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永安镇农村创业人

0 去试试创业网

采访中,每一次交谈,李开强都强调“要行动起来,所有的想法都必须付诸实践,行动才是硬道理!”的确,所有的计划、愿景只停留在想的话,那只能是空想、幻想。

梨园村要继续加强发展经济果林,同时以此为契机,结合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产业间的循环互动。眼下,梨园村的大部分村民搬进了新规划、建设的聚居点,这也是全村规划发展的进一步需求,村民集中居住后不仅更便于管理,同时也为村上的产业布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双流区永安镇农村创业人

近年来在旅游做什么小生意赚钱,梨园村的经济果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最初单一的柑橘扩大到现在的桃子、李子等多个精品果林。现在,大家的收入有了质的飞跃,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李开强又有了新的思考,现在,村里居住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考虑到梨园村未来的发展,以后的土地谁来做,这又成了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怎样为乡村发展找到新的劳动力,吸引和鼓励青年回乡创业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一环,而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全村的产业发展作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布局。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和交互,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是一种双向建立的结果。”李开强说,发展经济果林产业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其他村民,全村第一位柑橘种植大户高明华,在村党委的带领下,一次栽种了8亩柑橘果林。然而,就在大家还在一旁观望的时候,2015年,高明华的8亩柑橘林收入了18万元,这和传统的农业种植相比,经济效益可是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看到如此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自主地开始种植经济果林。正是这次事件的触动,村两委最后确定了以帮扶种植大户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村民自发地参与产业发展。

2010年,李开强回到村上任职,因为经历了自己创业的成功,李开强怀揣着满满的希望和抱负,做什么事都很有干劲,一心想为全村带来改变,让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真正开始着手每项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愿景被现实给残酷地上了一课,村民传统固有观念难以转变,对发展经济产业的不信任、不理解,工作推进遇到强大阻力。尽管工作开展困难,但李开强清楚的知道“单靠传统农业是不可能让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才是梨园村未来的发展之路”。就这样,李开强带头在村上种植柑橘树等经济果林。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带领乡村百姓走上一条发展致富路,这不仅是对基层党组织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给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决赛舞台上,获得2020年度“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等荣誉的双流优秀社区代表、社治工作者以及共建单位代表也来到现场分享经验交流感想,赢得掌声不断。

“农民为什么不种地,因为挣不到钱,所以走观光农业的路子。我们农民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我自己在心头经常想,我们摸索了这么多年,学习了那么多先进经验,有没有结合我们的实际充分发展?这条路该怎么延伸才能让农民安心的走下去,并越走越好?”在访谈的最后付加林抛出了这些疑问,显然,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付加林,将依然紧握着产业体系、政协委员、社区教育这三条线,步履不停,去追寻心中的答案。

谈及未来,我们得知因为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缘故,付加林的四友葡萄农庄即将“东移”,但付老师并不迷茫,“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心里有了底气,还怕什么呢?新葡萄园已经选好了地方,只等搬迁了。”接着,他畅谈起了新庄园的规划和诸多设想,那种热情很难让人相信他已年近60了。

十多年来,付加林带领着无数农民走上了致富小康路。他的脚步遍及重庆、贵州、云南以及省内的绵阳、广安、巴中、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遂宁等地,并带领技术农民开展葡萄托管技术, 极大的提高了相应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掌握核心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川渝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还有简阳市的飞龙乡协议村、谢家祠村,资阳市、金堂县等地,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付老师先是凭借着多年总结的技术,自己外出授课,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后来他干脆多次组织学校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农民外出讲课。这些地方近几年变化很大,在精准扶贫方面,付加林通过核心技术做了很多贡献。

双流区对口扶贫巴塘县,付加林老师回忆到,刚开始是采取的老办法,以资金资助的方式扶贫,但成效不大,光给资金不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明白了这一点的付加林直接带着农科院的5位专家一头扎到了巴塘的山上,做项目、搞建设、引产业,并将当地的农民集中起来培训,大面积发展葡萄产业。直到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户有了自力更生的筹码,付加林这才松了一口气。

付加林创办的成教基地,已成为了“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他还每年免费为全市大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及市民团队上农业科普课达80余次,为普及农业科技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条切实助力兴村振兴的乡村社区教育的路子——被总结为“永安模式”。与此同时,付加林又利用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付加林一刻也没敢松懈,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和社区教育学校的校长,他已率先开拓了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步伐。永安社区教育学校在大力展开以葡萄、蔬菜种植技术和经营为主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依托著名乡村教育家傅葆琛的平民教育人文理念,成立“葆琛乡村书画院”。以四友葡萄农庄作为教育场所,引进知名画家常驻葡萄园,开展农民书画、剪纸、器乐以及手工竹编等培训,还组织“送书画进农家”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物质收入,还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品位和精神素养,不断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我的身份特殊”,付加林这样说道。双流区永安镇成人教育学校校长、永安镇科协秘书长、双流区富民葡萄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双流区政协委员、双流区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导师、成都市社区教育实践专家等等,众多的头衔集付加林一身,每一个头衔下面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2020年,付加林的四友葡萄农庄已经成立了11年,而社区教育学校也一起风风雨雨走了过来,在他的带领下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将向着更远的方向驶去。

