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湖南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0 去试试创业网

从教25年来,吴玉红送出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这批年轻人成长为不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不过,她并未“躺平”在功劳簿上,依然奋斗在教学一线,用专业技能教育学生,用热情奉献感染学生,在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中不断努力,为学生成就职业梦想。

每次结课的课程展上,吴玉红指导学生设计与制作的课程作品,大受好评,不少作品都被订购一空。学生不仅通过一针一线的辛勤劳动掌握了实打实的技能,还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在2020年“建行杯”第六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运用苗绣技艺设计制作文创产品,获得商业组二等奖。基于她在非遗传承教育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吴玉红教授工作室2020年被授予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示范基地。

第六届湖南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吴玉红通过扎实推进课程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为乡村建设服务的设计人才。在她主讲的《服饰品设计与制作》《服饰手工艺》《民族服饰创新设计》等课程中,始终贯穿“传统文化与非遗手工艺如何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生”这一线索,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课堂外,她引入乡村振兴的真实项目,以“创意+”推动传统非遗文化,让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吴玉红与曾经的学生符二洋“师生同台”参加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教学比赛,符二洋获得中职专业课程一等奖,而吴玉红却只获得高职专业课程二等奖,“我虽难为情,但更多的是开心,因为学生超过自己了。”吴玉红说。符二洋则对吴玉红非常推崇姑娘手加盟,“作为教授吴玉红还在一线比赛,这种以身作则深深影响了我,她是我的榜样!”

吴玉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理念,并积极探究中职学校教师培养模式,经过7年努力与探索,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及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反思,为培养卓越职教师资提供了创新性途径。

“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2015年,吴玉红领衔“2+2”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费师范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这是一批未来将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殊学生,如何既培养他们“成才”,又培育他们“成人”的能力,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

多年的坚持不懈,吴玉红不断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不仅成就了学生的技能,也成就了她及她的教学团队,她不仅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湖南省教育厅还授予其2019年度重大贡献奖,教学团队中的蒋涛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也是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练兵场。2009年,吴玉红第一次率队参加,虽未入围国赛,却从未放弃,一次一次总结经验,提升专业技术,2016年终于获得了国赛三等奖,2017年、2018年获得国赛二等奖,2019年获得国赛一等奖,这批经过比赛淬炼的优秀学子均已成长为企业骨干。

自1997年入职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原湖南轻工业学校)以来,吴玉红一直在脚踏实地做着专业建设,一丝不苟研究分析不同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份严谨和付出,让她被批准为湖南省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

罗亚时是2020年“微力把脉者——高精度微推力微冲量光电测量平台”学生团队负责人,斩获“建行杯”第六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项目瞄准航空航天制造与维修领域亟需微动力检测装置需求,研发了扭丝式、扭摆式及倒摆天平式系列化微推力微冲量高精度光学测量设备。毕业之际,他正尝试将研究成果转化,开启实体化运作创业之路。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杨硕说到,“天啊,我居然被航空工业洛阳光电所录取了。真没想到在封控期间,能通过网络面试成功找到工作。” 家住在山东省潍坊市的他因疫情无法返回学校参加面试,本以为就业无望,通过学院就业信息平台拿到了“令人心动的offer”。

“ 爸妈在得知我签约凌云集团后,非常的开心。现在我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就自己去还贷款,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心里特别满足,我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了。”毕业生吕福成在毕业之际对未来信心满满。

2021年,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培训二级学院总支书记、就业创业助理,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辅导员和其它创新创业就业课教师33人,使就业指导更化专业化,提升教学成效显,做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就业指导、渠道拓展、服务保障等各环节,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充分认清形势,主动择业就业,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就业。

“老师经常给我们进行就业形势与国家政策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我们正确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现状,同时辅导员也定期和我们谈心,引导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就业期望。所以我一直对自己定位很清楚,我学的复合材料专业,我就想成为一名飞机铆装钳工工人。现在通过校招方式录取到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材料1901班杨昌龙说到。

