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北京小生意好做吗

0 去试试创业网

最后,与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合作(有的便利店白天有自己的骑士配送),为消费者提供外卖配送。如此一来,消费者就不用自己出门就能吃到便利店的关东煮或者其他熟食了,这样也解决了冬季夜间寒冷,消费者不愿出门的痛点。

其次,添加热饮展示柜或者智能自助咖啡机。热的饮料,如牛奶、咖啡以及暖胃茶等均是冬季消费者的饮料首选。而熟食方面,可以选择添加关东煮、烤肠、鸡腿、肉丸、蔬菜、煮玉米、手抓饼、茶叶蛋等热乎的小零嘴,以补充消费者冬季夜间突然肚子饿的消费需求。

曾经同某便利店创始人一起巡店对方的门店时,他就在和他的员工讨论“欢迎光临”的几个不同版本,哪个更好听、更能让进店的消费者感觉到舒服。此外农村创业适合做些什么项目,夜间再配备一些音乐增加店内的气氛,也会让消费者进店后不会感觉没人气。

便利店在夜间除了能够提供一盏有温度的亮光之外,进门的欢迎语也显得十分的重要。像记者上次凌晨2点半进去的花家地多点便利店,就没有这样的细节,加上店内只有一人,而且时长进出入后面的仓库,这样显得便利店十分的“冷”,而且有点吓人。

冬天北京小生意好做吗

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只能经营半年或者是半天?便利店非常成熟的日本,北海道的冬季也很冷,但影响店面并不大。北京冬季便利店的生意,核心还是在于经营策略的调整。而北京是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谈及北京,实则如同在说整个北方冬季夜间的便利店市场。

便利店火热发展的背后,其实是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转变。无论是加班工作,还是休闲娱乐,夜晚不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热闹的延续,生活和消费时间被拉长。24小时便利店提供的全天候服务,恰恰贴合了人们夜间消费的需求。

然而,当我们回归便利店的核心——给消费者提供即时便利有温度的消费服务,再去看看便利店夜间的商品结构时会发现,高密度的便利店分布,去适当地添置热食或者夜宵等商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24小时均卖关东煮等热食,那煮关东煮的架子和蒸包子的蒸屉什么时候清洗?不勤更换或清洗的话,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就相对会增加。

与一家便利店的员工聊天得知,他的夜班时间是晚上9点到早晨7点,一周下来工作五天,有三天时间是夜间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根本没时间休息,晚上要查一遍线路,补货的同时还要再检查一遍是否有过期商品,关东煮的锅要刷,蒸包子的箱子要擦······好多事要做呢!”

除了上述的三个半因素,北方、冬季、夜间,又是便利店生意最不利的三个外部条件。如今,便利店在这个条件里,要从配角变成主角,其实考验的却是便利店的商品结构。

然而,有的便利店店主却表示,从消费惯、人力成本上考虑,很难延长营业时间。有人需要安静的书店放松身心,有人愿意在电贝司海豚音中排解压力,也有人想在喧闹又便宜的大排档里化解思乡之情,繁荣的夜间经济都应该有适合他们的消费场所。

相对利好的信号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晚睡,尤其是千禧一代(泛指95后和00后),时常都会出来约个夜宵,看个夜场电影等等。而到周末时间,上班族有的也会选择聚聚会释放一下平日里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就延长自己室外的夜生活时长。

如今,北京市政府提倡门店在夜间的经营时长可以延长。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你所在的门店是否具有较强的夜间来客条件,以及所匹配的经营能力。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便是便利店所在的区域范围内是否有相对充分的消费人群。就花家地的多点便利店来看,其主要消费人群还是楼上的烤串店、附近的KTV。

在没有实地探店之前,曾一度以为,便利店24小时营业,大多是服务了深夜加班后回家的员工。其实不然,不同的来客人群,主要还是看选址,上述那家就是典型的以社区为服务对象。此外,还有以商业写字楼为主要服务对象。

然而,从经营时间上来看,也并不是所有的便利店都是24小时经营的,在望京阜通东大街的一家全家便利店,鉴于经营者是个人加盟,经营时间并没有选择24小时,和旁边的烟酒超市一样,夜晚12点左右就关门了,早上8点多才开始营业。

便利店选址,素来就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但是背后的逻辑依然离不开附近消费人群的分布。比如附近有学校、小区、休闲场所、娱乐场所或者是写字楼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夜间便利店会是其他零售业态的补充性布局。如去餐馆或者KTV想“偷偷”外带一些酒水,出租车司机临时想买包烟、打火机。或者肚子饿了······

而夜间经济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点时,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文化消费,通常包括酒吧、夜总会、演出或秀场、咖啡厅、夜市、宵夜以及便利店等。

