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农村做点什么小生意

0 去试试创业网

一场电商培训课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引擎”。“走进代家村,是电商进农村的开始。”栖霞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柳洋介绍,中心将继续深入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电商培训,通过电商知识的普及,让农民知电商、懂电商、用电商,营造出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让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插上“电商翅膀”飞出乡村!

培训课上,来自栖霞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专业讲师以抖音平台为主,从短视频运营技巧、创作定位、剪辑手法到直播技巧,深入浅出地进行培训授课。面对面的授课,让大龄的学生收获颇丰,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打开了致富新思路。

据介绍泰安代理小生意怎么做,本次电商培训班不光吸引了本村的村民参加,邻村的村民也积极来旁听。“我们是联合社的成员,必须抱团发展,让合作社的产品通过电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距离代家村仅5分钟车程的史家村村民听说培训班要开班,便马上与衣殿英联系“抢座”。

前不久,“栖霞市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牌子挂到了代家村村委。“挂牌后,电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与村民对接,促成了这次电商培训。”衣殿英说。

栖霞农村做点什么小生意

酒香也怕巷子深。代家村在栖霞市小有名气,但如何让代家村的特色采摘旅游让更多的人知晓,辐射烟台周边,衣殿英一直在琢磨。“随着抖音等新媒体产业的日益崛起,短视频营销已成为主流营销方式,但这方面正是我们的短板。”

携手发展结硕果。村里大棚建起来了,种植蓝莓、葡萄,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使用化肥、杀虫剂。在山上散养鸡、鸭、鹅、猪,在水库养鱼,走原生态养殖路线。开办农家乐,用绿色无污染的新鲜水果和蛋禽产品招待来客,并介绍游客到大棚采摘新鲜果实、在田间地头挖野菜、在养殖场地喂鸡捡蛋、在农户家院子里自助烧烤。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俺村瞅准乡村旅游这条致富路,注册了栖霞市博采旅游合作社。”衣殿英介绍说,广大村民自愿进社,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共同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共同发展民俗旅游和采摘。大家抱团发展,共同抵抗市场风险,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11月20日上午,栖霞市电商培训班在松山街道代家村委办公室举行。一场送到家门口的“电商”培训课,让村民们大呼过瘾。课后,首批17名农民学员相互交流,直抒胸臆。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赵巍巍 通讯员 栾钦程)“原来视频拍摄门道这么多呀!”“老师一点拨,如醍醐灌顶,回头我试试!”

山东栖霞,把直播带货作为农特产品销售的新兴道路,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快递物流网点、农村电商平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党建联盟,通过常态化、入驻式直播带货,构建起“直播+电商+农特产品”乡村振兴发展体系。(刘祺)

帐谁都会算,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这里面的因素太多了。不能光报喜不报忧。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有效连起了果园与餐桌。栖霞市与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等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立栖霞果品拍卖中心,扩宽苹果线上流通渠道。目前,已建立苹果销售电商店铺4129个,年销量10万吨以上。

希望不是吹牛,不是浮夸,希望栖霞真正地富裕起来!

苹果进入采收季,线上线下齐发力。官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小军说,镇里重点打造果园里的电商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综合性平台,让任何一个客商都能找到适合的果品。同时,根据客商的需求信息,形成系统的数据化订单,通过订单指导生产,更有效率地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处牙山自然保护区的唐家泊镇肖家夼村,因独特的水质资源和气候环境,生产的苹果远近闻名。但因远离城镇,地处偏远、道路不畅,苹果销路难以打开,曾被确定为市级重点贫困村。

订单式生产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山东省通达现代农业集团旗下的2600亩果园,已经被5家合作公司订去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则通过其他渠道销售。

虽然百果园对果品生产、管理、品质、采摘都有严格要求,但收购价格也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上浮1元/斤。对此,衣孟进比较满意:“因为我们是标准化生产,90%的苹果能满足客户要求,剩下的10%就是我们自己的收益,不过,自己也要承担晚采的风险。”。

