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多少人回乡创业的

1 去试试创业网

“让乡村人气旺起来,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提升农村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示范创建工作,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为农村创业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介活动,营造农村创业良好氛围。(常 钦)

泗水出台《关于扶持乡村振兴合伙人的若干措施》,提供土地、税收、金融、培训、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支撑政策。“政策给力,我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绿水青山!”在北京打拼多年的王大强,通过招募来到泗水创业,参与打造研学基地,农耕文化、田园文化、非遗传统文化体验吸引来不少游客,乡亲们家门口办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

打好“乡情牌”“乡愁牌”,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奔赴乡村一线助农兴农。山东省泗水县启动“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通过合伙人带动,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有多少人回乡创业的

金乡县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亚鹏介绍,县里依托“蒜小宝”人才驿站、青创服务站等平台,用好引才育才政策,在创业补贴、金融信贷、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返乡创业人才重点支持,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创新热情。

如今想做个小生意加盟项目,张金鹏开设网店4年,年销售额最高达2亿元左右。谈及未来,张金鹏胸有成竹:“让科技为农业赋能增效,继续深耕乡村产业,吸引和带动有志青年回到农村,帮助农民致富。”

卜集镇组织村党支部、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召开座谈会,建成镇级农产品电商产业园,镇级快递集散中心,31个行政村每村建成一处快递服务网点,村级直投率达到100%。

随着规模扩大,张金鹏遇到了创业路上的难题。“俺们这网点少、运输成本高。5斤装的大蒜,每单快递费要3.3元,比周边地区高出几毛钱。”张金鹏说,每天订单过万,高成本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家乡的大蒜名声在外,发展农产品电商我充满信心!”张金鹏牵头搞起大蒜电商,随着交易量不断上升,加工区从小院搬进2000平方米的仓库,带动130多名乡亲一起发展。

金乡县有“中国大蒜之乡”之称,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产品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乡大蒜”的品牌价值已超218亿元。近年来,金乡县返乡打“蒜”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张金鹏是全县第一批通过电商销售大蒜的创业者。

山东省金乡县卜集镇,张金鹏的电商分销基地内,蒜头成堆、蒜香弥漫,乡亲们麻利地剪秆装袋、称重发货。“还是年轻人办法多,网上卖大蒜,家门口有了新活计,俺一天能挣150元。”59岁的刘翠兰边打工边学技术,干劲十足。

农村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各地改善乡村创业创新环境,让各类人才“引回来”“留得住”。农业农村部人事司有关负责人说,健全人才兴农强农的政策体系,对乡村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创业扶持力度,在进修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向到乡回乡返乡入乡的产业带头人倾斜,加强系统培育和综合扶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文亮来带动下,周边村庄户户有柚园、家家有收入,绿了山头、甜了心头。文亮来免费为村民提供果苗和技术,统一按市场价回收果子,每年入股分红达600多万元,吸纳老年人到果园务工,年均发放务工工资260万元。

在政府的帮助下,文亮来的果园不断“升级”:新建1000立方米冷库用于蜜柚储存,为错峰销售打下基础;搭建小火车运输设备,节省了人力;引进智能测糖分拣设备,根据果子大小分拣蜜柚,测量糖度、识别坏果,保证蜜柚品质。多措并举,果园近两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

“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回顾返乡创业路,文亮来打开话匣子:2013年冬天,基地遭遇低温天气,柚苗冻坏一大半,损失达150余万元;没有做整体规划,没有跟上市场需求变化,陷入销售难……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屡遭挫,文亮来一度想要放弃。

今年是文亮来返乡发展井冈蜜柚的第十个年头。原先,文亮来与朋友在深圳开了一家小工厂。后来,高市乡招商引才团向他推介了井冈蜜柚产业。“井冈蜜柚是有名的特产,当地有政策优惠,我也一直想回家乡创业试试看。”文亮来的吉安庆丰农业有限公司在高市乡“落户”,种下了8万多株蜜柚苗。

2月9日,江西省永新县高市乡青年人才创业党支部会议室里,文亮来率先提出用工需求:“眼下基地着手整枝埋肥,每天要保证15名用工,2月底前完成,不耽误开花授粉挂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下一步,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将带动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

