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带媳妇回农村创业

1 去试试创业网

“这里并不安逸,也不舒服,有干不完的活,这里是一个通过行动才发生可能的地方。你为了你的人生负责了什么,它就会呈现什么。那些所谓的价值观,理想,梦想,它的载体都是你得去做呀。”

王双飞介绍,街道现在做的,主要是围绕“土团之家”,根据当地的实力给予一些帮助,包括道路,绿化,环境整治。“他们的规划我们不干预,他们有自己的理念,要保证他们的初衷。”王双飞说自己很钦佩尚剑波夫妇的勇气,“他们想回归乡村,但发展进程比较慢。”

相较于尚剑波,小放似乎是更不焦虑的那一个,她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关于“做大”这个事情,小放“没有想过”。“来了就接,一开始可能很吃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好了,出现问题就寻找契机去解决。”

大学生带媳妇回农村创业

2022年春节后,一直到清明节。那段时间,尚剑波每天都要“接待领导”,“很多部门都来过”。当地政府承诺,如果政府介入开发,也会以“土团之家”的理念和方向为主导,依托“土团之家”发展周边产业。“这个我们没什么可排斥的。就像我不排斥赚钱,有了钱可以完善设施,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7月份,因为天气太热,停下“土团之家”厨房的收尾工程,尚剑波和小放带着儿子去了大理。他们决定给自己放一段时间的假。“之前还是缺乏经验,走得太急太快。”未来“土团之家”怎么发展,尚剑波说自己现在不会去做规划。

“我和小放内心很清楚我们在做什么,但对外面并没有怎么去说。”在尚剑波看来,很多人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会认为这是一种年轻人“躺平”的状态,“好像是躲在一个庇护所里”。他认为,无论最终成功与否,重要的是自己在行动,在探索,在创造,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而不是避世、躺平。他觉得自己“很踏实”。

回到村里后,利用做自然建筑培训和自然课堂赚的钱,2020年,尚剑波一家三口还去东南亚旅行考察了两个月。尚剑波觉得,以后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会影响到所谓主流价值观,给他们带来一些思考。”

因为去过东南亚的生态社区,尚剑波和小放当时就觉得,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以后国内这种生活方式“也会越来越普及”。小放也将户口从黄石市区迁到了韩家堰村。

尚剑波和小放永远记得自己动手建房的场景。自然建筑圈里的朋友们知道后纷纷赶过来做志愿者,为了节省成本,就在田野里搭了两顶帐篷,大的帐篷可以住七八个人,“帐篷在山坡上,那时候还没有门口这条路,很远的看,白色的帐篷隐在一片绿色里,很有草原的感觉。”

2017年夏天,为了迎接儿子的诞生,两人决定回到尚剑波从小长大的村子里定居。“土团小屋”是送给儿子的礼物,结果儿子“小土团”出生时,房子才盖了一半。

因为有共同的兴趣个生活理念,两人的交际发生在云南的一个生态项目现场。在尚剑波眼里,大他两岁的小放比他更“洒脱”、“另类”。

与尚剑波不同的是,在城市出生长大的小放,大学毕业后“就没怎么上班”。她喜欢旅游,喜欢一切贴近自然的东西,多次到东南亚的生态社区体验生活。

偶然的一个机会改变了尚剑波。2014跨年的时候,朋友告诉他香港要举办一个全球性的青年创新大会。尚剑波自费去了香港。“那种多元的东西特别吸引我,更觉得人生有太多可能性,不一定就要在城市里才有机会。”

尚剑波先是在北京一家生态农场学生态农业,又到武汉一家海洋馆当潜水员喂鲨鱼。打工的日子,尚剑波也会焦虑,但他焦虑的不是赚钱和在城市买房,“想的是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

“我不安于应试教育给我的,我开始去寻求自我教育。”离开学校之后,尚剑波没再问家里要过钱,“赚了点钱之后就离职,换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兴趣,接着去完成自我教育。”

