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创业项目养殖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加工基地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观光设施也在规划中!”何秀佐表示,下一步,将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认养、代养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养殖梅花鹿,实现共同富裕。

为进一步提高梅花鹿经济价值,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占地4500平米的梅花鹿加工基地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基地分生活区、办公区、养殖区、加工区、电商区等区域。同时,还规划了200亩山林土地,建成凉亭、栈道、民宿、露营基地等设施,打造养殖观光一体化基地,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梅花鹿。

何秀佐介绍,梅花鹿每年可以割两茬鹿茸,一头鹿可产生经济价值8000元以上做个小生意的女人好吗,目前基地共有8头梅花鹿,争取半年内再分批次引进纯种梅花鹿100余头。

“呦呦……”6月27日,在宣恩县万寨乡后坪村梅花鹿养殖基地,干净整洁的鹿舍映入眼帘,身姿矫健、皮毛光亮、呆萌可爱的梅花鹿在鹿舍内悠闲地“散步”。

湖北农村创业项目养殖创业

据悉,近年来,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陆续被省农业厅、省旅游局评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被农业部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2年,该合作社被省人社厅评为“湖北省2022年返乡创业示范项目”。

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员工3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人,成为以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水产养殖与餐饮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企业。

他透露,在购物这一块,合作社的产品还不够有特色有优势,大多是本地的农副产品。为了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2017年,潘和成一行驱车2000多公里前往江苏连云港,把连云港转了遍,引进2000只新品种的鹅,鹅蛋等腌制土特产平均每年带来收益70余万元。

“游客们来到这里,在农产品种植区里,可以带着老人孩子采摘橘子、桃子、西瓜、莲子、藕带等蔬果;在淡水养殖区,可以体验垂钓、捕捞的快乐;在休闲区,可以在蒙古包里和三五好友相聚,吃一桌肥而不腻的烤全羊及农家地道特色菜。”潘和成说,合作社一直致力于将游客留下来,吃喝住游购娱应有尽有。

合作社里,树木、花卉、苗圃、瓜果、蔬菜、农作物等科学分布种植,不仅将合作社装点成“世外桃源”,更是丰富产业经营业态,通过销售增加收入。不仅如此,为了丰富游客体验,合作社以休闲娱乐为主,规划有农产品种植区、淡水养殖区以及休闲区。

走在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迎面微风习习,水边杨柳依依。“我们现在看到的垂柳都是专程从河南信阳运过来的新品种,它的形态是固定的,看起来更为整齐美观。”潘和成介绍,为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来,合作社在2015年到2021年间,陆续投入1200万元进行景观文化提升,创建休闲旅游民宿。

目前,该合作社已流转土地500余亩,拥有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300亩,建成农产品种养植示范基地4个。解决了农民就业。辐射带动大叶、大雄、黄泥畈等村共150多户发展生产,转移剩余劳动力400余人。

据潘和成透露,合作社组织运营方式是,农户以土地入股,或以个体经营入伙,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优先在基地务工,直接参与合作社管理,从而实现企业与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的管理格局。

2017年,在华容区委、区政府和庙岭镇党委政府的大立支持帮助下,鄂州市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周边近103户农户,注资250万元,成立了合作组织。

“自家的日子过好了,还想着拉村民一把。”潘和成介绍,6年前,他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即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渐渐地,原来的经营模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015年,梧桐湖渔民山庄扩大经营,引进更多鱼类品种;2016年,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17年,立足于梧桐湖渔民山庄,鄂州市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养殖。

潘和成介绍,最开始的梧桐湖渔民山庄面积有270亩左右,80%是水域面积,主打垂钓和农家乐,年平均营收约400万元。由于鱼类品质好、服务优,不少项目工人慕名而来,在2012年、2013年迎来大发展。

1976年,潘和成出生于华容区庙岭镇大熊村(现名大雄村)。1999年,潘和成外出谋生,辗转深圳、广州等地打工近10年,返乡后联合好友共三人创立梧桐湖渔民山庄。

“当时我就是看准了庙岭这样的发展机遇,在这波发展浪潮中赚到第一桶金,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了这个我土生土长的小乡村。”潘和成说。他协同同村的合作伙伴共三人,于2009年创立梧桐湖渔民山庄。

