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汉脱贫创业故事

1 去试试创业网

刘家羊舍院子里的碎秸秆堆就这样一点点被发酵机和打包机转换成整齐码放的包裹堆。这些包好的秸秆发酵两到三周就可以喂牲口们吃了。

小刘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抑制杂菌,同时更好的改良秸秆的性能,他还买了专门用来发酵秸秆的菌剂,这种粉末状的菌剂要加水化开,使其恢复活性之后,加入秸秆里。

因此秋后这半个来月可以说是养殖户最忙的时节,如果黄储工作没有做好,那牲口就没有秸秆吃了,喂买来的饲料,那刘老汉可就亏本咧。

农村老汉脱贫创业故事

小刘也在这期间结婚了,其实结婚前小两口原本商量着想在城里生活,但如今小刘的工作就是跟父亲一起养羊,小刘为此跟女朋友吵了好几次。

但经过乳酸菌发酵的话,一方面粗纤维得到软化变得没那么难以下咽,另一方面微生物的酶把纤维素转化成糖分,使秸秆的营养价值升高。

可饶是如此,小刘还是遇到了大难题,那就是每次要回家时,羊们根本不听指挥,小刘左赶右赶,羊们才慢吞吞地往家走,然后还总有掉队的,累得小刘满头大汗。

刘老汉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小刘,包括不要让羊吃带霜带露的草、夏天要尽量在阴凉处放羊等等,还有怎么看母羊是否发情、是否怀孕的方法。

投入了这么多进行的创业,刘老汉可容不得失败,一家人对这七十多只羊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刘老汉年轻时养过羊,因此上手还是很快的。

刘老汉看着儿子手机上的资料,心思突然一动:我不是正愁没活儿干吗?咱村地里有那么多没人收的秸秆,如果我干养殖的话,这些秸秆我就能利用上了。

刘老汉一开始不信,小刘直接上网查得资料给他看:出于节能降碳的需要,国家大力补贴秸秆资源的回收利用,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如今养殖场、发电厂都大量收购秸秆,秸秆打碎后经过发酵处理,就是性价比极高的粗饲料……

“听,咱们这儿就是比人慢半拍!爸你知道吗,我听说咱们隔壁县有个人,去年自己买了机器,就在秋后挨个村收人家地里的秸秆,结果几个月就赚了十来万!”

一般来讲对农户来说,如果自家不养牲口的话那秸秆的用处就只有烧火,虽然有些养殖场会批量收购秸秆,但由于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最终会选择把秸秆聚到一堆烧掉了事。

2020年老刘回家过年的时候,原计划是过了年仍然进城,但不干建筑工了,换一个轻巧点的工作,他跟几个超过六十岁的老工友商量好了,一起转型。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最终想出了给粗饲料发酵处理的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给秸秆进行一个“粗粮细做”,让牲口爱吃又长膘,同时成本又不高。

在村镇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2月,毅然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2亩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思南林之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汪育东回忆到,当时看着圈舍里1000余头抢食的猪仔,汪育东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了。由于生猪品种好,又严格实行标准化养殖,汪育东养殖的猪基本不生病、长得快,深受周边农户欢迎,供不应求。今年也是遇到了更好的机遇,与温氏企业进行合作签订了长期合作,扩建新厂扩大规模让更多乡亲加入养殖行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力量。(韦娜娜)

这样一位受大家的喜欢的“猪倌”,他的养猪历程又是怎样的呢?小编从汪育东本人处了解到,汪育东从2017年开始养猪,2017年在外做生意,已小有成就的汪育东决定回乡创业,当时的汪育东已47岁,但依旧坚定决心,勇敢闯拼。万事开头难,困难远比想象得多,选址、办手续、学技术、盖厂房,回来后的汪育东几乎是连轴转,白天奔波跑手续,晚上趴在桌子上学《快速养猪法》、《母猪繁育》等相关资料,学养猪知识。

2022年7月17日,汪育东的思南县林之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顺养殖场开业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思南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温氏集团贵州分公司总经理肖雄参加了汪育东鸿顺养殖场成立揭牌仪式,思南县板桥镇党委书记肖勇谈到:“鸿顺养殖场是我镇招商引资的企业,如今顺利建成开业,标志着全县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顺利落户板桥,全县第一个年出栏商品猪规模达2万头的企业,必将成为板桥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其他行业不断发展”。

