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一人

1 去试试创业网

自2020年推出首款高端旗舰小米10系列以来,随着在影像、屏幕、快充、工艺、AI、AIoT等核心技术领域的不断深入,小米已成为行业多条重要赛道的领跑者,在全球业界也确立了稳固的领先优势。

光环的背后,是小米11年来对钻研“黑科技”的努力与拼搏。过百亿的研发投入、上万人的工程师队伍,雷军带领小米攻坚克难,引领1亿像素相机、GN2超大底主摄、首发液态镜头等尖端影像技术研发,在业内率先实现120W有线充电、100W无线充电、勇当全面屏手机的“探路者”。尖端影像、全面屏、快充、新材料、长续航……不断进取的小米用一次次的首发和首创,成为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同场竞技的先进代表。

2020年,小米第一次超过苹果,发货量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小米《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338位,相较去年上升84位,这是小米连续三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一人

此外,小米还自建工厂,将小米的旗舰系列手机投入制造。小米智能工厂也在这次演讲中首次和大家见面。雷军介绍,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智能工厂是小米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产物,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投资金额6亿元,已经成为智能化“黑灯工厂”。所谓“黑灯工厂”,可实现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的全程自动化无人黑灯生产。

“北漂”的小米,不仅入选了世界500强,还在北京有了“房”。2019年7月,小米科技园正式开园,为此,雷军专门发了一条微博:“北漂,奋斗九年多,终于买房了!8栋楼赚钱小生意 discuz,34万平方米,52亿造价。”

雷军称,小米已经连续两年入选世界500强,但小米也总被拿来与老牌世界500强相比较。“苹果,三星,华为,我承认小米今天还不如他们,但其实小米做的还很不错。作为一个10岁的少年,小米有很多缺点,但要看到更多的闪光点。”在他看来,最让自己自豪的不是让小米上市和入选世界500强,而是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起飞;带动100多个行业的变革,成就了一大批创业者,还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2020年公布的财富500强榜单上,小米上升46位,成为最具成长力的科技创新公司。雷军在现场展示了过去10年小米营收的变化,现在的小米,排名500强第422位,2019年全年总营收达2058亿元,经调净利润115亿元,2020年研发投入预计超100亿元。

2019年,小米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产小米科技园,同年小米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在小米进入500强那年,雷军曾表示:“我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创业,特别羡慕林斌他们有机会在500强上班,现在好不容易把自己公司搞成了世界500强,终于可以在500强上班了。我们一定得好好‘嘚瑟’一下”。

这是非全面屏时代最后的挽歌,这是LCD永不为奴的怒吼,这是从iPhone4以来,对几乎所有技术的一个相当完美的总结。这部在2017年4月19日发布,被誉为小米一代神机的小米6,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它的各方面表现都依然堪称完美。小米也从小米6开始对手机相机有所追求,是数字系列中首款采用后置双摄的手机。

2018年时,小米财务报表毛利中的IOT与生活消费品的占比相当高。并且,互联网服务中不少都是小米生态链下的app做出的贡献。可以说小米生态链从2016年开始正式下沉到现在,为小米的极速发展加满了油。

另外不得不提米家的产品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是小米的“亲儿子”。产品是来自各个生态链企业,比如说米家扫地机器人就来自生态链旗下的石头科技;空气净化器来自智米。万物互联,打造未来智能家居。

产品链方面:小米净水器,小爱音响,米家洗衣机,米家空气净化器,米家互联网烟灶套装...毫不客气的说,只要你们家带电的东西,小米生态链都有。

除了手机行业大力发展外,2013年小米还启动了小米生态链计划。采用“投资+孵化”的模式积极扩充产品线,以手机为核心,辅以周边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共同成长。时间证明,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他在投资方面真的做的很优秀。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小米在2014年第三季度以1730万台的出货量,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大的手机厂商。和2013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增幅超过200%,堪称智能手机史上的奇迹。

而红米手机也在2016年7月时宣布,总体出货量超过1.1亿台,也就是说发布开始平均每秒就可以卖出1.21台。这个成绩在国内手机市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也正因为用户经常抢购不到手机,吐槽小米持续“耍猴”。小米也因此被誉为国内“饥饿营销”的始祖。

红米出手,重锤运营商定制机。2013年7月末,小米正式带来了首款红米手机,售价仅799元,还搭配四核1.5GHz处理器、4.7英寸720p屏幕、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等当时的高端配置。“中华酷联”等国内大厂当时立即炸锅。要知道当年国内的千元机市场几乎全部被“中华酷联”四大国厂垄断,而小米一个大招就把四大巨头全都送回了家。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极致的性价比,在红米手机出现2年之后,“运营商定制”时代终于成为了历史。