大农机带动种粮增产增效。周高粱介绍,拿打农药来说,人工打药,一人一天顶多10亩地,而无人机一天能作业几百亩,节水减药,一亩地还能省好几十块钱。靠着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高粱家庭农场种的粮食成了面粉厂的“香饽饽”。看着产量高、效益好,越来越多的乡亲主动上门,周高粱成了乡亲们的“田保姆”,农机服务辐射周边四五个村子。

打定主意,周高粱毅然回乡,跟着父亲流转了800多亩地种粮食。周高粱自学农机操作和维护,带动乡亲们机械化种田。他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30多台(套)各类农机设备,累计投入超过百万元。如今靠着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种植,高粱家庭农场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进村入户问乡亲,到农业企业学技术,周高粱调查发现,以前田间道路不畅,大型农机下不了地,现在随着高标准农田等项目落地,地平整、路成网、渠相连。他还从区里了解到返乡创业有各项惠农扶持政策,“购买农机能拿补贴,机械化种田肯定大有赚头,农机服务还能帮助乡邻,一举两得。”

说起春管农事,周高粱声音洪亮。这位脸庞黝黑、手指粗长的农家汉子,是一名大学生。“毕业时想返乡创业,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劝俺三思,怕吃不了苦。”周高粱坦言,返乡创业不是“拍脑袋”,自己也经过“深思熟虑”。

中原粮仓麦苗青青,浇上返青“头一水”。2月10日一大早,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河阳街道高粱家庭农场,周高粱开着拖拉机拉着新买的喷灌机下田浇麦。“苗情真不赖,一二类壮苗比例挺高,肥水跟得上,今年夏粮管保又是好收成!”周高粱说。

各地着力优化环境、完善政策,不断提升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汇聚更多资金、技术要素,带动形成农村创业创新热潮,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

上海市金山区某特色蔬菜智联植物工厂技术员 胡耀峰:万亩良田全自动化、 全机械化,我觉得是可实现的,就是要靠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一辈去奋斗、去扎根。

虽然从事的是农业种植,但胡耀峰每天和电脑和仪器设备打交道的时间远多于与植物打交道的时间。现在他们采用了AGV巡检小车替代人工巡检,在办公室电脑上就能看到植物的实时状态。

科技改变农业,上海一家种植面积12亩的温室,除了最初的播种、将小苗从育苗室定植到温室大棚,以及采收时需要一些人手参与。中间的大部分时间,胡耀峰一个人便能管理。填土、挖穴、播种、再覆土、浇水可以一键完成。

基地有60名员工,七成是90后理科出身,农业生产也是满满的“理工风”。基地里,种子是上过天的“太空种子”,育苗采用组培容器无菌培育,戴MR眼镜看农情,机器人进行种植数据采集,还有新型立体化气雾栽培技术等,让农业既接地气,又上云端在成都的街头小生意好做吗,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气雾培种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芹菜生长周期缩短,一亩地气雾培的产量大概相当于传统种植的8倍。

元宇宙实验室通过把真实世界中的种植生产相关数据,进行AI分析处理,并可视化模拟,创建元宇宙种植数据模型,快速反馈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提前预判和预警,缩短真实世界中种植实验的时间,提高种植质量。如果想去实地看一下作物的生长情况,戴上MR眼镜,通过对比里面的参数和实际生长参数,新手小白也可以秒变成一个种植专家。

在示范基地的大棚内,光照、气温、湿度都是电脑自动控制,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通过巡航机器人,实时采集环境数据,最后汇总到元宇宙实验室里面。

孙浩亮曾经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建筑工程,毕业以后回到家乡江西南昌,在一个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

浙江省嘉兴市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强根:随着种粮用上科技化、机械化,年轻人逐步涌入到种粮队伍中来。现在的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的农业生产,一定要靠年轻人的血液来投入。

应超还用上了5G数字化平台,凭借建在田间地头的智能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土壤墒情测报站等一些监测设备,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智慧大厅。

现代农业大有可为,这位年轻的新农人坚定了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决心。除了无人机,插秧机、打捆机、搂草机都被他开进了田里。

浙江省嘉兴市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应超: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给我们培训了农机技术,让我们评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级职称。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新观念、新技能、新农具,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为广袤的田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蔡甸老城区的小生意好做吗,他们到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专题: 便利店加盟   互联网创业大师   美容店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