在家人看来,“20岁之前没有出过县城”的尚剑波一定要读大学,这是当地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所有人都说你要考大学将来好好赚钱,脱离别人的期待,特别是父母的期待,这个过程一直是很痛苦的。”

有一天,尚剑波哭着从学校回来,跟爸爸说,自己读不下去了,甚至说了“宁愿去蹲监狱也不读书这种话”。在那所当地排名前三的重点高中里,尚剑波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每天做卷子,做不完的卷子。”高二的时候,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有些‘抑郁”,成绩也一落千丈。

在尚剑波看来,可能大家都对“土团之家”的社区生活憧憬得太美好了。“对外面的世界有抵触,想来抱团取暖。但始终摆脱不了具体的现实和问题。”

5月24日,尚剑波从杭州邀请来的“组织成长教练”到达韩家堰村,计划针对“土团之家”每个人的角色和社区的宗旨进行4天的内部讨论,讨论只进行了两天,尚剑波宣布解散核心团队。乙木当天离开韩家堰村去了武当山,这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两个女孩去了景德镇。Annie说自己原本只想安安心心做个艺术家,在这里建房子。

内部分享会上,大家都非常抗拒绩效评估。问大家来这里的目的,有的说在这里感觉到了平等、包容、友爱,有的说待在这里很舒服,有的说在这里可以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在尚剑波看来,“没有人从团队的角度来说,团队需要什么”。

因为这样一个契机,乙木等几个人就留下来由志愿者成为“长期角色共建”的核心成员。尚剑波解释说,核心成员要承担产品研发,自媒体内容制作,活动策划等,“针对的是创业”。

成都女孩Annie大学在英国学的建筑,一直对生态社区感兴趣,最初是以项目实生的身份参与到“土团之家”的建设,后来成为“土民”。

在网上看到“土团之家”的介绍后,乙木“觉得这群年轻人很有意思”,从2021年8月份,乙木一直呆到2022年5月,过年也没有回家。

乙木来自江西赣州,从小父母离异的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师范院校毕业后,喜欢哲学和传统文化的乙木想过出家,在西藏和海南打工两年后,因为“不喜欢商业气息”,一直在“寻找自己想去的地方”。

“土民”是“土团之家”核心团队成员对自己的称呼。“我们最初是志愿者模式,后来调整到小伙伴模式。7个人中,除了尚剑波、小放夫妇之外,还有5个“小伙伴”,3男,两女,分别来自5个省份。

推文提到了“土团之家”的资金现状:我们近期成立了社区基金,初始的社区基金由第一批“土民”提供:7个人每人出资5000元,共3.5万元。社区基金用来支持社区成员日常开销。每月社区村民要分摊305元的食材成本(水电网、房租等由社区基金分摊)。推文提到,作为创收的社区经济板块,“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在外界的压力下,自己可能也着急了。”尚剑波想尽快把土团民宿建起来。但项目还没有真正启动,“伙伴”内部的问题却先摆在了面前。

尚剑波说自己“最累”的时候是房子建好后的两年。碰上疫情,原来的外出教学分享和自然建筑课堂每年能有将近10万元收入,疫情之后,活动和课堂少了。

“父母也觉得我是在这里‘过家家’”,而且影响到他们生活了。”2017年,尚剑波开始建“土团小屋”时,父母的鸭棚里还养着5000只鸭子。为了支持儿子的“事业”,2019年,他们放弃了养殖业。

亲友不跟尚剑波讲,跟他的父母讲,说“在农村不会有出息”,“盖什么土房子,还盖两三年,不务正业。”老尚不敢告诉儿子。尚剑波后来才知道,2019年外公临去世时,还把父亲叫过去,让他劝自己“这样干不行,别人都是往大城市里去,谁还回农村来?”父亲一直瞒着尚剑波。

尚剑波说,一开始就是想回农村生活,同时也要做点事情赚钱养活自己,“既是生活也是工作”。他和小放很清楚,生态社区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初决定到农村居住时,尚剑波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是未来可以做一个生态社区。“一开始从做自然建筑开始撬动,成熟之后可以做工作坊,分享传授建造理念,同时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展自然亲子教育。”

