勉强能着地,也有力气。”袁兴珍今年58岁,由于小时候生病没及时医治,造成了他左腿行动不便。随着身体的变化,现在他的左脚脚跟与地面的距离达到了十多厘米,只能用脚尖着地,走起路来非常艰难,走上一会儿,左腿就会感觉非常劳累,不听使唤。

“这些手工艺品大部分都销往国外,作为春节等节日的喜庆饰品,做起来更要用心,马虎不得……” 9月10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见到袁兴珍时,他正穿梭于车间里,忙着检验工人们制作好的成品。由于行走不便,疾步走一阵,豆大的汗珠就从袁兴珍的头上、脸上、脖子上冒了出来。

进入9月份,袁兴珍的加工厂愈发忙碌起来。30多名当地村民,在车间内熟练地把彩色画纸、仿真装饰配件和草编原料拼接粘在一起,在她们灵巧的双手下,一件件精巧别致的工艺品呈现在眼前,这些手工艺品也将远销海外。

“对于残疾人而言,我努力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养家糊口,更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在邹城市郭里镇西郭东村,只要提起袁兴珍的名字,村民们都不陌生。可以说,袁兴珍是村里草编工艺品行业的创业带头人,他不仅靠着吃苦耐劳将工艺品卖到国外,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说干就干。2015年4月,小朱从亲朋戚友处借来3万元钱,建猪舍、买猪崽,剩余的钱购买饲料。“养猪很不容易,我眼睛不方便,给猪喂食时,提着潲盆,一小步一小步摸着墙壁,走到猪栏里。”朱新辉说,再把潲盆轻轻地放在猪槽边,打开水龙头把猪槽清洗干净,放入猪饲料。“看着小猪一天天地长大,六七个月左右出栏,口袋里又要进票子啦。吃点苦,值得!”当年,他出栏生猪50多头,经济收入达2.8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穷则思变。2015年3月的一天,朱新辉来到冠市镇养殖大户罗老板的猪场参观,他看到几百头滚瓜溜圆、肚皮拖地的生猪竞相抢食,尤是欢喜。“那几年,生猪市场销路很好,养殖大户都赚了大钱。”小朱的心思一动,家乡有水有地有菜有果,选择养猪是摆脱贫困的一条好路子。

“在外面打工漂泊黄陂横店适合做什么小生意,我的视力不好,加之所做的体力活非常辛苦,待遇很低。”朱新辉说,2010年下半年,他从外地返回家乡,另谋生计。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15岁时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由于眼睛天生残疾,没有上过学,接受正规教育。”据小朱介绍,从16岁起,他先后从事木匠,种田,拖板车,在基建工地做小工等职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新辉出生于1971年,出生时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从小到大,看东西模糊不清,走路东倒西跌,摔得鼻青脸肿,身上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

“2018年共出栏生猪43头,主要在黄竹村内销售,现有存栏生猪26头。”朱新辉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衡阳市场的生猪销售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均价每公斤仅10.2元,比往年最高销售价每公斤少10元。小朱很有经营头脑,去年上半年在猪市价格行情上扬时出栏了一批生猪,略有盈余。“村里还有3户养殖大户,下半年生猪出栏,刚好碰到价格下跌,养殖户都亏了本,最多的亏了5万元。”朱新辉说,生猪市场也像潮水一样,有落有涨。明年也要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更新生猪品种,相信赚头大一点。

这个中年男子名叫朱新辉,今年48岁,身高1米7左右,身体偏瘦,理着平头,面色红润。记者走近一看,发现他两眼是天生的白内障。“我的双眼视力不足0.1,只能看到眼前一尺远的距离。”小朱说,他在喂猪时,看到猪是模模糊糊的样子,不能看到猪的完整模样。

记者听到猪叫声,循声走进猪舍,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打扫卫生,用水龙头冲洗猪舍。地面干净后,他把猪饲料倒到猪槽内,10多头生猪伸长嘴巴“哼哧哼哧”争相抢食。

“一看见有人提着饲料走进猪舍浙江义乌做什么小生意好做,栏内10多头生猪一齐朝人围拢过来,发出抢食的尖叫声。”2月2日上午9时,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记者来到衡南县冠市镇偏远山区黄竹村高山组,依傍该组老屋塘山的一栋1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尤其醒目。

专题: 互联网的创业   品牌橱柜加盟   环保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