“这个园子已经被百果园订出去了。”他指着观光台东侧的果园说,今年春天,百果园看好了这里的苹果品质,一下订了100亩果园。期间,百果园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沟通,确保苹果品质达到特级标准。

栖霞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苹果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电商平台和乡村服务站的建设。

走在高度智能化的加工车间里,闻不到一丝刺鼻气味,有的只是木材本身的淡雅香味。原来,这些木板是果香板,就是以栖霞本地的苹果树为主要材料制成的。

客户下单后,前端设计师根据需求制作效果图,图纸发到工厂后所有信息自动同步到生产线上每一台机器,加工完之后产品发送到客户家里,安装工人跟上服务。15天,一套个性化的果香板无醛家具就可以安装到家。

偌大的园区内,集合了板材生产线、板材贴面线和家具加工线,实现了“三线合一”,不仅打通了整个生产环节,也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更重要的是,烧制过程用的是木材自然散发的燃气,整个过程实现了零污染,没有废弃物,不污染环境,实现了生态循环。下一步,工厂和官道镇政府还计划利用烧炭产生的余热,为整个园区供热。

除了烧炭,烧炭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品。比如,木材中的水分经过沉淀和过滤,可得到一种红褐色的木醋液。通过浓缩和再加工,就可以生产出适合工业、农业、化工、食品加工行业等行业使用的木醋液系列产品。“木醋液在农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进行土壤改良,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蔬菜瓜果的质量和口味,真正使农业成为绿色有机农业。”牛育洪说。

就以一盒500克规格、专门用于煮茶的高端苹果炭说,它不仅耐烧、热值高,而且环保、不冒烟。“一盒售价10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说道。

走进栖霞市泰宇生物生产工厂,眼前是一个个“集装箱”样式的烧炭炉。工厂厂长牛育洪介绍说,把木材放入高温高压罐,在罐内回收并利用木头自身的燃气,经过4个小时的炭化和煅烧,炉内的木材即可制成高热量木炭。按照比例,4斤干木头就能烧出1斤炭。

栖霞人不仅吃苹果,就连淘汰的苹果树和修剪的苹果枝也“吃干榨净”。近年来,栖霞市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拓展加工领域,提升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栖霞市已有果汁、果醋、苹果脆片、果酒、果脯等果品深加工企业30余家,年加工能力超20万吨,占苹果总产量的10%以上。苹果精深加工,有效提升了果农效益。

正是看到苹果酒的光明未来,今年,烟台白洋河酿酒公司申请了苹果酒扩能改造项目,得到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支持,还给予了部分补贴,让张涛信心满满。

“我们栖霞有原料优势,今年,虽然原料价格涨了,但我们仍然收购了2000多吨表光不好的次品果。”烟台白洋河酿酒公司董事长张涛说,这种次品果不能储存,以往都被贱卖,价格只有0.3元/斤左右,而公司高价收购次品果,等于“变废为宝”,间接增加了果农收入。

在生产线上,一个个苹果经过清洗、破碎、压榨、低温发酵、陈酿调配后,就成为苹果酒。从苹果干酒到苹果甜酒,从苹果蒸馏酒到苹果白兰地,不同的生产工艺,最终生产出一系列苹果酒。

但不是所有的苹果都能卖上好价钱。在苹果生产过程中,受气候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瑕疵苹果。这些果实品质不低,但因品相问题无法作为商品果销售。业内人士估计,有的年份,瑕疵果数量能占总产量的5%左右,考虑到栖霞20亿公斤的年产量,瑕疵果的数量非常庞大。

“跟鲜果相比,苹果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而且价格稳定。”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延泉指着一包苹果脆片说,“像这包脆片,价格比鲜果翻了20倍左右。”

王德兵说,车间年可加工鲜果7500吨,采用了目前国际先进的“非油炸变温压差脱水技术”,苹果脆片保留了鲜果95%的营养成分,且在加工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因此在儿童及年轻人中备受欢迎。“好果源”苹果脆片不仅广泛供应于高铁、飞机上,而且60%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进去的是新鲜苹果,出来的就是苹果脆片了。”走进一尘不染的中泉食品高标准生产车间,可以见证一个苹果从鲜果变成脆片的全过程。

