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农村创业政策

0 去试试创业网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振兴。人民网安徽频道从阜阳市人社局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同时,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打造“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推进市场化平台建设,为求职者和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举办“精创阜阳”创业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努力把阜阳打造成为各类人才的创业热土。

2021年,今宇传媒被阜阳市人社局授予阜阳市创业示范基地。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和育人质量,如今还与阜阳技师学院达成校企合作,为学生学习、实习实训、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安徽阜阳农村创业政策

“目前‘大宇叔叔’在全国有1800多家创业门店,70%的门店在安徽省我市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基本上都是返乡的年轻人加盟,促进了乡镇影像行业发展,拉动千余乡镇影楼经济,带动就业上万人。”闫红雨说。

如今,给孩子拍纪念照片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同时也成为一种时尚。在位于安徽阜阳的安徽今宇摄影传媒基地,不少年轻人正在这里学习儿童摄影知识,接受相关技能培训。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为了让返乡人才茁壮成长,瓦大番茄谷还建立起完善的培训体系,创办了瓦大职业培训学校,邀请专家进行科技指导,提供项目及资金支持,让更多人拥有实用性技能,提升致富能力。

公司负责人刘军建介绍,瓦大番茄谷积极推动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吸纳了众多返乡人员在其中就业,企业用工也主要是从周边招聘,农忙时节招聘人数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

位于阜阳市颍东区的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鲜食番茄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从外出闯荡到返乡创业就业,从“体能型输出”到“技能型就业”……近日,人民网安徽频道在传统劳务输出大市安徽省阜阳市采访发现,阜阳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培育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孕育更加广泛的就业空间,正持续吸引着农民工、大学生、企业管理者等返乡就业创业。

春回大地,阜阳市颍东区瓦大番茄谷温室大棚内,企业研发种植的鲜食番茄“瓦大一号”长势喜人、挂满藤蔓,种植技术员张飞龙在大棚内仔细查看番茄的长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

聚焦风险防化。健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强化动态监测预警、稳妥化解突出矛盾上下功夫,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工状况和就业关键指标,加强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做到分级响应、分级处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谭朋轩)

聚焦重点群体。聚焦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坚持分类帮扶、因人施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帮助实现就业。抓好抓实精准就业帮扶工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就业扶持政策延续,确保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一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2023年实现新增就近就业102人,办理就业登记证63人,失业帮扶再就业35人,高校毕业生摸排再就业17人。

聚焦专业人才。加强乡村发展人才、乡村建设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工匠等培育,打造一支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有情怀,自我发展和带动能力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成立了谭棚镇农村产业发展协会,已吸纳会员80余人。

聚焦市场主体。落实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补贴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稳岗用工。持续开展就业政策入企宣传。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组织协助申报。落实社保减免缓政策。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吸纳就业。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助力用人单位稳定岗位、扩大就业。发放政策宣传册400余份,帮助企业申请就业帮扶基地4个,帮助企业申请专利1个,提供法律援助3个。

聚焦产业发展。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要突破口,以促进农牧业快速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绿色现代农业示范地区。加强农村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促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

依托现有产业格局,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具有吸引力和发展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鼓励、引导支持多种形式的投资、经营方式,在返乡创业园从事特色种植业、加工业、营销等。规划新建闫庄村占地10亩、8000平乡村振兴车间、陈营村占地5亩、4000平双创车间,目前前期工作已筹备完毕。

依托政策兜底服务,引导支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帮扶政策,帮扶“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就业。开发镇级公益性岗位201人,村级自聘公益岗26人,已开展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一期20人。

依托现有资源资产,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工厂式、居家式、种养式、贸易流通式、乡村旅游式乡村振兴车间,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针对难以外出就业的群众,通过加强与辖区及周边地区企业和各大专业合作社对接,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振兴车间和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近就业机会,促进更多弱劳半劳人员就业增收。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227人,全部已签订用工协议。

针对希望转移就业的群众,依托县域结对帮扶,深化东西部劳务协助机制,加强与江苏、浙江等劳务服务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收集企业用工岗位,开展针对性岗位推动和组织输出,加大规模化程度,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省外劳动力转移18784人。

完善就业服务驿站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劳动力信息登记录入,企业用工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求职登记以及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

2022年,阜阳市临泉县谭棚镇实施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通过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乡村产业,带动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取得了积极成效。

阜阳市丶颍泉区丶伍明镇有几个企业做点小生意要营业执照吗,怎么就近就业?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充分就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阜阳市积极探索,通过鼓励入乡返乡创业、培育产业集聚区等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让大量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的愿望。(记者 安耀武 见习记者 鹿嘉惠)

该市乡村振兴局对“132”工程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进度表》清楚反映出各地进展情况。同时强化典型带动,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阜阳市充分发挥现有乡村企业带动作用和吸纳就业的生力军作用,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强镇,积极发展家庭工场、乡村作坊等,利用现有涉农资金项目构建多位一体、上下游产业衔接的创业格局,在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推进农民就近就业“132”工程,重点是培育乡村劳动密集型的 “三无”(无污染、无废气、无废液)非农产业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132’工程的核心要义就是要让更多不能外出打工的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农村地区‘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阜阳市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市“132”工程已累计新增就业29826人。

阜阳市把解决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就近充分就业问题,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通过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乡村产业,增加农村闲置和半闲置劳动力就业岗位农村小伙打算创业的电视剧,力争到2022年底,以全市100个乡镇为示范,新增带动3万人实现灵活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工资2万元以上,实现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专题: 互联网创业思路   加盟建厂   康美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