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农村青年创业项目

0 去试试创业网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青年是先锋。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是集聚这些重要元素的综合平台。近年来,聊城市各级团组织以“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为统揽,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振兴,立足为党育人工作,重点开展助力乡村青年人才成长、助力乡村社会建设、帮助乡村困难学生学业、帮助乡村青年创业等“两助两帮”工作,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在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不断提升共青团助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局贡献度。

大赛期间,入围复赛选手参加了为期3天的集训学习交流,先后赴茌平区耿店村、小高村和中国圆铃大枣生态园电商直播运行中心观摩考察。特邀专家、茌平区有关负责同志与农村创业青年召开了聊城市中小企业青年人才成长赋能计划座谈会。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6日讯 聊城市2022年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交流推进会暨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近日在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举办。

聊城农村青年创业项目

不可否认肯德基加盟费及加盟条件,前几年年轻人总感觉在农村没出息,到城市才能出人头地光彩,都抱着一种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愿望,导致村里没有几个年轻人在村里。可现在随着“耿店品牌”的影响力,许多在外的年轻人思想也逐渐的发生了转变,纷纷回到村里承包大棚、果园,利用村里肥沃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产业。

90后“棚二代”节昌信,以前在外打工从事农业相关专业,一直很想回去为家乡做点事,看到村里蔬菜产业发展非常好。2019年回村就被安排到了绿隆科技公司负责农业园区技术和管理工作,实现了在家乡沃土施展才华的梦想。

90后“棚二代”耿付娟,在一次记者采访时问到“为什么回来”,她欣然地说到“因为我回家之后,发现家乡变化非常大和城市里面没有什么太在的区别,哪还在外干吗呢?”2018年,她回村后创建了电商平台,将“棚二代”种植的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销售到客户手里。

80后“棚二代”耿付征,中专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但工作不顺利。返乡之后,耿店村正面临着大棚产业的蓬勃发展,看着同龄人们都富了起来,自己也不敢落后,规划了买车买房、成家立业入党五年目标,仅用四年就全部实现了。2022年又新建了两个大棚,收入达到了20万元以上。2023年又制订了新目标,就是用自己的经历和能力来帮助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致富。

什么是“棚二代”,80后“棚二代”曹有忠这样说“父辈人都在种大棚,我们接过了接力棒,算是种棚的第二代人,另外我们所种植的大棚,硬件设施和技术都比上代人有了创新和突破,思想上也超前,所以说我们是真正的‘棚二代’”这就是耿店新村年轻人对“棚二代”的新认知。

“打工一个月,不抵回村干一天。”这是辣椒专业户崔广丹说的一句话。2019年90后“棚二代”任召坤、崔广丹夫妻俩总感觉漂泊在外不踏实,看到家乡发展这么好,就结束在外四处打工、漂泊不定的生活回到村里。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三年时间成了村里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80后耿付键在外打工多年,尽管挣钱很多,锦衣美食,究终是“身在异乡为异客”,不如在家里温暖,毕竟最亲的人都在老家。如果一个人有本事、有能力,不管在哪都有一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新天地。2010年回村就承包了1 个大棚种植辣椒,当年就实现了10多万的收入,幸福乐开花。

“乡村要振兴,年轻血液是关键。”耿店新村十几年来一直把人才当成宝,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回流乡村,新村党委年年都对即将奔赴大学深造的准大学生,送上新学期的祝福和慰问品,希望每一位学子志存高远、早日成才,学好科学技术回报家乡。同时,让学子们感到乡村振兴舞台大有作为,只要学到最新的农业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乡村转化为“棚二代”,就能为家乡的腾飞提供科技助力。

新村像绿隆科技公司蓬勃发展的产业项目越来越多,育苗厂、蔬菜加工厂、批发市场、绿冠合作社、诚赢合作社等产业给新村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也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我在绿隆温室玻璃蔬菜大棚干活,每月收入3000多元,日子越来越开心。”绿隆农业科技公司郭玉红说“以前村里没有什么产业,种地收成不高,只能外出打工挣钱添补家里。现在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好多了。”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新村党委建立了“引、培、聚”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还十分注重在解决融资难、设施旧、配套少等难题上下功夫。2022年投资500余万元,整修村内道路32000㎡,提升农家书屋育人功能,新建“棚二代”安置楼三栋,投资2000余万元的蔬菜加工厂也正式投入使用,新村的产业越来越壮大,为更多的“棚二代”回乡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群雁归乡,集群成势。”近年来耿店新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家创业。“棚二代”已经成为耿店人的代言人,注册的“棚二代”绿色蔬菜商标已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吃上了绿色菜放心菜,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耿店“棚二代”。如今,在“棚二代”的努力下,新村大棚从以前的60多个棚发展到现在的800多个棚翻了十几倍,为新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乡村振兴发展绘就了新画卷。

怀着使命感做事,这群青年“农创客”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一户农户,而是以创设平台的方式,让更多老乡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兴趣电商运营人员张雪,曾在杭州做抖音带货主播,月销售额千万元以上。说到加盟该创业团队,她使命感十足:“电商不分区域,只要有人才、有产品,不怕做不起来!”

透过窗户望向窗外,广袤的田野向远方延伸,万物蛰藏,又孕育着无限希望:一群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年轻人,正踏准时代的节拍,在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上展现作为。

“刘垓子白仁计划5月上线,石磨面、刘垓子熏鸡等正在打造中。”李岩说,“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我们还要输出本地的历史文化,形成地域品牌效应。”

当产品质量有了保障,文化内涵有了提升,包装设计更具个性,再借助产业园多样的销售渠道、成熟的网络运营平台、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女孩子如何在农村创业创业,更多土特产将走出“深闺”。

传统生产模式下,刘垓子白仁外地市场认知度较低,品牌效应不足,难以打开销售新局面。下一步,刘垓子镇将整合小作坊式生产,引导村民带着设备、资金、技术等资源加入生产车间,通过资源整合、利益联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

“比如,刘垓子白仁可以凭借小袋包装被市民随身携带,当作茶肴、小零食等。”李岩说。半年来,围绕“文案+故事+系列”,他们赋予农产品文化、时代内涵;通过调整配料、制作工艺,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产品。

有品牌,有设计师,有电商运营团队……公司搭建好基础构架,以品牌逻辑做产品,让一个小小的杯茶有了无限可能。而这种“变脸”,将发生在更多本地农产品身上。

让产品变得时髦、更有卖点,是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3年来,“小茶益杯”杯茶产品深圳如何做点小生意赚钱,以“纸杯装茶、冷水泡茶”的新颖方式,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农民不了解电商相关知识,想运营电商心有余而力不足。作坊式生产,是一代代农民延续下来的生产形式,没有质量保障、没有品牌背书,只能作为“土特产”在本地流通,利润空间有限。

作为一家杯茶生产企业,从城市转战乡村,一开始,很多员工并不理解。但该公司负责人李岩有自己的判断:乡村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发力农村电商,可以就地取材,帮助本地“土特产”出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并为自身发展带来机遇。

专题: 互联网居家创业   快餐店加盟   宠物店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