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六届互联网创业

0 去试试创业网

产教融合育人,助力学生创业梦想。今年,“鸿汉”团队成功入驻国家级众创空间,团队中4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项目,项目负责人杜鑫宇获2021年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国赛铜奖,并在老师指导下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崇技奖学金”,以及长沙县共青团“优秀志愿者”、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双创标兵”等荣誉共计10余项。

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企业降本增效。2022年,省内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在800台泵车的生产过程中均使用了自行走焊接平台。据企业反馈,使用产品对中后焊接件的焊缝质量显著提高,有效预防了焊接变形、无损探伤合格率达100%,降低焊接工时50%,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年均节约300万元,受到企业好评。

“专业+产业+创新创业”创新育人模式。团队依托政、校、企三方共建的湖南省焊接重点实验室,以及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开展项目实践,与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探索“产、教、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授+专家+技能大师”打造创业导师团队。团队拥有豪华的“技术后援”,由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带头人易传佩教授,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专家倪川皓博士,以及全国技术能手、焊接大师彭和永组成的导师团队,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工艺试验、项目推广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指导。

湖南省第六届互联网创业

为了拓宽自身专业知识,他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工程机械展览会以及各类专业性学术论坛。为验证产品可行性和创新型,冒着厂房里经受着高温和弧光的双重“炙烤”,团队成员丝毫不退缩四川小伙到农村创业电视剧,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产品调制的实验,进行质量分析达百余次。

在“我敢闯、我会创”的目标指引下,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杜鑫宇同学和“鸿汉”团队的成员满怀创新创造的热情,为湖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备赛,为他们的创业梦想而奋斗。该团队是响应学院创新创业政策所组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由杜鑫宇、向文轩、曾文、夏鸿浩等来自机制、焊接、会计等专业的8名2020级和2021级学生组成,在企业实期间,团队成员发现工程机械大型自制圆筒结构件焊前人工组对铆接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针对这个痛点,他们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与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深入调研泵车转台高强钢焊接工艺要求,设计出适用于一种直径 0.8—2米圆筒结构件智能对中系统,具有可视化焊缝识别、自动对中精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红网时刻新闻6月24日讯(通讯员 颜志勇)近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杜鑫宇、夏鸿浩等同学和他们所在的“鸿汉”团队研发并制作的“圆筒结构件智能对中系统”在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智能柔性产线上成功应用,获得企业高度肯定。

建设期间,建立了由32名优秀校友组成的“大国工匠”榜样队伍,开展现场交流活动8次,组织SYB创业培训5次、受训数量150人次;荣获湖南省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省级奖励4项,第十五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市级创新创业三等奖1项……

同时,为了提升创业能力,支部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SYB创业培训,培养创业理念、增加创业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党员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练,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支部以“党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品牌建设为依托,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一支网上就业创业宣传队,进行线上的就业创业消息精准推送。

学生党支部服务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机车车辆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在原有的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上,将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有机结合。

该支部组织110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春运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党支部、学院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7次,参与数量达2400余人。

通过校企联动,该支部与企业党支部结对共建、在顶岗实过程中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的方式,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企业活动,让企业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

建设期间,机车车辆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荣获国家奖学金7人,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2个、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级奖项15个……

除此之外,支部还充分响应国家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号召,与教师党支部强强联合成立专业协会基地,以传播工匠文化为主线,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党员作为“导生”,为低年级学生辅导专业学、开展技能训练。

支部组织一系列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育人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的文化育人内容体系,既起到了“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建设期间,机车车辆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通过网络媒介共发布各级各类报道1502篇、总点击量534141次、总评论量10260多条。

网络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机车车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创设了以网络党支部为中心,以学分享平台、互动沟通平台以及风采展示平台为基本点的网络思想教育新模式,有效实现“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

从2019年12月31日立项到顺利通过验收,机车车辆学院按照“大而精、小而全”的建设思路,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管理新模式,不断增强党支部引领力、凝聚力、组织力、服务力。

红网时刻新闻7月14日讯(记者 潘锦 通讯员 谢昕晔)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及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验收名单,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学院(下称机车车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近年来,学校共有一万余名学生在“双创”教育中受益,近6000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双创”型人才从这里走出,学生们深入学校周边跳马镇田间地头,结合东山光皮辣椒种植等实地环境和学校“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平台的优势,打造迷你果冻杯辣酱等创业项目,在研学基地进行雕花蜜饯、打擂茶、打糍粑等民俗活动,让跳马当地的非遗文化“活”起来。学生还联合主营沙田包子的餐饮公司打造包罗万馅的果蔬包、好吃美味的轻食套餐、引入树叶餐具的环保理念,求新求变,变土为潮,为土生土长的沙田包子,插上腾飞的翅膀,沿着“”,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像周旺这样的在校学生不在少数。例如软件2033班文峰同学在课堂上受启发,开启“守艺人擂茶—舌尖上的非遗文化”创业项目,成立了湖南省莱洽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省赛一等奖。又如彭志伟、蔡嘉翼两位退伍大学生在回到校园后,主动选择参与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学,在指导老师帮助下,结合自身经历,于2021年4月成立了长沙自定义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精致、精美、精彩的收纳整理服务。