汪育东贵州省思南县板桥镇南盘村有名的生猪养殖大户,现育肥猪年出栏超过2万余头,年纯收入达160余万元,并于今年扩建耗资2600余万元的新厂,计划年出栏率3万余头。汪育东靠着养猪致富,不仅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走上养猪致富路,还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并为贫困户进行生猪托养,与村里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在脱贫路上与村民携手前行,成为镇上赫赫有名的“猪倌”。

——前三季度吉林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8025元,同比增加1261元,增长18.6%。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表现突出,该项支出占比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7.0%,提升到11.1%,上升4.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吉林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21元,同比增加582元,增长10.05%。工资性收入1794元,同比增加244元,增长15.8%。人均转移净收入1589元,同比增加171元,增长12.0%。人均经营净收入2495元,同比增长5.5%。人均财产净收入244元,同比增长18.0%。

黄崴子村第一书记梁全福的“账本”,记得是全村的小康生活:道路“硬”了,路灯亮了,学校新了,村民富了,文化活了,全村都美了。

老孙,名叫孙著富,今年74岁,是柳河县亨通镇黄崴子村村民。因为患有脑梗和严重的胃溃疡,老孙难以像常人一样下地干活,再加上常年打针吃药,好好的日子便硬生生被疾病拖垮了,老孙成了贫困户。

破旧的茅草屋也变成了红砖绿瓦的水泥房子。年复一年,名声像这样传播开来。周围村庄有800多户人家跟着小李养鹅。仅这些家庭每年就生产至少70000只鹅。

小李的基地最多能养6万只鹅,但目前的订单需求却达到了8万只,他开始计算,小李首先在村里找到了贫困户,老李计划在这里开个突破口,让这些贫困户帮忙养殖,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小李答应免费为其提供养殖技术,就这样,小李和这一群穷苦人家,开启了合作模式,每家养殖30~50只,总时间90多天,挣了15000左右多元,这些贫困户跟着小李一块干,每年的收入能到5万到7万。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小李开始免费送狮子头鹅,并答应把它卖掉,再给钱。日复一日地持续了两三个月,县城市场完全打开了,周边地区也有点出名。小李发现生意较好的餐馆屠宰已经成为最耗时的事情,于是他开始了售后服务的想法。餐厅没有时间消磨,所以他就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小李成立了一个小屠宰场,屠宰后,运到酒店的狮头雁干净、质量好、价格合适,并进行售后管理。小李的鹅在县里的生意越来越兴隆,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问题又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照顾,15000只鹅开始出售了,但是他又遇到心脏问题,小李是他们当地唯一一家大型养殖场,但是他还没有形成下游产业链,都是等着鹅商上门来收购,这也导致了很多收购的商人故意压价。于是小李开始另谋出路,他跑遍了县城里的300多家大小餐馆与饭店,他想跳过经销商,直接把鹅卖给饭店,但是饭店老板们担心供应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他们都把小李拒之门外,

3年后的一天,小李突然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当他告诉父母这个想法时,他没想到父母会气得扔掉杯子,摔门而去,并告诉他以后都不要回来了。但是小李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辞去销售总监的职位,回到了农村,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回村后,不仅他的父母不理解,而且他周围的村民嘲笑他,他的姐姐说:他读了这么多书后回到农村,这书都白读了。村里人都嘲笑他在北京肯定是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

小李说:当我早上出去的时候,我通常只带一元,这是一元的公共汽车票,如果我卖不出任何东西,那么中午意味着我必须挨饿,晚上走路则走路回家,所以我当时在北京,可以说我出去的时候,一心只想努力挣钱,我不想给自己留下很多理由和借口。在北漂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后,小李终于在三十岁那年定居北京。而且还成为了公司的销售总监,年薪最少50万,小李不仅成了父母的骄傲,还成为同事羡慕的对象。

小李放弃了在北京年薪50多万元的销售总监,而是回到农村养鹅。两年内,他还偿还了200多万债务,并建立了一个农场。他是怎么做到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李,他出生在广州玉林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看到父亲起早贪黑的卖猪肉,很是辛苦,于是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要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小李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走出农村,他勤奋好学。23岁的时候,他便独自一人去了北京,开始了他在北方漂泊的职业生涯。

专题: 酸菜鱼加盟   互联网创业排行   酒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