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创新创业故事

2 去试试创业网

总体上,“医疗行业门槛较高。”刘峥嵘说,医疗行业最难建立的就是信任,信任就是壁垒。协和医院是百年老店,每个医生积累的上万台手术就是壁垒,对行业的沉淀能力就是壁垒。“做医疗没捷径可走,时间就能说明一切,时间就是壁垒。”

“(跨界竞争到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化服务。”刘峥嵘说。目前在骨科领域,业务囊括医院、医生教育、医生线上化提供医师服务、线上化患者服务于一体的竞争对手还未出现。“我们只是先走一步。”刘峥嵘表示。

互联网医疗创新创业故事

据唯医骨科介绍,通过体系化的骨科培训,公司目前拥有在册骨科医护人员将近32万人。这些注册用户中,不仅涵盖广大基层骨科医生,还包括500多位全国骨科TOP100医院的专业学术带头人。

过去八年来,唯医骨科的工作重点是服务好骨科医生。比如,通过线上化,让医生的同质化教育做得更好;通过为医生提供管理患者的智能平台,让医生的工作更高效。同时,由于骨科的特殊性,唯医骨科还布局了线下医院。

唯医骨科一直专注在骨科专科领域里广东第四届互联网创业大赛招标,刘峥嵘的愿景是用科技创新改善医疗生态。其中,骨科医生是生态的核心,因为医生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

7月14日,唯医骨科与腾讯、百度、微医、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59家组织机构一道,首批加入并签署了《医疗健康网络数据安全自律公约》。唯医骨科相关人士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将在9月1日正式施行,唯医骨科已率先通过了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的ISO/IEC三项认证。

在国家加强反垄断、数据安全审查等监管的大背景下,医疗行业也备受重视。医疗行业涉及到患者的健康生物信息,这些信息不可更改,一旦泄露或被滥用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药品集采后,器械和耗材集采是必然的,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很大。但具体的影响,要看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很难一概而论。”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对《中国企业家》称。在他看来,集采和反腐会提高合规成本,某些商业模式可能会倾向于通过资源整合,绕过合规障碍,有的也会在合规基础上,培训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

近期,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部分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称,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将分批开展,首批开展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类产品信息采集。

“医疗行业应该也必须用更严格的政策去监管。但我们不是简单地应对政策,而是用最高标准去干医疗这件事。”刘峥嵘强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跟房地产类似,医疗相关行业深受政策“洗礼”。近年来,政策层面上,实现全民健康是“主旋律”,医保改革与控费并行,商保和多元化支付“上位”。与此同时,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医疗服务市场,我国医院卫生资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不均、医生成长等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直在解决问题”是刘峥嵘创业以来的最大感受。在她看来,医疗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20多年前就存在了,“8年来,我们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新问题,一直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唯医骨科从事的是一份深度接触人的工作。让患者接受非公立体制医疗服务,首先要解决信任问题。据唯医骨科相关人士介绍,公司通过其自主开发的一站式管理平台,逐渐积累精准患者池。患者通过唯医平台找到信任的医生,医生通过唯医平台帮助患者。

“由于我们做的行业要线上化,所以我们自己的团队也要同步,从思维和行动都要线上化。”刘峥嵘跟《中国企业家》强调,“线上化”的含义并非是削弱人的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尽管医疗服务行业的未来是线上化,包括医院也会线上化,但人还是关键性决策者。”

刘峥嵘是一位坚定的“工具论”者。对员工而言,好的协作和管理工具可以实现全员透明,即便最基层的员工,也能看到刘峥嵘的OKR。各个团队之间都得知道彼此在干什么,需要怎么协同。

从2020年第四季度起,唯医骨科将飞书作为企业协作平台,同时启动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作为目标管理工具。在刘峥嵘看来,这两项管理举措营造了良性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大多数员工的自驱力。

唯医骨科的相关人士透露,为了增进不同角色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公司的中高层包括研发团队都需要下沉到一线,与骨科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跟诊,并通过参与骨科行业的学术活动,深入了解骨科发展前沿需求。与此同时,公司也有全职的专业医生团队,全方位辅助产品开发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如何找到一种管理模式,使得产业端与技术端之间实现顺畅、有效沟通,成为组织内部亟待解决的关键。

