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四只鸽子创业成功

1 去试试创业网

为了支持王帅创业,村里及时为他办理了到户增收,于2016、2017年共提供扶持资金1万元,他又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一次性买了百余只鸽子。由于王帅懂养鸽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通过慢慢地滚动发展,原来的百余只鸽子发展到几百只,再到现在的3000余只。除了养肉鸽,王帅还养起蛋鸽、观赏鸽,直接销往南阳、唐河、油田等市场。与此同时,王帅又购买了电脑,申请了品牌,开发了网站,每天除了喂鸽,就利用网站销售鸽子及鸽蛋,产品供不应求。他的投入达到了10余万元,年收入达4万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鸽司令”,也成为依靠劳动光荣脱贫的典范。去年,王帅被表彰为全县“十佳”脱贫致富明星。

同乐村4组的王帅,全家共4口人,小儿子王瑾钰患先天性耳聋,让夫妻俩整日愁眉苦脸。为给小儿子治病,全家东挪西借,终于筹到了30余万元,带着希望为儿子在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换耳蜗手术。术后,全家一贫如洗,正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煎熬时,2016年遇到了党的扶贫好政策,经过个人申请、评审,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现在全县已经有四个乡镇发展了十多个养鸽场,总规模达到了十多万对鸽子。除了技术指导,唐喜忠还利用在广东多年积累下来的销售渠道,帮助这些鸽场销售所有的乳鸽,免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今年,唐喜忠开始筹建加工厂,对肉鸽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多样性,进一步拓宽市场,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

沱江镇下蒋村村民蒋勇今年也跟着唐喜忠养殖鸽子,从建鸽棚、提供种鸽、到养殖、哺育,唐喜忠都手把手的给他技术指导,现在他的鸽场规模也达到了2万对。

农村四只鸽子创业成功

“这蛋窝的下面配一块隔粪板,挡住上面的鸽子拉的粪便,不然粪便搞到下面的蛋,会影响孵化,会产生一些病菌啊,这些都是防范的重要措施。”唐喜忠耐心地为乡亲们传授经验。

鸽场进入了正轨后,不少乡亲们到鸽场来学习养鸽,唐喜忠毫不藏私,不仅将鸽子饮食所需的玉米、小麦、高粱等五谷杂粮配方倾囊相授,还细心地将防疫等各类技术传授给大家。

2018年,唐喜忠在县委县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下,回家乡创业,投入300多万元,在沱江镇大干村流转土地60亩,建起了5个大棚养殖种鸽,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每月可出栏6万只乳鸽,月产值90万元。

在江华沱江镇大干村的种鸽养殖示范基地,五个鸽棚里养满了雪白的鸽子。每一个鸽笼隔间都成对饲养,不少鸽笼里还有2到4只新孵化的乳鸽嗷嗷待哺。这些刚孵出来的乳鸽满月后,就要离开父母,和其他的小鸽子一起到大鸽棚里健康成长,直到成年后找到伴侣,成长为新的种鸽。

红网时刻12月25日讯(江华融媒记者 李江辉 蒋林锋)江华瑶族自治县80后“鸽王”唐喜忠在广东养鸽17年后,回到家乡创业,打造鸽子产业链,带着乡亲们一同抱团养鸽致富。

一人富裕,不忘群众。孙艳红鼓励贫困户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她主动分享养鸽经验,帮助村民开展特色养殖。她说:“我养鸽子10多年了,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很不错,我愿意无偿提供技术和经验。”

目前,孙艳红的肉鸽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几年内从最初的200对鸽子发展到现在的1800对鸽子。“我养鸽子10多年了,养鸽子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行情好的时候一对鸽子一年能挣100块钱。”孙艳红说。

双庙李村一直有养殖鸽子的传统在重庆做点什么小生意,多年前孙艳红发现养鸽子收益高,就打算自己也试一试。刚开始养殖时,她一个人给鸽子喂食、清理鸽粪。由于没有拌料机、自动喂食器等设备,孙艳红常常累得浑身酸痛。为了养好肉鸽,她四处奔走请教养殖专家,钻研养鸽技巧,常常忙到凌晨两三点,后来养鸽场渐渐步入正轨。但天有不测风云,孙艳红的丈夫在外打工时被砸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好在今年8月份,孙艳红借助扶贫政策和资金,选址新建了养鸽棚,扩大了养殖规模。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在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双庙李村,孙艳红是远近闻名的养鸽达人,她经过十几年的辛苦打拼,靠养鸽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日前,记者走进孙艳红的鸽棚探访,听她讲述创业故事。

专题: 华莱士加盟   蚊香加盟   创业项目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