2008年,9月底二期工程竣工,同年,鄂州市庙岭至红莲湖水上训练基地道路(红莲大道)建成通车,大量工程、工人集聚,庙岭镇迎来全面大开发,大发展。

时间拉回到14年前。2007年9月,位于鄂州华容区红莲湖畔的湖北省国际水上运动训练竞赛基地一期竣工,同年10月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皮划艇、赛艇比赛,这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得以瞩目全国。

“垂钓是我们合作社的主要盈利点,也是合作社成立的基础。”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和成说,14年来,这里从单一的渔民山庄成长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离不开一群返乡创业者的探索。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曾达飞 通讯员 熊无双 黄胜 )暮春四月,紧邻梧桐湖畔的鄂州市永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万物勃发、浮光跃金,不少钓友手持鱼竿,长线垂入眼前的池塘中,静待鱼儿上钩。

“过去中心村是人找事做,现在变成了有事做找不到人!”陈惠繁笑着说。原来,一些村民掌握了稻蛙种养殖技术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技术工人,不时被外村稻蛙养殖基地请去作技术指导。这样的转变,让陈惠繁倍感安慰,同时也催生他加快产业发展的脚步,带领更多的中心村村民转型当技术工人,将中心村的“稻蛙共作”项目做大做强。

田还是那块田,种田理念的改变带来了效益的改变,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心村村民看到“蛙稻共作”的“钱”景。2022年,陈惠繁牵头成立了孝昌县振中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陈惠繁直言,合作社取名“振中”,通过发展产业让中心村振作兴旺。如今有10多位村民加入合作社,养蛙种稻增收致富。村民饶大姐感叹道,稻蛙项目自从落户中心村,村民能打工挣钱,村集体也有了收入。

“一田两用、一亩双收”是陈惠繁当初看好这个产业的原因,四月份投放蛙苗,五月份开始插秧,秋季的时候一起收获,真正地实现一田二用。如今,基地里的“稻蛙共作”效益明显,田蛙每亩产量3000斤左右想去批发市场搞点小生意,稻谷产量700斤左右,达到了1+1>2的目标。

蛙护稻,稻养蛙。“稻蛙共作”是一种循环生态种养模式,花蛙通过吃虫,达到防治农作物虫害的目的,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花蛙生长提供遮阴休息的场所,既提升了农作物和水产品的品质,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稻蛙池边,不少花蛙和蝌蚪在水中漫游。目前正是花蛙繁育种苗的关键期,技术员付月清正顶着太阳巡塘。他介绍,目前基地的花蛙繁殖技术成熟,重点要做好消毒和防病治病的工作。

为了掌握养殖技术,陈惠繁四处拜师学技,请教专家。当他得知卫店镇久隆村付月清是个养蛙的“土专家”后,陈惠繁多次上门邀请,并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将付月清留在了基地。

2019年,在外创业多年已事业有成的陈惠繁,听朋友说“稻+蛙”生态养殖前景不错19岁以下的小生意有哪些,通过多方考察,他回到中心村里流转土地,开始尝试“稻蛙共作”养殖模式。

四月,万物生长,刚走进孝昌县花园镇中心村的稻蛙养殖基地,就听到“呱呱呱”的蛙鸣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稻蛙田被丝网隔成50多个小方格,中间的水台上爬满了一只只可爱的花蛙。合作社负责人陈惠繁说,经过几年的发展,稻蛙基地面积已从最初的80亩扩大到200多亩,成为花园镇的新兴产业之一。

孝昌县花园镇中心村振兴水产品专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惠繁是一位返乡创业能人,他采用“稻+蛙”共生的生态立体种养方式,进行田蛙养殖、蛙卵孵化、水稻种植,实现了“稻蛙”共生、“钱”景可期。

专题: 足疗加盟   披萨加盟   农村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