“进度太快”体现在餐厅外墙上张贴的一张醒目的工程项目公示牌上。内容显示,项目名称是“广水市土团之家生态艺术小镇”,项目占地1000亩,新建土团房屋30栋,闲置民房改造30余栋,包含民宿,生态餐厅,图书室,展览室,打造土团之家文旅生态小城。

狗是脏的,桌子上覆着灰尘,苍蝇盘旋在熟透掉落的桑葚上,玻璃房里堆满还没有清理的干枯的花盆,房子周围散落着建筑和生活垃圾,规划中的民宿还只有裸露的地基。

尚剑波并不排斥媒体报道,但希望“能多一些客观的报道,而不是过分渲染”。在他看来,自己选择回乡村定居,并不是说要推广一种什么生活方式,或者说是逃避某些东西。“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的老家,因为我喜欢农村,因为刚好我也擅长做这些。”

更多的媒体接踵而至,“很多报道只截取了一些东西,有一种美化和过度的宣传。”尚剑波说,甚至有情感杂志,打电话问了几个问题后,“天马行空,添油加醋的完成了一篇报道”。妻子小放说,除了名字是自己的,“很多情节都是想象的”。

来的人会问尚剑波,“你为什么会回农村?”“你图啥啊?”“你靠什么赚钱啊?”等等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完全不能搭上话茬。如果如实解释,你做的事情会引起他们的不舒服,甚至会冲击他们的价值观。”

为了躲游客,尚剑波带着妻子和儿子去了县城。回到家后,发现游客还没散去。“房间钥匙没拔,一个小孩就进了房间,穿着鞋冲到了二楼,拿了鼓,在阳台上敲,他妈妈在下面拍视频。”

过多的游客也惊动了当地政府,村里专门派人过来清扫垃圾,维持秩序。让尚剑波烦恼的是,参观者把这里视作景点,来了之后“非常吵闹”,“随意敲门、拍照、扔垃圾”。

五一小长假,来参观的人达到顶峰。尚剑波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圈起来卖票”:大人20,小孩10块。“也是为了控制人流。”尚剑波说,这是自己家人生活的地方,没想过对游客开放。

下午3点多,广水市韩家堰村外,前后两个水塘,“土团之家”隐藏在起伏的绿树和田野之间,旁边是一条新平整出的土路。3名慕名而来参观的中年女性正在自顾拍照打卡。

鹅黄色土墙,茅草搭建的屋顶,树枝围成的阳台,形状、比例奇特的窗户,泥土做的沙发,冬暖夏凉的壁炉。在中国传统乡村建筑中,这样的“梦幻小屋”绝无仅有。

在“996”“内卷”“考公”“入编”成为热词的当下,尚剑波夫妻的“田园牧歌”生活迅速走红,“土团之家”成为当地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众多游客在这个偏僻乡村的几座土房子前排起长队。

2017年,90后大学生尚剑波带着妻子回到老家湖北广水农村,用两年时间在田野间建起了一座梦幻小屋。媒体的描述中,这对90后大学生夫妻“回乡2年建起土团别墅”,“不用还房贷,未来30年都是自由人”,“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

“有的伙伴说,我来这里就是想做自己,不盖房子,不种地。你们这边节奏太快了,做的事情太多了。可能他们就是来躺平的。但现实是,如果不能赚钱的话,我们靠什么活下去?”

目前,养殖合作社的鸡蛋供不应求,效益越来越好,2021年产值达到950万元,2022年在原有的3个鸡舍基础上又着手新建了2个鸡舍,预计养殖量达到10万只,产值突破1050万元。

从2014年到现在,7、8年的奋斗,除了夫妻二人的艰苦奋斗,还有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与扶持,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离梦想也更近一步了。“现在一年营业收入基本在1000多万,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讲,我们给社会带去了一颗良心蛋、放心蛋,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提升。”保生德说。