过去八年,唯医骨科一直在实践医疗产业的信息化。刘峥嵘认为,未来十年,医疗健康产业会经历一场由数字化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从面向C端的数字化个人健康管理,到面向B端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继而打通医、药、险等多个核心环节,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

创业之初,刘峥嵘在美国走访了几十家骨科医院以及医疗高科技企业。“我想亲自探索,找准骨科行业未来的模式是怎样的,生态链是怎样的。”

“我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选择去做一件最难的事。”刘峥嵘说。她不担心,也不害怕,她要做“百年老店”,时间就是壁垒,对于医疗类企业来说,“一直活着,就是赢了。”

从服务特性而言,大致可将医疗分为以提供医药服务为内核和以提供医疗服务为内核。对于前者,国内已经跑出几家上市公司,它们均脱胎于巨头母体,以医药电商为“底色”。医疗服务则不同,需要通过科学、循证的验证,“唯快不破”的法则并不适用。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预计,2021年,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可达7.7万亿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达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7%。

刘峥嵘把互联网医疗创业形容为进入“无人区”。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跨学科领域,行业门槛高、壁垒高。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提上日程,产业与技术之间的磨合,并没有那么简单。

即便自称“外行人”创业,刘峥嵘认为,所有行业的底层逻辑基本相通,就是“降成本,提效率”,医疗行业更是如此。线上化的本质,就是一种解决“少花钱,服务更多人”需求的办法,即为广大患者提供“可及、质优、价平”的医疗服务。

二十余年的投资经历,让刘峥嵘对产业方向更加敏感。当她看到传统医疗行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后,迅速扎入变革医疗产业的湍流中。创业实践也让她体会到,相比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的线上化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当然,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

唯医骨科成长的八年,其身后的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在互联网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疫情的刺激下,线上化势如洪水。在传统行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口,紧贴民生的医疗行业亦是创新热土。

刘峥嵘是国内骨科医疗教育平台“唯医骨科”的创始人和掌舵者。公开资料显示,诞生于2013年的唯医骨科,已成为涵盖骨科教育培训、临床科研、互联网+骨科诊疗、供应链优化、健康管理、实体医疗机构运营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找到一条路,一步一步走过来——经营生活是这样,运营一家公司也是这样。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刘峥嵘感触最深的是“不变的就是变”。“你怎么在不确定的基础上寻找确定?”她语速飞快,“就是做好你该做的事!”

尊重自然规律性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呗

但明显可见,这几年国内的创新器械起来之后,有一批具备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进入到了医疗行业做创新,做各种各样突变的设计,我认为这改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基因。

尊重自然规律性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呗

朱锐:疫情前,我每年都去国外参展,一些大的医疗展给我的感触蛮深刻的,七八年前,中国的医疗产品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品质参差不齐,主要靠价格去占领市场。

国内激光医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首先它跟光纤要结合起来。其次,比如说诊断的话,信噪比很重要,但如何能在微弱信号下把图像呈现得很好,这时就需要高功率,但你的功率太高,有时候会把光源烧掉,不安全;功率低的话又没法把一些病变打掉,所以这里其实有很多技术难点。

朱锐:最新的激光技术确实带来了一个技术的变革,过去它最大的问题是只用在眼角膜这些地方,体外是可以做的。但如果用到体内,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其实我的感受是,并不是它多么难,这些东西都是咱们国人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只是说之前的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没有产业的驱动。随着国内医疗市场扩大以后,其实自己就有很大动力来做国产化和自研替代。这是以后一个必然的趋势。

现在一个好的现象是模块逐渐在国产化,当然还有一些挑战,就是有一些模块量比较少,目前还是国外的一些供应商能做。下一步需要克服这些问题,尽快地把卡脖子的模块国产化。

朱锐:像我们做的医疗产品,它需要很多部件组成,大体可以分成激光、电源、光纤组件、导管材料。激光器又可以分成很多的模块,增益模块等。

从医生的角度判断,他们选择医疗器械,首先它能解决临床现在非常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说的是刚需的问题;第二叫能用,价格合适;第三就要考虑产品的实验周期,包括最终收费,是否能进入医保目录。