在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会为创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场地支持。在周旺大三的时候,他酝酿的“超级玛丽”健身俱乐部项目便被搬到了创业孵化基地。“在基地专家的支持下,我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筹备到正式开张营业的所有工作。”通过系列宣传策划,他的俱乐部成功吸引了众多粉丝。2019年6月,他还以这个项目为基础成功晋级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二等奖。毕业之后,周旺又成立了湖南逸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真正实现了创业梦。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周旺正是从创业孵化基地走出的“创业达人”。刚入大学,有过创业经历的周旺通过遴选考核,成为创业骨干层,成为创业骨干班中的一员。能够入选骨干班的学生只有30%左右,他们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烈的创业意愿和资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骨干班是通过大师工作室、学生社团、网络学共同体等途径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策划,打磨创业项目,遴选和培育项目。利用先进创业软件平台引导、参与各级各类双创项目大赛、项目模拟经营、微创项目设计等方式,校企双导师指导,训练学生双创技能,积累实践经历,培养学生会创的能力,周旺正是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培训。

2013年,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开始在校内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为‘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搭建平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加快孵化实践成果。”学校创业学校院长韩燕平介绍,学校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总面积达767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即一条创业街(三级项目孵化区)、一栋创业楼(二项目孵化区)、一层自强楼(一级项目孵化区),6个二级学院都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形成了高标准的“双创”教育和分级孵化场所。此外,学校还引进企业和优秀校友投资参与项目孵化,为创客者提供真实创业项目,增强创客实战经验。

“创业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更是让学生开始认可自己。”在崔德明看来,对专业性不强的商贸类专业来说,很多学生存在自信心缺乏、专业认同感不强、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的特点。因此,学校通过普及创业知识、邀请创业典型人物开展宣讲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好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可以通过创业实现人生出彩。

“创业的关键在于对创业项目的清晰认知,以及科学合理地投入行动。”回顾创业路,何迎认为那些在课程里学到的“创业经”,就是她创业成功的重要“秘诀”,同时她认为这段宝贵的创业经历是她重树自信的开始。

经过精挑细选,何迎招募了来自学校不同学院的10名成员组成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4名湘菜学院的学生负责制作创新菜品,2名文创学院的学生在产品包装上提供各种新颖的小点子,3名旅游学院的学生负责推广。这样的默契合作让每个人的专业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很快,何迎经营的悦瘦轻食餐饮店成为校园周边生意最火爆的轻食店。

有了想法后如何变成事实?何迎想起了创业基础课上老师分析案例时说过,“既要有对创业机会的敏锐度,也要用市场实地考察的数据说话”。于是,何迎在“双创”导师指导下,用了五周时间做市场调研,并将调研数据做成表格汇总。有了数据支撑,何迎脑海里创业项目的搭建更加清晰明了。

日常生活中,何迎是一名轻食爱好者,然而,在品尝过学校附近所有轻食商家后,她发现这些轻食店都经营得不太完善。于是,“开一家轻食店”的想法在何迎心中萌生。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何迎正是其中的受益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创业基础课上,老师们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创业案例,并搭建了“双创”模型,让何迎第一次对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为此,长沙商贸旅游职院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不仅建设了“创业基础”“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分析”等3门公共基础课、“中小餐饮企业创业与经营”“会议策划与经营”等131门专创融合课和“社区特色花店创业与经营”“网络模拟创业”“现代整理艺术与创业”等24门双创公共选修课,还通过校企双导师共同授课,激活学生“双创”基因。在教学中,实施“跟成功者学创业”“跟学长学创业”等案例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敢闯”。

“‘双创’教育首先并不是要教学生立即去开公司、当老板,其立足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双创’基因,强化学生职业核心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崔德明看来,让学生“敢创”是“双创”教育关键所在。

更大的“动作”出现在2016年。这一年,学校经过多次研讨和考察,针对现代商贸服务领域既有创业成本相对低、创业项目相对多、创业成功概率大的优点,也有商业模式更新快、市场需求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大的难点,正式制定并在现代商贸服务类专业试点“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除此之外梦见走街串巷做小生意赚钱,学校还先后立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湖南创业人才培养研究》《湖南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省级“双创”类重大课题,对“双创”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对“双创”教育人才的成长环境、成长规律、“双创”教育实施方案等进行深入探索。

变革的开始,首先是要解决以往“双创”教育多头管理、工作衔接难的问题。早在2007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教务、科研、学工、团委、校企合作、二级学院、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创”教育领导小组,建立起多部门协同双创的联动机制。

“袁圆的经历是学校运用‘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功培养‘双创’人才的见证之一。”崔德明表示,高校过去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专业教育是唯一一项“主业”,而“双创”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副业”。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实招,让“双创”教育为人才培养“赋能”。

在校期间,袁圆曾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各项烹饪比赛,并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但那时创业的念头还不曾在他脑海中出现。直到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袁圆开始接触项目评估、市场调研、撰写商业计划书等一系列创业流程,并在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组建起自己的创业团队。没过多久,这家湘西风味的鱼粉店“翠翠姑娘”便在学校食堂正式赚到了“第一桶金”。如今,袁圆不仅实现创业圆梦,还将学校的这家门店免费提供给学弟学妹实。

“在我心里,曾经认为创业是一件遥远的事。”2018年重生创业关于互联网的小说,一家名叫“翠翠姑娘”的鱼粉店在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白田食堂开业,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打卡”,鱼粉店的老板正是学校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袁圆。

“学校通过10余年理论研究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创造性提出了‘三阶三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形成了‘双创’教育体系,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从根本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副校长崔德明表示,学校“双创”教育分知识启梦、项目筑梦、基地圆梦三个阶段实施,对应培养青苗层、骨干层、创客层三个层面的学生,适应了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双创”人才培养培训规律。学校通过6年多的“双创”教育实践,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面向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的“双创”人才,更探索出一套具有“商旅特色”的“双创”教育模式。

“双创”教育覆盖率100%,连续10年被授予湖南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先后获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示范高校等称号……这是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长沙商贸旅游职院”)打造校园“双创”梦工坊的见证。

专题: 加盟店   名创优品加盟   鞋店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