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姑娘创业做特产店

0 去试试创业网

年轻总是充满着活力,张丽充分利用互联网,计划将15个村集合在一起创意设计数字乡村平台,通过小程序、APP等传播,实现洪江15村乡村风貌的网络传播,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电商销售。

张丽把小店当成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展示洪江15个村的乡村风貌,好让来古商城游玩的客人,也有到洪江乡下住民宿、体验农家乐的冲动。

农村姑娘创业做特产店

“我们店的位置特别好,有两层楼,一楼卖本地土特产,二楼是体验馆,可以听排帮文化传承人米爱国讲故事,并学唱沅江号子等等。”张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邻村的村支书找上门来,希望把他们村的农产品也放到店里销售。张丽没有拒绝,她以前开特产店就是想把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张丽在川山村的所作所为吸引了隔壁村民的目光。尤其是,今年10月,张丽又在洪江古商城开了一家店后,很多村支书主动找上了张丽。

张丽发现,村外沿沅江的岩石陡坡上有着一条历经百年岁月的羊肠小路,那是洪江排帮的“排古佬”们一锤一钎凿出来的“纤夫路”。她计划沿着排帮纤夫路找个古代农村人做小生意,在沿江山坡的平缓地带修建露营营地,以营地为基础形成乡村文旅系列。村民则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增收。

“我们村离洪江古商城只有一江之隔,相距约2公里。”张丽介绍,在挖掘传统产业的同时,她和同事们共同决议利用村里的文旅资源,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把活动落在村里。比如,2021年9月,由洪江区文旅局牵头的乡村振兴文旅行活动就在川山村举行,吸引了周边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我们算是看着她长大的,从小就机灵、主意多!”村民黄香香说,张丽生完孩子仅41天就奔波在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路上,忙着安装路灯、种植柳树、修机耕道等等。

同时,结合村内有大量野生茶树,张丽把村里一处废旧仓库建设成为川山村生态茶油生产项目。她联系室内设计师对仓库进行设计,并主动对接相关包装设计公司、茶油生产加工传统手工匠人。2021年10月,“洪油坊”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已产生经济效益5万多元。

“腊肉都是和村民们一起制作的,我这里有一个熏烤房,村里还有一个。川山村传统排帮文化浓厚,野生山茶油是这里的土特产,将茶油取名为‘排帮茶油’也是想做一个品牌。”张丽介绍,农家乐里所有员工都是本村村民,其中还有2个脱贫户。

洪江作为沅江沿线的城镇,也是著名的排木集散地,而且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量来自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的商人,在此处构建起商业“十三行帮”和“五府十八帮”。他们将湘、黔、桂、川等地的货物通过水上流通,运输到世界各地,由此便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排古佬”,他们用竹子或木材制作成排筏,用来为各地商号运输货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排帮”。

“当时很多村民希望我能够回到村里任职,他们说有我有想法有干劲。”张丽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当时已经生了二孩,担心自己精力不够,但经过一番思考,她还是同意参选。

创业过程中,张丽也遭遇了不少委屈。“有人故意说我产品质量有问题,给我差评、不给钱也不退货……”张丽回忆,创业中的磕磕绊绊真的很多,幸亏有家人的支持,她才坚持下来。

为了保证质量和产量,她深入农户家收购农产品,并学习制作。有一次,她买回50多公斤生姜,当天洗好、晒好,忙到了后半夜才有点雏形。而做剁辣椒更是让她记忆深刻,因为全程都是手工制作,腌制时手是麻辣火烧的,“农产品制作掺不得一点假,每个工序都要仔细、到位,才能做出好产品”。

张丽卖的都是怀化当地的传统特产,有很多都是老匠人古法工艺做的。这些东西都是她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在市面上很少见,“如果不去村里,很多东西吃不到了”。2015年,深圳的怀化校友会就从她这里订了5000份特产。

张丽的特产店颇具特色,当地电视台特别采访了这个小姑娘的创业经历。没想到,洪江区大学生联合会负责人看到后,立即找到她。“我们都是本地人,聊到洪江现阶段的旅游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时,都有着一致的看法,第一次见面聊天就特别合得来,我们都想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张丽回忆,2015年10月,几个小伙伴正式成立了“名堂多”团队,并在洪江古商城里开起了“名堂多”实体店,线上线下共同销售洪江特产。

张丽是怀化市洪江区川山村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洪江某公司。2013年国庆节,洪江区办了一个美食节,当时游客很多,张丽和弟弟就摆摊卖自家糯米做的泡茶,没想到7天下来,居然赚了1万多元。

作为怀化市洪江区川山村的村支书,张丽在大学毕业后曾和小伙伴一起创业开特产店,去年担任村支书后,不仅带领本村村民一起增收致富,还联合洪江区的14个村一起卖特产,她说“我就是想要让家乡搞出点‘名堂’。”

随着元旦临近,打开怀化女子张丽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很多好物推荐。烟熏手撕稻花鱼、排帮茶油、血粑鸭、腊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年货正在销售。

