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青年农村旅游创业基地

1 去试试创业网

(四)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督查和考核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目标考核管理,加强跟踪落实,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三)靠实工作责任。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各项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细化进度安排,明确时限要求,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26.加大培训力度。动员各级组织加大对乡村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年内力争培训6500人,实现旅游扶贫村和旅游专业村乡村旅游培训全覆盖。

庆阳青年农村旅游创业基地

25.激发创业活力。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创建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组织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人才资本向乡村流动,改善乡村旅游人才结构。

24.强化智力扶持。依托省级旅游智库,发挥高校旅游专家的智力优势,为乡村旅游规划、开发、营销、培训等提供指导服务。健全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整合高校专家和行业精英力量,提供项目策划、创业辅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商品研发、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农村夫妻在城市创业生活,为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22.加强智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智慧乡村旅游平台。依托“一部手机游甘肃”计划,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乡村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鼓励各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开发智慧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推进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向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延伸,重点乡村旅游景区(点)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21.加强乡村旅游安全管理。将乡村旅游安全纳入地方综合治理体系,定期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等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乡村旅游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旅游安全。

20.规范乡村旅游市场。把乡村旅游市场整治列入全省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范围,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探索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引导建立乡村旅游协会,制订《诚信经营公约》,健全行业自律和动态管理机制,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确保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建立农家乐评星定级和摘星退出机制,促进农家乐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有效发挥农家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19.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下发全省乡村旅游规范指引,引导市州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建设,加强餐饮、住宿、卫生 、购物等环节指导监管,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与品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发展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水平。

15.促进乡村旅游商品销售。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临近的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旅游商品销售专区,开办旅游商品网店,开展旅游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扩大乡村旅游消费。

14.加快乡村旅游商品转化。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引导农民和旅游合作社将自产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转化为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商品。组织高校与乡村开展旅游商品包装提升结对子行动,增强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吸引力。

全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与地方特色活动、民族传统节日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在遵守标准工时的前提下,灵活调整作息安排,形成多个旅游“周假期”,为城乡居民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条件。

13.组织乡村旅游周末休闲活动。鼓励各市州举办乡村特色节会旅游活动,引导各地乡村开展桃花节、梨花节、农耕文化节、香包民俗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创意策划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增强乡村旅游周末休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工程,推动文化部门开展“周末游甘肃”—读书会、体育部门开展“周末游甘肃”—全民健身竞步走、教育部门“周末游甘肃”—万名学生周末走出学校等活动,充分调动机关、企业、社区及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通过节庆活动带动周末休闲旅游。

12.设计乡村旅游周末休闲线路。推进乡村旅游与城市休闲有机对接,大力开发“城里人游乡村”、“周边省区来甘游乡村”市场和产品,设计周末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和营销主题,丰富提升城市周边、公路沿线、景区附近以及与周边省区交界地带乡村旅游产品,各市州有针对性地编排2天或2.5天周末短假乡村旅游线路产品,集中在客源市场投放宣传;省上组合推出一批周末精品线路,加大市场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与周边省区合作交流,编制旅游产品线路,推出优惠政策,打造相邻省市区县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1.实施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工程。以全省十大田园综合体、十大乡村旅游度假区、十大乡村自驾景观廊道、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十大乡村民俗节会,百个最美旅游村镇、百家旅游专业合作社、百家精品民宿,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千类特色旅游商品、千家品牌农家乐为主题,年内命名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品牌。

10.开展示范典型创建活动。引导各市州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特色旅游镇(村)、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庄园、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农家旅馆、特色餐馆等品牌创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企业和农户争创全国及省市县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年内争取创建命名一批全国、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典型。

9.落实旅游扶贫各项措施。实施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支持“两州一县”50个贫困村完成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旅游扶贫对口帮扶合作,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加大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游客输送、人才培训、产品推介等帮扶工作力度。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将原生态农副产品开发包装成旅游商品,拓宽增收渠道。依托我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组织旅游智库专家团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送教上门、网络培训等方式,对深度贫困县区乡村旅游扶贫从业人员开展重点培训,年内力争培训3500人次。