说起创业的路程,夫妻俩有太多太多的感触,“以前工作时,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了,但是现在操得心更大。”樊世青说。“我们每天早上都会过来看一下鸡群情况,看一下鸡舍的温度、湿度,温况是否正常,对于鸡粪处理,我们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厂房内,一颗颗“鲜鲜出炉”的鸡蛋顺着自动蛋道滚到收集盘内,鸡舍内工人捡拾鸡蛋,然后给鸡蛋喷码、称重、装车。合作社产出的每颗鸡蛋上都有“扎麻隆”标识,谈到鸡蛋品质,保生德非常自信:“我们给厂里每一颗鸡蛋上都打了我们自己的标志,鸡蛋有了专属的‘身份证’,通过扫描合格证我们可以追溯到,哪一批鸡哪栋舍,哪天产的蛋。”

2014年,两人创办了湟中区德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优质鸡蛋生产销售的有效动力。夫妻俩都是学动物医学专业,所以特别注重科学养殖,从优化鸡舍环境和鸡饲料开始着手,饲料主料是天然的玉米、豆粕之类的粮食,还特意添加了氨基酸,先后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系、青海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切实加强新技术推广,加快转化科技成果。

今年36岁的保生德,是青海海东市互助县东山乡人,妻子樊世青是湟中人。2007年,二人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成功进入江苏立华牧业集团,从事养殖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就是在那里,他们学和掌握了生产养殖和技术核心,同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外漂泊7年后,不谋而合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青海在线网(文/肖生珍 俞惠珍)见到保生德,樊世青夫妻二人时,他们正在养殖车间内观察蛋鸡的状况,这座1500平方米的鸡舍里容纳了15000只鸡,虽然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厂房,但地面和鸡笼却十分干净,鸡舍从送料到收蛋到粪便清理都实现了自动化。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种小投资、小厂房、小规模生产,高回报的商业模式,为形成乡村经济模式提供了一种有益启示。目前,“甘小星”营收已达170万元以上,在静宁县甘沟镇完成建立苹果产业加工基地1处,乡镇直播间1间,村点直播间25间。在线销售“甘小星”苹果脆3万余件,直播间创收80余万元,带动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冀晋存)

对于“甘小星”发展的前景,王星表示,他的目标是让每个乡镇都设有小型加工厂,实现每乡一厂的连锁效应,在完成由乡到县的复制覆盖后,通过联合品牌向外推广销售。最终形成小苹果,大产业,小工厂、大事业的商业格局。同时,他还将迎合当下流行的“无货源店群”“搜索电商”需求,通过“西物优品”电商平台打通联合品牌向外推广的商业渠道,使苹果商品化、礼品化、品牌化、周边化、IP化,让苹果文化通过“云端”渗透到千家万户,打响“甘小星”品牌,让其成为静宁人骄傲的新秀名片。

好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团队。在王星带领的团队中,妻子刘聪聪就是一名中坚力量。王星的创业之举,得到了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妻子的大力支持和追随。“在这片北纬35度苹果种植的净土上,静宁苹果的价值是珍贵的,再不能当普通苹果去卖了!”如今,王星每天仍不忘在博客上向粉丝们分享推介他的痴心之物。

“作为公司自产自营的‘静宁苹果’系列加工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类开发,还是产品本身的生产细节以及包装设计,我都一丝不苟地追求完美,力争让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印上‘静宁苹果’的烙印,让消费者一饱与众不同的口福同时,也是对家乡苹果的大力推介。”王星告诉记者,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把苹果轻度加工,开发成深受人人喜爱的网红食品——“甘小星”苹果脆、苹果茶、苹果粉、苹果蛋糕等绿色食品。同时,通过“西物优品”线上全域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带货,整合了甘肃、陕西、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13个地区的名优特产,链接销售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随后,王星接连回乡多次考察调研,看到了静宁苹果的深加工潜力。2019年12月,他在老家成立了甘肃西物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大量学调研,王星最终摸索研制出一套苹果脆片生产独家技术秘方。所产苹果脆片,取名“甘小星”,并将首个样板基地选在甘沟镇甘沟村。苹果加工厂的开办,赋予静宁苹果产业链升级新概念,同时搭建了“西物优品”电商平台,注册了“甘小星”苹果零食独家品牌,让全新的商业模式落地静宁。

