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轻人回乡创业原因

0 去试试创业网

合作社旁的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甚是好看。“我们打算在周围种上几十亩油菜花,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还可以作为乡村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顺便了解现代化蔬菜种植产业。”原生才说。

“下一步镇政府将会协助基地扩大种植规模至500亩,造福更多村屯发展,同时陆续投入500多万元修建水利项目支持周边村屯产业发展,让水培蔬菜种植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社坡镇镇长杨广日说。

基地的水培蔬菜得益于成熟的技术指导,品质优良,其主要销往广东、桂林、柳州等,供不应求。基地繁忙的采摘期可提供20多个岗位,村民随时都能来务工,工资为80元/天,主要负责采摘、护理工作。2021年基地销售各类蔬菜超80万斤,产值约300万元。

农村年轻人回乡创业原因

水培蔬菜的优势在于自动化灌溉,半自动化种植,节省了人工成本,产出的蔬菜口感好,并且水溶肥吸收好,残留少,是优质的绿色有机蔬菜。

该屯部分土地闲置后成了荒地,村民原生才看到后觉得十分可惜,便将蔬菜种植产业引回家乡70元一斤的小生意好做吗,带动家乡发展,解决村里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低的难题。

走进桂平市社坡镇新华村勒竹根屯财杰种养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蔬菜大棚,棚内绿油油的空心菜、苦麦菜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收。

返乡、入乡成为时代机遇,“新农人”正在创造乡村美好前景。“三农”工作重心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而“新农人”就是衔接二者的力量。

2021年3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提出,“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并允许部分进城农民返乡落户。允许部分进城农民返乡落户,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传统渠道,同时开启了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新渠道。为有“三农”情怀的莘莘学子、专业技术人员、商界精英、退休人员返乡发光发热提供了空间。

万物互联的平台,让乡村小镇获得与外界连接的海量机会。数字化下沉,也为返乡青年“为家乡代言”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过去,回乡创业只有开餐馆、开理发店这少数的几种业态,能够解决的就业非常有限。而今天,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人均收入提升的前提下、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年轻人返乡大有可为:做电商、开专车、做新式茶饮、开自习室、密室逃脱游戏……2021年的爆款影视剧《山海情》之所以能打动如今的年轻人,是因为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里,很多都是年轻人。从各个省份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年轻人,承担起了扶贫的重任……

王文一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农家,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2013年王文一离沪返乡,开始创业。他瞄准车厘子种植产业,联合十几名郸城籍大学生一起成立了万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咨询专家、筹备资金、引进果苗……创业之路忙碌而充实。

1996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施林娇是十八洞村第一代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9年毕业于浙江音乐学院,曾在湖南浏阳一家公司做宣传工作。2020年,施林娇辞职回到十八洞村,和另外两名返乡的大学生施志春、施康一拍即合、共同创业。目前,他们在一家直播平台已经有了近5万“粉丝”。

“90后”山村男孩金志鹏,2015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浙江诸暨东白湖镇小东村创业。了解到本地香榧种植趋于饱和,他独辟蹊径,陆续收购了万余株香榧苗,经艺术加工后制成盆景。目前金志鹏已培育出香榧盆景400余盆,售出的单价在几百到上万元不等。

“85后”熊明英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湖北武汉一家企业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等工作。2012年5月,熊明英辞职返乡承办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快递服务、农特产品电商平台等,帮助村民把山里的农特产品销往各地,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调查显示,返乡小镇青年学历相对更高,普遍具备互联网思维,懂得如何在联通、开放、协同中把握新媒体技术的规则,从而快速利用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方式让“小镇”的声音传播出去,进而转化为切实的经济效益。

眼下,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中,回答就变成了:我回到了家乡!近年来,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和家乡政策吸引下,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小镇青年”陆续回家,其中佼佼者更是把在城市里接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用在了回乡创业上,成为“新农人”。其实,“新农人”“绿领”等职业新名词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500万人,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量的4.78%。数据表明,一场青年人口的反向流动,正在逐渐凸显。

毗邻龙游瀫的团石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年轻人才。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迎合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团石村打好“年轻牌”,实现了好风景向好经济的转化。团石村办起了强村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定期举办深受青年人喜欢的夜市夜吧、啤酒节、音乐节、水上运动、摩巡驿站等。“夜经济”“水经济”“摩道经济”蓬勃兴起,成为龙游旅游的“新宠”,助力该村实现“绿富美”的逆袭。(完)

近年来,沐尘畲族乡党委政府立足独有的山乡资源优势,以“建设美丽畲乡,彰显民族风情,开展特色旅游”为总体思路,持续推进畲乡美镇提升项目。“通过项目拉动三亚冬季有啥小生意做,开发配套资源,集点连线汇面完善景点路线及区域规划。”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多来,尘花花短视频创作基地、“制吉”石榴红驿站、山地自行车泵道、凤凰洲露营基地、沉浸式剧本杀等11个项目团队先后入驻沐尘,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吴琴芬说:“去年开始,有很多创客和企业入驻,溪口其实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业态,今年暑期也吸引了很多大学生过来实习。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溪口未来乡村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回到溪口创业的初心,是希望把家乡的人文风貌通过文旅带出去。”同为“80后”的吴琴芬于2020年带着她的“瓷米文创”入驻溪口未来乡村,研究、挖掘龙游特色,进行陶瓷创作,有意识地融入龙游本土风情,用自己创作出来的陶瓷制品,展现龙游当地特色,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室聚集到此。

龙游是“中国竹子之乡”。走进位于溪口老街的竹木工坊,两位竹手艺老师傅正在埋头制作。姜鹏介绍,他们邀请并签约当地竹编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参与创作,并将新的理念与传统竹编技艺融合,使竹产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通过直播等方式销售,去年竹制品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

如今,“一盒故乡”团队已由5名返乡青年扩展到26人,并以“一盒故乡”为核心成立了溪口青春联合会,集聚了一批青创群体,创业类型涉及种植养殖、陶瓷创作、竹产品加工、电商直播、数字经济、乡村研学等。“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创客回归,乡村共富’,对传统手艺进行再开发、再设计,做出有特色的乡村产业。”

挥之不去的乡愁,是姜鹏创办“一盒故乡”的初衷。“我大学是学设计的,在自己的家乡女大学生留在农村创业小说,把所学专业与喜欢的事情结合起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姜鹏说。

中新网衢州5月25日电 (记者 薄雯雯 马佳佳)2016年,“80后”姜鹏辞去杭州一家电商公司的工作,决定返回家乡龙游县溪口镇创业。

专题: 靓颜加盟   肯德基加盟   酒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