8.推动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指导35个深度贫困县制定旅游扶贫实施方案,整合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集中扶持100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廊道和大景区辐射、重点城镇和示范村带动、旅游企业吸纳和就地输转、农村文化遗产入股、异地搬迁村庄改造等方式,推进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

7.召开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议。深入实施《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召开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以纳入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交流旅游扶贫工作经验,落实旅游扶贫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旅游扶贫各项工作。

6.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快乡村旅游标识体系建设,完善旅游道路沿线导游导览图、旅游形象标识、景点解说牌、旅游区标志牌等乡村旅游标识体系,提高标识标牌布局密度,促进乡村旅游便利化。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游客接待、停车、环卫、通讯等基础条件,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不断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5.改善乡村旅游通达条件。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等级标准,改善重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提升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引导自驾车房车营地、交通驿站建设向特色村镇、风景廊道等重要节点延伸布点,逐步形成乡村旅游自驾游精品线路产品和服务体系。

3.发展标准化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建设标准化农(牧)家乐,年内力争新建标准农家(牧)乐2500户。围绕高端、生态、精致、特色的休闲度假发展方向,建设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村精品民宿,满足城乡居民新型旅游消费需求。

2.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积极推进现有旅游专业村和农家乐转型升级,鼓励乡村旅游专业村创建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培育发展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家庭农场和休闲农庄。以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为契机,打造一批集科技示范、农业创意、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名镇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并按照3A级及以上景区标准加快旅游要素聚集和服务设施配套。

1.打造旅游示范村、专业村。引导各地依托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景区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养生型、古镇古村落型、农耕民俗体验型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扶持建设一批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特色鲜明的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每个县区至少集中打造1个旅游示范村。全省引导发展旅游专业村200个以上。

为深入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强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要求,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为深入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强省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要求,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着力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乡村旅游品牌,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切实发挥乡村旅游对消费、投资、扶贫和富民的拉动促进效应,为推进旅游强省战略、发展优质旅游作出积极贡献。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力争突破88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0%以上。

通过旅游创业,温泉镇黄官寨村沟畎组实现了“五变”:即每亩土地收入由500元变成5万元,农民收入由每人5000元变成3万元,失地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在海边做什么小生意好,乡村变成景区,温饱村变成小康村。(文/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梁贵平)

民俗村的发展壮大,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创业舞台,原来无事可干的大叔大妈们变成了特色美食店的经营者、土特产的推销员,原来漂泊在外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变成了乡村旅游创业的生力军,实现了“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民俗村已吸引来自庆阳本地及北京、沈阳、西安等200多家企业及商户入园经营,吸纳了包括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在内2000多人就业。

天富亿生态民俗村规划总投资5.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8亿元。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初步构建了食文化活态传承民俗古街,热带植物观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名优果品采摘区、农产品展销区、花卉博览区、特种养殖观赏区“一街八区”的景区格局,形成了以新、奇、特农产品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休闲旅游产业模式。

马维贤说,这个生态民俗村所在地,是他们祖辈世居温泉镇黄官寨村沟畎组。近些年,庆阳市城镇化速度很快,黄官寨村沟畎组也被列在范围内,土地由原来的700多亩减少为200亩。如何保障村民过上小康生活,就成了以马维贤为组长的村组班子要谋划的一个大事情,经过多方考虑,我们没有选择转让土地模式,而是联合78户农户注册成立了天富亿市民农园农民合作社,选择了旅游创业。如今,在马维贤的带领下,全组78家农户共350多人彻底告别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天富亿生态民俗村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东南部,是西北地区第一个乡村生态型主题民俗文化景区,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大城市还是农村创业成功,接待游客10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600余万元。

“当初全组的78家农户,现在每家都是股东,每个股东都是创业者。”今年51岁的天富亿市民农园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马维贤自豪地说。

专题: 门窗加盟   锅盔加盟店   寒夜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