虽然在外功成名就,但身在异乡,他总有在外漂泊的感觉。“我从小在苹果树下长大,有一种深深的情结。”王星告诉记者,在北京餐饮圈干了10多年,虽然在餐饮美食界还算成功,但与家乡的苹果没有太多的交集。王星说,2018年,王星在网上看到由静宁县委书记和县长写的《致静宁籍在外游子的一封家书》后,深受感动,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妻子刘聪聪的坚强后盾支持下,带着自己公司优秀的人才团队,便毅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决心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来帮助家乡的建设者了解一线城市的消费理念,让静宁苹果走得更远,品牌打得更响。

走进静宁县,漫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苹果,硕果压枝,又到了宁静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年42岁的王星,作为“甘小星”苹果品牌创始人,现在也是家喻户晓。他从2003年大学毕业开始就在北京从事广告设计,不久便转型成立了品牌形象咨询公司。2008年微博上线后,成了全国首批微博“大V”,粉丝量30多万。201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餐饮公司,自己为公司做品牌策划人,在全国发展连锁门店40家,在餐饮圈声名鹊起。

每日甘肃网讯少年时他刻苦学,脱离农村在外打拼,如今,他带着自己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市场品牌理念以及对家乡那片热土的挚爱举家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他就是甘肃省静宁县余湾乡王坪村返乡创业者王星。返乡创业仅三年,王星已俨然成了静宁人眼里的“明星”。9月23日,“归雁工程 媒体果乡行”暨“归雁工程 静宁经验”全国百名作家记者采访采风一行人见到了这位“明星”。

“每年在阳光村收购茶青都在3万斤以上,平均每斤售价40元,每年就有120万元实实在在揣进群众腰包。”邓阳此时又有了新打算,准备结合古树茶品质好的实际,推出私人订制高端茶系列产品,这样茶的价格会更高,效益会更好,同样也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七星关区高度重视古树茶产业发展,目前正在清点阳光村的古茶树,实行挂牌管护。随着管护越来越规范,阳光村藏在深山的古树茶正焕发勃勃生机。

“我家古树茶不算少。”廖会忠指着眼前的坡地说,这些都是,大概有2000多株,以前没有管护好,茶青产量不高,邓总来了后,指导我们给茶树剪枝,教我们采茶青技术,现在茶青产量一年更比一年好,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每年收入随便都超过5000元。

地块里,58岁的廖会忠正在种植营养托玉米苗,妻子穆会兰则提着篮子采摘土坎边的古树茶。“这叫种地采茶两不误。”廖会忠一边为玉米苗盖上泥土一边说,老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每天提着篮子采茶,随便都有上百元收入。

“小伙子来了,村里的古茶树就变成了宝。”廖会英指了指邓阳,明前茶青,采来卖给小伙子,每斤售价就是60元,就是尾期两叶一芯的茶青,售价都是15元一斤。孙中芬老人乐呵呵地接过话头:“我75岁了,手脚不便,就在土坎边随便采摘,今年都卖了1000多元。”

老伴廖会英抬起茶缸美美喝了一大口,笑称自己是村里的“茶王”,一天茶缸不离手,一顿不喝便浑身不自在。“自家有上千棵古茶树,哪里吃得完。”老人话锋一转,以前,村里人将古茶树上采摘的茶青自己炒制,背到燕子口街上卖,由于不懂技术,制作粗糙,一斤茶就卖过三五元,不管钱哟。

走进大山深处的阳光村,林子里,土坎边,房前屋后到处长满了古茶树。村子里什么时候开始种茶的,村民也说不清楚,75岁的孙忠芬老人说,她家有一株茶树,从她嫁到村里便一直采摘,整整采摘了60年。

由于纯手工制作无法消化掉阳光村2万余棵古树茶采摘下来的茶青。2018年,邓阳投资60余万元在朱昌镇建起了茶叶加工厂,2019年建成投产。“公司生产的茶叶分全手工制作、半手工半机械制作、全机械制作,制作方式不同,茶的品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邓阳说。