可以这样说,成都以及西南地区的观光农业、设施栽培、栽培模式,都是从永安这个葡萄农庄发展起来的。说到这里,一向沉稳老练的付老师也忍不住自豪起来:“在做精品采摘园、观光农业、家庭农场这一方面,在成都我至少提前了7年以上”。

目前,基地已带动永安镇发展观光葡萄3000余亩,年葡萄鲜销收入7000余万元,带动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成都周边发展观光葡萄20000余亩,带动西南地区发展观光葡萄50000余亩,带动了成千上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技术农民,不仅能拿到在农庄务工的工资,靠着自己的技术还能到其他农场指导,有的还建了自己的果园,或者在外面承包,从多个方面增加了收入。在此基础上,依托于社区教育学校的便利,付加林顺势成立了双流区富民葡萄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秉承着“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宗旨,面对面给农民讲技术。

最早,付加林是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葡萄农庄搭大棚、焊接、规划场地等。但吃过亏、明白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付加林,随即就让农庄里务工的农民去实地学习。刚开始他们并不理解,不愿意吃那个苦,但在付加林的坚持下,加上后期思想的转变,最后他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种植、棚架建设、规划、选址等技术,还再研究再创新,形成了一套真正实用的法宝,甚至制定了西南地区葡萄大棚的标准。

“那是最恼火的时候,你看我这头发就是那段时间白的,以前是乌黑发亮的。”付加林感慨道。的确,彼时的付加林来到了人生的低谷,沉重的现状几乎压垮了他,但只是几乎。

有了上述的经验之后,在2009年,付加林终于成了那个吃螃蟹的人。“就做观光农业,规模种植,搞葡萄采摘。”说干就干,信心满满的付加林和三个朋友一鼓作气集资在永安付家坝租地50亩,成立了“四友葡萄农庄”,同时这里也成为了双流永安社区教育学校的基地。

有了这个新想法以后,付加林更加刻苦地钻研农业技术,并自费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如国内发展成效好的江浙地区考察,还前往著名的葡萄产地新疆吐鲁番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吐鲁番的“葡萄长廊”深深地刺激到了付加林,回到永安后,他立志要将“葡萄长廊”搬到永安,将永安镇打造为“成都吐鲁番”。付加林找到当地的葡萄种植户陈贵彬做示范,花8万元建起了第一条100米长的红提葡萄观光长廊。仅一年,这条“葡萄长廊”便盈利了10多万元。在此之后的十余年中,永安镇葡萄种植产业加速发展,家家户户都建起了葡萄长廊。

很快,付加林的努力就见效了,在解决了技术难题,让种植户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永安镇的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快速地发展到了1000余亩,不到三年,年销售额便达到3000多万元。接着,在付加林的提议下,2006年成都双流永安首届“红提葡萄节”如火如荼的召开了,几万游客涌进了永安镇。他的本意是借着节会将永安红提葡萄的品牌打出去。但是上海地区绿植的小生意,“红提葡萄节”上蜂拥而至的游客却让敏锐的付加林嗅到了一条未来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观光农业。

不久,永安镇政府又将葡萄技术培训任务交给了社区教育学校,这可真是个“烫手山芋”。刚解决完资金难题,技术又成了横在付加林眼前的一座大山。实际上,在2001年时,永安镇就有一些农户开始种植美国红提葡萄了,但因为缺乏防害技术和经验,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种植户们对种植红提葡萄几乎失去了信心。要带领种植户们增产致富,就一定要跨过“技术”这座大山才行,不掌握核心技术,是吃不了这碗饭的,付加林早已暗下了决定。

付加林就是在此时临危受命,顶着重重压力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并且克服困难筹集到资金100多万元,让基地得以继续运转,可这只是他迎来的第一个考验。

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付加林竟同时得到了两张门票,看起来命运似乎给了他一个大好的机会,但是别忘了,机会的后面往往都有同等的风险在虎视眈眈。稍不注意,他将跌得更狠。

时间来到了2002年5月,这时已在小学教师岗位上坚守近二十年,时年37岁的付加林,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他不仅担任起了永安社区教育学校校长的职务,还同时兼任永安镇科协秘书长、科技办主任、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这固然和付加林有着将近二十年出色的教育背景有关,但更离不开他长年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用心。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乡村教育家——傅葆琛。同为双流区永安镇人,付加林从小就听着他的故事长大,但那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傅葆琛的教育理念里那些怎么也听不懂的词,“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变成了一颗种子,悄悄的在他心灵最深处生根发芽,如今已成为了他毕生实践的目标。

1965年4月,付加林出生于双流区永安镇,1984年涟水县做什么小生意好挣钱,付加林在双流师范学校毕业,并分配到了永安小学任教。时年19岁的付加林,怀抱着教书育人的理想,一腔热血地投入了教育行业。

距离成都市22公里处的双流区永安镇有一个“四友葡萄农庄”,9月18日,小农人和采编团队慕名来到此处,专程拜访集农、科、教于一身的葡萄农场主——付加林。初见付加林时,只见他一张黝黑的圆脸,敦厚壮实,完全一副地道朴实的农民形象,一时很难将他和科技工作者和文化教育身份联系起来。经过简单的交谈后,付加林老师带领我们在葡萄农庄里实地介绍葡萄品种和农庄发展状况等相关信息,正式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专题: 互联网创业途径   喜茶加盟费   韩服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