过去,一台激光器可能需要几百万元,如果做成一个医疗设备,可能单次治疗费用就要好几十万块钱,一般的病人也无法承受。但通过工业的规模生产之后,激光器的价格就降下来了,在临床就可以得到快速应用。所以,未来就是把超快激光技术跟内窥技术结合起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手术是微创的,非常安全,越来越便宜。

朱锐:最近十年,有一项激光技术的发展,它会引起未来的变革,就是超快激光。超快激光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背后的原因是激光技术在发展,激光技术在工业的应用需求也在快速扩大。

朱锐:首先硬科技它有一个特点,确实需要等待时机。有时,投资人希望我们更快,但本身不可能那么快。一个平衡点就是,首先要跟股东们保持沟通,找到相信长期价值的投资人。

《中国企业家》:不见得每一家企业,都有微光这样经过十年技术积累,等待爆发时期的机会,可能会因为企业没有实现盈利而倒闭,那企业该如何抉择?

朱锐:让他们更有信心,企业就要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即便有疫情,微光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相比去年,业务获得了成倍的增长。

但医疗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个行业,会带给人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当我第一次把做的这个产品应用于临床,看到如何指导病人做手术时,有一个医生说看OCT以后,就知道该怎么放支架了。那时候感觉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医疗带给人的愉悦感跟成就感。但一定要做好走远路的准备。

朱锐:首先,要想进入医疗这个行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时间准备——想快速创业快速成功的,还是选别的路比较好一些,医疗是一个苦差事。

随着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影像引导下治疗的技术资源发展,OCT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时载体,而且有非常细小的诊断技术,那么跟现在的非常多的治疗技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对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就可以做到无创的、微创的、实时的诊断,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平台性的技术。后来,我又去了香港大学做内窥的研究,更看好内窥这个应用。这是因为,内窥OCT可以把整个OCT系统跟光纤结合起来,进入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这可以大大扩展它整个的应用领域。

朱锐:其实我最早是做OCT技术的,在医疗应用中,又被称为超快激光的诊断技术。实际上,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技术,因为它是分辨率最高的一个活体检测技术,可以做到不需要切组织,像超声一样,但是它的分辨率比超声高10倍以上,能做到很多微观的检测。

所以“实验室+公司”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把硬科技技术从实验室带向市场的,从书架走向货架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国外很常见的一种模式。

朱锐:其实产学研这条路线也是一个通用的模式。可以看到现在很多高科技硬科技的技术,最开始都是实验室里的一些研发研究性技术、前沿性技术。这时在实验室里,可能完全没有看到它的市场前景,但是它需要跟外界结合,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其实从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做的课题都是生物学、光学,特别是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这些方向,也就是激光医疗这个领域。在2011年时,当时深圳有一个高交会,高交会可以给个人提供一个展位,再加上在年底时,深圳正好有一个创业大赛,就结合我们的技术包括一些市场前景,做了个很初创的介绍。后来有一些意向投资人,包括一些合作单位找过来,这才看到了一个创业火苗点燃的可能性。

朱锐:从上大学开始,就希望有一天能够做技术创业的梦想,希望所研究的东西能够真正地用起来。但是确实没想过博士还没毕业就创业。最开始设定的想法是先读完书,然后工作一段时间有些积累,再开始创业。甚至,那时也不知道有风投。

“医疗创业是个苦差事,信奉长期主义才能踏上这条路,”朱锐说,“2015年之后,技术创业已慢慢形成了一股热潮。一直到今天,技术创业将是未来至少二三十年的主旋律。”

今年9月,微光医疗完成了超亿元D1轮融资,华金资本、复健资本领投,开禾资本及老股东红杉中国、中科创星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颅脑、外周及眼科领域激光治疗产品开发及临床。

