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业小生意怎么样

0 去试试创业网

“现在,妻子成了我的创业伙伴,我的孩子也在湖州念书,我们早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乡。”颜烈荣说,2021年,他还说服了几个在外打拼的好朋友来织里创业,一起实现心中的“童装梦”。(完)

从一间不足300平方米的童装加工作坊,到如今拥有600多家品牌专卖店的童装企业,这些年,颜烈荣的企业依托织里而不断发展壮大。回顾这十年,他直言,自己是幸福的。

浙江创业小生意怎么样

“最困难的时候,织里政府给了我许多信心和勇气,让我们有更大的底气专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2022年4月,颜烈荣首次举办线上新品发布会,没想到产品订单及销量比2021年还有所增长。

为了布局海外市场,颜烈荣专门前往各国考察200元小生意项目介绍,还在韩国注册分公司,开了7家品牌专卖店。然而,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客商的往来频率降低、交易变少,对线下实体店带来不小冲击。

2020年年底,织里获批全国唯一一个童装产业类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众多童装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颜烈荣意识到,国际化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在失眠了几个晚上后,远在广东的家人给了颜烈荣许多安慰。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最终决定无条件收回所有童装产品,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重新确定产品定位。

“二次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公司组织架构不完善、童装生产品质不高等原因,颜烈荣也经历过客商要求退款退货、中断合作的时期,“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做好童装品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颜烈荣坚信,销量是最好的广告。看到品牌童装卖得越来越好后,渠道商开始自愿加盟。“现在,我们在全国各地的门店数量超过了600家。”颜烈荣说。

为扩宽营收渠道,颜烈荣瞄准时机,决定“二次创业”,设立了原创设计童装品牌。他回忆,“最艰难的时候,我要一家一家登门拜访,说服曾经的渠道商跟着一起转型,吃了不少‘闭门羹’。”

这些款式,让当时织里的童装企业主眼前一亮,纷纷抛来“橄榄枝”,想和颜烈荣进行深入合作,颜烈荣的团队由此在织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作为一名设计师,原创设计是我们最大的特色。”凭借这一优势,在2015年的织里镇夏季新品发布会上,颜烈荣的企业一共发布了120多款新品。

大学毕业后,颜烈荣主要从事童装设计工作,承接的大部分业务就来自织里的童装企业。为了方便和客商合作交流,十年前,他带着原有的设计团队来到织里,专门做童装生产加工。

“在广东做童装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织里。织里离上海、杭州、苏州这些大城市近,产业优势、就业需求等要素齐全,是很多童装从业者发家致富、梦想开始的地方。”颜烈荣说。

中新网湖州10月14日电(施紫楠 李则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织里镇,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当谈及在织里的十年创业感受和心路历程时,广东人颜烈荣思考了很久,“如果说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我在织里实现了‘童装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在淘宝平台,以兴趣驱动、创意创业的95后、00后,更像是雨后春笋。这一次,他们将首秀双11。今年天猫双11,正是自己的“娃圈”(棉花娃娃爱好者自称所属圈层)首次出战,陆晓瞳笑着说,“卖多少不知道,反正我备货就备了上千万元。”

在年轻人聚集的淘宝平台,棉花娃娃创业者很快找到了稳定的消费群体。2021年,淘宝不仅在“双11”活动潮玩推荐页给了棉花娃娃特别席位,2022年初,二次元的“次元元旦”专题页划出了16个子类目,其中一个就是棉花娃娃。

毕业后不久,陆晓曈、拓拓子恰好赶上了淘宝发力二次元赛道。并没有想到这个小众生意,会进展得如此之快,一年不到就拿到了千万融资。在业内看来,棉花娃娃所切入的领域,背靠饭圈经济和可爱经济两棵大树,潜力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这批95后、00后创业者感受更为深刻,如今,棉花娃娃已经不是一个小圈子的冷门爱好。陆晓瞳、拓拓子等年轻的创业者表示,棉花娃娃正因为诞生在互联网平台,才找到众多能“对话”的同好者。当这批爱好者站了出来,不断打破小众消费群体的壁垒,棉花娃娃的消费市场也正在被发掘。

据媒体报道,在棉花娃娃圈,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术语:以明星、影视角色形象为基础的,叫“有属性娃”,不与这些挂钩的,是“无属性娃”;发起棉花娃娃预售的人和玩家,都叫“娃妈”;预售付款后没到手的娃,叫“空气娃”;买来的娃如果没有衣服,需要另买“娃衣”……

有入坑的“娃妈”说,棉花娃娃有别于传统毛绒公仔,还自带了情感和社交属性。“第一眼就觉得可爱软萌,火速入坑了”,在采访中,很大一部分粉丝入坑的就是通过社交平台。很多人深有同感,了第一只棉花娃娃后,很快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宝妈”们,大家会分享穿搭、养成心得,甚至是相约娃展。

在社交平台上,活跃着大量的“养娃”话题。以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棉花美娃娃#为例,2021年底,发帖数近200万,阅读数超过了百亿。而截止到2022年11月8日,该话题的发帖数更是超过323万大关,粉丝数破百万。

即便路途遥远,海外买家还是愿意耐心等一等。在拓拓子看来,经过了中国设计师的改造和发扬,棉花娃娃也有了浓烈的中国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