2012年6月,小米完成了C轮2.16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高达40亿美元!要知道当时的小米仅仅发布了一款手机,以当时的发展速度,不到一年时间就估值40亿美元,已经是让人瞠目结舌了。这还没完,不久后的8月16日,小米2正式发布。11个月之后,雷军通过微博公布了小米2系列的销量:突破1000万台!此时,这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已经在国内彻底炸开了锅。

小米1是全世界第一款只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手机!绕开经销商,直接让利给消费者。这是雷军试图改变行业的第一次尝试。消费者给予小米热烈的回应。手机发布后,初次预定量就达到30万台,总计销售700多万台。小米从此一炮打响。

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在台上讲述着。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中:乐淘网毕胜、多玩网李学凌、凡客陈年等人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高呼:我们要小米!当雷军宣布,手机售价1999元时,台下开始疯狂欢呼,“雷叔叔、雷大爷、雷布斯、牛逼、感谢雷军”的声音不绝于耳。

发布会当天早上下着雨,很多人担心会场人坐不满,当时紧急讨论了一个备选方案,如果人太少就去满大街发传单,找些大姐大妈来凑数。结果500人的场地进了800多人,现场热闹非凡,甚至一些观众激动地在台下大喊:“雷布斯”。

2010年8月16日,离MIUI上线整整一年,在北京的798 艺术中心,小米手机1正式发布,定价1999元。一个月后还上市了1千台工程纪念版小米手机1,之后还推出了1s、青春版。

2011年,小米创始团队正式亮相,并宣布进军手机市场,2011年7月12日,公布了旗下3款产品:MIUI、米聊、小米手机。

“小米”这个名字看起来简单,其实是饱含深意。将小米这个名字拆开,“小”代表升斗小民,也是平民、普通人的意思;“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粮食,也是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合起来“小米”的意思就是:普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2010年创业时,雷军的团队成员阵容是非常豪华的,但同时也是一无所有。这些IT精英,生活也是比较朴素,有次午餐聚在一起喝小米粥的时候,几个创业的伙伴就和雷军讨论,手机的品牌该叫什么,就像一个快要出生的孩子,父母总要讨论起什么名字出来。大家看着端在手里的小米粥,突发奇想,干嘛不就叫小米呢?不仅接地气,而且和自己打造手机的理念十分匹配。就这样,雷军就干脆将手机命名定为了“小米”。

雷军在金山度过了16个年头,陪伴着金山成长,更带领着金山上市。雷军在这里,学到了公司如何运作,为之后带领小米公司上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92年初,雷军加盟金山公司,先后担任金山公司开发部经理、总经理等职务,更在2000年时,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开始的时候,雷军是被求伯君“骗”过来的,他以为金山是一个大公司,没想到这只是一家有五个人组成的小公司,他的加入正好是六个人。

1991年,22岁的雷军终于从武汉大学毕业,他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北京航天部的一个军工研究所,过上了一毕业就用有北京户口人人羡慕的体面生活。进过体制的人都知道,生活很安逸且稳定,时间一久了可能会感到很厌烦。这样的生活对于雷军而言自然是过不下去的,毫无挑战性,所以一心想着辞职寻找新出路。

十八岁的雷军成功的考入了武汉大学,并且用了两年的时间修完了全部的学分,可以算是提前毕了业。那个时候的雷军还是一个程序员,编写过软件,和几个学长成立了一个公司,名为“三色公司”,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个时候雷军在图书馆里读到了一本名叫“硅谷之火”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给了雷军很大的影响,以至于雷军成名之后,它向武汉大学捐赠了五千万,校方也将当年他读到的这本书赠送给了他。

1969年,雷军出生于湖北仙桃的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小时候,雷军就特别喜欢拆卸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而其父母也非常鼓励支持他。也因此,雷军从小就培养了对无线电的兴趣,也使得雷军在40岁再创业的时候选择了智能手机这个领域。

第一个,就是“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后来,有本关于雷军的书,书名就叫《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这句通俗又激励人心的话,给了无数创业者巨大的勇气。因此,网上又有很多人称他为雷布斯,意思就是和乔布斯一样的榜样人物。

这两年的时间,小鹏不仅将小鹏P7这款车做到了国内新势力车企中高端轿车交付量排行第一的车型,并且在智能驾驶方面站到了行业领先的地步。

不过经历了最为困难的2019年,小鹏汽车紧接着就触底反弹,先是上市家族第二款车型小鹏P7,不到一年的时间,给予这款车实现了智能驾驶辅助高速NGP的量产。2021年下半年小鹏P5上市,作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量产的车型,小鹏P5马上就可以实现城市NGP。