如今,创业十年后,微光医疗已成为国内少数的具有底层核心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医学影像企业,打造了超快激光、光纤导管、图像处理三大底层核心技术平台。2021年我国OCT设备(非眼科)的采购总额为4122万元,微光医疗占比30.88%,仅次于 Lightlab(美国),位列第二。

即便如此,朱锐坦承自己一直以来,(在坚持创业的方向上)确实没有动摇过。“对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前面的方向选择不能出错,所以我只给一条建议的话,就是在前期的产品定位。”

但很多医疗创新领域创业者也有相似的经历,“不久前,与医疗创业者聚会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最开始做医疗创业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坑,包括但不限于从研发到后面的临床注册到拿证到销售,这一路都是迈着坑过来的。”朱锐说。

背后的另一层原因是,朱锐创业所走的路,在国内很多人看来是一条全新的,不被外界所熟知的路——“OCT技术是一个新技术,无论从招人,还是从研发过程,包括临床等,都是没有参照物可以参考的。”朱锐表示。

“当时,我记得有一个投资人说,他不想投硬科技项目。因为投互联网项目,只要一两年就能看出结果好坏。但投技术项目,尤其是医疗项目,很可能投了五六年都没有结果。”朱锐感叹道。

朱锐知道评委的建议可能是善意的,在创业过程中,他也不止一次受到这种打击。在2012年,他刚成立微光医疗时,国内正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时。对医疗或硬科技的创业者而言,那时想融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2013 年,朱锐的公司刚成立不久,他带着团队去参加一个市的项目答辩。当时的评委问他:你们现在有多少钱做这个项目?朱锐回答:大概几百万。评委说,那你们做不成,估计这个项目至少要两个亿才能做成。

朱锐的偶像是马斯克,身为微光医疗CEO的他,早年间看了很多马斯克的书,“我会去研究他的思路,马斯克的创业过程很典型,他经历的事,跟每一个技术型创业者的经历都很相似。”

杨磊:我们公司的愿景就是想搭建一个全国的保险+医疗深刻融合的生态圈,精准匹配每一个用户有一份量身定制的商业健康险,在风险来临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谢靖:深业集团想打造深圳市民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平台,所以我们也欢迎在座的各位跟我们多联系,多到深圳去做个试点,也不排斥大家介绍更多更好的全世界的资源。

王明:其实也不能说依靠,就是我们希望公立医院能够真正地开放。商业健康险最大的痛点是不能实现和医疗机构的风险分担和信息共享,不能实现国外的管理式医疗。我们希望公立医院更加地开放,这能够促进商业健康险向管理式医疗发展。

邢静:我觉得在创业或是经营商业主体的过程中,我和上下游和客户当中应该是合作共生的关系,而不是一个谁依靠谁的关系。我们立足的根本应该是是否对这个社会产生新的价值贡献,这是公司产生利润,能够存活的根基。如果你的模式长期可持续,那你就能够一直存活下去并且获得超额利润。

崔祥瑞:我这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有所依靠的话就代表这个依靠点恰恰是这个商业模式的弱点,所以我谁都不想依靠。我最不想依靠的是医生,这是因为现在医生作为整个医疗市场的稀缺资源,实际上是拿掉了整个医疗市场增量的大部分,所谓的富了和尚穷了庙,希望科技尽量减少对医生的依赖。

曹戏海:作为基层医疗,实际上想实现自己造血,首先依靠的是政策的开放。持续的开放对我们是有帮助的;第二是依靠产业合作伙伴之间共同的协作。

邓景军:我们的定位是做保险行业的路由器,连接上下游,我们自己专注做数据挖掘和数据清洗。我们把体检机构纳入到我们的平台,并将我们不擅长的第三方的医疗服务,增值服务等相关机构链接在我们平台,我们赋能给三四线的保险机构客户,让他们享受到一线服务的可能,目前运行四年多还比较顺利。