为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响应“数商兴农”号召,拼多多于近日宣布启动“农云行动”,集中投入优势资源,推动全国100个农产带更快“拼上云端”,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数字化农产带。

石柱已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开始向网商大县转型升级。刘书琴、向学明等人回乡创业、振兴乡村的路径,也与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深度结合。事实上,2020年开始,拼多多就宣布推出农产品“原产地直发”,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应链优化等综合举措,进一步加大对优质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鲜产品的补贴力度,不断完善原产地直发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助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强化数据应用和人才支撑。

在当地,也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跟刘书琴一样的新农人模范。石柱县大歇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的负责人向学明也是其中之一。他放弃高薪工作,回到石柱成立了大歇镇第一个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引导村民种植特色经济作物,通过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帮助村民增收,成效显著。2020年,向学明登上央视联合拼多多共同举办的“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活动,作为拼多多新农人西南地区两位代言人之一,为家乡代言。2021年,向学明获得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称号。

如今,刘书琴正在石柱乡村振兴领域大展拳脚,在桥头镇和西沱镇分别开了民宿。此外,她还承包了80亩地,用于大棚多肉植物种植,发展种植观赏旅游产业。

在农户端,曾经习惯了到集市端盆售卖的他们突然发现,这东西还可以这么卖,价格还这么高,居然还卖到了新疆、西藏等地。在生产环节,仅刘书琴一家企业,就直接带动当地就业二百余人。现在她当选为石柱电商协会的副会长,经过几年努力,石柱从事电商的企业已从最初两三家,发展到仅会员就有了两百多家。

在拼多多对农产品的流量扶持下,刘书琴的网店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仅莼菜一样,就连续几年拼出了10万+订单。目前,刘书琴的电商企业每年销售莼菜达到近300万斤,真正做到了将农产品“拼”到了全国各地。“莼菜其实比较小众,不算是农产品的电商爆款,在拼多多上卖这么好着实很意外。”刘书琴说。

特别是采摘过程,刘书琴会全程监控,发布统一的采摘要求。比如在三四月份,莼菜起嫩芽时,便要求农户们赶紧采摘,此时的莼菜最嫩,价格最高。为让市场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莼菜,刘书琴还与工厂自建冷库存放,莼菜的销售不再局限于时令。

刘书琴两条线出击,首先联系当地加工厂签定包销协议,包下生产线,打造品牌。其次,为保证品质河北邢台农村创业视频直播,她对工厂、农户在莼菜的种植、采摘、生产、包装、运输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只要按我们的要求进行种植、采摘,检测达标的莼菜我们全部收购,并且价格远高于集市价。”

2015年,石柱县政府组织参观考察学习团到杭州,并向刘书琴发出邀请,“回石柱来吧,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各种优惠政策都很给力”。次年9月份,刘书琴回到石柱,注册了“重庆老亩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刘书琴想,既然是回乡创业,就一定要结合石柱农业发展现状,做有特色的农特产品。经过考察,石柱两大农特产品摆上案头:莼菜和黄连花。石柱莼菜的主要种植地为高海拔的黄水镇、冷水镇两个地方,当地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种出来的莼菜完全纯天然无污染。黄连花生长在高山上,药用价值高。

身在异乡,刘书琴对家乡的美食时常惦念,石柱的莼菜、咸菜、豆腐乳等都是她的心头好。但远隔千里,要满足口福,得老乡来杭州时带一大包,很不方便。于是,她筹划在老家开一个网店,专门满足自己的“思乡食欲”。当时父母在石柱县城开了家土特产商店,货源是现成的,自己想吃什么,就在网上下单。此后几年,这个网店成了她的心灵自留地。

刘书琴是石柱桥头镇人,在杭州读大学期间接触到电商。当时,杭州鞋业发达,正好有位同学家里开有皮鞋工厂,存货较多。于是他们就将网店主打产品确定为库存皮鞋。“那时做网店成本较低,我们一台电脑一台卡片相机就开始了创业。”

更为巧合的是,刘书琴主要销售的恰是“莼鲈之思”中的“莼”——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中人参”。刘书琴老家所在的重庆石柱县,有着全球最大莼菜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莼菜之乡”。如今,刘书琴的网店年销莼菜已达300万斤。

重庆土家族妹子刘书琴的故事与之相似,“吃货”属性爆棚的她,大学异乡求学时就开起网店,主要满足自己思乡美食之欲,尔后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有什么小生意可以缓解压力,没想到把家乡特产通过拼多多等平台卖爆了全网。

名著《世说新语》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这是成语“莼鲈之思”的由来,张季鹰因怀念家乡美食,辞官归去,留下一段历史美谈。

这套方法里一共包含三句话,第一句话询问顾客是哪个部门的,部门里大概有多少人,这样一句话其实是在打探顾客周围的人群规模有多大。

专题: 小吃加盟   互联网创业秘籍   医生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