北京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商场、超市以及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并计划在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副中心和昌平等地各打造一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同时,北京市政府将“夜间经济”也提上了工作日程。北京市政府2019年提出,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达6000家以上,在每个小区原则上配备2个连锁便利店,从而实现城市小区全覆盖。

根据北京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显示,到2020年,北京市连锁便利店数量将达到3000家左右,其中中心城区达到2000家以上,实现中心城区社区全覆盖,24小时便利店占比达到50%以上。

从便利店的密度来看,通常标准情况是每3000人就该有一家便利店。便利店业态发展非常成熟的日本,平均每15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台湾,每2000人就有一家便利店;而北京,便利店便利店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巨大,每7158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

2018年的冬季,北京虽然没有太多的皑皑白雪,但还是同样寒冷。24小时经营的门店相较于上海和深圳纵然偏少,但是夜间生意依然不够特别活跃。顶多是相比前几年要好很多,至少半夜出行,你找一家便利店不再像“找对象”那么艰难。

在北京的七天偶尔会在街边吃个饭,某雪的全国加盟的奶茶店人气确实比较旺,经常看到排队情况;北京西站北广场东边,公交站的客流量较之以往少了很多,西站附近和往北的羊坊店路上看了一遭,情况也不理想,人气没有,商铺的开店率都大打折扣。寒潮来袭,看来北京培训实体店也不能独善其身。

返程的火车票买早了,最后一天的一个下午成了自由活动时间。车票改签不成,那就做地铁去和王府井逛逛吧。隔天就是国庆节了,广场的节日气氛有了,游客不是太多。下午三点多钟去了王府井,人流有,不多。商业街西侧向北一百多米,有个经营北京特产的商城手机加盟,地下负一层,规模还好,品类很全,乘电梯下去和上来只看到了一位顾客,其他的都是营业员。不知道是我来的时间节点不对还是一种经营常态,反正就是觉得这里也没太大人气,自己也没有多少购买欲望。

第二站中关村,距离我们的培训地点几站的车程。虽然中关村去得不多,但遥记得诸多商城当年人头攒动的繁华盛景。后来陆续听过各种购物被套路的段子,也亲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购物历险,对中关村的一些商家的骚操作只好保留评论意见。我在中关村的四环过街天桥附近转了一圈,之前去过的几家商厦要么关门要么转业,唯一看到营业的那个商城,一层基本是废了,相当于毛坯房的原始,不知道具体缘由,这里空空荡荡,装修和营业的痕迹基本没有。五层经营二手电脑二手打印机,不必祥叙,二层到四层也没太多顾客,这里面的商家感觉是老旧小区的住户,环境不敞亮,人的精气神也衬托不起来。问了几个中关村的保安和路人哪里生意好,他们也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心里感慨一下果断返回。

第一站市场探班的整体感觉就是相见不如怀念,如同多年未曾谋面却时过境迁的朋友,你还是你,却没有了当年正茂风华的惊艳,脸上写满的是回眸的沧桑和回味的感叹。

器材城的环境变漂亮了,主楼前有了绿地,北边的一排建筑已经拆除,当时那十多个商家都是销售彩扩机、做摄影培训机构和卖背景的,现在也改造成了一个带状绿地。北京五棵松国际摄影文化苑还是多年前的那个三层建筑,一楼主营摄影器材的布局没变,转了一圈看不到几个客人;上二楼,婚纱服装批发区,依然没啥人流,没有了十多年前的熙攘,感觉很不适应。问了一下商户,了解到好多铺位都是服装厂租下来做展示厅,新娘嫁衣只卖不租,可以试穿。三楼以前也是婚纱礼服区,现在已经顾客止步。外围看了一下,三楼窗口上有醒目的写字间招租几个大字。

定慧桥公交站下车后,那个立交桥让我有点晕头转向,好在这个摄影器材城的主体建筑没什么大变化,看到后自己的方向感就一下回来了。

#生活有温度#先说第一站,是五棵松附近的北京摄影器材城。多年没去了costacoffee加盟,去的最多的时间是2000年前后,当时这里的一套普通住宅大概40多万,我们国际庄的房价20来万,感叹北京的房价实在太贵了,买不起买不起!现在想想只能呵呵了。

因为偶感风寒,走路都感觉很飘很累,虽然头有些疼但好在没有发烧的症状。大家的培训课程安排的很满,我却因为分工不同抓到了三两个难得的空闲,转了一下多年前常去的王府井、中关村和五棵松。都说实体店难搞,我就想看一下首都实体店的现状,体会体会大家在京城之地的处境有没有生意难做的共同点。

#北京#因为疫情防控得的原因,今年七月去北京参加培训的计划在临行前一天叫停,我在延后了近两个月时间后终于来到了久违的首都。

专题: 重庆超市加盟   互联网创业风口   哇喔加盟