崔祥瑞:我借此机会说说中医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很扯的事情,号称做人工智能的企业有很多,但实际临床能用并直接开到诊所的只有我们一家。我们医生是都是青年中医师,甚至有是刚刚毕业拿到执照的,我们当月复诊率超60%,做到100%的随访,整体随访有效率超过96%。中医这个古老的行业想通过与技术结合去解决中医供给能力短缺的问题。中国正在快速步入超级老龄化,一旦超级老龄化之后,很多健康疾病的问题其实是现在医学所不擅长的,他们对中医有很强的需求,但是优质的中医师很少,所以我们希望融合这样的技术创造更多的可复制的优质的中医供给能力。

杨磊:我们在做保险和医疗的融合,我们搭建商保的支付的平台,相当于把保险公司的系统和医院的系统进行打通做到实时支付。现在做到后端的结算端和风控端融合,但我们现在想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全链条融合,完整做出商保范围的闭环,深度打通保险和医疗。

王明(主持人):160开始是从医院起家做医疗服务线上化,其实和谢总提到的战略比较一致。在平台层面我们往上走,释放很多的工作给子公司,由各个子公司实现落地,平台专注于做平台的事情。平台的生态体系给各个板块融合合作,不只是我自己自建体系,而是和整个生态一起来做。各位可以分享一下好的融合案例。

谢靖:我从资本角度谈一谈医疗市场互联网如何与线下结合,有两点:第一点还是从服务本质着手,我觉得与其自己做不如去联合,从而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和痛点才是最重要的。第二点是与其全国做,不如先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深度做下来,真正解决问题。把产业链梳理后会发现,互医需要很多资源支持,比如政府、公共医疗体系、金融体系等。我觉得这个事情要有边界,在一个城市做出来再去复制,可能投资方更能够看到。

目前平台上有不到200家中介机构使用这套系统,把他们在三四线市场服务的存量投保人的数据线上化,然后再把已买的保单和协议线上化。这样匹配下来后,我们发现最大的痛点是三四线市场的中介机构虽然服务了很多投保人和当地的用户,但是没有相应的医疗服务能力。所以我们做了互联网医疗开放平台,希望引入优秀的合作伙伴加入,为保险中介机构在销售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

邓景军:豆包网做健康险三年多时间,服务了8万家企业客户。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从理赔端入手,我们团队来自人人网,比较注重客户的体验。我们通过4年多医疗保险赔付所产生的大量医疗数据,将赔付过程结构化,总结出很多疾病、成本、医疗支出的模型;二是有保单,我们把中国2千多款医疗保险的保单的条款结构化;三是开发了一套SaaS系统,赋能给中国三四线的中介机构、保险机构和代理人。

在三年的下沉路径当中,云呼做了16万家客户,是一个非常痛苦艰难的事情,因为越是基层越需要不断教育。我们通过信息化系统“云呼云”,从而打通整个产业的信息化,解决信息流和交易流的问题,然后自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还要有药仓、仓储一系列配套支撑,从而完成整个赋能服务。

曹戏海:云呼从成立之初就是从基层医疗开始。1950年到现在的70年间 ,医院的数量从3千家发展到了3万家,基层医疗发展的变化翻了110倍,达到现在的95万家。云呼在这三年中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SaaS平台,提供检验、药品、器械、医教、保险等多元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多方面给基层患者更多优质的基层服务。目前为止,云呼已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16万家,已经占到16%的份额,未来目标是做到50万家。

越是不发达的地区,医疗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越大。但下沉市场的支付能力不比高级市场的支付能力显著低下,但是它的成本显著降低,所以往低线城市来走本来就是我们的发展策略之一。

崔祥瑞:虽然我们都说医药在一起,但是医疗很难像制药一样实现高度产品化,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医疗服务,医疗属性和服务属性各占一半。顾客生病时有被关怀的需求、沟通的需求、倾诉的需求,这些需求完全通过线上实现很难。所以我们在软件研发结束后也选择去做看似非常传统、非常重的直营连锁门店,这是因为服务属性要通过面对面才可以实现。