的确,一手创办了UC的何小鹏本身就处于一个需要高度智能化的行业,而投入到造车之后,何小鹏又把对于智能化的执着放到汽车上面。

何小鹏回答到:“我第一段的创业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看到智能和手机的结合。所以我相信智能跟汽车的结合可能在2025年到2035年之间,会深度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为什么如今的互联网大佬都在向着智能汽车行业靠拢?作为一个外行人我也给不出一个极为正确的答案。不过身为小鹏汽车领导人的何小鹏在最近接受杨澜的采访时,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

比起创业过程中那些尔虞我诈的案例,外表乏味、谨小慎微且不擅长社交的何小鹏确实走运,但是除去他自身对人真诚的品质以外,拥有敏锐的商人嗅觉、时刻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和这些人,何小鹏表示从来都是“自由”的。2018年的时候,雷军的小米上市时股价遭到市场质疑,何小鹏立刻买了1亿美金的小米股份;现在身价上亿的他,还会和俞永福一块儿去吃当年两人在UC创业时期,为了省钱经常去吃的那家7块钱的快餐,而现在的俞永福,已经是身价无数的高德集团的总裁。

在之后位列成功人士、取得巨大成功的何小鹏看来,朋友之间一旦牵扯到利益和金钱,彼此之间的情分也就变了味。也正是因为这样,何小鹏才更加觉得自己这一生的幸运——在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人都是自己的贵人,在上百万、牵扯到利益的情况下,这些人至今都还是何小鹏的好友,实在是难得。

在何小鹏毕业伊始,面对自己不去国企的“另类”选择,何小鹏的导师并未责怪他,反而是对于他的选择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创业伊始,何小鹏和梁捷的UC优视面临资金困境,身为竞争对手的网易创始人丁磊却不求回报地施以援手,让处于“幼年”时期的UC优视得以成长。如果没有丁磊的提供办公室,何小鹏也不会结识李学凌,如果自己没能和李学凌成为朋友的话,何小鹏就不会结识俞永福,如果没有李学凌的牵线搭桥、不认识俞永福的话,何小鹏就不会结识雷军,更不会在俞永福的大力帮助下让雷军注资,UC优视的再次资金困境就不会得到解决。

在当下汽车市场下行的困境中,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势必会被优胜劣汰,但是何小鹏的“小鹏汽车”却能够逆风前行,除去汽车本身的性价比以外,服务品质也占很大一部分。

在这起风波过后,何小鹏连同整个团队进行了反思,并且决定以后都将好好优化企业运营,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在进行汽车行业创业的时候,除了体力累、脑力累,最常有的是心累。人很复杂,它不像互联网一样,自己面对的就只有代码和数据,我们需要面对的是那些最简单的但是又从未碰到过的麻烦。”

由于太多用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作为“小鹏汽车”创始人的何小鹏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没能转变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思维,一直将汽车行业当做了互联网电子行业,觉得产品的更迭很正常,但是对于汽车这种高消费产品来说,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强烈的价格纠纷。何小鹏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与已购买小鹏汽车的车主进行了协商,并且给出了一套令人满意的补偿方案。

2020款小鹏G3相比之前的车型来说,不仅性能大大提高,价格也比之前的车型便宜,而且之前的车型由于还处于探索状态,所以汽车质量相对新款来说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这让本就介意新款车型价格和性能的车主更加不满。

这位汽车行业的门外汉,在2020年再次做出了“荒唐”的决定——脱离代工厂,自主制造生产汽车。这个决定并非看起来这么简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何小鹏的公司不仅需要努力获取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还要竞标拿地、进行工厂的建造以及招募合适的工人等种种环节。而就在何小鹏在这条路不断探索的过程中,2020款小鹏G3的上市引起的维权风波,让雄心壮志的他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从未转变过固化“互联网思维”。

但是何小鹏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我就想着,未来可以彻底改变驾驶方式,人们不再是手握方向盘,眼看前方开车。”截止创立“小鹏汽车”以来,何小鹏已经在上面投入了3亿多美金了。

这一次创业,不再像第一次UC优视那样资金链时常困难,在商业圈摸爬滚打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何小鹏,凭借自己这些年来积攒的大把人脉,在自己投入全部积蓄的基础上获得了大量的融资,而好友夏珩的研究团队也加入了不少重量级的人物,其中就有当时马自达的首席设计师赵谦。

