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两人创业励志段子

1 去试试创业网

七年!辛学潜和妻子一路走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白手起家、创业成功!采访中,辛学潜告诉记者,他其实最想对对妻子说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感谢!感谢妻子对自己的信任和陪伴,更感谢在创业路上妻子的不离不弃!

皇天不负有心人!辛学潜和妻子在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之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如今,他们所经营的广惠羊绒因为质优价廉,不仅在城阳、李村等地区有了稳定广泛的客户群。就是在省内的同行业中,也是小有名气,而且目前已成为多个大型品牌女装羊绒衫和羊绒大衣的指定代工点。

农村两人创业励志段子

创业的前两年,夫妻二人没日没夜的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搞技术、想方设法扩销路。休息不好、饮食不规律那都是家常便饭。但就是再苦再累两个人都不言放弃。他们齐心协力,为了美好的目标和生活一直努力着。到第三年,夫妻俩不仅还上了当初借的那30万块钱,还有了5、6万元的纯收入。

创业初期,免不了要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因为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终,有的人选择了放弃,但有的人则继续较紧牙挺住了。而坚持下来的这些人最后得到了成功的回报。辛学潜和妻子就是后者。

理想很饱满,而现实的残酷也让夫妻二人吃了不少苦。因为对于羊绒针织行业,辛学潜和李霞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门外汉。起初,像线料选择、打板制作、成品处理等等,这些专业术语对于啥也不懂的两口子来说,就像天书一样,更别说让他们付诸行动小伙回农村创业成功了,上手操作了。

2008年,夫妻俩双双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回家筹备资金。当时夫妻俩手里几乎没有什么存款,3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几乎都是借的。虽说担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夫妻俩很有信心,也干劲十足。他们相信,只要努力付出就肯定会有收获。

辛学潜和妻子李霞,都是1981年出生的地地道道的八零后。目前,他们在位于夏庄街道的新民村社区经营着一家名为广惠羊绒的羊绒衫针织公司。因为加工出来的羊绒衫品质好、价格优惠,多年来积攒下不少的客户资源,人气一直很旺。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背景就会有不同的创业故事,唯一相同的一点是创业者都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当谈到下一步发展计划时,刘同镇信心满满地说:“我计划把第一批幼苗好好养殖,等规模扩大后,我们会同村里、帮扶人商量,希望他们提供帮助指导,搞标准化建设,申请QS认证,坚持绿色养殖、生态养殖。我坚信这样做下去,消费者会喜欢我们产品的!”

“鸡宝宝们”一天天长大,刘同镇始终陪伴着、呵护着,每天24小时始终形影不离,吃住都和它们在一起。“‘鸡宝宝们’长大了,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很高兴!虽然我没有结婚,有了它们的陪伴,我不再孤独!”刘同镇深情地说。

现如今,走进他们的养殖场,野鸡幼苗已经长大到了1斤左右,有的长得快一点的已经达到2斤左右。由于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加上他们始终坚持绿色喂养,只给“鸡宝宝们”吃野草、玉米等,不给吃人工饲料,野鸡长得很慢,且死亡率较高,到现在真正成活的只剩1000余只。但是,他们并没有沮丧、没有泄气,依然保持着干事创业的初心和激情。

两位“创客”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们在网格村干,帮扶人吴育刚、张金生的帮助联系下,积极主动跑大城市养殖基地、访高档宾馆和农家乐、询相关农技专家,慢慢地他们掌握了一些养殖知识,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取到了养殖“真经”。今年初,他们俩在村、帮扶人支持下租下靠近公路边的一块地,建起了简易的养殖基地,初步引进了2000只野鸡幼苗,200只土鸡苗,前期投资近6万元。

说干就干,好的想法必须付诸实践。刘同镇、金家应他们俩没有迟疑便开始四处打探考察、学习、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遭遇过人家的冷脸相待,将他们拒之门外,不给他们参观学习。

交谈中,两人一直在商量酝酿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贫困,于是他们在思考、在寻觅,慢慢他们发现人们开始热衷追求于绿色健康食品。看到了这个商机,两人意见便不谋而合,开始谋划养殖生态野鸡。

刘同镇今年31岁,桃岭村海形组人,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右手比正常的左手细了不少,且弯曲行动极为不便,几乎拿不起什么重一点的物品,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为此2014年他因为残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金家应是该村石桥组人,先天性智力残疾,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因为其弟弟金家和与刘同镇是同学,金家应通过弟弟介绍认识了刘同镇,两人志同道合,处境相同,很快便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

走进岳西县温泉镇桃岭村石桥组生态野鸡养殖基地,一只只野鸡欢快地吃着野草、玉米,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跳着舞。右手残疾的刘同镇正在忙活着给野鸡喂食,并和它们交流着、说笑着,俨然已经和“鸡宝宝们”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年37岁智力残疾的金家应正忙活着给“鸡宝宝们”准备“食粮”停车场外做什么小生意赚钱,为它们健康成长护航。两位身残志坚的“创客”精诚合作,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为他们“非同一般”的脱贫致富梦想奋斗着、坚持着,成为桃岭村脱贫攻坚战中最为动人励志的故事。

天道酬勤,刘珍顺、刘连才叔侄俩用自己的坚持和决心证明了自己,如今的他们,不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还带领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迎来新生活,闯出一番新天地。

楼下村作为非重点贫困村,按照扶贫政策,拥有一笔产业扶贫资金。为了村里的贫困户尽快脱贫,考虑到叔侄俩的养殖技术,村里用这笔资金购买20头小牛崽,投放到叔侄的生态农场,由他俩饲养,获得的收入村里的贫困户都能分红。

五年间,叔侄俩把种养的收入几乎都投入到他们的生态农场,目前,农场里正养殖着60多只羊、4头牛、5只猪、1000多尾鱼和鸭。去年,养羊和鱼的收入就有5000多元。刘珍顺和刘连才轮流吃住在农场,守住这一片能给他们生活带来希望的小天地。虽然,目前农场仍处于一有收入便要立即投入的经营状况,但他俩的家庭状况明显比以前好上许多了。

”为了节省开支,他俩自己当小工,硬是一砖一瓦、一锄一铲地将这块荒地改造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场。一间羊舍、一间鸭棚、两间猪舍、一间住房、三亩鱼塘在五年间陆续建起来了。

“我们身体残疾但不代表能力残缺。”刘珍顺说。他从未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把自己当成弱势群体。开荒山、发展种养业的想法也是2012年刘珍顺先提出来的,当时,他找上侄儿刘连才把想法一说,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村里听说这叔侄要自力更生,自己创业,十分支持,为叔侄俩无偿提供了这片荒山。

在莲花县众多感人的脱贫故事中,莲花县荷塘乡楼下村的有对叔侄俩,他们身残志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故事充满了正能量让人由衷敬佩。于是记者一行慕名去采访进入他们感人的世界。汽车在弯弯曲曲小径上同行,沿途树木苍翠欲滴农村利用互联网创业案例,头上的鸟儿来回鸣唱,这么一个怡人地方不仅培育人更能养育万物。

专题: 儿童创业项目   派乐汉堡加盟   卤菜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