邢静:我们做的是云端产品定价的SaaS平台,主营业务在云端,但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整合前沿医疗创新技术,对接辅助诊疗的平台,也对接了一些风险判断的新检测技术。我们对商保公司的服务已经下沉,互联网现在被认为是服务的对接方。这一年中,有人认为互联网的价值是传递信息,并且把传递信息的过程标准化,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但其核心是调度资源,通过信息传递调度资源。医疗其实是服务,服务最后的场景一定是线下,尤其当你面对三四线城市客户时,有赔付商保责任的服务是需要落地的。互联网医疗只是调度资源提高效率的机会,所以不存在下沉,本来就是在地面上的。

杨磊:我们还没有做下沉,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商保的公司客户。以往,商保门槛较高,一是对客户即医院有一定的要求;二是报销都是线下的方式。我们现在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方式,要做到线上去,能在医院端做实时的结算。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也会做一些下沉,覆盖二级和线上的医院。总体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是提倡下沉的,尤其是家庭医生、分级诊疗。

王 明:行业前几年大部分是在线上开展业务,最近几年寻求发展变化时,逐渐会有下沉的过程,请各位讲述互联网医疗线上和线下的发展趋势。

杨磊:乐约健康一家医疗大数据保险科技公司,我们在搭建商业健康险的支付平台,能够实现及时赔付。我们已经和全国13个省市卫计委搭建合作,国内的大中型的保险公司基本已经达成合作,在实现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方面已经做到了领先。

邢静:商涌科技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聚焦健康险方面,通过客户的行为偏好,当前的身体状况以及健康消费的惯判断他以后的疾病风险,并给出差异化定价和产品设计的方案。

崔祥瑞:问止中医是做中医的人工智能,除了软件以外,实体医疗目前在深圳设有7家连锁门店,同时在全球有50多家联盟机构,将中医人工智能系统输出给这些合作伙伴。

曹戏海:云呼科技成立于2017年1月,到现在才3年时间,我们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要打造中国最大的基层医疗互联网服务平台;二是通过B端去做医疗健康行业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邓景军:豆包网2015年成立防爆热水壶胆创新创业项目,专注于做健康险和寿险SaaS服务,为中国保险经纪公司、代理公司提供一整套售前和售后的解决方案。

谢靖:深业集团是深圳1983年在香港设立的窗口单位,我们是一个平台公司,从医疗大健康切入,未来会和160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希望他们做成一个深圳最大的流量平台,深业集团能够做一个线下医疗大健康的物业提供者。我们未来会和这几个大的医疗健康产业方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试验的空间,欢迎大家多在深圳做探索。深业集团在南京也有公司,我们也很希望深圳和南京创新地能互相流通,包括资源、资本、创新等方面。

我是健康160的联合创始人王明。健康160通过14年的努力,逐步从互联网的预约诊疗到在线支付;到咨询问诊与病例的查询;到电子处方的外流以及诊后的随访于一体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目前平台联合了7千多家医疗机构,50多万的医生以及2千多个合作伙伴,为1.7亿注册用户提供医疗健康的优选服务。

论坛主题是“互联网医疗的下沉路径与加速融合”,嘉宾们就互联网医疗线上和线下的发展趋势、生态融合、创业方的需求等话题进行讨论。

会上,健康169联创王明作为主持人,与深业资本执行董事谢靖、豆包网副总裁邓景军、云呼科技副总裁曹戏海、问止中医创始人CE崔祥瑞、商涌科技创始人邢静、乐约健康副总裁杨磊6人,展开了一场圆桌论坛。

100家上市公司、100家创新公司、50余个投资机构与部分金融行业管理机构等集聚一堂,围绕新旧动能转化和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产业规划,聚焦新金融、大健康、新消费三大产业,就产业生态布局和企业投资价值发现,深度开展交流,增进扩大共识,拓展合作空间。

11月29日,在自贸区落地发展背景下,首届“产业生态与价值投资大会”在江北新区召开。本次大会以“新江北、新自贸、新价值”为主题,依托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优势九两鱼面加盟,汇聚了国内最前沿创新力量。

专题: 互联网创业风口   集成灶加盟   月子中心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