一直以来,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工作要点、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建立“学院主导、招就处主抓、二级学院主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每学期由学院领导出面出访和接待企业均在100场以上。2021年共计走访调研、接待用人单位200余家(次),目前学院已建立了稳定优质就业单位150家,其中300人及以上规模企业占比80%以上,国有(央企、军企)企业占比超过60%。

“长沙航院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公司人才招聘的首选院校。”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师熊曦耀今年三月来校交流时说到。

学院通过牵头组建的“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与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通航产业学院,搭建了对接军队装备修理、航空工业、民航和通航的合作平台,与相关单位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学研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开发、教学团队共建、技术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四川航空、顺丰航空等20余家理事单位合作开办现代学徒制班,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感谢公司领导、学校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如此珍贵的平台,让我们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到什么是企业所需、什么是岗位所需,这对于我们尽快适应工作、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顺丰航空飞机维修现代学徒制班彭宇豪在今年第一期顺丰航空校企合作订单班开班时说到。

学院坚持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市场调研,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动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淘汰与航空产业对接不紧密或就业形势不紧俏的专业,新增航空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新型专业,围绕国家和湖南省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航空产业与企业分布情况,开展航空企业的发展态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评估,科学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你们的毕业生非常不错,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我们最近对去年招过来的职工进行了一次考试,你们学校的毕业生通过率是最高的,今年我们准备去你们学校招收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黄坚对学院毕业生赞不绝口。

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89%,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5.76%,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96.9%。2021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0.11%,连续3年稳定在80%以上。2021届毕业生就业起薪点达5722元/月,2020届毕业生起薪点达5196元/月......这一连串代表高质量就业的数字背后,是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服务航空产业与湖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密码。

产教融合育人,助力学生创业梦想。今年,“鸿汉”团队成功入驻国家级众创空间,团队中4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项目,项目负责人杜鑫宇获2021年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健身房加盟店,国赛铜奖,并在老师指导下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崇技奖学金”,以及长沙县共青团“优秀志愿者”、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双创标兵”等荣誉共计10余项。

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企业降本增效。2022年,省内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在800台泵车的生产过程中均使用了自行走焊接平台。据企业反馈,使用产品对中后焊接件的焊缝质量显著提高,有效预防了焊接变形、无损探伤合格率达100%,降低焊接工时50%,为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年均节约300万元,受到企业好评。

“专业+产业+创新创业”创新育人模式。团队依托政、校、企三方共建的湖南省焊接重点实验室,以及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开展项目实践,与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探索“产、教、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授+专家+技能大师”打造创业导师团队。团队拥有豪华的“技术后援”,由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带头人易传佩教授,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专家倪川皓博士,以及全国技术能手、焊接大师彭和永组成的导师团队,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工艺试验、项目推广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指导。

为了拓宽自身专业知识,他们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工程机械展览会以及各类专业性学术论坛。为验证产品可行性和创新型,冒着厂房里经受着高温和弧光的双重“炙烤”,团队成员丝毫不退缩,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产品调制的实验,进行质量分析达百余次。

在“我敢闯、我会创”的目标指引下,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杜鑫宇同学和“鸿汉”团队的成员满怀创新创造的热情,为湖南省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备赛,为他们的创业梦想而奋斗。该团队是响应学院创新创业政策所组建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由杜鑫宇、向文轩、曾文、夏鸿浩等来自机制、焊接、会计等专业的8名2020级和2021级学生组成,在企业实期间,团队成员发现工程机械大型自制圆筒结构件焊前人工组对铆接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针对这个痛点,他们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与省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深入调研泵车转台高强钢焊接工艺要求,设计出适用于一种直径 0.8—2米圆筒结构件智能对中系统,具有可视化焊缝识别、自动对中精度高、系统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红网时刻新闻6月24日讯(通讯员 颜志勇)近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杜鑫宇、夏鸿浩等同学和他们所在的“鸿汉”团队研发并制作的“圆筒结构件智能对中系统”在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智能柔性产线上成功应用浙江农村小伙创业成功案例,获得企业高度肯定。

专题: 新型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加盟   锅盔加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