为了做大做强古树茶产业,2017年,邓阳成立了贵州黔道福茶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黔道福”商标,让自己制作的古树茶有了“身份证”。

顾客的随口一说邓阳却听进了心。第二天,邓阳便驱车来到阳光村,收购乡亲们采摘的茶青带回来加工。“经过手工制作的古树红茶香味醇厚、绵长,带着淡淡的蜜糖味。”邓阳如获至宝,他终于寻找到了心中的茶味,他决定收购乡亲们从古茶树上采摘的茶青,加工销售。

但在邓阳和熊凤心中,茶叶专卖店里的主打销售产品应该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有时间,邓阳就全市各地到处跑,纳雍、金沙、赫章……很多茶叶基地都留下了邓阳的足迹,他把各地采来的茶青用纯手工精心制作,细细品味,他要寻找心中想要的茶味。

打开茶叶销路是邓阳创业的第一步。一家新开的茶叶专卖店要想得到市场认可,难度不小。邓阳和熊凤背着样品茶,一家一家零售店跑,一家一家超市推销。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们销售的茶产品得到了市场认可。

半年后,决定回乡创业的邓阳向老板提交辞呈时,得到老板的大力支持:如果你想开茶叶专卖店,货我赊给你。“这相当于给了我们很大的资金支持。”邓阳至今心中仍然充满感激。

创业,光有技术和干劲还不行,还得有资金支持,有资源扶持。一无所有的邓阳和熊凤选择了在贵阳一家茶叶销售公司打工。在这里,邓阳渐渐摸清了这个行业的行道,他的专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得到老板赏识。

在学校,邓阳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伴侣,同为老乡的熊凤。他们一起讨论茶道,探索制茶技艺,畅想毕业后的创业梦想。他们希望用大学所学,干出一番事业,带富父老乡亲。

“要是在家乡也能发展茶产业,乡亲们增收致富就有了路子。”带着这样的想法,从武夷山回来后,邓阳学更加努力。周末节假日,同学们休息游玩,邓阳则跟着导师穿梭于各种茶品鉴活动中,为导师提壶倒水,有时一倒就是大半天,直至腰酸背疼。在同学们看来甚是无聊的简单动作,邓阳却沉浸其中,也渐渐领悟出了一些门道:泡茶时水温高低、水量多少,都很有讲究。导师点拨几句,都让邓阳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次社会实践让邓阳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那是2012年采茶季,邓阳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福建武夷山产茶区,近距离体验制茶工艺。让邓阳感到震惊的是,一斤精心加工制作的茶叶,随便售价都是上千元,这让邓阳看到了茶叶加工技术专业前景广阔,看到了茶产业美好未来。

既来之则安之。从偏远山村走出来的邓阳,深知读书走出大山不易,他不想白白浪费几年的大学光阴,上课认真听讲,不断上网查阅资料,开始在这个未知的知识领域上下求索。

“在上大学之前,我并不了解茶,因为我的老家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沙拉槽村没有种茶的惯。”邓阳讲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2011年进入大学时,被调剂到茶叶加工技术专业,心里很迷茫,不知道学这个专业有什么用,将来能干什么。”

邓阳和熊凤,一对在大学学茶、爱上茶、迷恋茶的眷侣,毕业后回到七星关,回到家乡创业,从开茶叶专卖店到成立公司,创办茶叶加工厂,用自己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带领燕子口镇阳光村的群众,把村里遍布山野间的古树茶,变成群众增收致富“财神爷”。

“尝尝,这是用毕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阳光村上百年的古茶树上采摘的茶青,经手工揉制而成。”一个细雨纷纷的午后,邓阳给顾客倒了杯古树红茶,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轻轻端起闻了闻,呷了一小口,眯着眼,一脸陶醉。“古树茶生长时间长,经受大山深处阳光雨露云雾润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果泡茶方法得当,一次可泡十开以上。”

专题: 游戏加盟   便利店加盟   米线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