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助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如今,“昭华基金”正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纵深渗透理念向导。昭觉县东西部协作办为合力助推昭觉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于2023年8月正式注入“余姚帮扶配套资金”,共同激励广大昭觉青年才俊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创新潜力和创业动力贡献青年力量,谱写创新创业的时代华章,激荡乡村振兴的澎湃春潮。吴晓波教授当初设立创业基金,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终于得到了实现。

公司总经理陈阳感言道:“昭华基金是我们草根青年创业者的摇篮,能够助燃生命力,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创业者要永葆创新精神,更要敢想敢试敢创新、敢闯敢干敢担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局。”

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助创业

在历届“昭华基金”支持项目中潍坊市农村创业大赛时间,叶思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曾两度获评。从单纯的种植社和养殖社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从打造“大美彝风”系列农特产品到开创昭觉历史上的“电商第一单”,该公司将“昭华基金”的包容性创新创业理念付诸生动实践。

2023年8月,在支教团的联络协助下,吴晓波教授带领多位浙大校友企业家以及竺可桢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首次来到昭觉县开展2023年度“昭华基金”颁发仪式,和昭觉青年创业者开展企业家座谈会,并前往相关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与指导。

三年来,“浙江大学昭华创新创业基金”的投资收益累计已达15万元,悉数用于支持昭觉县的13个青年初创项目,产业方向包含农业加工、黑山羊养殖、彝族服饰、社工发展、电商助农等诸多方面,创业形式涵盖合作社、社工站、民营企业等各类模式,先后涌现出“四川省创业明星”“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优秀青年创业家。

在“昭华基金”的名字里,“昭”代表光明,“华”代表中华,“昭华”寓意着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旨在鼓励昭觉青年创业者成为昭觉“造血式”发展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带动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昭华基金”注资者、杭州诠世传动公司总经理寿炳炎也正是受到了吴教授“家国情怀”的感召,注资20万元,为“昭华基金”增添求是内在力量。

吴晓波教授表示:“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在青年创新创业领域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科技创新创业的资源,这样的创业帮扶将大大推动当地青年创新创业实践。这既是一项对欠发达地区十分有意义的事业,而且对浙大学生、校友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2019年,在荣获教育部首届“杰出教学奖”后,吴晓波教授将这从教以来获得过的最多奖金(100万元)全数作为本金,发起设立“浙江大学昭华创新创业基金”(以下简称“昭华基金”),赋能浙大支教团和校友,将浙大创新创业资源与昭觉青年的创业潜能相对接,为青年创业活动给予直接支持,筑牢产业根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以昭觉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彻底“拔穷根”,不能光靠“输血”,还要让当地人拥有“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固本培元。

2007年,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架桥铺路下,吴晓波教授先后主动在昭觉县中小学捐资设立“求是奖教金”和“求是奖学金”,鼓励一线人民教师以更高热情投身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鼓励在昭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1999年,为助力昭觉县脱贫,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毅然踏上了西部这片相对贫瘠的土地,历经艰辛、持续开展支教扶贫;“暖冬计划” “求是筑巢”“千人圆梦”……一届又一届支教团前往昭觉奉献青春,二十五年爱心接力,教书育人、扶贫扶志,为昭觉带去希望与光明,也带回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8月,在支教团的联络协助下,“浙江大学昭华创新创业基金”设立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带领多位浙大校友企业家以及竺可桢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首次来到昭觉县开展2023年度“昭华基金”颁发仪式,和昭觉青年创业者开展企业家座谈会,并前往相关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与指导。为当地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赓续25年来浙大与彝乡的约定和情谊。

三年来,韶华创业基金鼓励昭觉青年创业者成为昭觉“造血式”发展中的“造血干细胞”,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带动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收获了累累硕果。

2020到2023,三年时间转瞬即逝。三年来,韶华创业基金的收益,累计让13个昭觉县青年初创项目得到了帮扶,先后涌现出“四川省创业明星”“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明星”“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优秀青年创业家。

是否还记得三年前,也是一个火热的夏天。他刚获得首届教育部“杰出教学奖”,在颁奖现场众多浙大师生的见证下,他以该奖的全部奖金100万作为本金发起成立了“浙江大学昭华创新创业基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晓波教授成立的基金旨在鼓励以四川昭觉县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们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带领当地彻底脱贫、走向富裕。

下一步,竹山县团委将持续开展各类活动,加强与青年创业者的联系沟通,做好定期回访五谷石磨豆浆小生意怎么样,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农人”,圆青年回乡创业梦。

2022年受灾的还有擂鼓镇姜西村茶叶专营合作社的茶园,在“新农人”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2万元的支持下,合作社负责人余露购买抽水机、水管等抗灾物资,对800余亩茶园进行补水灌溉,有效保障了2023年春茶采收。

“中蜂养殖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还要看气候,前几年天气比较好,每年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但是去年连续干旱,我养殖的120箱中蜂受灾严重,不仅没有产蜜,还要人工喂养。”田新新对2022年的灾情记忆犹新,2022年竹山县遭遇特大旱情,夏秋冬三季连续降雨不足50毫米,得知田新新的蜂群严重受灾,竹山县擂鼓镇团委一边组织农技中心上门开展技术服务,一边推荐申请“新农人”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

2019年,返乡创业青年田新新,注册成立了竹山县金田园中蜂养殖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先后投入6万元购买100余箱中蜂,带动周边15户村民发展中蜂产业,成为镇内最年轻的养蜂人。根据竹山县产业帮扶政策,中蜂养殖初步阶段,政府每年给予每箱中蜂500元奖补资金。有了政策支持,田新新潜心研究养殖技术,逐步从“门外汉”成长为养蜂专业户。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行走在竹山县擂鼓镇护驾村双寨片的通村小道上,微风拂来阵阵花香,一只只蜜蜂穿梭在雪白的槐花丛中。不远处的小河边、山脚下零星摆放数十个蜂箱,创业青年田新新正在为蜂箱搭建遮阳网。

在“新农人”计划的扶持下,越来越多“新农人”活跃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上,展现奋斗者风采。在“新农人”计划启动一周年之际,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大有可为的“新农人”如何在田间地头的实现“兴农梦”!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2年6月,由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联合共青团十堰市委在全省率先设立十堰“新农人”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基金,为18个返乡创业项目发放免息借款75万元。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底,全国返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120万人,其中返乡青年占比最高,平均每个返乡创业项目可吸纳6至7名农民稳定就业作文在家做个小生意开头,17个灵活就业。返乡青年群体在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青年返乡创业存在缺乏流动资金、管理运营经验不足、缺乏系统培训等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100万名农村创业带头人,1500万名返乡入乡创业人员。

专题: 互联网创业思路   致富创业项目   煲仔饭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