在栖霞,苹果不仅能吃,还能“喝”——近年来,栖霞市推动果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推动果品加工产品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提升苹果产品附加值。

同时,因地制宜推进老龄果园更新改造,让低效老果园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已更新改造老旧果园14.3万亩,惠及果农11万户、20余万人,计划到2025年完成全域老龄果园的梯次更新改造。

瞄准智慧果园发展方向,栖霞市在管理模式上逐步实现土壤修复、更新换代、种植模式、科学管理、品牌打造、销售经营“六统一”,在栽培模式上采用现代矮化集约栽培技术,在生产模式上采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新技术,提高果园管理的科技含量。目前,已打造“市县镇”三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2处,覆盖面积4300余亩。

“每亩每年施3吨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地力强,不仅能降低化肥使用量,而且苹果风味好,吃起来特别香。”郭建松指着一块空地说,这就是专门为堆沤有机肥留出的场地,“假如栖霞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在0.8%,那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能达到1.5%。”

“苹果是用来吃的,品质才是第一位的。”在栖霞市陶然家庭农场,一筐筐“黄金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农场主郭建松说,以前大家都施大量化肥,觉得化肥施得越多,树就越有劲,结的果也越大。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苹果这东西,不光看个头”,所以,从开地起,每年他都买来大量牛粪、羊粪,加上豆粕和秸秆,自己堆沤有机肥。

胡克强说,围绕“组织培养快繁,温室苗木移栽”这两个核心环节,进行脱毒苗木工厂化繁育,从而实现“研、产、销”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年可生产优质果树苗木200万株,将优质脱毒苗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剪枝、套袋、摘袋、摘果等少数环节外,豹山口苹果种植基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得益于此,200亩的果园,日常管理人员仅有1人。“我们上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喝水的功夫,水和肥就送到树根下了,省工又省力。”丁敏芳说。

“以前这里是一座荒山,我们流转土地后进行‘梯改坡’,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一亩地定植125棵树。”他说,矮砧密植果园最大的好处在于结果早,“乔化树管理再好,也要6年才能挂果,期间果农没有收益;相比之下,矮化自根砧3年挂果、6年进入丰产期,提前见效回本。”

“我们专门找了一棵树数了数,上面结了200多个苹果,优质果率在80%以上。”看着满园通红硕大的苹果,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豹山口基地负责人丁敏芳兴致勃勃地算了一笔账:按照亩产8000斤商品果、4元/斤的价格,1亩果园能收入3万元医院附近做什么小生意赚钱,60亩果园毛收入至少有180万元。

但矮砧宽行密植果园有着巨大优势:每亩可栽植果树145棵,产量高;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养分精准抵达果树根部,保证合理施肥、供给营养;宽大的行距便于农业机械操作,除草、喷药、采后处理环节降低劳动强度;通风、透光性好,有利于提高果品糖度、成熟度。另外,其后期生产管理成本低,尤其在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时,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山东省通达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衣孟进说,2016年建园时,公司就顺应潮流,采用了矮砧宽行密植模式,高标准打造了这个现代化果园。与传统的乔化果园相比,新型果园建园成本高,2016年建园时成本就接近4万元/亩,远超普通果园。

在官道镇八家福万亩苹果谷,碗口大的红苹果挂满枝头。仔细观察,矮小的树体、宽大的行距、紧密的株距,让整个果园与普通果园大不相同。

与栖霞市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郝文强一聊才知道,栖霞在更新改造老龄果园的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及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不少地区因地制宜适合晚上摆摊的小生意利润,集成创新了省工省力、优质高效的现代集约轻简化栽培模式。

在栖霞,记者看到最多的是苹果种植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各类深加工产品不断上新,“废物”价值在深加工中不断凸显,订单越来越多地指导生产。这也意味着,栖霞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果农增收致富的新气象。

专题: 靓颜加盟   中餐加盟店   华莱士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