拓拓子还拥有一群海外粉丝。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外的“娃圈”消费者,在淘宝下单,然后再转回国内完成交易,类似海淘的反向输出。

2020年4月,拓拓子建立了一个社交账号,很多老粉闻风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她正式设计的第一期裙子套装。“人力有限做得比较少,结果一秒抢空,网上也有很多人在求收这两套娃衣。”看到自己设计的娃衣,如此受人喜爱,拓拓子于是投入了更多的心血设计下一批的娃衣,譬如,橘橘奶虎、绒冬奶熊、枫狸来信等娃衣,销量从几百到几千,最高卖到过2万套。

现在,拓拓子的娃衣店还保持着稳定的经营模式:女儿设计,妈妈打版制作,爸爸跟发物流快递,2—3个月稳定的上新一次新品,一年出几次娃展。

有了妈妈的专业助攻,拓拓子的娃衣研发更加如鱼得水了。母女俩时常因为一件娃衣的版型进行友好的“辩论”,才有了后来一件件火爆出圈的娃衣。

最初铁了心要开一家棉花娃娃网店,拓拓子听到来自老爸的不理解,“这衣服也要38元?”即便爸爸是开玩笑说的,但拓拓子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失落。

一年制作过许多娃娃,但陆晓曈说,但有一只娃娃,令她一直没法忘记。“当时是一位妈妈给女儿买。没想到,小朋友特别喜欢,把这只棉花娃娃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换装、打扮、拍照片,甚至还爱上了画画,把玩娃娃的日常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陆晓曈网店里一年能卖几万只棉花娃娃,年销售额破百万,还不包括娃衣等配套商品。“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代工厂,都在给我们供货。”陆晓曈笑着说,“我们的爆款是闪耀暖暖的IP联名,大英博物馆也有找我们合作联名。”

陆晓曈圈粉17万,在她的店铺里,棉花娃娃价格还算亲民,售价从几十元钱到上百元不等。但每一只娃娃的制作工序并不容易,许多步骤,它们要经过不同的加工厂。

但因为喜欢棉花娃娃,陆晓曈凑了十万块钱,开始第七次创业。考虑到浙江有非常完善的供应链,纺织面料一应俱全,陆晓曈最终把工作室放在了杭州。

更让人料想不到的是,伴随年轻消费大军崛起,戳中许多人内心柔软一面的棉花娃娃,天猫双11中更是催热了“养娃”新赛道,并迅速成长为一个产值超数十亿的新兴潮玩品类。

不同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造型统一的玩具公仔,这批娃娃自带情感和社交属性,往往有着丰富的小表情,更因为穿上不同款式的娃衣,拥有不一样的个性。这个秋天,背着透明娃包,带着可爱的娃娃出行拍照,正成为年轻女孩的出行新潮流。

在社交平台,提问“如何快速和95后、00后建立共同话题”,总会听到一种声音,“不妨先了解一下棉花娃娃。”昨天,#96年女生做娃娃获千万融资#冲上热搜,引来网友感慨。棉花娃娃到底有多火?‘养娃’真的这么快乐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不想这么多,就想一个一个糕点地做,吃得住苦,踏踏实实做,20多年都这么过来了。”杨发伟笑起来,“当时有个小姑娘尝了我的糕点,后来变成了我的老婆。”

“开西溪湿地这个店花了一千万,今年新的工厂面积扩大了3倍。”杨发伟打趣,每天一睁眼3万元在农村创业的用途,光一天的房租就是1.5万,一刻也不敢懈怠。

“我奶奶很讲究的。做麻花不是要裹红糖嘛,就要熬红糖汤。我和弟弟看着那个火候差不多了,就喊差不多可以了吧。我奶奶就不行,她要用筷子挑一点红糖,放到冷水里,再捞出来抻这块糖,看它拉丝的程度怎么样。一定要这样判断可以了,才会关火。”杨发伟表示,他做麻花二十年,还是觉得这样的土方法最管用。

“我奶奶做麻花很好吃,我从小在她旁边给她打下手,生个火鼓个风的,慢慢就学会了。”杨发伟说,以前逢年过节,村里人家都会来邀约做麻花。

杨发伟的糕点店很快就得到人们的认可,周边常来市场买菜的顾客也会常来买糕点。“每天从早做到晚。那时候一天能赚七八百,买彩票人家一张两张买,我可以一把两把地买。”说起来那时的业绩,杨发伟藏不住地得意。

2000年7个零成本创业小项目,杨发伟离开丽水老家,来到杭州打拼,在骆家庄农贸市场开了一家调味品店。没过多久,隔壁糕点铺的老板打算出店,杨发伟就接手了这个不到9平米的店,并跟着学了一些糕点手艺。“当时他的店里没有麻花,但是我本来有这个手艺,就想着为什么不卖麻花呢?”这个铺子就成为了杨发伟的第一家麻花店。

天还没亮,伴着农贸市场进菜的吵闹声,杨发伟从铺子上的小阁楼醒过来。不久,从这个不到9平米的小铺子里,开始飘出麻花的香味。这是21世纪初平凡的一天,也是杨发伟创业之路的开始。

来杭州打拼20多年,从城西骆家庄菜场不到9平米的铺子起步,如今在西溪湿地体验店达到1200平米,年销售额几千万,似乎弹指一挥间。

专题: 鱼翅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