一开始,何小鹏是想以阿里集团的名义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但是在商讨后投资计划没被通过,于是何小鹏便自己“下手”了。2017年8月,何小鹏正式离开阿里,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在何小鹏转卖UC、成为“阿里人”的2014年,中国迎来了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特斯拉,这一年,何小鹏在阿里的时候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有过一面之缘,而当时何小鹏的朋友,当时在广汽公司负责汽车研究的夏珩也在倒腾新能源汽车。凭借对市场的高度认知,何小鹏再次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和好友李学凌一起投资了好友夏珩的汽车研究团队。

在拿到近300亿人民币后,37岁的何小鹏在阿里的邀请下加入了阿里,并且在阿里担任了薪资极高的高级职位。这个时候,大多人可能都在想,身价上百亿的何小鹏未来应该就是拿着这一大笔巨额财产、在阿里稳定地度过余生,这一辈子也就吃穿不愁的过去了。可是,一直以“时刻走出舒适圈”的高度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何小鹏,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再次逃出舒适圈,离开了阿里的高薪职位,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与其等着股份易人,不如趁早下手。”抱着走出舒适圈的心态,何小鹏再次做出了让人敬佩又惊讶的选择——转卖UC。不同于大多数死守自己创业的人,何小鹏凭借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在2014年以43.5亿美金将被认为是流量入口的UC优视转卖给了阿里巴巴,何小鹏与阿里之间对UC优视的转卖,也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给价最高的一次并购案例。

这个时候,UC优视已经不愁资金了,在互联网普及的条件下,UC优视的回报率早就突破了预期值。但是UC优视在之前一次次的拉投资、一轮轮的融资后,最大的股票持有者早已不再是作为创始人的何小鹏,而是在网上购物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阿里巴巴,此时UC优视66%的股份都在阿里集团手里。

因为俞永福带来的充足的资金,何小鹏等人不再像之前一样畏手畏脚,终于可以大干一场。在考察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后,何小鹏将UC的重点放在了UCWeb上,随着互联网时代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UC浏览器在何小鹏的先见之明下,性能已经相当成熟了,在其他同行还在开发、起步的时候,UC浏览器成功拿下4亿互联网用户。

雷军听了俞永福的介绍,对何小鹏的项目也十分感兴趣,但是要是像丁磊一样不求回报地“爱心”投资,作为商人的雷军还是心存顾虑。于是他表示,投资UC可以,但是前提是好友俞永福也在UC,他才会安心地“爱心”投资。原本已经是联想创投副总裁的俞永福在考量了UC 项目的前景后,果断地离开了联想,带着雷军的400万天使投资加入了何小鹏的团队。

俞永福在和何小鹏接触后,发现UC相关产品的未来前景十分不错,但是自己虽身为副总裁,不能仅凭一己之见就进行投资,于是俞永福在公司召开了一次会议,试图通过这个形式来获得大多数人的同意以进行投资,可惜的是,在会议上投资UC的方案没被通过。投资UC被联想否决后,俞永福不甘心拥有大好前景的UC项目因为资金不足就被扼杀摇篮,于是他去找了自己时任金山总经理的好友雷军,想要让雷军进行投资。

刚开始,搬进新办公室的何小鹏不知道自己隔壁是网易的总编辑李学凌,更不知道这个人在未来成为了自己的贵人之一。时间久了,何小鹏和李学凌成为了好朋友,在2005年6月的时候,李学凌离开了网易,虽然李学凌搬出了那间办公室,但是他和何小鹏还是经常私下约着一起玩。在何小鹏困难的那段时间,他正好结识了时任联想创投副总裁的俞永福,在与俞永福的一次交谈中,李学凌将何小鹏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后,俞永福表示十分感兴趣,于是在2006年,李学凌为两人牵了线。

当时对于何小鹏他们这样一个新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除去同行的竞争压力外,资金是公司的“生命之源”。在丁磊80万的资助下,何小鹏和梁捷开始全心投入UCMail的开发与改善,但是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在还没获得预期回报之前,何小鹏他们就再次遇到了资金链困难的问题,当时正值政府大力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在提交材料后获得10万的补贴,何小鹏便立马开始申请,在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后,成功拿到了这笔钱。

何小鹏的UCMail虽然在市场上没能取得成功,但是在这个行业里的人看来,UCMail的相关性能已经是开了行业先河,因此在何小鹏面临运营困境的时候,正在开发网上邮箱产品的网易创始人丁磊不求回报地注资80万给何小鹏,并且将自己在北京网易的空闲的办公室腾出来给何小鹏,让他安心搞自己的创业。

创业本就极具风险,不成功便成仁,对于将全部积蓄花在这两个产品上的何小鹏来说,产品上线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公司继续运营下去的风险就十分的大。就在何小鹏为UC优视的未来担忧时,他的竞争对手网易创始人丁磊,给了何小鹏莫大的帮助。

由于何小鹏在亚信时有做过网上邮箱的业务,所以在创办UC优视后,他并没有完全抛弃之前的业务能力,而是结合之前的经验,先推出了UCMail和UCWeb。虽然说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对于新兴事物,大家对其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所以何小鹏推出的这两个产品新归新,市场却不是很好,所以在产品推出后,何小鹏没和梁捷并没有获得计划中的回报。

2004年,中国互联网刚发展起来不久,何小鹏看到了这个领域的商机,于是从亚信离开后,邀请自己的老同学梁捷,两人一起创办了中国较早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企业——UC优视。

在当时的何小鹏看来,自己的未来还很长,如果将后半生都放在亚信,就这样平平仄仄地走过去,自己到时候也还是被人发工资,作为一个程序员,黄金年龄也就这几年,一到那个点后价值就慢慢降下来了,现在的他确实炙手可热,生活也确实稳定,但是未来不可预测,与其在未来才开始动荡,不如趁年轻,现在就将不稳定因素解决掉。于是,在2004年的时候,27岁的何小鹏离开了亚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此后,何小鹏在亚信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工资也不断地在原基础上被上涨,就在身边人都以为何小鹏以后都会在亚信的时候,27岁的何小鹏再次出乎大家的意料,果断地从亚信辞职,放弃了那个稳定而又高薪的工作。

正是由于何小鹏这种孜孜不倦拼命学的精神,入职两年的何小鹏在彻底摸清楚公司的各个岗位、担任过技术经理、测试经理、项目经理等职位后,被亚信的老板看重,并且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亚信价值近3万美金的1500股原始股送给了24岁的何小鹏,这些股份在当时,已经足够何小鹏在湖北全款买一套房子了。

何小鹏知道适合宝妈做的小生意乡镇,无论自己在学校里多么优秀、专业成绩多么排前,在亚信里,自己就是个只知道理论、实践能力几乎为零的菜鸟,因此,在来到亚信后,何小鹏一直兢兢业业,不断学补足短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汲取到所有有用的知识。

在当时,出身私企的亚信集团在市场上的地位也不低,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团队的质量可谓是相当高。而刚刚毕业、还未经受过社会毒打的何小鹏,在这样一个“人类高质量”团队中,成长的速度不止一点点儿。

1999年,何小鹏面临着毕业了,当时去到广州,他可以在3家企业中选择自己最终实的地方,由于何小鹏的专业成绩不错,所以他面临选择的这3家企业也很好,两家国企一家私企。就像现在一样,当时的大环境对于国企的重视程度更高,在国企工作就相当于一辈子的工作就稳定下来了,多少人撞破头就为了能够进去国企。可是22岁的何小鹏对这样平平仄仄、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并不感兴趣,于是他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径直选择了3家企业中的唯一1家名叫亚信集团的私企。

那个时候,能考上大学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虽然计算机相关领域还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但是有高瞻远瞩的人都能看出来,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天下。而在就读计算机专业的何小鹏,不出意外,大学毕业后工作一定是不愁的。

庆幸的是,何小鹏也没有辜负一心为自己的何父何母,他在1993年的时候考进了黄石二中,当时的成绩也一直很好,何小鹏很喜欢理科,高中三年一直刻苦学,并且在1995年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成功被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所录取。

1977年,何小鹏出生了。当时中国正值计划与市场调整期,何小鹏的家庭也并非十分富足开远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那个时候虽然计划生育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但是对于像何小鹏家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养育一个孩子就已经是费心费力了。所以何小鹏的父母只有何小鹏一个孩子,也就是这样,父母对他的期盼也很高,老两口省吃俭用、使劲工作,就为了给何小鹏创造一个相对宽裕的学环境。

除去对自身不常呆在舒适圈的严格要求以外,何小鹏对于创业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获2020金鸥奖年度创业人物最具成就奖的成功人士,在创业过程中是如何突破自我、走出困境,最后取得成功的。

1977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的何小鹏凭借“时刻走出舒适圈”的高度自律,在互联网时代刚到来的时候创办了UC优视,成为当时这个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一。由于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在将UC转卖给阿里巴巴、并从阿里离职后,拿着上百亿的巨款转头就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在与团队不断地创新与完善的过程中,成功让“小鹏汽车”出圈,在一众智能汽车中脱颖而出。

专题: 碳鱼加盟   莱美加盟   互联网教育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